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atasha(Builder.ai的人工智能产品经理)
icon
搜索文档
孙正义,又被骗了
商业洞察· 2025-05-31 17:57
核心观点 - 知名AI独角兽Builder申请破产,成为ChatGPT面世以来全球AI初创公司中规模最大的倒闭事件 [1] - 公司估值达15亿美元(约108亿元人民币),曾获软银、微软、卡塔尔投资局等知名机构投资,但实际业务存在严重造假 [1][8] - 公司宣称的人工智能无代码编程实为印度程序员手动编写代码,技术造假被揭露后引发资金链断裂 [11][12] 公司背景 - Builder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Sachin Dev Duggal为印度连续创业者,早期项目Nivio曾卷入财务纠纷 [4][6] - 公司定位为低代码/无代码平台,声称比传统开发速度提升6倍、成本降低70%,并推出虚拟AI产品经理Natasha作为核心卖点 [6] - 全球员工近千人,主要分布在印度,破产前融资总额超4.5亿美元 [8] 融资历程 - 2018年A轮融资2950万美元,软银DeepCore基金领投,创欧洲A轮融资纪录 [7] - 2021年B轮融资后,2022年C轮融资1亿美元,Insight Partners领投,总融资额达1.95亿美元 [7] - 2023年D轮融资2.5亿美元,卡塔尔投资局QIA领投,估值冲至15亿美元 [8]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虚报2024年营收300%(宣称2.2亿美元,实际5500万美元),2023年营收从1.8亿美元缩水至4500万美元 [12] - 中东地区经销商存在合谋虚增收入行为,董事会审计后罢免创始人并注资7500万美元救市 [12] - 破产前账户仅剩500万美元现金,欠亚马逊、微软超1亿美元债务 [13]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AI赛道FOMO(害怕错过)投资心态的隐患,软银愿景基金2024财年因此亏损1150.2亿日元(约56.36亿元人民币) [16][17] - 创始人Duggal曾公开批评AI骗局,但自身公司技术造假形成强烈反差 [14] - 软银近年连续踩坑(如eFishery、IRL等独角兽造假案例),反映激进投资策略的风险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