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apack储能系统

搜索文档
特斯拉上海工厂第1000台储能系统下线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10:11
产能与生产进展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生产的第1000台Megapack储能系统正式下线 从第1台到第1000台仅用不到半年时间 [1] - 上海工厂是特斯拉全球第二座储能超级工厂 也是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生产基地 规划产能40GWh [1] - 目前特斯拉在美国拉斯罗普和中国上海各设立一座储能超级工厂 计划年总产能达80吉瓦时 [1] 产品技术参数 - Megapack是专为公用事业规模储能设计的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 每台机组可储存超过3 9兆瓦时的能源 [1] - 单台Megapack能满足3600户家庭一小时用电需求 电池容量相当于62辆特斯拉Model 3 [1] - Megapack能量转换率在92%以上 比同类产品高出约5% [1] 业务表现 - 特斯拉2024年储能业务全年装机量达31 353吉瓦时 同比增长114% [1] - 储能业务毛利率为26 17% 高于电动汽车毛利率 [1] 市场应用 - 80吉瓦时年总产能可满足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电力需求 [1] - 最新下线的1000台Megapack将发往欧洲市场 [1]
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第1000台Megapack储能系统下线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30 11:10
全球最大机械式热模锻压力机投产 - 国机重装研制全球最大168兆牛机械式热模锻压力机正式投产 突破大型楔式压机预应力组合机架等核心技术 [1] - 该设备将为一汽锻造(青岛)稳定供应汽车前轴、曲轴等关键零件 保障国产高端重型汽车零部件自主可控 [1] 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 7月29日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成功将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产能突破 - 上海工厂第1000台Megapack储能系统下线 从首台到千台耗时不足半年 [1] - 该工厂为特斯拉美国本土外首座储能工厂 2月投产 3月21日首台Megapack出口 [1] - Megapack为公用事业规模储能设计 支持电网稳定性与可再生能源整合 [1] YH-1000无人运输机完成复杂地形验证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研发的YH-1000在重庆完成载重400公斤货箱的跨区域飞行及自主返航全流程验证 [1] - 此次长江流域复杂山地地形飞行标志着项目迈向实用化运营关键阶段 [1] 智能制造产业动态 - 提供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AGI等热门赛道行业图谱及报告资源 [5] - 产业数据覆盖10万+基金、1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全生命周期投融资信息 [7]
特斯拉上海第1000 台Megapack储能系统官宣下线,将发往欧洲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29 17:10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进展 -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生产的第1,000台Megapack储能系统正式下线,将发往欧洲,从第1台到第1,000台仅用不到半年时间[1] - 工厂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历时7个月,刷新2019年上海超级工厂创下的"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速度记录[3] - 工厂投产后Megapack年产量将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项目总投资约14.5亿元,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3] Megapack产品技术参数 - 单个Megapack可储存约3,900度电,相当于62辆Model 3后轮驱动版的电池容量[3] - 公司能源产品已在全球超65个国家和地区应用,提高发电和输电效率[1] 市场布局与出口情况 - 上海工厂首批Megapack于3月21日出口澳大利亚,后续将供给国内和亚太市场[3] -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是公司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也是入华十年来继上海超级工厂后的又一大型投资项目[3] 行业活动动态 - ESIE2026全球活动即将启幕,黄金展位开放预定[4]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第1000台Megapack储能系统下线
快讯· 2025-07-29 15:31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生产的第1000台Megapack储能系统正式下线 [1] - 该批Megapack储能系统将发往欧洲市场 [1]
当特斯拉卖不出电车,锂电应该担心需求吗?
高工锂电· 2025-07-25 18:22
特斯拉Q2财报表现 - 公司Q2营收同比下降12%至225亿美元,创十年来最大降幅 [1] - 核心汽车业务营收下滑16%,自由现金流仅1.46亿美元远低于预期 [1] - 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13.5%至38.4万辆,上半年总交付量同比下滑超13% [2] 区域市场销售困境 - 美国市场上半年销量下滑13%,加州市场连续七个季度下滑 [2] - 欧洲市场销量锐减33%,中国市场Q2销量同比下滑12% [2] - 本土品牌竞争加剧导致墨西哥150亿美元超级工厂项目完全停工 [2]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定位转向"物理AI"企业,重点发展Robotaxi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 [3][4] - Robotaxi已在德克萨斯州试运营,Optimus计划2026年量产并目标月产10万台 [3][4] - 每台Optimus配备2.3kWh电池包,可能创造GWh级新增需求 [4] 电池技术布局 - 4680电芯成为内部成本最低方案,但干电极工艺仍处产能爬坡阶段 [5] - 储能业务快速增长,Megapack系统对冲政策风险 [5] - 首家自产磷酸铁锂工厂年底投产,2026年启动第三座储能超级工厂 [5] 锂电池行业影响 - 短期电动车销量放缓对供应链造成需求压力 [6] - 长期将形成Robotaxi高循环、Optimus稳定需求、平价车规模化的多元矩阵 [7] - 电池技术转向强调循环寿命和可靠性,磷酸铁锂改性版本需求迫切 [4]
公布二季度财报 特斯拉股价大跌8.2%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5 15:45
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表现 - 公司股价单日大跌8.2%至305.3美元/股,创6月5日以来最大跌幅 [1] - 营收225亿美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16%,均创2012年以来最大季度跌幅 [2] - 调整后每股收益0.40美元较上年同期0.52美元大幅缩水,毛利率降至17.2%同比下滑0.8个百分点 [2] - 自由现金流1.46亿美元同比暴跌89%,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7.6亿美元 [2] 核心业务下滑情况 - 电动汽车业务营收166.61亿美元同比下降16%,交付量38.41万辆同比减少13.5% [2] - 主力车型Model 3/Y合计交付37.37万辆同比下降14% [2] - 欧洲市场5月新车注册量同比锐减40.5%,市场份额跌至1.2% [2] - 中国市场交付量占全球47%但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降5.4%,市占率从2020年15%萎缩至7.6% [3] 业务亮点 - 储能业务营收8.46亿美元,部署量达9.6GWh同比增长显著,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2] - 上海超级工厂Megapack储能系统开始装机,能源业务毛利润达8.4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7] 面临的三重挑战 - 政策冲击: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9月底终止将影响7500美元/车补贴,加征关税导致成本增加约3亿美元 [3] - 市场竞争:欧洲市场比亚迪5月注册量同比飙升397%,中国品牌极氪、小鹏等在配置和价格上全面超越 [3] - 管理层动荡:北美销售副总裁特洛伊·琼斯离职,马斯克分散精力直接掌管欧美销售业务 [4][3] 未来增长方向 - Robotaxi试点在得州奥斯汀启动,收费4.20美元/次,计划年底覆盖美国一半人口 [5] - Optimus人形机器人第三代原型机已投入工厂测试,预计2026年量产,目标五年内年产10万台 [6] - 高盛预测2030年Robotaxi将在美国共享出行市场斩获70亿美元份额,复合年增长率近90% [7] 转型战略与市场反应 - 公司从"电动汽车公司"向"AI+能源订阅平台"转型,Robotaxi和Optimus被视为万亿级市场机会 [8] - 财报发布后股价盘后一度跌超5%但半小时内收涨,反映市场对转型故事的矛盾心理 [7]
特斯拉暴跌8%,交出10年来最惨季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3:26
股价表现 - 特斯拉股价7月24日晚下跌超8%,创6月5日以来最大跌幅,年内累计下跌约23% [1]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低于华尔街预期的226亿美元,创十多年来最大季度跌幅 [2]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16%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17.2%,低于去年同期的18% [2] - 主营业务汽车销售收入166.61亿美元,同比下滑16%(较一季度20%降幅有所放缓) [5] - 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降幅从一季度9%加速至12%,创2012年来最大单季营收跌幅 [5] 全球销量表现 - 季度交付量38.41万辆,同比减少近6万辆,暴跌13.5%,连续两个季度两位数下滑 [4] - 上海超级工厂交付量19.17万辆创历史新高,占全球产量47% [4] - 中国市场贡献全球销量34%,6月国内销售61484辆,环比上涨59%,同比微增3.7% [4] - 欧盟5月新车注册量仅8729辆,同比锐减40.5%,市场份额跌至1.2% [4] 非汽车业务亮点 - 全球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9.6吉瓦时,能源业务毛利润达8.4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7] - Powerwall家用储能系统连续5个季度刷新装机量纪录 [7] - 新增超2900个超级充电桩,推动服务收入增长17% [7] 市场竞争与挑战 - 比亚迪4月欧洲纯电车型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5月在欧盟和英国注册量同比飙升397% [9] - 中国品牌在配置、用户体验和价格上赶超特斯拉,如极氪、小鹏等推出800V高压平台车型 [11] - 华为、小鹏等智驾技术跻身第一梯队且价格更具优势 [11] - 特斯拉中国市占率从2020年15%峰值萎缩至7.6% [10] 战略调整与新产品 - 计划年内推出"更便宜的车型",6月已开始生产,预计第四季度推出 [13] - 中国特供车型Model Y L(六座)将于秋季上市 [13] - Robotaxi服务已行驶超7000英里,计划扩展至美国多地,目标年底覆盖半数人口 [13] -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预计明年量产,5年内年产10万台,远期目标年产1000万台 [14] 政策与舆论风险 - 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9月底终止,特斯拉订单交付将"存在不确定性" [9] - 关税成本增加约3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影响电池部门 [9] - 自动驾驶技术宣传陷入风波,或因误导宣传面临巨额赔偿与品牌信任危机 [13]
特斯拉的“三重困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1:2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低于华尔街预期的226亿美元,创十多年来最大季度跌幅 [2]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16%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17.2%,低于去年同期的18% [2] - 财报公布后股价盘后下跌超5%,今年以来累计下跌约18% [3] 全球销量与市场表现 - 二季度全球交付量38.41万辆,同比减少近6万辆,暴跌13.5%,连续两个季度两位数下滑 [4] - 中国市场逆势增长:上海超级工厂交付量19.17万辆创历史新高,占全球产量47% [4] - 二季度在华交付12.9万辆,贡献全球销量34%,6月单月销售61484辆环比上涨59% [4] - 欧洲市场严重下滑:5月欧盟新车注册量仅8729辆,同比锐减40.5%,市场份额跌至1.2% [4] 业务结构 - 汽车销售收入166.61亿美元,同比下滑16%(较一季度20%降幅有所放缓) [5] - 非汽车业务亮点: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9.6吉瓦时,能源业务毛利润8.4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5] - 服务收入增长17%,新增超2900个超级充电桩 [5] 竞争与挑战 - 美国7500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9月底终止,影响订单交付 [6] - 关税成本增加约3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影响电池部门 [7] - 欧洲市场面临中国车企冲击:比亚迪5月欧盟注册量同比飙升397%,吉利/上汽等增速显著 [7] - 中国市场市占率从2020年15%峰值萎缩至7.6%,上半年累计销量26.34万辆同比下降5.4% [8] - 中国品牌在配置(800V高压平台/激光雷达)、智能座舱、金融政策(如五年0息)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 [8][9] 战略调整与新产品 - 计划年内推出"更便宜的车型",6月已开始生产,预计第四季度推出 [10] - 针对中国市场开发Model Y L六座车型,秋季上市 [10] - Robotaxi服务已在美国奥斯汀试运行超7000英里,计划扩展至湾区等地区 [10] - 人形机器人预计今年推出、明年量产,目标5年内年产10万台 [11]
AI日报丨特斯拉被严重错杀!华尔街多头力证:近期特斯拉股价的抛售已然过度
美股研究社· 2025-07-10 20:39
AI快报 - 可灵AI上线可图2.1模型,实现指令遵循能力、人像美感和电影质感等全面升级,支持超180种风格响应,并增强文字生成效果,面向所有会员免费开放7天[3] - 可灵AI累计生成3.44亿图片和1.68亿视频,集成了AI图片、视频和音频能力[3] - 摩根士丹利预计阿里巴巴第一财季外卖和闪购投入达100亿元人民币,第二财季或翻倍至200亿元,拖累淘天与本地生活EBITA同比跌超40%[3] - Meta为"超级智能"团队提供高薪酬,包括为从苹果挖走的人工智能模型主管庞若鸣提供超过2亿美元的薪酬礼包[3] - 微软通过AI节省5亿美元成本,同时进行大规模裁员,35%的新产品代码由AI生成[4] 特斯拉分析 -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Tom Narayan重申特斯拉"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从307美元上调至319美元,隐含7%上涨空间[5] - 特斯拉在技术领先性、盈利能力、现金流创造及品牌溢价方面具有优势,需求依然强劲[6] - RBC估值模型对特斯拉核心汽车业务采用1倍市销率,对Megapack储能系统、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等长期增长点给予溢价权重[6] - 特斯拉Megapack业务2040年EBITDA采用15倍乘数,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业务采用10倍营收乘数[6] 七巨头日报 - 苹果即将完成Vision Pro头显首次硬件升级,预计年底前发布,搭载M4芯片并配备新表带[9] - Vision Pro第一年全球销量最高达50万台,售价3499美元,相比2024年iPhone全球出货量2.321亿部[9] - 苹果预览visionOS 26软件更新,为Vision Pro用户带来全新空间体验[10] - OpenAI完成65亿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购Jony Ive的硬件初创公司,团队已正式合并[11][12] - OpenAI与Jony Ive合作开发AI"伴侣"设备,目标未来推出1亿台[13]
抛售过头了!华尔街多头力证:特斯拉(TSLA.US)被严重错杀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14:55
特斯拉股价表现与分析师观点 - 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逾20%,表现逊于英伟达(涨幅16%)和Meta(涨幅20%)等"七巨头"成员 [2] - RBC分析师Tom Narayan认为近期抛售过度,重申"跑赢大盘"评级并将目标价从307美元上调至319美元,隐含7%上涨空间 [1] - LPL Financial技术策略师Adam Turnquist指出短期技术指标预示股价可能进一步下探 [2] 业务基本面分析 - 第二季度汽车销量384122辆,同比下降13.5%,反映电动汽车需求下滑 [2] - RBC预计2026年营收将从2023年预估的935亿美元增长至1110亿美元,同期调整后EPS从2025年1.99美元升至2026年2.99美元 [2]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产能扩张、新产品发布及非汽车业务带来的利润率提升 [2] 竞争优势与长期增长点 - 特斯拉在技术领先性、盈利能力、现金流创造及品牌溢价方面保持优势 [1] - RBC估值模型对Megapack储能系统采用15倍2040年EBITDA乘数,对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业务采用10倍营收乘数 [1] - Robotaxi业务被视为潜在推动力,可能重燃投资者对全自动驾驶愿景的热情 [3] 运营挑战与风险因素 - 公司业绩存在波动性,生产问题可能导致季度财报不稳定并引发股价震荡 [3] - 业务具有周期性特征,易受经济放缓、利率上升及地缘政治冲击影响 [3] - 首席执行官涉足政治领域引发品牌争议,带来公司治理不确定性 [2][3] 行业地位与外部评价 - RBC称特斯拉为电动汽车领域标杆企业,Piper Sandler评价其为"汽车行业最具变革性的公司" [3] - 分析师认为尽管面临激烈竞争,特斯拉产品需求仍保持强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