Workflow
阿帕替尼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一哥”,重磅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23:54
"医药一哥"恒瑞医药,最新消息! 9月1日盘后,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其收到国家药监局通知,附条件批准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泽美妥司他片(SHR2554片)上市。泽 美妥司他片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 恒瑞医药子公司福州盛迪收到国家药监局通知,公司HRS9531注射液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据悉,该药品主要用于成人的 长期体重管理。 来看详情—— 恒瑞医药公布 两款药品新进展 9月1日盘后,恒瑞医药公布了旗下两款药品的最新进展。 恒瑞医药称,其收到国家药监局的通知,附条件批准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泽美妥司他片(SHR2554片)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1线 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成人患者。泽美妥司他片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其占比约 25%~30%,明 显高于西方国家;且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52岁,也相对年轻。PTCL 临床治疗极具挑战,多数患者在接受初始治疗后复发或转为难治。 恒瑞医药称,泽美妥司他片是公司开发的新型、高效、选择性的 ...
恒瑞医药创新药助力中期赚45亿 投39亿研发自研管线数全球第二
长江商报· 2025-08-25 08: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 [1][4] - 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 [1][4] - 扣非净利润42.73亿元,同比增长22.43% [4] - 经营现金流净额43亿元,同比增长41.80% [12] - 连续三年保持中期营收净利双增态势 [2][4] 创新药业务表现 - 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60.66% [2][7] - 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 [7] - 收到MerckSharp & Dohme对外许可首付款2亿美元 [2][7] - 收到IDEAYA对外许可首付款7500万美元 [2][7] - 瑞维鲁胺、达尔西利等医保内创新药收入快速增长 [7] - 艾瑞昔布、吡咯替尼等早期创新药通过新适应症扩大应用范围 [7]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8.71亿元,占营业收入24.56% [2][10]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超26% [10] - 拥有大中华区授权发明专利1125件,欧美日等国外授权专利797件 [2] - 2025年上半年递交5项创新药新药上市申请(NDA/BLA) [10] - 2022年至2025年6月在顶级学术期刊发表1192篇同行评审论文 [10] - 自研管线数量位居全球第二 [3][12] -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设立1.32亿元专项基金(公司投入1.2亿元) [12] 产品管线与战略定位 - 已在中国获批上市23款1类创新药及4款2类新药 [10] - 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10] - 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10] - 全面覆盖肿瘤、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高需求治疗领域 [12] - 定位为根植中国、全球领先的创新型制药企业 [10] 仿制药业务表现 - 集采仿制药销售收入略有下滑 [8] - 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等优质仿制药实现较快增长 [8] - 整体仿制药业务收入实现小幅提升 [8] 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 [5]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85.56亿元,同比增长12.53% [5] - 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 [5]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5.76亿元,同比增长24.88% [5] - 第二季度营收及净利环比均实现明显增长 [6]
恒瑞医药2025半年报:净利44.50亿元 飙升29.67%
国际金融报· 2025-08-20 22:3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3.00亿元,同比增长41.80% [2] - 研发投入38.71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32.28亿元 [2][5] 创新药业务表现 - 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0.66% [3] - 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瑞维鲁胺、达尔西利、恒格列净等医保内产品收入快速增长 [3] - 艾瑞昔布、瑞马唑仑、吡咯替尼及氟唑帕利等早期创新药持续贡献收入增量 [3] - 对外许可收入包括默沙东2亿美元首付款和IDEAYA 7500万美元首付款 [3] 研发成果与管线进展 - 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包括注射用瑞卡西单抗、硫酸艾玛昔替尼片等 [5] - 6个创新药新适应症获批上市,覆盖类风湿关节炎、宫颈癌、强直性脊柱炎等领域 [5] - 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6] - 5项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10项临床推进至Ⅲ期,22项推进至Ⅱ期,15项首次进入临床Ⅰ期 [6] - ADC平台已有10余个新型分子获批临床,瑞康曲妥珠单抗9项适应症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6] 国际化合作进展 - 将HRS-5346全球独家权益授权默沙东,获2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7.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7] - 将SHR7280中国大陆独家商业化权益授予德国默克,获1500万欧元首付款及销售提成 [7] - 与GSK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涉及呼吸、自免、炎症及肿瘤领域 [8] - GSK支付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分梯度销售提成 [8] 公司治理与激励 - 计划回购10-20亿元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2025年激励规模不超过1400万股 [2]
恒瑞医药创新药销售引领业绩增长 上半年归母净利为44.5亿元 同比增长29.7%
智通财经· 2025-08-20 20:3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达人民币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9% [1]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4.5亿元,同比增长29.7% [1] - 每股基本盈利人民币0.70元 [1] 创新药业务 - 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人民币95.61亿元,同比增长26.8%,占总收入比重60.7% [1] - 创新药销售收入达人民币75.7亿元 [1] - 瑞维鲁胺、达尔西利、恒格列净等医保内创新药因临床价值获认可实现快速增长 [1] - 艾瑞昔布、瑞马唑仑、吡咯替尼及氟唑帕利等早期创新药通过新适应症扩大应用范围 [1] - 阿帕替尼、硫培非格司亭、海曲泊帕等产品在报告期内取得增长 [1] 对外许可业务 - 收到Merck Sharp&Dohme首付款2亿美元并确认为收入 [2] - 收到IDEAYA Biosciences首付款7500万美元并确认为收入 [2] - 对外许可收入已成为营业收入重要组成部分 [2] 仿制药业务 - 纳入集采的仿制药销售收入略有下滑 [2] - 布比卡因脂质体及美国首仿产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实现较快增长 [2] - 整体仿制药业务收入实现小幅提升 [2] 商业化策略 - 部分创新产品因上市时间短、未纳入医保等因素尚未释放销售潜力 [1] - 公司将以医学和市场为引领推动新产品普及使用 [1] - 加速优质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以贡献未来增长动力 [1]
恒瑞医药(01276) - 海外监管公告 -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8-20 20:34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23][60][117][175] - 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50.51亿元,同比增长34.63%[2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24][60]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42.73亿元,同比增长22.43%[24][60]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3.00亿元,同比增长41.80%[24][117][180] - 2025年6月末归母净资产584.6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44%[24] - 2025年6月末总资产628.9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45%[24] 用户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64655户,其中A股364643户,H股登记股东12户[159] 未来展望 - 2025 - 2027年公司将累计投入1.2亿元设立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按1:10比例匹配1200万元资金,总计1.32亿元[92] - 公司制定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13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5年1、3、5月分别有瑞卡西单抗、艾玛昔替尼、瑞康曲妥珠单抗等创新药获批上市[58] - 报告期内15个自主研发创新分子首次进入临床阶段[72] - ADC平台10余个新型ADC分子获批临床,瑞康曲妥珠单抗9项适应症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72] - 报告期内6款1类创新药和6个新适应症获批上市[74] - GLP - 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注射液Ⅲ期临床试验获积极顶线结果[7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截至报告期末,商业化网络覆盖中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超25,000家医院及超200,000家线下零售药店,覆盖主流线上药店平台[67] - 2025年公司已实现3笔对外授权,与Merck Sharp & Dohme等合作[77][78][115][133] 其他新策略 - 公司优化组织结构,深化销售体系改革,多个销售提效项目落地[65][66] - 公司成立DTP团队,建成专业化处方药零售推广团队,设立基层广阔市场架构,启动“筑渠工程”[67] - 公司将积极支持国家医保惠民举措,探索适宜产品申报商保创新药目录[39] - 公司将严守合规底线,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制度流程,打造合规文化[40]
深度复盘!今年国内规模最大医药IPO:集采倒逼的转型
第一财经· 2025-05-26 12:01
港股上市与国际化战略 - 公司于2025年5月23日完成港股IPO,发行价44.05港元/股,募资98.9亿港元,为当年国内最大医药IPO项目 [3] - 港股上市旨在推动国际化战略,近三年完成9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累计14笔授权交易总额近120亿美元 [3][10] - 当前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仅3%,主要依赖License-out模式,如与德国默克交易获1.6亿欧元首付款及14亿欧元潜在付款 [54][58][59] 集采政策冲击与仿制药转型 - 2018年集采政策导致仿制药价格平均降幅超50%,公司仿制药营收占比从2019年82%降至2023年53.4% [8][10] - 主力产品盐酸右美托咪定因未通过一致性评价丢标,营收从2018年16.8亿元暴跌至2020年1.2亿元 [15] - 2021年第五批集采中标8款药品,但价格降幅高于竞品(如苯磺顺阿曲库铵报价15.8元 vs 竞品24.18-34.38元),导致相关营收同比下滑79% [15][16] 创新药战略布局 - 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19年18%提升至2023年46.6%,金额首破100亿元,卡瑞利珠单抗为唯一超10亿元单品 [10][31][32] - 研发费用从2018年15.3%营收占比增至2023年23%,2024年Q3货币资金达230亿元支撑研发投入 [42][47] - 管线数量国内领先,拥有17款上市创新药及90款在研药物,但缺乏现象级大单品(对比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年销超10亿美元) [24][28] 出海策略与BD交易 - 调整出海策略为"借船出海",2023年完成6笔License-out交易,包括与韩国HLB子公司合作获6亿美元里程碑款项 [58][59] - 试水NewCo模式,与贝恩资本设立合资公司Hercules授权GLP-1产品组合,潜在收益60.35亿美元并持股19.9% [61] - 遭遇Aiolos Bio案例教训:对方以2500万美元获得SHR-1905授权后转手被GSK以10亿美元收购,凸显股权绑定重要性 [60] 销售体系与资本运作转型 - 销售人员从2020年1.7万人缩减至2022年1万人,销售费用率从37.1%降至2024年Q3的30.3% [39][47] - 改变保守资本策略,2021年起通过股权投资绑定合作(如1亿元入股万春医药),并设立20亿元盛迪私募基金 [49] - 港股上市前24年无融资记录,此次募资标志从传统药企向资本开放型转型 [3][49]
恒瑞:集采倒逼的转型
第一财经· 2025-05-26 10:02
港股上市与国际化战略 - 恒瑞医药于5月23日登陆香港联交所,发行价44.05港元/股,募资98.9亿港元,成为2024年国内最大医药IPO项目 [2] - 港股上市是公司国际化战略关键一步,近三年完成9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累计14笔),加速出海进程 [2] - 公司明确表示赴港上市目的是推动"科技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融资传闻此前预计规模超20亿美元 [2][57] 仿制药集采冲击与转型 - 2018年集采政策实施后,恒瑞仿制药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82%降至2023年的46.6%,创新药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 [7][8] - 集采导致主力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例如紫杉醇降价76.22%、伊立替康降93.08%,2021年8款集采药品营收同比下滑37% [15][20][21] - 2020-2022年营收连续下滑(峰值277.35亿元),2023年企稳回升,资本市场判断仿制药集采利空基本出尽 [8][22] 创新药研发布局 - 研发重心全面转向创新药,2024年上半年获57个创新药临床批件 vs 仅1个仿制药批件,上市创新药从2018年4款增至17款 [27] - 主要采用Fast-Follow策略,但面临同质化竞争,PD-1产品卡瑞利珠单抗是唯一超10亿元单品(2021年销量44万瓶/13亿元) [29][36][37] - 研发费用持续增长至2023年近50亿元,资金储备达230亿元,同时通过BD交易引入外部管线(如2021年投入20亿元) [46][53] 出海战略与BD交易 - 出海模式以License-out为主,2023年完成6笔授权交易,包括与默克达成14亿欧元潜在交易、双艾组合获6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66] - 通过NewCo模式探索更高收益,如GLP-1产品组合授权合资公司Hercules(潜在收益60.35亿美元+19.9%股权) [68] - 国际化挑战显著,双艾组合美国上市申请曾被FDA拒绝,部分授权交易如SHR-1905被中间商Aiolos Bio转手获利12.45亿美元 [61][67] 销售体系调整 - 销售人员从2020年1.7万人缩减至2022年约1万人,降幅超两成,反映集采对传统"带金销售"模式的冲击 [43] - 创新药进入医保后仅30%能进入医院药房,仍需持续投入医生教育以提升销量 [40]
专家访谈汇总:400亿大单,中国药企成全球资本新宠?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2 09:03
半导体行业复苏 - 军工电子板块出现底部反转趋势 预计十四五规划最后一年延迟订单将释放 伴随新装备采购带来备货周期 [3] - 英伟达在GTC大会宣布未来技术路线图 包括AI计算需求激增 硅光子技术与机器人领域发展 [3] 稀土行业转型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2025年起)将为稀土磁材市场打开新增长曲线 [4]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823.6万辆 继续推动稀土磁材需求增长 [4] - 每兆瓦永磁直驱电机需0.8-1吨稀土磁材 风电装机容量增长和机组大型化将持续拉动需求 [4] - 中国政府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等政策 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与市场秩序 [4] - 政策提高行业透明度 减少非法产能 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创造健康供需环境 [4] 恒瑞医药业绩 - 创新药板块收入增长强劲 销售费用率下降至29.79%(同比下降3.41pct)提升盈利能力 [5] - 卡瑞利珠单抗等老产品通过新增适应症持续扩张市场 [5] - GLP-1类创新药授权美国Kailera 预计最高收益60.35亿美元(含首付款1.1亿美元) [5] - DLL3ADC创新药授权美国IDEAYA 预计最高收益10.45亿美元(含首付款7500万美元) [5] 新消费趋势 - 2024年消费者悦己需求增长9% 彰显个性需求增长1% 推动情绪导向消费市场 [6] -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1689亿元(同比增长40.6%) 寺庙经济相关产品成交额大幅增长 [6] - 智能家居和数字文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加速向线上迁移(直播电商和即时零售) [6] - 年轻人群通过消费满足情绪需求 反映代际特征和生活工作压力 [6] - 政府推动"人工智能+消费"融合 促进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新兴领域发展 [6] - 家庭规模小型化推动单身家庭和年轻群体在个人护理、首饰手表等领域的消费需求 [6] eVTOL发展 - 亿航智能等公司已获得全球首张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及生产许可证 标志进入量产阶段 [6] - 政府政策支持和法规完善将加速适航审定 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