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limid(来那度胺)

搜索文档
跨国药企半年报:冰火两重天,创新突围战打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4:12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跨国药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分化态势 部分公司实现增长 部分公司面临下滑 主要受专利到期 市场竞争加剧及政策调整影响[1] - 强生以456.36亿美元总营收位居行业榜首 同比增长4.1% 是唯一突破400亿美元大关的企业[1][2] - 礼来与诺和诺德凭借GLP-1类药物实现高速增长 礼来营收282.86亿美元(+41%) 诺和诺德营收247.84亿美元(+18%)[1][2] - 罗氏营收395亿美元(+7%) 艾伯维营收287.66亿美元(+8%) 阿斯利康营收280.45亿美元(+11%) 诺华营收272.87亿美元(+13%)[2] - 默沙东营收313.35亿美元(-2%) 百时美施贵宝营收234.7亿美元(-2%) 主要受成熟产品收入下滑拖累[1][2] 企业战略调整举措 - 多家跨国药企通过优化人员结构 削减非核心业务成本改善成本结构 默沙东计划到2027年底每年节约30亿美元成本[5][8] - 百时美施贵宝自2024年4月起实施七轮裁员 累计裁员1223人[7] - 企业密集终止临床研发管线 默沙东终止MK-1308等4个II/III期临床研究 礼来终止4个临床项目 辉瑞终止8个临床项目包括GLP-1项目[10][11] - 跨国药企转向通过收并购布局潜力赛道 2025年上半年生物制药领域发生约32笔交易 主要集中在10-50亿美元规模[21] 核心产品表现 - GLP-1类药物成为重磅炸弹 诺和诺德三款司美格鲁肽产品合计收入180.41亿美元 占总收入超70% 其中Wegovy收入59.02亿美元(+78%)[15] - 礼来GLP-1产品Mounjaro收入90.407亿美元(+85%) 减肥版替尔泊肽Zepbound收入56.933亿美元(+223%)[16] - 肿瘤药物保持核心地位 阿斯利康肿瘤业务收入119.54亿美元(+16%) 强生肿瘤板块收入119.90亿美元(+21.1%)[16][17] - 明星产品表现突出:百时美施贵宝Opdivo收入48.24亿美元(+8%) CAR-T疗法Breyanzi收入6.07亿美元(+134%)[6][7] - 赛诺菲Dupixent收入80.15亿美元(+20.7%) 艾伯维Skyrizi收入78.48亿美元(+65.8%)[17][18] 专利悬崖与并购合作 - 2025-2030年间将有133种药品专利到期 影响超3500亿美元年销售额 欧美药企销售侵蚀规模最高可达1370亿美元[20] - 默沙东因Keytruda专利2028年到期面临最大风险敞口 辉瑞 强生和诺华也将面临严重仿制药侵蚀[20] -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持续升温 2025年上半年达72笔交易 总金额600亿美元 较2024年全年高出16%[21] - 跨国药企加速通过并购补位增长缺口 诺华上半年完成两笔收购总金额47.75亿美元 礼来13亿美元收购Verve 赛诺菲95亿美元收购Blueprint[21] 区域市场策略 - 跨国药企需制定灵活的本土化市场策略适应不同区域政策环境 在中国市场面临集采 医保控费等政策压力[13] - 赛诺菲优化中国市场布局 停止新型降脂药波立达在中国市场的推广[8] - 企业将研发重点转向投资回报率更高 市场认可度更强的管线 在中国市场产品必须具备绝对优势否则难敌本土企业[9][13]
跨国药企2025年Q1财报:专利悬崖下的创新突围与全球扩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8:07
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 - 受益于密集政策支持,中国创新药研发十年间突飞猛进,吸引大量人才和资本 [1] - 当前面临药价下行、融资不畅、地缘政治风险等挑战,药企正调整战略并探索国际化业务 [1] - 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提升,但需寻找新增长点以应对"黄金十年"后的转型压力 [1] 跨国药企2025年Q1业绩分化 - 默沙东、阿斯利康、诺华凭借创新药和新兴市场维持韧性,BMS、罗氏因成熟产品收入下滑面临挑战 [1] - BMS总收入112亿美元同比下降6%,成熟产品收入下降20%,Eliquis收入35.7亿美元(降4%),Revlimid收入9.4亿美元(降44%) [4] - 罗氏总营收154.4亿瑞士法郎(+6%),制药业务收入119.49亿瑞士法郎,但诊断业务中国区销售额下滑23% [5][6] 专利悬崖与创新转型 - 2025年为"专利悬崖大年",BMS风险敞口达64%,行业平均超20% [5] - 药企通过专利丛林、剂型革新(如Keytruda皮下制剂)、生物类似药反制(安进)应对专利到期 [14] - 强生Carvykti销售额3.69亿美元(+135%),赛诺菲度普利尤单抗持续放量,艾伯维Skyrizi收入34.3亿美元(+71%) [8][9][10] 明星产品与新兴技术 - Keytruda收入72.05亿美元(+4%),占默沙东总营收46% [10] - 诺华核药Pluvicto收入3.71亿美元(+21%),siRNA药物Leqvio收入2.57亿美元(+72%) [11] - 全球细胞与基因治疗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05.4亿美元,CAR-T疗法引领增长 [8] 本土化与战略调整 - 罗氏启动裁员(Spark Therapeutics裁337人),优化成本应对政策冲击 [7] - 跨国药企加速本土合作(默沙东与恒瑞、赛诺菲RNAi疗法在华审批),采用合资模式抢占基层市场 [15] - 诺华强调合作需考察数据质量、科研价值及商业潜力,聚焦早期创新资产 [16] 全球药品市场趋势 - 2023年全球药品支出1.6万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2.2万亿美元(CAGR 6.6%) [12] - 新兴市场仿制药占比46%(发达市场仅19%),原研药在发达市场占72% [12] - 药企通过法律和解(强生Stelara)、适应症扩展(诺华Entresto)延长市场独占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