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yatt(H)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HyattHyatt(US:H)2023-02-17 02:0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全年调整后EBITDA达9.08亿美元,加上9400万美元净递延收入和6300万美元净金融合同,三者总和比2019年调整后EBITDA高出超40% [6] - 2022年实现自由现金流4.73亿美元,比凯悦历史上任何一年都高出近50% [8] - 第四季度净收入为2.94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2.69美元 [15] - 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2.32亿美元,净递延收入为2800万美元,净金融合同为1500万美元 [15] - 第四季度总管理、特许经营、许可和其他费用达2.26亿美元,较2019年第四季度增长40%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传统凯悦业务 - 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1.89亿美元,较2019年经货币和交易净影响调整后高出约12% [16] - 系统RevPAR比2019年高出2.4%,不包括大中华区则高出6.6%,休闲散客平均房价较2019年上涨19%,团体平均房价上涨15% [16] - 自有和租赁业务板块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8800万美元,按报告基准较2019年下降11%,经交易净影响调整后较2019年上涨10%,可比自有和租赁利润率为27.9%,较2019年同期相同物业提高330个基点 [16] ALG业务 - 调整后EBITDA为4300万美元,净递延收入为2800万美元,净金融合同为1500万美元,其中包括与过期旅行信用相关的2300万美元非现金收益 [17] - 美洲地区相同ALG物业的净套餐RevPAR较2019年增长24%,反映出净套餐ADR增长30%,该季度总费用为4000万美元 [17] - 该季度签署约8300份ALG无限度假俱乐部会员合同,比2019年高出29%,UVC现有13.1万名活跃会员 [17] - 该季度约有56.3万名客人离店,排除过期旅行信用影响后业务利润率为13%,由于典型季节性因素,第四季度ALG假期业务调整后EBITDA贡献较前几个季度有所降低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全球市场 - 第四季度可比系统RevPAR较2019年水平上涨2.4%,不包括大中华区则上涨6.6%,房价保持强劲,较2019年同期上涨14%,入住率持续恢复 [12] - 系统团体收入在该季度完全恢复到2019年水平,休闲散客收入较2019年第四季度高出14%,商务散客较2019年低18%,但较上一季度有所改善 [12] 各地区市场 - EMEA和西南亚地区RevPAR较2019年高出20%,部分受卡塔尔世界杯和欧洲强劲休闲需求推动 [13] - 美洲地区RevPAR较2019年高出6%,受豪华品牌推动,豪华品牌较2019年高出23% [13] - 亚太地区该季度较2019年低22%,主要受大中华区业绩下滑影响 [13] - ALG度假村表现出色,美洲地区相同物业净套餐RevPAR较2019年增长24%,该季度超20家欧洲ALG度假村可通过凯悦渠道预订,全球大多数ALG度假村凯悦世界会员可赚取和兑换积分 [13] - 2023年1月系统RevPAR较去年增长65%,ALG度假村净套餐RevPAR增长42%,美洲地区全服务管理物业全年团体收入较去年增长21%,可比ALG度假村全年总套餐收入较去年增长30%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为优化资本配置,投资新增长平台,过去五年出售自有酒店房地产净得约38亿美元,投资约36亿美元收购Miraval、2 Roads Hospitality和Apple Leisure Group三个平台,并通过普通股回购和股息向股东返还20亿美元 [6][8] - 未来将继续履行13亿美元房地产处置承诺,预计2024年底完成,同时寻求有嵌入式增长、能为客人提供独特体验的轻资产平台,如2月2日收购的Dream Hotel Group [10] - 公司专注于高端客户,在各细分市场高端领域运营,未来将继续完善高端旅游产品组合,不排除拓展其他细分市场 [3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对2023年第一季度持乐观态度,1月趋势、休闲旅游需求持续强劲、有利定价环境以及美洲主要目的地航班运力高于2019年等因素支撑 [18] - 预计2023年全年系统RevPAR按固定汇率计算较2022年增长10% - 15%,上半年增长率较高,为20%左右,下半年为个位数增长,亚太地区持续复苏以及团体和商务散客需求改善是RevPAR增长的关键因素 [19] - 有信心2023年实现强劲净客房增长,预计约为6% [20] - 预计2023年调整后SG&A在4.8亿 - 4.9亿美元之间,包括与ALG和Dream Hotel Group相关的约1500万美元一次性整合费用 [20] - 预计资本支出约为2亿美元,包括ALG以及对凯悦丽晶尔湾酒店的转型投资 [21] 其他重要信息 - 2022年亚太地区调整后EBITDA贡献较2019年下降超50%,尽管客房数量增加30%,随着该地区RevPAR快速恢复,预计将成为重要推动力 [14] - 公司将于今年5月11日在墨西哥普拉亚德尔卡曼的两家豪华全包式酒店举办投资者日活动 [2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为何不提供类似同行的EPS和/或EBITDA指引 - 公司提供的RevPAR指引可用于推算2023年预期,去除一次性项目后基线约为10亿美元,RevPAR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传统凯悦业务EBITDA增加1000 - 1500万美元 [24] - ALG业务方面,预计净套餐RevPAR上半年和下半年动态相似,假期业务预计下半年回归更正常季节性水平 [24][26] - 由于预订窗口相对较短,公司认为第一季度过后能见度将大幅提高,且下半年宏观经济环境有放缓趋势 [27] 问题: 凯悦尔湾酒店是否会在运营稳定后出售并附带长期特许经营或管理合同 - 公司收购时已考虑翻新计划,待证明酒店有出色需求后将推向市场出售 [29] 问题: 公司是否处于整合阶段,是否还有其他领域待填补,如何看待特许经营组合和有限服务作为长期增长领域 - ALG整合进展顺利,2023年主要在数字方面进行投资以改善凯悦世界会员在ALG酒店的体验,提高分销组合并降低分销成本 [31][32] - Dream Hotel Group整合工作预计今年完成,公司将继续寻找符合整体战略、能增强网络效应且有嵌入式增长的平台,同时也会关注投资组合交易 [33][34] - 公司战略是专注高端客户,目前继续完善高端旅游产品组合,不排除拓展其他细分市场 [34] 问题: 公司净债务与EBITDA比率相关计算是否正确,如何看待当前利率环境下的合适杠杆水平 - 公司在降低杠杆方面取得进展,目标是实现约3% - 3.5%的增长,会根据现金流情况决定如何投资回业务以及何时向股东返还资本 [36] - ALG业务报告调整后EBITDA加净递延收入加金融合同的现金转化率为100%,传统凯悦业务现金转化率上升,特许经营比例增加,投资组合资本支出将下降 [37][38] 问题: 考虑到旅行信用过期带来的一次性2700万美元收益,是否预计ALG调整后经济EBITDA同比增长 - 旅行信用过期收益是负债释放,并非现金收益,是一次性事件,预计不会从2022年水平增长 [40] - 目前假设季节性问题将回归正常,不过1月ALG套餐RevPAR增长42%,全年预订量增长30%,且有新物业增加,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 [41] 问题: 请分解2023年ALG和非ALG业务组合的客房增长差异 - 2023年ALG增长预计为12%,将超过传统凯悦业务增长 [43] - 建设进度整体右移,中国市场影响较大,预计部分项目将推迟到2024年,ALG物业受影响较小,且公司预计2023年有较多转换项目,ALG还有一些投资组合交易机会 [43][44] 问题: 自有和租赁业务利润率在更正常化环境下,2023年及以后能否保持部分增长 - 公司预计利润率将比疫情前水平高出100 - 300个基点,这得益于现场团队在数字能力方面的永久改进以及对生产力的严格关注,第四季度可比利润率提高330个基点,受房价上涨和SMB收入占比降低等因素影响 [46] 问题: 公司在发展环境稳定改善后,能否回到5% - 7%的有机增长水平 - 公司品牌表现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增加,城市业务表现出色,商务散客业务有所改善,凯悦世界计划吸引力增强,会员数量、信用卡持有量和消费率均显著增加,且年底管道客房数量创历史新高,有信心回到该增长水平 [48] 问题: AMR未来几年的单位增长如何改变区域布局,是否会增加在欧洲进行品牌收购的可能性 - AMR增长目前较为平衡,美洲地区管道客房数量多于欧洲,公司希望在欧洲进一步拓展,但预计不会大幅改变区域布局 [50] 问题: 请提醒传统业务系统中,凯悦世界会员与非忠诚会员的典型消费差异,以及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凯悦世界会员通常支付更高ADR,总消费比非会员高出15% - 20%,在全包式度假村也有相同情况,且凯悦世界会员在全包式度假村的入住率年底达到17%,未来参与度和渗透率有望提高 [52] 问题: 凯悦世界会员入住率未来可能增长到的百分比 - 以Ziva和Zilara酒店为例,凯悦渠道(包括官网、数字渠道、凯悦世界和团体业务)入住率已超过50%,公司认为直接渠道将继续增长 [54] 问题: 请提醒公司管道中中国市场的占比,以及开发和运营方面的情况 - 中国市场表现出色,1月业绩惊人,2月上旬中国系统入住率高于美国,商务旅行也在恢复 [56][57] - 约40%的总管道在中国,预计今年在中国开设24家酒店,大部分为传统凯悦品牌,建设前景喜忧参半,私人开发商需消化债务问题和政府对住宅开发的补贴影响,预计年底建设节奏将恢复正常,中长期前景乐观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