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中国自动驾驶领域 特别是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1] * 核心公司包括Robotaxi运营商Pony(小马智行)和WeRide(文远知行) 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初速度)和AutoX(安途)[2][13][19][20] * 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 9660 HK) 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均胜电子(Joyson 600699 CH) 计划进入Robotaxi市场的小鹏汽车(XPeng XPEV US) 以及出行平台如如祺出行(Ruqi Mobility 9680 HK)[14][15][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成熟与商业化加速 * Robotaxi服务已在深圳 广州 北京和上海等主要城市的特定区域提供7x24小时无人驾驶服务 技术运行流畅[3] * 单辆Robotaxi的平均成本已降至约人民币300,000元(40,000美元) 得益于更便宜的传感器 更强的处理能力(边缘和云端) 更好的AI算法和更大的数据集[3] * 市场领导者现在可以在一个月或更短时间内部署到新城市[8] 监管支持与规模扩张 * 监管环境表示支持 预计将向运营商发放更多许可证 从而开放更多区域 例如广州预计将很快在全市提供服务[3] * 车队扩张高度受监管 初期许可证可能授予成熟的平台/车队运营商[4] * 预计中国Robotaxi车队规模将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间增长10倍 从数千辆增至数万辆[4][7] 经济模型与市场接受度 * 目前提供大幅折扣以吸引首次用户 长期目标是与出租车/网约车服务相比提供10-20%的折扣[2] * 司机成本曾占车费的50% 利润分成协议可以提高目前出租车车队5%的利润率[4] * 根据如祺出行数据 超过一半的首次用户会再次使用Robotaxi服务[10] * 中国的物料清单(BOM)和运营成本相较于世界其他地区具有优势 但定价模式也低得多[11] 合作与全球化 * 网约车公司日益渴望与Robotaxi公司合作建立车队[4] * 优步(Uber)与Pony、WeRide和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在欧洲和中东等地的15个新城市大规模部署Robotaxi[13] * Grab对WeRide进行了战略股权投资 以加速在东南亚的部署[13] 渗透率预期 * 预计中国L2++/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功能渗透速度将与电动汽车类似 甚至更快 到2031年将完全渗透中国市场[22][23] 其他重要内容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地平线(9660 HK):评级买入 目标价11.00港元 潜在上涨空间12%[23] * 小鹏汽车(XPEV US):评级买入 目标价29.60美元 潜在上涨空间49%[23] * 均胜电子(600699 CH):评级买入 目标价26.30元人民币 潜在上涨空间13%[24] 风险因素 * 主要客户推动自动驾驶的进展慢于预期[23] * 汽车制造商加强垂直整合 将AD算法/芯片内部化[23] * 中国汽车制造商面临激烈竞争 定价压力可能传导至上游供应商[23] * 算法架构的颠覆性变化可能挑战芯片迭代速度[23] * 地缘政治和供应链阻力 如来自晶圆代工伙伴台积电(TSMC)的风险[23]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慢于预期[23]
中国自动驾驶:Robotaxi,未来已来-China Autonomous Driving_ Robotaxi_ The future is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