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育
搜索文档
中文见证中华文明连续性(孔院之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7 07:02
个人背景与学术成就 - 俄罗斯汉学家、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语言学院东方学系主任、俄罗斯汉语教师协会主席、世界汉语教学协会理事,自2007年至今担任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俄方院长 [1] - 研究范围涵盖汉语语法、语义学、古汉语、翻译学、中国文学等,作为高水平俄中双语译员多次承担中俄高层领导人会晤、国际论坛同传工作 [1] - 2010年获中国政府"中国语言文化普及奖",2023年获首届兰花奖"友好使者奖",2024年在世界中文大会上获颁"孔院之光"致谢铭牌 [1] - 1995至1999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专业为古代汉语,师从著名语言学家郭锡良教授 [3] - 博士论文对《孙子兵法》进行专书研究,聚焦词类、词性和语言规律,深入剖析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本质差异 [4] 中文教学与教材研发 - 在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任教,主讲语言理论、中文构词法、修辞学等课程,最喜欢讲授古代汉语课程 [5] - 牵头推动本土化中文教材研发,该校孔院自行编撰出版的《新编汉语新目标1-4》《初级汉语完全教程1》等教材已投入使用 [5] - 在教学过程中摸清俄语母语学生的理解难点,如"了"字的使用、"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辨析等共性难点 [6] - 采用《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理念,坚持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6] - 曾指导学生克服汉字障碍,从字义、字形入手分析汉字,并鼓励学习书法,最终提升中文读写能力 [7] 孔子学院运营与发展 - 2007年成立的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是莫斯科首家孔院,开设综合汉语、听力强化、商务汉语等课程及书法、国画、茶艺等文化课程 [7] - 学员人数从建院时的40人增长至2024年的869人,增长20多倍,其中累计有200多名学生曾到中国深造 [7] - 目前孔院26名教职员工中有15人是本土教师,非常注重俄罗斯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常年开设教学研讨、写作等课程 [7] - 孔院从教学型机构转变为研究中文的综合型机构,致力于编写教材、办教学研讨会、开文化讲座、做学术研究 [9] - 18年来在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院学习过的各类学员累计超过1万人次,有7名学生如今也成为中文教师 [9] 文化传播与交流实践 - 引导学生践行终身学习理念,阅读古代哲学经典和中国领导人讲话、政府工作报告等内容,体会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8] - 在哔哩哔哩、小红书等中国社交媒体注册账号,用中文分享俄罗斯历史知识和孔院日常 [8] - 孔院开设丰富的中国文化课程,涵盖中国历史、地理、书画、影视赏析、建筑、环保等领域 [8] - 加强跨国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组织夏令营和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为中资企业提供定制培训 [9] - 学员在中国深造、在中国公司工作、从事外交工作或在俄罗斯研究中国历史,在中俄合作领域中发挥作用 [9]
我与中国的学术之缘|白乐桑:汉字的独特性、诗性和美学吸引我学习汉语
环球时报· 2025-10-12 09:53
汉字与汉语学习的独特性 - 汉字因其独特性、诗性和美学价值是吸引学习者选择汉语的重要原因 [2] - 正规的中文第二语言教育历史最悠久的机构诞生在法国,可追溯至1814年法兰西工学院设立中文教授职位 [2] - 汉字不仅仅是记录口语的符号,其本身是中文独有的学术单位,每个汉字都承载了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 [3] - 汉字教学可以独立成学,课程可持续一年甚至更久,远超常规拉丁字母语言教学所需时间 [3] 汉学研究的范畴与演变 - 汉学是一门涉及中国方方面面的学问,早期汉学家多为传教士,研究领域涵盖园林、建筑、文学、礼仪等 [4] - 至20世纪中叶,"汉学"演变为"Chinese Studies",强调专业化和系统化,分支涵盖甲骨文研究、儒家经典、现代文学、中国烹饪等众多领域 [4] - 汉学研究呈现跨学科延伸趋势,例如中国饮食文化与烹饪史、中国电影、文学等文化现象被纳入教学和研究 [7] 中文教育的全球化发展 - 全球范围内汉学和中文教育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以法国为例,巴黎大学中文系学生从五六十年前的6人增长至当前汉字课程大班常超过百人 [6] - 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多学校从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开设正规中文课程,高等教育中商学院也因汉语的实用价值和就业潜力开设汉语课程 [6] - 法国在1994年首次承办汉语水平考试并每年举办至今,中文教学在法国逐渐发展成新兴研究领域,并于1997年获得欧洲第一个中文教学博士生导师资格 [5][7] 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 - 法国教育部曾发起"中文国际班"项目,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需与中国教育部门紧密合作以确保课程内容 [5] - 学术交流对汉学研究至关重要,不同国家的视角和观点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汉学,并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以推动学科发展 [8] - 学术研究越来越专业化,例如法国有三位到四位甲骨文研究者,去年一位法国汉学家出版了史上最全面、最专业的《诗经》译本 [6]
记者手记|在南非,中文学习者有自己的节日
新华网· 2025-09-18 17:11
南非中文教育发展现状 - 南非是非洲大陆设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数量最多的国家,共有7所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堂[2] - 中文教育覆盖面越发广泛,教学内容包括语言、书法、武术以及针对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的"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项目[2] - "南非中文日"于2019年8月由中南两国政府共同宣布设立,旨在以语言为桥梁深化两国人民交流合作,日期为每年9月17日[1] 中文学习的实际应用与影响 - 中文能力为南非青年创造职业机会,例如24岁南非青年马贝罗凭借中文能力在宁波大学获得物流管理本科学位,并任职于中远海运集团德班分公司[3] - 学习中文有助于南非学生与中国同事流畅沟通并更好地理解融入公司文化,随着中非合作深化,掌握中文将开启更多机遇之门[3] - "中文热"已超越课堂成为南非社会潮流,在旅游景区或商业场所常遇当地人用中文打招呼,在餐厅用中文交谈也会引来友好互动[2] 中文教育推广的具体活动与参与 - 在柯蒂斯·恩孔多职业高中举办的"南非中文日"庆祝活动包括生动的藏族舞蹈、优雅的旗袍走秀、寓教于乐的"认汉字"互动教学和中国旗袍彩绘等形式[1] - 该校校长琳迪韦·恩扎拉2024年走访中国后深受触动,决定在本校引入中文课程,认为汉语是通往新世界的大门[2] - 学生课余借助学习软件和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中文,还喜欢跟唱中文歌曲提升语言能力,14岁的坎伊西莱·德拉米尼学习4个月后已能进行简单中文日常对话[1][2]
“希望突尼斯成为中国最要好的朋友”——访突尼斯汉学家洛特菲·谢比勒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3 10:50
个人背景与学术成就 - 洛特菲·谢比勒是突尼斯首位汉语语言学博士和首位大学中文教授[1][3] - 1976年放弃数学专业获得奖学金赴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中文[1] - 1984年在法国以《法汉动词比较研究》论文获得博士学位[3] 中文教育推广贡献 - 1988年在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推动汉语选修课改为本科专业[4] - 1998年促成突尼斯高教部批准首批20余名汉语本科生入学[4] - 独立编写《龙一》《龙二》中文教材并培训全部本土中文教师[4] 文化交流与关系展望 - 强调语言作为文化载体体现中国谦逊开放特质[4] - 建议中方提供更多奖学金和实习机会促进民心相通[5] - 表示突尼斯未来与中国息息相关并期待成为最要好朋友[5]
“每一堂课,都是一次中国文化之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05:50
中文教育在泰国的发展规模 - 泰国累计接收超过2万名中文教师志愿者 [2] - 中文教师志愿者覆盖全国1000多所学校 [2] - 为数百万名学生提供中文教学支持 [2] - 中文教师志愿者规模从每年几百人增长到2018年高峰时约1800人 [2] 中文教育政策与体系 - 泰国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2] - 从小学到大学的多层级学校开设汉语课 [2] - 泰方与中国国家汉办密切合作扩大志愿者规模 [2] - 为中方教师志愿者赴泰任教提供政策支持 [2] 中文学习的社会经济价值 - 学习中文有助于泰国青年对接中国市场 [2] - 掌握中文可深入理解中国发展脉络并洞察时代变革契机 [4] - 中文教育为泰国青年开启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4] - 中文教育成为增进青年交流和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1] 个人学习案例与文化影响 - 前教育部长素察坚持12年中文学习并达到汉语六级水平 [1] - 学习内容涵盖书法 国画 象棋等中国传统技艺 [1] - 日常能流畅阅读中文报刊且偏爱政经类文章 [1] - 中文学习被视为融入中国文化和读懂中国社会的必经之路 [1]
用中文教育打开更多交流之门(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30 05:18
孔子学院发展 - 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8年12月,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亚里士多德大学合作共建,是希腊第二所孔子学院[3] - 2020年初正式开课,初始报名学生109人,希方院长罗兰作为第110名学生从零开始学习中文[4] - 2023年举办首届希腊及国际汉语大会,汇集20多国学者探讨中文教育[5] - 2025年计划与中国浙江农林大学合作举办中国茶文化展演活动[5] 中文教育成果 - 2022年出版中文、希腊文、英文三语学习教材《中文导学》[5] - 2024年出版三语儿童图书《中国故事:讲给你听》[5] - 孔子学院原创中文歌曲《我的一天》获2022年第二届"最·孔院"全球短视频征集活动一等奖[4] - 希方院长罗兰从2020年零基础学习中文,到2025年已能用中文流利演讲并创作诗歌[2][5] 文化交流影响 - 孔子学院成为上百名学生的"第二个家",推动中文教育覆盖大学师生及塞萨洛尼基市民[5] - 希腊民众对中国兴趣显著提升,更多大学寻求与中国高校合作,民众关注中国科技成就与文化魅力[6] - 罗兰入围中国第二届兰花奖"友好使者奖",表彰其促进中希文化交流的贡献[6] - 孔子学院通过短期/长期学习项目、奖学金和企业合作,为希腊学生创造更多中文学习机会[6]
结缘中文 情定不疑(孔院之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5 06:28
孔子学院发展 - 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累计培养各类汉语人才12万余人,其中汉语本科毕业生超1200人,753人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12] - 2024年度塔大孔院中文考试报考人次突破3700,创历年新高[12] - 塔大孔院建立起22名中方教师和23名本土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本土教师需满足HSK六级、HSKK、硕士学位及中国留学经历等条件[12] 中文教育网络建设 - 塔大孔院推动3所高校开设中文专业,面向30多所大中小学及社会机构开展中文教学[11] - 为政府官员、企业员工、华人子女等群体定制中文课程,并开设中华才艺、汉语广播等特色课程[11] - 促成建立"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显著提升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在马达加斯加的影响力[11] 文化交流活动 - 塔大孔院每年举办中国节日庆典、"孔子学院日"和"中国文化日"活动,展示武术、太极、书法等文化内容[14] - 承办第五届"马达加斯加好声音"中文歌曲大赛,通过音乐强化中文学习与文化理解[14] - 活动覆盖校内师生及社会民众,反响热烈[14] 学术合作与校际交流 - 2015年塔大孔院与江西师范大学共同成立马达加斯加研究中心[15] - 推动塔那那利佛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16] - 通过留学交换生、研修团及夏令营活动深化中马科技、教育领域合作[16]
探访中蒙最大陆路口岸城市“斑斓之城”二连浩特—— 中国“北大门”留学“大热门”(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44
中蒙边境经贸与文化交流 - 二连浩特作为中国对蒙古国最大陆路口岸,是中蒙铁路进入中国的第一站,2024年进出口货物同比增长9 4%,出入境人员增长74 9% [1][9] - 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于2024年获国务院批复,成为中国与毗邻国家建立的第三个跨国境经济合作区 [9] - 二连浩特温州国际商城成为蒙古国游客采购中心,蒙古国司机频繁往返运输新鲜果蔬,反映双边贸易活跃度提升 [8] 教育合作与人才流动 - 二连浩特第一中学自2006年起累计培养2000多名蒙古国学生,中文课程占比超50%,毕业生汉语水平考试通过率达5-6级 [2][3] - 扎门乌德第二综合学校2017年开设孔子课堂,现有300多名学生学习中文,部分学生专程从乌兰巴托转学至边境城市 [5][6] - 蒙古国学生赴华留学意愿强烈,典型案例包括计划学医的乌格伦和立志旅游专业的胡兰,反映教育交流深化 [3][5] 基础设施与历史渊源 - 二连浩特国门作为亚欧大陆铁路网关键节点,21米高建筑横跨铁路线,日均见证大量"钢铁驼队"通行 [1] - 该市历史上作为"万里茶道"驿站,曾年迎送数万峰骆驼,现存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展示近200年安化黑茶文物 [8] - 二连浩特市人民医院配备蒙古族导诊员,吸引蒙古国孕妇跨境就医,体现医疗资源互联互通 [8] 社会活动与民间交往 - 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全民健身运动会已举办7届,足球赛事成为中蒙民间交往重要平台 [8] - 蒙古国毕业生在政界(阿荣腾格尔)和教育界(古义格)推动双边合作,形成人才反哺机制 [8] - 边境城市出现举家搬迁现象,蒙古国家庭为子女中文教育迁居扎门乌德,凸显语言文化吸引力 [6]
印尼哈山努丁大学孔子学院恩星学校教学点揭牌仪式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05 10:20
孔子学院新教学点揭牌仪式 - 哈山努丁大学孔子学院在恩星学校设立新教学点并举行揭牌仪式 现场有100余人参与包括哈山努丁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阿克玛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书记熊进刚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吴晓玲 印尼方院长莉娅 恩星学校望加锡校董会主席英格丽等 [1] - 庆典活动以华人社团传统舞狮和印尼传统舞蹈开场 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宋文杰代表南昌大学致辞 表示将持续选派优秀中文教师 提供教学资源 组织来华夏令营支持教学点发展 [1] - 恩星学校小学部校长伊莉娜和中学部校长安德鲁表示新教学点将提升中文教学质量 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并便利HSK和YCT考试 [1] 教学点揭牌及文艺表演 - 哈山努丁大学 南昌大学和恩星学校代表共同为孔子学院恩星学校教学点和HSK考点考场揭牌 [4] - 恩星学校师生与哈山努丁大学中文专业学生进行精彩文艺表演 将揭牌仪式推向高潮 [4] 恩星学校背景及教学点意义 - 恩星学校在望加锡市享有盛名 拥有优良办学条件 优秀师资生源 先进教学理念 国际化视野和丰富教学资源 [5] - 恩星教学点设立是哈山努丁大学孔子学院重大进展 将推动中文教学融入印尼本土教育系统 提供更优质中文教育资源和中印尼跨文化交流平台 [5]
“汉语桥”世界大中学生中文比赛沙特赛区决赛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9 10:42
中文教育发展 - 沙特中文教育快速发展,学习中文被视为解码东方智慧和把握中国开放机遇的关键 [1] -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高度重视中文教学,积极为学生提供赴华访学交流机会 [1] - 本届大学生中文比赛初赛报名人数达122名,较上届增长一倍,创历史新高 [2] 比赛规模与参与 - 大学生比赛决赛入围15名选手,来自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苏欧德国王大学、努拉公主大学和吉达大学 [2] - 中学生比赛首次在沙特举办,15名选手来自沙特公立及私立中学、当地中文教育机构 [2] - 比赛分为中文演讲和才艺表演环节,展示选手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2] 文化交流活动 - 活动现场设立书法、国画、剪纸、漆扇、汉服、中医等文化体验区,吸引众多师生参与 [3] - 比赛冠军将代表沙特赴华参加全球总决赛 [2] 中沙教育合作 - 今年是中沙建交35周年,也是首个"中沙文化年",中方愿推动两国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 [1] - 中国驻沙特大使馆希望沙特青少年学好中文,为中沙文明互鉴贡献青春力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