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鹊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行业政策、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技术攻关及发展趋势研判:液氧甲烷路线成主流,可重复使用推动规模化与航班化发射[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7 10: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行业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商业需求爆发的双重驱动下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预计在2025年突破180亿元 液体发动机占比提升至约70% [1] - 可回收复用和液氧甲烷推进剂技术成为行业降本增效和未来发展的关键路径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呈现协同创新格局 [1][11][14] - 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带来巨大发射需求 预计2025年商业卫星发射需求近1000颗 推动行业向“航班化”发射模式演进 [7] 液体火箭发动机行业概述 - 液体火箭发动机是航天推进系统的核心 通过燃烧液态燃料与氧化剂产生推力 具有比冲高、推力可调、可重复启动等优势 [2] - 主要分类包括按供应系统的挤压式和泵压式 按推进剂的液氧/煤油、液氧/液氢、液氧/甲烷等 其中液氧/甲烷因利于重复使用成为新趋势 [3] - 行业发展始于1956年 历经液氧酒精、氢氧发动机等阶段 近年实现YF-100、YF-77等绿色环保发动机首飞 并朝500吨级大推力目标迈进 [5]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 明确高比冲发动机、可重复使用技术等攻关方向 优化审批流程 构建“技术突破-产业转化-安全应用”的闭环生态 [5] - 地方政府积极跟进 如广东省2025年推出专项措施 对关键技术验证平台建设给予最高5000万元补助 推动全链条产业集群形成 [5] 产业链与市场需求 - 产业链上游为核心材料与零部件制造 中游为发动机总装与火箭制造 下游为发射及应用服务 各环节紧密相扣 [6] - 2024年商业航天发射达43次 占全国发射总量63.2% 民营火箭公司执行12次发射任务 成功率为83% [6] - 低轨通信星座进入集中部署阶段 2025年商业卫星发射总需求预计近1000颗 按一箭10-20星配置需50-100次发射 [7] - 行业向“航班化”演进 预计2030年年均发射量不低于200次 市场规模达千亿级 [7] 市场规模与发展现状 - 2023年火箭发动机市场规模87.6亿元 液体发动机占比约65% 预计2025年总规模突破180亿元 液体发动机占比提升至约70% [1][13] - 动力系统是火箭成本占比最高部分 发动机在一级火箭中成本占比达54.3% 可回收复用是降低发射成本的核心路径 [11] - 多家企业推进技术迭代 如天兵科技天火-12推力110吨、推重比163 蓝箭航天天鹊系列实现可重复使用与二次起动 [8][9] 技术创新与突破 - 技术创新呈现多企业发力态势 天兵科技采用冷气多次起动、3D打印等技术 中科宇航力擎二号采用针栓喷注器、模块化设计 [9] - 液氧甲烷发动机成为焦点 星际荣耀焦点二号、九州云箭龙云等型号推力超100吨 沧龙一号等中小型发动机瞄准细分市场 [8][9]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火箭采用液氧甲烷推进剂并具备一级可回收能力 预计节省约80%火箭成本 单公斤发射价格控制在18000元以内 [11] 未来发展趋势 - 可回收与大推力技术双轮驱动 民营企业优化回收技术降低单次发射成本 国有企业加速500吨级大推力发动机研发 [14] - 液氧甲烷凭借清洁、低成本、适配复用优势成为主流 本土化供应体系完善将降低产业链成本30% [15] - 形成“国企攻高精尖、民企占商业市场、高校供基础支撑”的协同生态 推动行业从技术跟随向全球引领转变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