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经济标准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提速
证券日报· 2025-11-17 01:22
行业政策与标准建设 - 深圳市正式发布《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2.0及标准化路线规划》,采用“纵向三层+横向两翼”立体化设计,构建A—H八大子体系,突出体系化、协同化、动态化特点,完成从结构设计到实施路径的整体升级 [1][2] - 国内多地如重庆市、上海市均已发布低空经济相关标准体系路线规划,旨在为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支撑 [1] - 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明确,工信部等多部门2024年3月发布方案支持低空智联网技术和标准探索,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11月提出推动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 [3] 行业发展阶段与竞争格局 - 行业已进入发展关键期,率先搭建科学合理标准体系的地区将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1] - 国内推动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路主要有两种:单点突破针对特定领域出台标准,或多点突破同时针对多个领域发布综合性标准群 [1] - 行业正处于爆发前夜,技术路线尚未完全收敛,标准体系需保持开放性以容纳技术创新,同时设立底线避免无序竞争 [3] 标准体系内容与产业基础 - 低空经济标准体系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基地平台、网络与设备、应用四大领域 [1] - 发布综合性标准体系的地区通常拥有较强产业基础,表现为相关企业数量多、产业规模可观、基础设施成熟度高、应用场景丰富 [2] - 缺乏统一标准体系使行业长远发展面临安全风险、市场壁垒等一系列挑战 [2] 标准体系建设模式 - 国家层面侧重于提供框架性指导,相关内容多散见于政策文件或法律规范中 [3] - 地方层面侧重于实践探索与政策支持相结合,相关内容通常单独成文、成册 [3] - 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将地方典型经验做法推广为行业、国家乃至国际标准,以促进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4]
深圳发布《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6:15
活动与文件发布 - 深圳市于2025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上正式发布《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 - 活动由深圳市制造强市和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 主题为“标准赋能产业 合作创赢未来”[1] 标准体系架构 - 标准体系2.0构建“纵向分层、横向支撑”的立体化架构 实现标准间的系统协同与全生命周期贯通[1] - 纵向结构自下而上分为三层:底座层(基础共性与低空专业技术)、中间层(低空航空器全生命周期管理、低空基础设施和低空空中交通管理)、顶层(低空场景应用)[1] - 横向设置综合保障与安全管理两大板块 分别承担资源供给与风险防控职能 形成“支撑—防控”协同格局[1] 具体层级功能 - 底座层由基础共性(A)与低空专业技术(B)构成 提供统一规则与技术支撑[1] - 中间层涵盖低空航空器全生命周期管理(C)、低空基础设施(D)和低空空中交通管理(E) 构成产业运行核心[1] - 顶层为低空场景应用(F) 聚焦公共服务、专业作业与市场业态三类典型场景 发挥需求牵引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