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德文化交流
icon
搜索文档
写下我看到的中国(大地风华)
人民日报· 2025-10-03 06:13
这些文字,也让远离故土多年、生活重心已在德国的我,近距离读懂了当下的中国。它启发我以一种整 体视角,来看待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我所经历的中国以及当下的中国。 孩子们从与中文结缘的那一刻起,便踏上了一段非凡的旅程。他们跨越重重障碍,以顽强的毅力攻克语 言的难关,怀着赤诚之心,去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他们的努力与付出,让我们看到文化交流 与理解的力量。每一种真诚的了解和融入,都是朝向未来和平而美好的闪光,代表着美美与共、和而不 同的可能。应该相信,人类可以通过彼此的关爱与影响,通过不懈追求与努力,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 慧,从不同文化中寻找共鸣,通过交流互鉴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灿烂。 《原来中国长这样》:(德)张云刚、潘昊琰、海洋等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为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团长兼他们的中文启蒙老师,看到孩子们用中文写下的这些留学故事印成铅 字,并且即将推出德文版和英文版,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骄傲。 我还清晰地记得,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彭丽媛教授参观德国伯乐高级文 理中学的情景。伯乐中文合唱团以此为契机成立,鼓励孩子们通过唱歌学中文。当时,这些孩子的脸上 还透着稚气,带着几分青涩 ...
“从黄浦江到易北河:中德艺术家的交响”展览亮相汉堡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4 11:32
9月20日,嘉宾在德国汉堡出席"从黄浦江到易北河——中德艺术家的交响"展览开幕式。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供图 汉堡市议会办公厅国际合作部亚洲事务负责人帕尔瓦蒂-瓦桑塔表示,明年是汉堡与上海缔结友好城市40周年。和平与繁荣基于人民的理解与对话,艺 术是最好的路径之一。 参展艺术家李磊说:"当我的画笔触碰'黄埔江与易北河'这个主题时,我始终在思考如何用艺术语言传递两国文化的共鸣。此次展览中,每一位中德艺 术家都倾注真心——我们既展现中国水墨的意境悠远,也借鉴德国艺术的理性表达,在碰撞中收获了太多灵感。"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李磊、陆岚、江海沧、纳塔利娅·努里、米夏埃尔·克内珀、利昂内尔·马赫等多位中德两国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展览 于22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持续至10月4日。 中国驻汉堡代总领事金松宝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中,两国艺术家以画笔为语、以色彩为桥,将各自的文化思考与时代感悟融于作品,不仅展 现了中德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搭建起心灵相通的纽带。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代表杨艳表示,上海与德国汉堡于1986年缔结为友好城市,2026年是双方缔结友好城市40周年,此次展览既是着力推动中德双 方深 ...
“中国明代金器特展”在德国哥达公爵博物馆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19:21
展览背景与意义 - 展览是为献礼中欧建交50周年和德国图林根州哥达市建城1250周年举办 [1] -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从馆藏明代金器中遴选出79件(组)精品进行展示 [1] - 展览从历史、工艺、纹饰及文化艺术内涵等方面展示明代高等级金器的丰厚底蕴和杰出成就 [1] 文化交流与合作 - 展览成功搭建了东西方艺术的对话平台 [1] - 图林根州州长指出展览是深化图林根州与陕西省友好省州关系的良好契机 [1] -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强调展览成为中德文明互鉴的桥梁 [1] - 哥达市长表示希望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1] 未来计划 - 明年5月哥达公爵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将首次到西安举办特别展览 [2] - 中方策展人期待明年哥达珍宝亮相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 [2] 机构背景 - 哥达公爵博物馆建于1864-1879年间,是哥达地区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2] - 哥达公爵博物馆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机构 [2] - 陕西省与图林根州早在1997年就缔结了友好省州关系 [2]
德国纽伦堡中文学校庆祝建校30周年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14:47
学校发展概况 - 纽伦堡中文学校成立于1995年,目前拥有14个班级和230名学生,是德国较大规模的中文学校之一 [7] - 经过30年发展,学校已形成系统课程、专业教师和稳定生源的教育体系 [2] - 校庆活动吸引当地政界、侨界及师生家长等近500人参与 [1] 教育成果与社会影响 - 2024至2025年度有学生通过HSK 2级以上考试并获得证书 [7] - 学校通过"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7] - 办学成果获得巴伐利亚州州长、纽伦堡市长视频祝福,以及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等机构的贺信认可 [5] 政企支持与合作 - 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承诺持续提供教材、教师培训等支持 [2] - 纽伦堡市议员指出学校强化了纽伦堡与深圳友好城市关系 [5] - 学校被公认为促进中德文化交流、增强市民相互理解的重要平台 [5]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深化教学改革并丰富课程内容 [2] - 将持续加强中德文化交流,打造更具活力的学习环境 [2] - 通过文艺表演(如《听我说》舞蹈)等形式推广中国文化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