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搜索文档
三个月宽限期,让她的生活重回正轨
人民网· 2025-11-09 09:49
党建工作与团队构成 - 金融法庭党支部由22名党员干警组成,占全庭干警数量的84% [1] - 审判法官均为党员,是推动法庭工作的中坚力量 [1] - 创新打造“聚融光·耀天平”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1] 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 积极构建“5﹢2”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设立“五类调解室” [1] - 建立“法庭服务站”,邀请6家银行派驻党员专员常驻,在调立审执全流程中提供服务 [1] - 在10家银行设立“法官工作站”,党员法官定期进站开展调解和普法工作 [1] 具体调解方法与案例 - 建立“示范调解﹢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机制,逐年丰富“示范调解库” [2] - 统一息费计算、违约责任等关键标准,解决“类案不同调”难题 [2] - 参照示范案例,银行同意承担一半诉讼费并给予3个月宽限期,使借款人得以继续履约 [2] 运营成效与影响 - 成立三年多来共化解金融纠纷6万余件,帮助4900多名借款人渡过难关 [3] - 当地金融纠纷诉讼量连续两年下降 [3]
上海非银金融调解中心揭牌 完善地方金融治理、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20:22
中心成立与定位 - 上海非银金融调解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旨在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 - 中心致力于为融资租赁、信托、保险等非银金融领域提供专业、高效的调解服务,是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完善多元解纷体系的关键举措 [1] - 中心将打造专业、高效、中立的第三方平台,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非银金融纠纷提供优质调解服务 [1] 服务优势与特点 - 中心流程以快速破局为核心,多数案件2周内即可办结,远快于诉讼数月甚至数年的周期 [2] - 调解费用仅为诉讼的约一半,且推行阶梯式收费,大幅降低企业解纷成本 [2] - 中心以解决问题而非追究责任为理念,通过定制化方案(如分期付款、资产重组等)帮助企业实现债权并维护长期商业关系 [2] 市场需求与运作理念 - 非银企业纠纷的核心诉求围绕降本止损、效率优先、风险隔离、关系维系四大维度展开,企业首要诉求是快速盘活沉淀资金 [2] - 企业更青睐成本更低的解纷方式,希望通过保密机制隔绝纠纷对商业信誉的冲击 [2] - 线上调解与灵活的时间安排能减少企业人员因纠纷投入的精力,适配商业组织高效运转的需求 [2] 行业合作与发展展望 - 上海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协会及相关律师事务所作为加盟单位获颁认证牌,未来将积极推广调解优先理念 [3] - 中心将充分依托专业团队与专家智库,为各类金融主体提供更加灵活、高效、平和的纠纷解决途径,助力构建健康、稳定的金融生态圈 [3] - 中心由上海东方国际商事调解院成立,期待其为优化区域金融法治环境、促进金融业稳健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