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化销售
icon
搜索文档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 推动杂粮产业发展——辽宁朝阳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新华网· 2025-07-16 09:55
行业概况 - 辽宁省朝阳市杂粮种植面积达105.4万亩,占全省79%,总产量34万吨,产值近80亿元 [1] - 朝阳杂粮产品年出口额突破1000万美元,主要销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6] - 朝阳杂粮产品平均利润仅为0.1~0.15元/斤,低于中高端产品平均利润0.4~0.5元/斤 [6] 产业链发展 - 朝阳市位于北纬42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培育出"朝阳小米"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省级区域公用品牌 [3] - 辽宁王老汉生态农业公司开发小米油产品年产300吨,产值9000万元,并延伸开发小米面膜、洗面奶等20余种美妆日化产品 [3] - 建平县采用"企业+农户+合作社"模式,累计带动农户1.2万户,农民增收1200万元 [7] 市场拓展 - 朝阳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上签署三大类合作领域、八项协议,涵盖科技金融支持、大宗粮食流通合作、市场渠道拓展 [1] - 建平县怀志杂粮公司创造29.5小时内销售60吨有机小米的记录,通过直播展示自动化生产线提升消费者信心 [6] - 朱碌科镇建成1万平方米杂粮交易市场和5公里长"购销长街",90%以上种植户与企业签订收购合同 [6] 发展挑战 - 朝阳杂粮产业面临规模化程度低、附加值效益不高、市场定价被动等困境 [6] - 市场上"初"字号、"原"字号产品占多数,尚未形成全产业链体系 [6] - 杂粮市场认知度参差不齐,主食消费仍以精细加工产品为主 [7] 专家建议 - 中国农科院首席研究员建议延伸产业链条,理顺全产业链,拓宽消费场景 [3][7] - 建议探索以销定产模式,强化品牌意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