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del X
icon
搜索文档
豪掷150亿,特斯拉要“去中国化”!
金投网· 2025-11-07 16:45
特斯拉供应链调整 - 特斯拉与韩国三星SDI达成价值约3万亿韩元(约150亿人民币)的储能电池订单,导致三星SDI股价上涨8% [1] - 特斯拉储能业务此前100%依赖中国供应商,主要为宁德时代 [1][4] - 除电池外,特斯拉在芯片领域也向韩国三星电子下达了价值1100多亿人民币的订单 [4][5] 特斯拉与中国供应链关系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4年汽车交付量为91.6万辆,占全球交付量一半以上,其供应链国产化率超过95% [4] - 2025年上海工厂经历价格调整后,单月订单激增200%,巩固了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车市18.7%的市场份额 [4] - 特斯拉仍在上海建设储能超级工厂,表明其与中国市场的深度绑定持续 [4] 特斯拉业务表现与调整动因 - 储能业务是特斯拉第二大盈利点,最近三个月营收达243亿人民币,毛利率超过31% [4] - 美国对中国电池征收的叠加关税高达40.9,仅2025年4月就给特斯拉增加了3亿美元的成本负担 [9] - 高关税导致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北美的Model Y曾被迫停摆,Model S与Model X因售价飙升至145万元而退出中国市场 [9] 行业参考案例:苹果供应链转移 - 苹果公司将产能向印度转移,印度已占据全球16%以上的iPhone产能,2025年上半年产量达2390万台 [7] - 预计到2026年,供应美国的iPhone手机可能全部为印度制造 [7] - 越南从中国承接了20%的iPad订单和65%的AirPods订单 [8] 供应链调整的制约与战略意图 - 全球磷酸铁锂产业链中,中国占据全球94%的产能,韩国供应商仍需依赖中国的关键材料 [4] - 即便与三星SDI达成协议,后者最早也要到2027年才能量产供货,短期内特斯拉无法摆脱对中国电池的依赖 [4] - 特斯拉调整供应链旨在构建“区域化供应闭环”,以对冲地缘政治风险,而非否定中国市场的价值 [9]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反对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方案,股东大会投票将成特斯拉“生死关”
经济观察网· 2025-11-05 17:41
事件概述 -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宣布将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投票反对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提出的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2] - 该基金是特斯拉第六大外部投资者,持有公司1.12%的股份,管理约2万亿美元资产 [2] - 投票结果将影响特斯拉公司治理及全球高管激励规则 [2][4] 反对理由与行动 - 挪威基金认为薪酬方案规模过大、稀释股东权益且未有效缓解关键人物风险 [3] - 基金将同时反对特斯拉两位董事会成员的连任,并否决公司整体股票激励计划 [3] - 此举基于欧洲投资者在环境、社会与治理原则下的严格底线 [3] 市场反应与各方立场 - 特斯拉股价在公告发布后迅速下跌,投资者担忧欧洲基金的连锁反应 [3] - 代理咨询机构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和Glass Lewis已呼吁股东否决方案,称其过度庞大 [3] - 支持阵营如施瓦布资产管理等机构表示将投赞成票,认为方案能将管理层利益与股东紧密绑定 [3] - 马斯克本人回应称股东将决定一切,并强调如果市值不增长他将一无所获 [3] 薪酬方案历史与争议 - 2018年董事会推出激进行案,包含12个里程碑,若全部达成马斯克可获价值约560亿美元的股票期权 [6] - 2024年初特拉华州法院裁定2018年方案无效,理由是董事会缺乏独立性 [6] - 2024年6月股东大会以压倒性多数确认方案,但上诉后法院维持原判 [6] - 2025年9月董事会推出新方案:奖励与市值挂钩,若特斯拉从约1.4万亿美元增长至8.5万亿美元,马斯克可获最高1万亿美元股票 [7] 投票前景与潜在影响 - 方案通过概率较高,马斯克个人持有特斯拉约15.3%的投票权,加上散户及部分机构支持 [8] - 若黑石或先锋等巨头效仿挪威基金反对,反对票可能飙升至30%以上,迫使董事会妥协修改方案 [8] - 事件后果可能超出特斯拉,对全球投资者生态产生连锁效应,推动高管薪酬改革 [8] - 冲突本质是创新与治理的博弈,长期或将重塑全球公司治理规范 [9]
2000亿,今年港股最大车企IPO来自重庆
创业邦· 2025-11-05 11:18
IPO概况 - 赛力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今年港股最大的车企IPO [2] - 港股上市发行价为131.5港元,募资约129亿港元,港股市值达2190亿港元(约人民币2008亿元)[3] - IPO基石投资者有22家,总认购金额达8.26亿美元(约64.21亿港元),占募资总额近半 [4] 创始人历程与业务演变 - 创始人张兴海于23岁创办弹簧厂,后进入汽摩配件减震器市场 [6][7] - 2003年与东风集团合资成立整车制造公司,后推出东风小康面包车,销量位居国内微型车前三 [10] - 2016年小康股份在A股上市,同年于硅谷成立SF Motors进军新能源汽车,但市场反响不佳 [12][13] - 2021年与华为联合发布问界品牌,2022年小康股份更名为赛力斯,全面聚焦新能源 [14][15] 与华为的合作模式 - 采用华为智选车模式,华为负责智能驾驶软件、核心零部件及销售渠道,赛力斯负责整车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17] - 赛力斯对华为采购额从2022年58亿元增长至2024年420亿元,2024年采购额占公司总采购金额30%,占营收29% [18] - 华为不参与赛力斯利润分成,2024年赛力斯以115亿元收购华为子公司引望10%股权,形成"业务+股权"深化合作 [19] - 合作推动问界品牌2024年全品类交付量达近39万辆,同比增长268% [1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451亿元,同比增长306%,净利润5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亏损24亿元)[20]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问界全车型收入占整体营收比重超过90% [20] - 问界M9上市21个月累计交付25万辆,稳居中国市场50万以上豪华车销售冠军 [20] - 公司市值从2019年107亿元增长至目前约2000亿元 [22] 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 - 公司研发费用从2023年17亿元增至2024年56亿元 [24] - 香港IPO募资中超过90亿港元(占70%)用于研发投入,投向魔方技术平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新车型研发 [24] - 与字节跳动达成具身智能业务合作,字节跳动AI大模型豆包大模型将进入赛力斯车机系统 [24][25] 重庆汽车产业背景 - 重庆拥有深厚汽车工业基础,汽车产量曾全国第一,突破300万辆,汽车产值占重庆GDP三分之一 [29] - 2018年重庆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转型,长安汽车推出阿维塔、深蓝等品牌,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近50万辆,同比增长超74% [30] - 2024年重庆汽车产量超2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超95万辆,同比大增90% [31]
到底是谁的关键时刻,特斯拉or马斯克?
搜狐财经· 2025-11-05 10:22
万亿美元薪酬方案,别说特斯拉,对整个行业而言,亦是前无古人,即便是苹果CEO库克,2023年薪酬也是9900万美元。因此,11月6日的特斯拉股东大会 表决结果,将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汽车市场甚至科技行业的焦点。 功过交织,特斯拉与马斯克已难割舍 从濒临破产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到全球市值数一数二的汽车公司,马斯克对特斯拉的塑造可以用颠覆性来形容,甚至带动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熟。 抵押房产,撬动戴姆勒、丰田战略投资与美国能源部贷款,马斯克为特斯拉稳住了根基。再以Roadster打破电动车动力不足刻板印象、Model S和Model X奠 定高端基础、Model 3和Model Y引爆大众市场,形成了足以改写汽车产业格局的产品矩阵。截止目前,特斯拉全球累计销售超760万辆。 加上超级充电桩建设、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创新、人形机器面世,马斯克带领下的特斯拉仿若一条鲶鱼,让整个汽车产业链,乃至科技行业都活了起来。与 此同时,特斯拉股价从2010年的17美元,飙升至今已超440美元。 诚然,这位"颠覆者"也曾为特斯拉蒙上阴影。2025年在马斯克与特朗普的两次"接触"中,特斯拉不仅损失了百万销量,还蒸发了上千亿美元市值。由 ...
马斯克会被朱晓彤替代吗?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31 14:42
公司潜在领导层变动 - 特斯拉董事长萝宾·德诺姆表示,若股东否决马斯克的天价薪酬计划,公司已准备好由内部人选接任首席执行官,朱晓彤被多次提及为潜在人选 [1] - 朱晓彤现任特斯拉公司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 [1]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净利润同比下滑37%,毛利率降至15.4%,同比减少1.7个百分点 [1] - 2024年特斯拉净利润下滑40%,2023年净利润下滑16% [1] 马斯克薪酬计划详情 - 2025年9月5日,特斯拉董事会公布马斯克的天价薪酬计划,其将获得最多4.237亿股特斯拉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调整后总股本的12%,分12批次发放 [7] - 按2025年10月31日股价440.1美元计算,该激励计划价值约为1864.7亿美元 [7] - 该10年期激励计划要求特斯拉市值从当前约1.09万亿美元提升至少8.5万亿美元,即增长约7倍 [7] 股东对薪酬计划的反对意见 - 股东服务公司建议投资者投票反对该薪酬计划,认为其授予的绩效股权奖励价值过高,且由不具独立性的董事会决定执行方式 [7] - 反对意见认为大规模股票奖励可能稀释现有股东权益,并在高波动股价下造成不稳定的价值分配 [7] - 一个由大型公共养老金基金组成的投资者团体呼吁否决该薪酬方案并罢免待连任的董事会成员,理由包括公司业绩下滑、销售与利润下降、股价波动剧烈及在电动车市场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 [8] - 反对者认为薪酬方案目标模糊且要求过低,即便马斯克未完成大部分目标,仍可能因部分目标达成和股价上涨预期获得巨额回报 [8] - 反对者质疑特斯拉董事会的独立性,认为成员多与马斯克关系密切,难以发挥制衡作用 [9] 朱晓彤的业绩与能力 - 朱晓彤全程主导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签约、建设和投产,该工厂从拿地到破土动工仅用5个多月,并于2019年10月成功投产 [11] - 对比特斯拉德国柏林工厂,其2019年11月宣布建设,原计划2021年投产,实际延迟至2022年3月开业,耗时近3年 [11] - 2023年,上海工厂生产95.7万辆汽车,其中Model 3为31万辆,Model Y为64.7万辆,占特斯拉全球总产量的51.9% [11] - 2023年,特斯拉在中国营收达181亿美元,占全球收入的24% [11] - 朱晓彤因出色业绩获得特斯拉董事会批准的339060股股票激励,按当时股价计算价值约6298万美元 [12] - 朱晓彤主导的特斯拉中国本土化战略被马斯克称为“中国奇迹,不可复制”,其举措包括充电网络“七大核心区域计划”和体验店进驻高端商场等 [12] - 中国区贡献了特斯拉23.9%的营收,2025年朱晓彤带领中国工程团队将上海经验复制至美国德州超级工厂,推动Model Y产能爬坡 [12] 马斯克可能离职的影响 - 马斯克是特斯拉FSD技术的坚定推动者,其个人愿景和领导力对公司在该领域的投入和创新至关重要,若其离职,新任CEO可能调整战略,导致特斯拉在快速迭代的智能驾驶领域掉队 [14] - 马斯克主导了特斯拉在Optimus人形机器人、AI芯片等领域的布局,若其离开,这些项目的推进速度和资源投入可能受影响甚至搁置 [14] - 若马斯克离开后不将Optimus人形机器人资产装入特斯拉,公司内在价值将打折扣 [14] - 马斯克是极具个人魅力的企业家,其离职可能打击投资者信心,短期内使公司承受市值下跌压力 [14] - 马斯克曾表示,若股东否决其新薪酬方案,他或将离开特斯拉,该方案若获批,将使马斯克持股比例从13%提升至近29%,获得护航AI、自动驾驶出租车等长期战略的控制权 [15] - 特斯拉董事会强调对马斯克继续推进公司增长战略的能力充满信心,并否认正在接触猎头公司寻找继任者 [15]
Tesla Cybercab To Make APAC Debut At China's Annual Import Expo In Shanghai — Optimus Could Also Be Showcased - Tesla (NASDAQ:TSLA)
Benzinga· 2025-10-30 18:03
产品发布与展示 - 公司计划于11月5日至11月10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示其Cybercab自动驾驶汽车 [1][2] - 公司副总裁陶琳在微博上宣布了该展示决定,并可能同时展示Optimus人形机器人 [2] - 公司尚未确认Cybercab未来是否会在中国道路上行驶 [3] 产品规划与合规性 - 特斯拉董事会主席Robyn Denholm表示,为符合安全法规,Cybercab可能增加方向盘和踏板 [4] - 董事会主席暗示Cybercab可能成为特斯拉产品线中的平价车型Model 2 [4] 生产与招聘 - 公司正通过发布新的职位招聘来推进Cybercab的生产 [1] - 公司发布电池工程师职位,旨在为其备受期待的Roadster跑车生产提供支持 [5] 中国市场现有业务 - 公司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Model Y、Model 3、Model S、Model X以及六座版Model Y L车型 [3]
Do Wall Street Analysts Like Tesla Stock?
Yahoo Finance· 2025-10-29 21:24
Tesla, Inc. (TSLA), headquartered in Austin, Texas, specializes in electric vehicles (EVs), energy storage, and clean energy solutions. Valued at $1.5 trillion by market cap, the company designs, manufactures, and sells a range of innovative products, including luxury EVs such as the Model S, Model X, and Model Y, as well as clean energy solutions such as solar panels, solar roofs,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Shares of this EV giant have notably outperformed the broader market over the past year. TSLA has ...
马斯克耐心告急,特斯拉驶向“无人区”
搜狐财经· 2025-10-29 19:30
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达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创历史新高 [1] - 第三季度交付量为49.7万辆,同比增长7.4%,创历史新高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3.7亿美元,同比下降37% [1] - 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17.7亿美元,同比下降29% [1] - 第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为18%,低于去年同期的19.8% [6] - 第三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5.4% [8] - 能源发电与储能业务营收大幅增长44%至34.2亿美元 [15] 市场策略与竞争态势 - 公司采取“以价换量”策略,推出Model Y Standard和Model 3 Standard,起售价分别为3.999万美元和3.699万美元 [2] - 对Model S/X试驾车进行大幅降价,并通过金融促销方案、补贴优惠等方式消化库存 [3] - 单车均价从2022年的约5.5万美元降至第三季度的4.18万美元,显著低于历史均值 [3] - 降价策略导致单车毛利润从2021年的约1.3万美元缩水至第三季度的约6400美元,降幅超50% [8] - 维持销量是守住成本优势及品牌影响力的关键,需靠规模销量分摊全球生产基地的成本和研发投入 [8] - 面临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快速崛起,在“价格内卷”中被动跟随 [8] 产品与创新 - 新车型如Model Y标准版、Model YL和Model 2被指为Model Y的“变形版”,缺乏根本性创新 [10] - Model Y作为核心大单品,在中国市场销量占比超七成,但已是六年以前的车型 [12] - 自动驾驶业务方面,Robotaxi计划在年底扩展至8-10个大都市地区 [12] - 人工智能方面,自研AI5芯片某些指标较AI4提升约40倍,并计划在FSD后续版本中加入“推理功能” [12] - FSD付费客户仅占当前车队的12%,付费率远低于预期 [15] - 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时间推迟,年产目标从5000台下调至2000台,灵巧手寿命约六周,成本超6000美元 [13] 管理层与公司治理 - 董事会提出为期十年的新薪酬方案,若完成业绩目标(如交付2000万辆车、1000万FSD用户等),马斯克可获得潜在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回报 [17] - 该薪酬方案遭到投资者团体等反对,认为马斯克的政治活动损害品牌且分散管理精力 [17] - 马斯克暗示若拿不到应有报酬,可能不会继续担任CEO [17] - 有报道称马斯克对造车失去兴趣,曾内部讨论取消平价车型Model 2,但对机器人等前沿业务展现出极高热情 [18] - 马斯克持有公司12%的股份,新薪酬方案关乎其控制权与领导地位的巩固 [19]
Tesla Q3: Numbers You May Have Missed
Forbes· 2025-10-27 21:55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2% 为三个季度以来首次增长 主要得益于美国客户在9月税收优惠到期前抢购电动汽车 [1] - 同期净利润同比下降37% 原因包括车辆价格下降以及运营费用增加 部分支出用于人工智能及其他研发项目 [1] - 财报公布后 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约3% [1] 汽车业务运营 - 全球汽车交付量达到497,099辆 超过447,450辆的产量 表明库存积压问题有所缓解 [2] - 全自动驾驶(FSD)软件选装率因车型而异 高端车型Model S和Model X的选装率在50%至60%之间 而畅销车型Model 3和Model Y的选装率估计在20%至30%之间 [6] - FSD订阅服务(每月99美元)正随着软件更新而日益普及 推动公司向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转型 [6] 能源存储业务 - 能源存储产品部署量在2025年第三季度达到12.5吉瓦时 较去年同期的6.9吉瓦时大幅增长 增幅超过80% [2] - 该业务涵盖Megapack和Powerwall产品 显示出公司在电动汽车之外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对电网规模存储日益增长的需求 [2] 服务与其他业务 - "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在2025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约25% 达到35亿美元 增长动力来自软件 互联服务 维修及充电业务 [7] - 该类别反映了公司不断增长的非汽车收入基础 有助于缓冲车辆毛利率波动的影响 [7] 超级充电网络 - 2025年第三季度新增超过3,500个超级充电桩 同比增长18% [3] - 截至2025年6月 公司全球运营约70,000个充电桩 成为全球最大的快充网络之一 构建了生态系统护城河 [3] - 根据估算 2025年第二季度网络提供了约1.6太瓦时能量 服务约4,500万次充电会话 利用效率的提升有助于运营杠杆和经常性收入潜力 [4]
3 Make-or-Break Items From Tesla to Note From Yesterday's Earnings Report
Yahoo Finance· 2025-10-24 01:43
核心观点 - 特斯拉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但股价下跌 投资者对财报数据及管理层评论反应负面 [1] - 公司为应对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到期而推动季度销售增长 但市场预期未来销售将因此下滑 [3][4] - 运营费用大幅增加50%至34.3亿美元 运营利润率从10.8%降至5.8% 盈利能力显著恶化 [8] 汽车生产与交付 - 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至212亿美元 车辆交付量同比增长9%至481,166辆 [3] - Model 3和Model Y车型占总销量的96.7% 其他车型包括Cybertruck交付量合计15,933辆 同比下降30% [5] - 总交付量同比增长7%至497,099辆 但Model 3/Y之外的其他车型交付量大幅下滑 [6] 盈利能力与成本 - 尽管总收入达280.9亿美元 但毛利润仅同比增长1% 毛利率受到挤压 [8] - 利润率下降归因于成本上升 监管信贷收入减少以及车辆价格下降 [8] - 运营费用激增50%至34.3亿美元 严重侵蚀利润 [8] 市场与监管影响 - 7500美元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于9月30日到期 分析师预计将导致特斯拉电动汽车销量下降 [4] - 公司此前为抵免到期前推动销量最大化 预计下季度难以再创交付新纪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