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well架构芯片

搜索文档
英伟达抢先微软、苹果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黄仁勋还是不愿放弃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10 15:32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 英伟达盘中股价最高触及164.285美元,总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 [2] - 英伟达最新市值3.97万亿美元,仍是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全天成交额高达近300亿美元 [2] - 英伟达从1万亿美元到4万亿美元仅用两年时间,这一速度无公司能及 [3][6] - 英伟达过去五年增长近15倍,推动创始人黄仁勋身家暴涨至1420亿美元,全球富豪排名第十 [7] 全球科技巨头市值对比 - 全球仅有三家公司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第二名为微软(3.74万亿美元),第三名是苹果(3.15万亿美元) [3] - 苹果市值在2018年8月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22年1月成为全球首家市值3万亿美元公司 [6] - 微软2019年4月成为第二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公司,去年1月才首次站上3万亿美元 [6] 英伟达业务发展 - 英伟达2023年6月市值首次破1万亿美元,去年2月突破2万亿美元,6月突破3万亿美元 [5] - 英伟达业务增长强劲,Blackwell架构芯片快速放量,股价较4月低点反弹上涨88% [5] - 英伟达员工约3.6万名,相当于人均创造出超1.1亿美元的市值 [5] - 华尔街分析师给出175.97美元的平均目标价,Loop Capital分析师将目标价上调至250美元 [7] 中国市场战略 - 英伟达将首次亮相并参展今年第三届链博会,凸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2] - 黄仁勋计划出席北京国际供应链博览会,展示专为中国设计的Blackwell RTX Pro 6000芯片改进版 [8][9][10] - 英伟达2025财年中国市场贡献收入171亿美元,占比13%,2026财年第一财季下滑至12.5% [12] - 黄仁勋预计中国AI市场规模明年将达500亿美元,长期看好中国市场 [12]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 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四年前的95%下降至50%,失去的市场由华为、寒武纪等国产厂商填补 [13] - 中国AI服务器市场外购英伟达芯片比例预计从2024年约63%下降至今年约42% [13]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GPU的自给率将达到82% [13] - 国产GPU芯片厂商推出兼容英伟达CUDA生态的软件架构,加速本土芯片应用 [13]
黄仁勋,又卖了超3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6-28 13:05
市值与股价表现 - 英伟达股价近期持续上涨,6月27日收盘上涨1.76%,单周上涨9.66%,6月累计上涨16.75%,最新市值达3849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3] - 6月25日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超越微软重夺全球第一 [10] 高管减持情况 - CEO黄仁勋6月20日至26日累计减持30万股英伟达股票,总规模约44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2亿元),具体包括: - 6月20日减持5万股(价值721万美元) - 6月23日减持5万股(价值719万美元) - 6月24日减持5万股(价值736万美元) - 6月25日减持7.5万股(价值1144万美元) - 6月26日减持7.5万股(价值1170万美元) [5] - 黄仁勋2025年计划减持总量为600万股 [6] - 近三个月内14名重要股东合计减持1020.08万股,包括董事SEAWELL A BROOKE 6月26日减持5.15万股 [7] 估值与市场争议 - 当前动态市盈率达50.1倍,显著高于微软(38.1倍)和苹果(30.9倍) [12] - 年初因中国大模型企业DeepSeek低成本开发高质量模型,引发市场对AI芯片需求质疑,股价较高点下跌超40% [9] 技术进展与市场需求 - Blackwell架构芯片即将量产,单机架性能提升高达30倍 [12] - 全球科技巨头加速囤积GPU: - Meta计划年底前部署35万块H100芯片 - 马斯克为xAI追加10万块芯片订单 - 沙特计划投资400亿美元组建基于英伟达GPU的超级计算集群 [12] 华尔街预期 - Loop Capital将目标股价上调至250美元,预测市值潜力达6万亿美元 [14] - 预计2028年AI相关支出将达2万亿美元,Blackwell芯片10月全面投产 [14][15]
AI大战的“冰与火”:英伟达重返全球市值第一,“亲儿子”CoreWeave 两个月涨逾200%,苹果的“AI时刻”为何难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8 10:51
英伟达市值与业绩表现 - 英伟达市值达3.45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 [1] - 股价过去一个月飙升24%,自4月低点上涨50% [1] - 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同比大增69%至440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391亿美元,同比增73% [6] - Blackwell架构芯片贡献数据中心板块近70%收入 [6] - 预期市盈率约29倍,低于过去十年34倍平均水平 [16] 中东市场与全球合作 - 沙特和阿联酋等中东国家AI支出成为新增长极,预计为全球AI市场增加1万亿美元规模 [7] - 与沙特AI企业Humain达成协议,未来五年部署1.8万枚芯片建设AI工厂 [6] - 阿联酋"星际之门"AI集群项目采用英伟达技术 [6] - 黄仁勋非常看好中东国家AI支出,认为这是重要预期和指引 [1][7] CoreWeave业务发展 - CoreWeave市值从IPO时230亿美元飙升248%至720亿美元 [1][8] - 核心业务是基于英伟达芯片处理AI工作负载,数据中心专为AI算力设计 [8] - 与微软和OpenAI达成长期合作,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激增53%至215亿美元 [8] - 专注提供高端AI GPU集群,满足云端AI算力需求 [9] 科技巨头资本支出 - 微软、Meta、Alphabet和亚马逊四家公司贡献英伟达超40%收入 [17] - 这四家公司2026年资本支出预计达3300亿美元,比今年增长6% [7][17] - 大型科技公司坚持AI资本支出大幅扩张,基于未来AI算力需求激增 [11] 苹果AI发展现状 - 苹果在生成式AI浪潮中被认为行动迟缓,新版Siri迟迟未亮相 [12] - WWDC25上AI展示部分可能令人失望,基础模型仅拥有约30亿个参数 [12] - 内部拥有多种大模型,1500亿参数版本接近GPT-4o水平但暂缓推出 [13] - Apple Intelligence系统缺乏竞争对手的强大功能和创新性 [13] AI行业发展趋势 - 美国AI发展依赖大算力投资打造AGI大模型,但近期产品未见实质性突破 [2][16] - 特朗普政府推动的数千亿美元AI集群建设加剧算力泡沫风险 [2][16] - 微软、Meta等科技巨头资本支出为英伟达提供持续订单保障 [7] - 云端AI推理算力需求激增推动AI资本支出扩张 [11]
英伟达(NVDA):FY26Q1业绩点评:FY26Q1营收超市场预期,Blackwell出货动能强劲
光大证券· 2025-05-31 16: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伟达FY26Q1营收超市场预期,Blackwell出货动能强劲,虽受H20费用等影响,但AI算力需求旺盛有望带动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1][4] 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FY26Q1营收440.62亿美元,YoY+69%,QoQ+12%,超彭博一致预期和25Q4指引;Non - GAAP毛利率61.0%,QoQ - 12.5pcts,YoY - 17.9pcts,剔除H20因素后为71.3%;Non - GAAP净利润198.94亿美元,QoQ - 10%,YoY+31%,对应Non - GAAP EPS 0.81美元,剔除H20费用和关税影响后超彭博一致预期 [1] - FY26Q2预计营收450亿美元(±2%),中值低于彭博一致预期;Non - GAAP毛利率72.0%(±50bp) [1] 业务板块 数据中心业务 - FY26Q1营收391.12亿美元,YoY+73%,QoQ+10%,其中计算收入341.55亿美元,网络收入49.57亿美元,Blackwell收入占数据中心计算收入约70%,Hopper向Blackwell架构切换接近完成 [2] - 25年5月为各大CSP企业提供GB300样品,预计FY26Q2出货,主要下游客户每周平均部署1000个NVL72机柜,微软已部署数万个Blackwell GPU且预计未来扩大至几十万 [2] - H20受美国管制影响,FY26Q1产生45亿美元库存和采购义务费用,低于公司预期,预计FY26Q2数据中心收入增长会被中国收入下降(约80亿美元)抵消 [2] 游戏业务 - FY26Q1营收37.63亿美元,YoY+42%,QoQ+48%,收入创历史新高,受Blackwell架构芯片出货推动,推出RTX 5060和5060Ti,起售价299美元 [3] 专业可视化业务 - FY26Q1营收5.09亿美元,YoY+19%,环比持平,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AI工作站需求强劲,预计FY26Q2收入恢复环比增长 [3] 汽车业务 - FY26Q1营收5.67亿美元,YoY+72%,QoQ - 1%,同比高速增长,主要系自动驾驶需求增加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英伟达FY2026 - FY2028 GAAP净利润至1138.8/1492.0/1824.8亿美元(较上次预测 - 13%/- 19%/- 23%),对应同比增速56%/31%/22%,对应FY2026 - FY2028 GAAP EPS为4.67/6.11/7.48美元 [4] - 5月29日收盘价139.19美元对应FY2026/FY2027 30x/23x PE [4]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利润表 - 展示了FY2024 - FY2028E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和摊销等多项指标数据 [18] 资产负债表 - 呈现了FY2024 - FY2028E总资产、流动资产、总负债等相关数据 [18] 现金流量表 - 给出了FY2024 - FY2028E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等数据 [19]
英伟达(NVDA.O)FY26Q1业绩点评:FY26Q1营收超市场预期,Blackwell出货动能强劲
光大证券· 2025-05-31 15: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伟达 FY26Q1 营收超市场预期,Blackwell 出货动能强劲,虽受 H20 费用等影响,但剔除相关因素后业绩表现良好;FY26Q2 指引略低于一致预期;各业务板块中数据中心和汽车业务收入高速增长,游戏业务收入创新高,专业可视化业务有望恢复环比增长;考虑 H20 受美国管制影响下调净利润预测,但因 AI 算力需求旺盛和 Blackwell 出货动能强,维持“买入”评级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FY26Q1 营收 440.62 亿美元,YoY+69%,QoQ+12%,超彭博一致预期和 25Q4 指引;Non - GAAP 毛利率 61.0%,受 H20 相关费用影响下降,剔除后为 71.3%;Non - GAAP 净利润 198.94 亿美元,QoQ - 10%,YoY+31%,剔除 H20 费用和关税影响后对应 Non - GAAP EPS 0.96 美元,超彭博一致预期 [1] - FY26Q2 预计营收 450 亿美元(±2%),中值低于彭博一致预期;Non - GAAP 毛利率 72.0%(±50bp) [1] 业务板块 - 数据中心业务:FY26Q1 营收 391.12 亿美元,YoY+73%,QoQ+10%,其中计算收入 341.55 亿美元,网络收入 49.57 亿美元;Blackwell 收入占数据中心计算收入约 70%,Hopper 架构向 Blackwell 架构切换接近完成;25 年 5 月为各大 CSP 企业提供 GB300 样品,预计 FY26Q2 出货;主要下游客户每周平均部署 1000 个 NVL72 机柜,微软已部署数万个 Blackwell GPU 且预计未来扩大至几十万;H20 于 FY26Q1 产生 45 亿美元费用,低于公司预期;预计 FY26Q2 数据中心收入增长会被来自中国收入下降(约 80 亿美元)抵消 [2] - 游戏业务:FY26Q1 营收 37.63 亿美元,YoY+42%,QoQ+48%,收入创历史新高,受 Blackwell 架构芯片出货推动,FY26Q1 推出 Blackwell 架构的 RTX 5060 和 5060Ti,起售价 299 美元 [3] - 专业可视化业务:FY26Q1 营收 5.09 亿美元,YoY+19%,环比持平,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AI 工作站需求强劲,预计 FY26Q2 收入恢复环比增长 [3] - 汽车业务:FY26Q1 营收 5.67 亿美元,YoY+72%,QoQ - 1%,同比高速增长,主要系自动驾驶需求增加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英伟达 FY2026~FY2028 GAAP 净利润至 1138.8/1492.0/1824.8 亿美元(较上次预测 - 13%/-19%/-23%),对应同比增速 56%/31%/22%,对应 FY2026~FY2028 GAAP EPS 为 4.67/6.11/7.48 美元;5 月 29 日收盘价 139.19 美元对应 FY2026/FY2027 30x/23x PE [4] 财务报表 |指标|FY2024|FY2025|FY2026E|FY2027E|FY2028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60922|130497|219302|271313|321775| |营业收入增长率(%)|125.85%|114.20%|68.05%|23.72%|18.60%| |GAAP 净利润(百万美元)|29760|72880|113882|149200|182477| |GAAP 净利润增长率(%)|581.32%|144.89%|56.26%|31.01%|22.30%| |GAAP EPS(美元)|1.22|2.99|4.67|6.11|7.48| |P/E|114|47|30|23|19|[5] 股价表现 -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 5 月 28 日 20:00,公司盘后股价上涨 4.85% [1] - 近 1M 相对收益 26.7%,绝对收益 28.0%;近 3M 相对收益 3.0%,绝对收益 11.4%;近 1Y 相对收益 9.6%,绝对收益 22.2% [8]
黄仁勋终于告别股价下跌魔咒
投中网· 2025-05-30 11:32
英伟达2026财年第一财季业绩表现 - 营收达440.62亿美元,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12%,超过预期的431亿美元 [11][12] - 净利润为187.75亿美元,同比增长26%,但环比下降15%,低于预期的207亿美元 [11][12] - GAAP毛利率为60.5%,非GAAP毛利率为61%,均低于前一季度的73%和73.5% [18] 数据中心业务 - 营收达391亿美元,同比增长73%,环比增长10%,占公司总营收的88% [13] - Compute收入(含GPU及整机系统)为341.5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93.92亿美元 [13] - Blackwell架构GPU单季度实现110亿美元收入,占数据中心收入的28% [13] - Networking收入为49.5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1.71亿美元 [13] 其他业务表现 - 游戏和AI PC业务营收达38亿美元,创历史纪录,同比增长42% [14] - 专业可视化业务营收为5.09亿美元,同比增长19% [15] - 汽车业务营收为5.67亿美元,同比增长72% [16] H20禁令影响 - 第一季度H20芯片库存过剩产生45亿美元费用,未受限本应录得25亿美元额外销售额 [19] - 预计第二季度H20收入将减少80亿美元 [19] - 500亿美元的中国市场对美国产业关闭大门,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从四年前的95%降至50% [21][23]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 财报发布后股价盘后大涨近5%,达到四个月以来最高水平 [8][24] - 公司强调从生成式AI向代理式AI转型将重塑各行业,视AI代理为新型数字劳动力 [25] - Blackwell架构GPU的快速推出和销售表现验证了公司在AI算力市场的统治地位 [13][24] - 公司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斥资数千亿美元购买当地生产的芯片和其他电子产品 [22]
不能对华卖H20,英伟达毛利率或骤降
观察者网· 2025-05-27 13:08
财报预期与业绩分析 - 公司将于5月28日美股盘后公布2-4月财报 预计业绩"小幅"超预期 但H20禁令导致55亿美元减记将使毛利率从71%降至约58% [1] - 美银分析师仍将公司股票列为"首选" 因其在全球AI部署中的独特影响力及中国市场可能通过新设计产品实现销售复苏的预期 [1] - 投资者关注公司对下半年毛利率回升至70%中段区间的信心 这与其Blackwell平台产能提升相关 [1] - FactSet调查显示分析师预估公司5-7月营收为460亿美元 美银因H20禁令将自身预期从480亿美元下调至464亿美元 [1] 中国市场战略与产品动态 - 公司计划6月量产面向中国市场的新型AI芯片组 定价6500-8000美元 远低于受限的H20型号 该芯片属于Blackwell架构系列 [3] - 另一款面向中国的Blackwell架构芯片正在开发中 最早9月投产 具体参数未确认 [3] - H20芯片销售禁令导致公司减记55亿美元资产 彭博预计今年收入损失可能达140亿-180亿美元 [3] - 公司CEO表示H20禁令造成150亿美元营收损失 并导致美国减少30亿美元税收 [3] 行业政策与高管观点 - 公司CEO批评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失败" 认为限制技术传播会适得其反 正确做法应是加速美国技术全球普及以保持领先地位 [3]
特供中国的阉割版Blackwell-B40的最新信息
傅里叶的猫· 2025-05-24 21:21
英伟达中国市场策略调整 - 公司计划为中国市场推出新型AI芯片 价格较H20型号大幅降低至6500至8000美元(H20售价1万至1.2万美元) 最早6月启动量产 [2] - 新芯片基于Blackwell架构 采用RTX Pro 6000D服务器级处理器和常规GDDR7内存 未使用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技术 性能参数因美国出口限制调整 带宽接近新规上限(1.7-1.8 TB/s) [2] - 公司计划9月量产另一款Blackwell架构芯片(或命名B40) 同样面向中国市场 [3] 美国出口管制影响 - 美国自2022年对AI芯片实施出口管制后 公司已三次为中国市场定制产品 此次新芯片是H20被禁后的替代方案 原计划改进H20的方案未通过审批 [2] - 受制裁影响 公司在华市场份额从95%暴跌至50% 竞争对手华为的昇腾910B芯片正加速抢占市场 [2] - H20停售导致公司计提55亿美元库存损失 并放弃150亿美元潜在订单 [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行业分析指出 美国新规通过限制内存带宽压制中国AI算力发展 而公司通过调整芯片配置在合规边缘寻找市场空间 [3] - 公司CEO警告 若美国持续限制 更多中国客户将转向华为 [2]
英伟达仍然是当之无愧的人工智能之王
美股研究社· 2025-05-20 20:14
英伟达股价与市场表现 - 英伟达股价在经历波动后于4月触底,并回升至2024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 [1] - 股价反弹速度与幅度符合市场预期的"V"型底部反弹 [8] - 当前预期EBITDA倍数为26倍,低于10年平均值的33.7倍 [8] - 预期PEG比率为0.9倍,市盈率比科技行业同行低近50% [8] 中东市场布局与战略 - 英伟达参与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联合主权AI主题投资,利用其能源资源和财力推动AI军备竞赛 [1] - 中东市场准入为AI芯片提供更顺畅通道和清晰前景 [2] - 中东多年投资需时间见效,短期难现立竿见影增长拐点 [5] - 公司开放更多合作机会,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及CPU合作伙伴构建生态系统 [5] 产品与技术进展 - Blackwell架构芯片即将取代Hopper架构,正加速布局 [1] - 联合超微电脑等AI服务器合作伙伴推进Blackwell芯片应用 [1] - 在华设立研发实验室,承诺为大中华市场设计兼容AI芯片,预计6月前完成 [2] 中国市场与监管挑战 - 美国对华出口限制持续,性能缩水的H20特供版芯片需华盛顿批准 [1] - 在华增长故事远未结束,市场对增长见顶担忧言过其实 [2] 财务与增长预期 - 华尔街预计截至4月的季度增长率超65%,但低于上一财年260%的同比增速 [5] - 市场普遍认为三位数增长将在2027财年进一步放缓 [4][5] - 数据中心收入占过去12个月营收基数的90%,AI增长消化阶段影响显著 [9] 竞争与行业风险 - 超大规模厂商深入定制芯片领域可能降低对英伟达供应的依赖 [9] - 推理工作负载成本效率需求或迫使客户转向定制化方案 [9] - 中东AI基础设施部署速度能否匹配美国存疑,存在执行风险 [6] 估值与投资建议 - 股价接近150美元阻力区,短期可能出现盘整 [8] - 长期结构性看涨理论显现,建议继续持有股票 [9]
英伟达中国特供芯片彻底砍掉HBM!
是说芯语· 2025-05-17 16:15
英伟达针对中国市场的AI芯片策略 - 英伟达计划推出两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人工智能芯片 包括一款降级版Hopper系列芯片和一款基于Blackwell架构的芯片 两款芯片均采用GDDR7显存替代受管控的高带宽内存(HBM)以满足美国出口限制要求 [2] - 新款Hopper芯片虽因使用GDDR7导致性能下降 但通过架构优化仍能满足中国部分AI应用场景需求 即将推出的Blackwell架构芯片同样在显存配置上做出调整以符合法规 [3] - 此举旨在维持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减少因美国管制带来的业务冲击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AI市场对芯片需求巨大 [3] 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影响 - 美国政府不断收紧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 要求出口到中国的芯片算力不得超过一定标准 并将HBM纳入重点管控范畴 [2] - 2023年英伟达曾推出中国特供版H20芯片 但2024年4月美国将H20也列入管控清单 导致英伟达预计第一季度营收损失高达55亿美元 [2] - 管制措施直接影响英伟达产品设计和市场策略 迫使其开发性能降级但符合规定的替代产品 [2][3] 中国半导体行业动态 - 中国正在征集"中国IC独角兽"半导体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 显示国内半导体行业持续发展态势 [1] - 该活动可能反映中国推动半导体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 与当前国际芯片贸易环境变化相关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