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2G充电桩
icon
搜索文档
全省首推!杭州出台迎峰度夏新政策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35
电力保供补贴方案 - 杭州市出台《2025年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补贴实施方案》,涵盖企业移峰填谷、柴发机组发电、储能设施放电三大类别补贴 [1] - 首次将V2G充电场站纳入补贴范围,顶峰放电补贴最高达2元/千瓦时,系全省首个市级V2G专项补贴政策 [1] - V2G技术实现新能源车在用电低谷充电、高峰反向供电,缓解电网压力 [1] V2G技术应用进展 -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去年在钱江世纪城公园充电站完成全省首次充放换一体"车网互动"应用 [1] - 萧山、富阳、临安等地已建成V2G充电桩,通过组织新能源汽车反向放电实现削峰填谷 [1] - 政策目标为验证规模化车网互动对电力系统平衡、清洁能源消纳及电网安全的调节能力 [2] 新能源汽车市场基础 - 截至一季度末杭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15万辆 [2] - 私家车全周期充电次数约500次,而动力电池设计寿命至少3000次,保守估计2000次,剩余1000次可参与车网互动 [2]
车网互动赋能迎峰度夏保供电,龙华区完成深圳首例车网互动直送城中村居民用电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9 12:03
虚拟电厂与车网互动技术应用 - 深圳首次通过"车网互动"形式实现新能源汽车反向放电调节城中村居民用电负荷,完成放电结算的商业实践 [1] - 沙元埔村作为试点,利用6台"V2G"充电桩在2小时内累计放电144kWh,通过10kV及以下线路反送电网实现"应急调峰" [2] - 放电使该村2公变、3公变台区最高用电负荷分别降低13.4%和6.8% [2] - 参与放电的车主作为"能源供应商"每人获得84元放电收益 [2] 城中村电力基础设施改造 - 沙元埔村原有电力设施存在结构性隐患和水浸风险,3台变压器负载率常年超过85% [1] - 龙华区累计投入5.18亿元用于城中村供用电整治,沙元埔村完成改造后电力增容71.4% [1] - 改造后平均负荷供应能力从35.0W/㎡提升至57.4W/㎡ [1] - 新建2座预制式配电房、4台变压器和6台"V2G"充电桩,配电房采用复合式多功能设计 [1] 龙华区电力发展现状 - 2025年6月中旬用电负荷达279.6万kW,接近2024年最高水平 [2] - 截至2025年5月底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5.2万个,包括125座超充示范站和22座V2G示范站 [3] - 通过"充储放一张网"接入虚拟电网管理平台总容量61.2万kVA,可调负荷15万kW(相当于10.2万户家庭用电负荷) [3] 政策支持与未来发展 - 深圳市2025年3月获批国家发改委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全国首批试点城市 [3] - 龙华区"深港车网互动试点项目"获批试点项目 [3] - 未来将统筹"光储充"等柔性负荷资源,打造更多"车-能-路-云"商业应用场景 [3]
度电收益达0.72元!重庆电动汽车首获“售电”收益!
新华社· 2025-06-20 09:53
电动汽车V2G技术在重庆的应用 - 重庆首次实现电动汽车V2G反向放电全流程贯通 包括报装 计量 结算 支付等环节 [1] - 6名车主参与测试 共放电35车次 上网电量982千瓦时 结算收益703元 度电收益0.72元 [1] - 车主可通过手机扫码操作V2G充电桩进行放电并获得收益 [1] 重庆V2G发展规划 - 重庆入选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 [2] - 计划到2025年打造逾百个V2G项目 初步构建车网融合互动新型产业生态 [2] - 目标2030年基本建成车网互动和谐城市 实现V2G等示范场景规模化应用 提供10万千瓦级双向调节能力 [2]
枣庄供电:“光储充放检养”车网互动示范首站投用
齐鲁晚报网· 2025-06-12 22:28
车网互动示范站建设 - 枣庄新城光明大道"光储充放检养"车网互动示范站正式对外开放,是枣庄市调节能力最大、发用自平衡的首座零碳充换电站 [1] - 该站首配2台V2G充电桩,具备日互动2880度电的能力,为全省首批全市首个 [1] - 示范站配置40个充电终端,包括10台直流快充、1套液冷超充、2台V2G、2台电池检测、4台移动储能充电桩,配套建设195千瓦分布式光伏、200千瓦/400千瓦时分布式储能 [5] V2G技术应用 - V2G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双向传输电力,支撑电网削峰填谷,促进新能源消纳 [3] - 示范站在试运期间参加全省"百桩千车万度电"活动,实现放电44次,放电量1037度 [3] - 车网互动让每辆电动车成为大电网灵活调度的移动储能单元,为新能源发展和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 [11]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枣庄供电公司十年来建成充电站183座、充电桩1010个终端,投放移动式充电桩10台 [9] - 2024年国内首次试点应用电动自行车车网互动,在供电所应用电动自行车换电柜进行互动试验 [9] - 示范站推出"服务费降至1毛钱"优惠活动,提升便民利民服务 [13] 新能源发展现状 - 枣庄市新能源装机425.87万千瓦,占总装机规模的45.98% [11] - 枣庄从传统煤炭城市转型为新能源高地,风光发电快速崛起 [11] - 示范站在光伏发电不足时使用绿证购买绿电,实现零碳运营 [7] 充电站特色功能 - "养"功能通过慢充延长电池寿命,是该站建设亮点 [7] - 站内融合直流快充、华为超充、V2G、电池检测、光伏、储能等"光储充放检养"六位一体功能 [5] - 该站是全市首座发用自平衡充电站,实现零碳运营 [7]
在超级充电站感受“深圳速度”
科技日报· 2025-06-12 09:00
充电站运营情况 - 深圳莲花山超级充电站开放运营6个月以来已成为新能源车主首选 日均服务超过600辆车 [1] - 该站共有27台充电桩 可同时满足46辆车充放电 其中4台超充桩具备最大功率600千瓦充放电能力 为全国之最 [1] - 超充桩最快能以"一秒一公里"速度充放电 家用车最快可在10分钟内充电80%以上 [1] 技术配置与创新 - 该站是全国首个"光储超充+车网互动+电力鸿蒙"示范站 整合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大功率超充等七项技术 [1] - 部署152千瓦光伏装机及200千瓦时储能系统 是深圳市首个"绿车充绿电"试点站 提供100%绿电 [2] - 配备22台V2G充电桩(36支充电枪) 最大放电功率达2160千瓦 单日放电量最高达1.3万度 相当于1600户家庭日用电量 [2] 商业模式与用户收益 - 新能源车主参与车网互动时 每向电网反送1度电可获得4元收益 较用电低谷期充电成本(0.4元/度)产生3.6元/度价差收益 [2] - 用户反馈高峰期无需排队 每周充电2-3次 充电速度较普通充电站提升3倍(20分钟vs1小时) [1] 数字化管理系统 - 采用电力鸿蒙物联操作系统 提升设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与组网效率 实现充电桩即插即用、数据互联互通 [2][3] - 数字电网系统实现"广泛连接、全息感知、数智驱动、开放共享" 支撑深圳建设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 [3]
淄博市车网互动项目集中放电量破1.8万度
中国能源网· 2025-05-08 17:25
车网互动示范站建设 - 淄博市建成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涵盖鑫马吾悦广场和鲁中晨报两大示范站 [2] - 示范站配套11台60千瓦V2G充电桩,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 [1] - 项目全部站点投运后共建成16台60千瓦V2G充电桩和24台7千瓦居民V2G充电桩,总充放电功率突破兆瓦级 [5] 技术应用与系统构建 - 构建"光储充放检"一体化系统,配套超充、快充、光伏和储能设备 [5] - 光伏发电过剩时优先引导新能源汽车消纳清洁电力,用电高峰时新能源汽车可向电网反向放电实现"削峰填谷" [5] - 创新研发"齐来放"可视化充放电APP,推动试点项目落地投运 [2] 商业化运营与用户参与 - 采取"分时价格激励+超级大礼包"形式开展"e齐放电"活动,鼓励车主参与放电 [8] - 截至5月6日累计944辆次新能源车参与放电,集中放电量达118367442千瓦时,占全省放电量的5651% [8] - 构建车网互动商业化运营体系,组建跨专业柔性团队制定实施方案 [2]
媒体观察:数智创新领航储能产业升级
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8.3吉瓦首次超越抽水蓄能占全球市场47.3%累计能量规模184.2吉瓦时 [5] - 2024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43.7吉瓦同比增长126.5%全球占比过半 [5]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4.3亿千瓦(343081万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风电/光伏装机分别增长17.2%/43.4% [9] 数智化技术突破 - 智能算法通过高通量计算加速材料研发生产段实时监测提升良率运维段动态优化策略使储能效率提升18%-25% [6][7] -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多物理场耦合预警毫秒级故障隔离系统可靠性显著提升 [6] - AI优化调度使甘肃光伏弃电(0.15元/千瓦时)与浙江晚高峰供电(0.8元/千瓦时)套利空间扩大5倍以上 [8] 商业模式创新 - 共享储能平台将分布式资源利用率从40%提升至85% [8] - 武汉蔚能"电池银行"融合车联网数据优化调度催生"储能算法工程师"新职业 [8] - 济南示范站V2G充电桩实现1560千瓦反向放电能力相当于400户家庭负荷 [16] 技术应用场景 - 分布式储能与虚拟电厂构成能源系统"细胞级改造"和"神经中枢"推动系统性革命 [8] - 济南示范站集成光伏/储能/V2G实现零碳运行单站调节能力达10兆瓦 [16][19] - 全液冷超充系统实现1000伏/600安输出10分钟充满100千瓦时电量 [19] 行业未来展望 -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预测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200吉瓦 [18] - 需政策协同与跨行业融合推动从硬件堆砌向智能进化转型 [8][16] - 云南200兆瓦/400兆瓦时锂电示范项目投运提升区域新能源消纳能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