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VER ZERO系列睡袋

搜索文档
北欧品牌还在批量来华,中国户外的钱真那么好赚?
36氪· 2025-08-04 17:37
北欧高端户外品牌进军中国市场 - 丹麦户外品牌Nordisk宣布与韩国K2集团、中国黑蚁资本成立合资公司,全面布局中国市场,首批专卖店预计年内开业[1] - 瑞典品牌Haglöfs被李宁家族控制的莱恩资本收购,已进驻天猫并筹备线下门店[1] - 挪威品牌Norrøna与滔搏合作二度入华,冰岛品牌66°North正与中国零售商谈判进入计划[1] - 已入华品牌如Fjällräven、Helly Hansen等持续加大投入[1] - 北欧品牌共同特点:高端定位、自然/科技/专业性能产品、谨慎营销和渠道扩张[1] 北欧品牌的产品策略 - 产品强调"性能为王",围绕专业、时尚、环保三大关键词[4] - 专业性体现在防风防水、保暖锁温技术,如Norrøna的自研抗撕裂技术适应8000米极端环境[4] - 轻便设计是标配,Nordisk推出全球最轻帐篷、睡袋和羽绒服[5] - 设计突出北欧元素:自然风格(Nordisk)、潮流配色(Norrøna)、极简主义(Haglöfs)[7][9] - 环保理念贯穿产品,使用回收材料并推广循环利用,如66°North提供免费维修服务[11] 北欧品牌的营销策略 - 维持"高冷人设",较少使用明星代言,侧重社交媒体营销和线下活动[14] - Helly Hansen签约王一博后小红书互动量环比增长2078.81%,品牌贡献度达72.96%[15] - 通过赞助极限赛事和专业运动队巩固形象,如66°North为冰岛国家救援队提供装备[17] - 营销注重历史传承故事,如Haglöfs保留创始人首批背包和工作间[17] 北欧品牌的渠道策略 - 依赖本土头部代理商如滔搏、三夫户外、宝胜国际进行扩张[19] - 三夫户外代理多个北欧品牌,与klattermusen成立合资公司后202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售同比大涨近300%[19] - 不同品牌获得代理资源差异:Norrøna获滔搏"一条龙"服务,soar等品牌以线上为主[24] - 三夫户外侧重渠道服务,品牌方主导营销和用户运营[25] 北欧品牌的集团优势与挑战 - 形成"北欧品牌=高端户外"的消费者心智,单个品牌声量有限但组团效应显著[23] - 挑战包括:代理资源分散风险、产品同质化加剧、本土品牌崛起[24][26][27] - 本土品牌如探路者、骆驼产品均价涨幅达25%-65%,安踏收购狼爪增强竞争力[27] - 中国户外运动市场持续增长,但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北欧品牌先发优势面临考验[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