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del X
icon
搜索文档
Tesla's Q3 Deliveries May Surprise to the Upside
The Motley Fool· 2025-09-25 17:05
Two timely catalysts could lift Tesla's quarterly deliveries above expectations.Shares of Tesla (TSLA 3.97%) have been volatile into quarter-end, with investors fixated on next week's delivery report. The electric-vehicle (EV) maker sells mass-market cars like the Model 3 and Model Y, plus premium vehicles including the Model S, Model X, and Cybertruck. The near-term debate is whether third-quarter deliveries can top expectations after a softer first half of the year.There is a credible case for an upside s ...
女车主胜诉后,特斯拉再次被告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20 07:07
撰文 / 张霖 郁 编辑 / 黄大 路 设计 / 张 萌 来源 / R e u t e rs, B l o o m b e r g , Wa l l S t r e e t J o u r n a l 四年前,上海车展站车顶维权的张亚周与特斯拉的法律诉讼还远没有结束。 9月16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判决特斯拉向张亚周提供其车辆2021年2月21日交通事故前三十分钟的完整行车数据。 当天,张亚周发布微博称"四年了我终于赢了特斯拉一次"。 前一年,2024年5月,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张亚周侵犯特斯拉名誉权成立,要向特斯拉道歉并赔偿17万元。2025年7月11日,上海市 二中源作出二审判决,维持原判。 北京大兴区人民法院这次的裁定是张亚周口中的"胜利"。 《汽车商业评论》曾于2021年采访过张亚周,她当时称对特斯拉的诉讼不会结束。 在美国,特斯拉也一直官司缠身。 近期因门把手不能打开造成了一场严重交通事故,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介入调查,指派新局长亲自调查。 特斯拉门把手成为新焦点 在美国,特斯拉的安全争议则集中在一件细节问题上——隐藏式电子门把手。2025年6月,一辆2021款 ...
What Prompted Tesla to Redesign Its Model Y Door Handle?
ZACKS· 2025-09-19 23:36
Key Takeaways Tesla plans to integrate electronic and manual door-release mechanisms for easier use.NHTSA is investigating 174,000 Model Y units after reports of electronic handle failures.Since 2018, NHTSA logged 140 complaints about Tesla doors sticking, failing, or malfunctioning.Tesla, Inc. (TSLA) is exploring a redesign that would integrate the electronic and manual door-release mechanisms, which are currently positioned separately, per the Bloomberg News podcast with Franz von Holzhausen, Tesla’s chie ...
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Electric (NasdaqCM:FFAI)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9 05:02
公司概况 * 公司为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Electric Inc 简称Faraday Future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FFIE 是一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2] * 公司由成功的技术企业家YT Jia于2014年创立 旨在打造比特斯拉更出色的智能汽车产品[2] * 公司已投入约35亿美元资本 大部分用于研发和资本支出[3] * 公司拥有超过600项全球专利文件 并由Roland Berger独立验证[3] 制造设施与产能 * 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汉福德拥有110万平方英尺的制造工厂 投资达3亿美元[3] * 该工厂年产能为FF 91车型超1万辆 对第二款车型FX Super One则能支持3万至4万辆[9] 产品与品牌战略 * 公司采用双品牌战略 第一个高端品牌Faraday Future 产品价格区间为10万至30万美元 对标法拉利、迈巴赫、劳斯莱斯[3][4] * 第二个品牌Faraday X 主打大众市场 价格区间约为2万至8万美元 当前重点为此品牌的推出[3][4] * 首款车型FF 91已推出 性能强劲 0-60英里加速仅2.3秒 续航近400英里 马力1050匹 采用三电机动力总成架构[5] * FF 91注重用户体验 配备27英寸超宽屏、零重力船长椅等 并搭载自研AI技术和高通、英伟达芯片 支持5G连接和ChatGPT等功能[6][7][8] * 第二品牌的首款产品为FX Super One 是一款EAI MPV 类似全尺寸SUV 对标凯迪拉克凯雷德 售价约为后者一半[5][25] * FX Super One提供四座、六座和七座版本 内饰配备船长椅、按摩椅 第三排可折叠成为大号床[17][18] 市场定位与竞争 * 公司认为其高端品牌所处的10万至30万美元市场是一片蓝海 缺乏优秀的电动车型可供选择[4] * 在美国市场 特斯拉占据了约90%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 其他传统厂商份额很小[11] * 中国市场上半年最畅销的20款电动汽车中有17款是本土品牌 但这些品牌均未进入美国市场[11] 合作伙伴关系与商业模式 * 公司与两家大型中国OEM厂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这些厂商年产量达数百万辆[16] * 通过合作 公司可利用其成熟的产品、供应链、制造和成本质量控制[16] * 合作模式的优势包括 利用公司在加州的制造设施 支付25%的汽车零部件关税而非200%的整车关税[12] 使用公司自研的操作系统软件以应对2027年起美国可能禁止中国汽车软件的规定[13] 以及利用公司已建立的品牌和销售、售后网络[14][15] * 此商业模式被描述为资产轻、效率高 避免了重复发明轮子[19][20] 运营与财务数据 * 公司员工约300人[27] * FF 91车型目前已售出约20辆 但由于产量低 每售出一辆均处于亏损状态[28] * 公司去年现金消耗低于8000万美元 显著低于图表中其他公司 今年消耗预计略高于去年但不会显著增加[20] * 公司当前市值仅为2.5亿美元 过去12个月市值增长了约五倍 但与Lucid等公司(市值约60-70亿美元 去年现金消耗30亿美元)相比仍很小 意味着下行风险有限而上行潜力巨大[19] * 公司持有约3000万美元的加密资产国库 并已产生良好回报[18] * 股票日交易额通常在1000万至2000万美元之间 峰值时曾在单个交易日达到30亿美元 拥有超过10万名零售股东关注[21] 近期里程碑与计划 * FX Super One已获得超1万辆付费预订单[16][18] * 计划于今年11月左右首先在阿联酋中东地区推出该车型 因当地合规要求相对较低 将此作为测试性发布[18][32][33] * 预计今年年底开始在美国制造FX Super One车辆[18] * 关于FX品牌下其他覆盖更低价格区间的产品 预计明年早中期分享更多信息 目前已有数款原型车处于早期研究阶段[25][27] 营销与分销 * 公司通过在美国主要州(如洛杉矶、纽约、波士顿)举办活动来推广车辆 并已签署多家分销合作伙伴[29][30] * 公司正建造更多FX Super One展示车 以鼓励合作伙伴采购并陈列 从而吸引更多关注[2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包括拥有40年汽车行业经验的联合CEO Matthias Aydt[9] * 公司获得众多顶级名人(如Mariah Carey, Chris Brown)的支持和推广 他们也是车辆所有者[8] * 公司在阿联酋哈伊马角设立了制造工厂 目前已处于试运行阶段 并得到了当地战略投资者(Sheikh Abdullah Al-Qasimi家族办公室)的帮助[31][32]
特斯拉的Master Plan,没有了特斯拉,也没有了Plan
虎嗅APP· 2025-09-04 21:46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斯拉Master Plan第四篇章内容空洞缺乏具体业务目标和数据支撑与前三版形成鲜明对比[14][16][26] - 马斯克宣称特斯拉未来80%价值将来自机器人业务但该表述仅出现在社交媒体回复而非正式报告中[16] - 新版规划聚焦AI和机器人技术汽车业务仅出现一次反映公司战略重心转移[15][29] - 规划遇冷社交媒体互动数据低迷微博仅获42赞X平台仅15K点赞远低于马斯克其他内容[7][10] - 马斯克个人形象从实干家转向政治化言论输出削弱其技术布道者影响力[22][25][27] - 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正取代马斯克成为硅谷新技术愿景提出者[24] Master Plan内容分析 - 第四篇章提出五项原则:无限增长、创新突破束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自动化造福人类、普惠推动繁荣[14] - 全文未提供具体行业数据产品路线图或量化目标仅强调"可持续富足"愿景[16][29][42] - 第三篇章曾包含41页PDF详细规划减碳路径涵盖能源存储发电技术及投资需求等量化数据[16][18] - 第三篇章具体推动行业变革如热泵空调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标配并进入欧美家庭[19] 特斯拉战略转向 - 公司明确将AI与物理世界结合作为核心方向通过电动汽车能源产品和机器人实现技术复兴[29] - 规划强调自动驾驶汽车改善交通经济性人形机器人Optimus改变工作方式[37] - 公司历史发展模式从Roadster到Model S/X再到Model 3/Y通过迭代盈利推进产品生态[42] 行业影响与竞争 - OpenAI在宏大愿景输出方面超越特斯拉提出星际之门投资计划并核算智能成本边界[24] - 特斯拉机器人业务估值预期与当前以汽车为主业务结构存在重大差异需观察落地进展[16]
Tesla says more than 50% of Model S and X drivers pay for FSD — and the percentage is up for other models too
Business Insider· 2025-09-04 00:37
FSD采用率趋势 - FSD整体采用率从个位数百分比上升至百分之十几[2] - Model S和Model X车型的FSD采用率超过50%-60%[2] - 许多用户每次驾驶都会使用该功能 显示用户粘性较高[2] FSD功能特性 - 系统具备跟随导航路线、变道和转弯功能[3] - 仍需驾驶员在方向盘上进行主动监控[3] - 新老车主可获得30天免费试用期[3] FSD定价策略 - 2022年价格从1万美元逐步上涨至1.2万和1.5万美元[4] - 2024年最新价格从1.2万美元下调至8000美元[4] - 订阅模式每月收费99美元[4] FSD发展历程 - 2020年在美国推出测试版[2] - 两年后向北美付费用户全面开放[2] - 部分事故引发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调查[3]
特斯拉上半年储能业务快速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9:29
公司业务进展 - 特斯拉Model X和Model S两款旗舰车型首次成为中国国家级展会(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官方指定用车 [1] - 公司在中国市场持续投资 建设上海超级工厂 上海创新研发中心 特斯拉中国数据中心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等项目 [2] - 在中国内地布局560多家直营门店和340多家钣喷中心 充电网络100%覆盖内地省会城市 直辖市及绝大部分地级市 [2] 生产与交付数据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4年电车交付量超过91.6万辆 占全球交付量一半以上 [2] - 截至2025年6月底 特斯拉全球累计交付电车突破800万辆 其中上海超级工厂贡献超300万辆 占比近40% [2] 储能业务发展 - 2024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同比增长85.7%至167.1GWh 由中国和美洲两大区域市场支撑 [3] - 阳光电源 特斯拉 比亚迪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三 市场率明显领先 [3] - 大储(含工商业)市场出货量前三为阳光电源 特斯拉 比亚迪 户储市场前三为特斯拉 华为 比亚迪 [3] - 特斯拉2024年上半年储能部署总量达20GWh 同比增长48% [3] -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2024年2月投产 7月29日第1000台Megapack储能系统下线 [3] 产能与市场拓展 -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首个储能超级工厂 规划年产Megapack 10000台 储能规模近40GWh [4] - 该工厂产能相当于50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量 [4] - 目前生产的Megapack已出口至欧洲及亚太其他市场 [4]
特斯拉“宏图计划4”发布:大规模地将AI融入物理世界,未来80%的价值在于机器人
36氪· 2025-09-03 08:10
公司战略转型 - 特斯拉发布"大师计划第四篇章" 将发展重心从电动汽车和能源全面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1] - 公司目标是通过大规模AI融入物理世界 实现"可持续富足"的社会[1][5] - 未来约80%的公司价值将来自人形机器人Optimus[1] 核心指导原则 - 增长是无限原则 技术创新可解决资源短缺并创造经济机会[3][10] - 创新消除限制原则 通过持续创新克服技术瓶颈[4][12][13] -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原则 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旨在提升交通安全性及替代危险性劳动[4][15] - 自动驾驶必须惠及全人类原则 以提升人类福祉为核心发展目标[4][18] - 更广泛普及推动增长原则 以可负担价格大规模提供先进技术产品[4][19] 技术产品布局 - 自动驾驶汽车有能力显著提高交通可负担性 可用性和安全性[15] - 人形机器人Optimus将改变劳动力可用性和能力 替代单调或危险工作[15] - 太阳能发电和大规模电池储能提高清洁电力可用性 价格更低且更可持续[15] - 建立完全集成的可持续产品生态系统 涵盖交通 能源生成 电池存储和机器人技术[23] 市场评价与争议 - 部分观点认为该计划缺乏具体执行路径 是"空谈AI"的承诺大杂烩[1][2][28] - 批评指出人形机器人目前连爆米花都端不好 缺乏实际能力证明[2][28] - 相较于前两个具有清晰步骤的宏图计划 第四篇章被形容为"给股东的鸦片"[29] - 网友质疑公司能否在AI领域成功 认为人才招募面临激烈竞争[30] - 公司被指尚未完成前三个宏图计划的多项关键目标[31][32][33]
马斯克曝终极AI计划!特斯拉堵上80%身家:500亿机器人打工,人类坐等拿钱
搜狐财经· 2025-09-02 18:43
公司战略规划 - 特斯拉发布秘密宏图第四篇章 核心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富足的世界[2] - 新战略将AI作为核心引擎 深度融入物理世界产品与服务[29] - 扩展FSD全自动驾驶和擎天柱人形机器人是实现新战略最核心部分[3] 业务重点转型 - 公司未来80%价值将来自人形机器人Optimus[4] - 特斯拉汽车被定义为机器人生态的分支——轮式机器人[31] - 正在大规模统一软硬件体系 创造安全清洁愉悦的世界[14] 宏图计划演进 - 2006年第一篇章:交通电气化三步走策略 从Roadster到亲民电动车[20] - 2016年第二篇章:整合清洁能源生成与存储[12] - 2023年第三篇章:加速可持续能源经济 规划全球绿色电网需10万亿美元投资[12][28] 技术发展路径 - 构建全面整合可持续产品生态系统 涵盖交通能源存储机器人技术[16] - 开发人形机器人擎天柱改变劳动认知 解放人类从事热爱之事[16][18] - 人形机器人可能成为下一个万亿美元产业 可达大规模量产和技术规模[18] 市场规模预期 - 马斯克预测未来可能有300-500亿台人形机器人 远超人类数量[30] - 第三篇章估算全球交通工具全电化所需电池产能[27] - 实现全球可持续能源经济需要100%可再生能源[25]
特斯拉“宏图计划4”发布:大规模地将AI融入物理世界,未来80%的价值在于机器人
华尔街见闻· 2025-09-02 18:29
公司战略转型 - 特斯拉发布"大师计划第四篇章" 将发展重心从电动汽车和能源全面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3] - 公司目标是通过大规模AI融入物理世界实现"可持续富足"社会 建立在近二十年电动汽车 能源产品和机器人技术积累基础上[3][8] - 马斯克宣称未来公司约80%价值将来自人形机器人Optimus[4] 核心指导原则 - 提出五大原则:增长无限 创新消除限制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自动驾驶惠及全人类 普及推动增长[9][10][11][12][13] - 强调技术创新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创造更多经济机会[9][21] - 通过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解决交通安全 效率及危险性劳动等现实问题[11][27][28] 具体技术布局 - 将制造能力与自动驾驶技术结合 提供加速全球繁荣的新产品和服务[18] - 人形机器人Optimus旨在改变劳动力可用性 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从事喜欢的工作[28] - 太阳能发电和大规模电池储能提高清洁电力可用性 且价格更低更可持续[26] 市场争议与质疑 - 被批评为"模糊AI承诺的大杂烩" 缺乏具体执行路径[5][43] - 媒体指出人形机器人目前连基本任务如"端爆米花"都未能完成[5][43] - 网友质疑公司未完成前三个宏图计划:2006年计划4步骤中失败2个 2016年计划4步骤中失败3个 2023年计划6步骤中尚未开始5个[48][49][50] 竞争环境分析 - 市场认为特斯拉在招募顶尖AI人才方面面临挑战 竞争力不及OpenAI 微软 苹果和亚马逊等巨头[45][47] - 批评指出马斯克威权管理风格可能阻碍AI领域成功[46] - 公司被指为维持股价而搭乘AI泡沫 而非真正具备技术交付能力[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