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石化取得改善加氢反应器内部偏流现象入口扩散器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02 11:25
专利授权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一种入口扩散器"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5532174B,申请日期为2022年8月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注册资本1217.3969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26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商标45条、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40个 [1]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北京市,主营业务为水利管理业,注册资本44.1854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1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63次,拥有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4个 [1]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位于广州市,主营业务为专业技术服务业,注册资本3亿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4216次,拥有商标4条、专利864条、行政许可21个 [2]
中石化取得一种气液多次折流混合的分布器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02 11:25
公司专利动态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一种气液多次折流混合的分布器、分布组件、加氢反应器"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6637585B 申请日期为2023年5月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注册地位于北京市 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 注册资本达1217.40亿人民币 对外投资企业263家 参与招投标5000次 [1] - 持有商标45项 专利5000项 行政许可40项 [1]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 注册地位于北京市 主营业务为水利管理业 [1] - 注册资本44.19亿人民币 对外投资企业12家 参与招投标63次 [1] - 持有专利5000项 行政许可4项 [1] 数据来源 - 信息源自金融界 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日 [2]
中石化申请双溶剂萃取耦合精馏精制丙交酯方法及系统专利,有效降低精馏提纯丙交酯设计和操作难度
搜狐财经· 2025-08-02 08:47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双溶剂萃取耦合精馏精制丙交酯的方法和工艺系统"的专利,公开号为CN120398817A,申请日期为2024年01月 [1] - 该专利采用双溶剂萃取耦合精馏工艺提纯精制丙交酯,通过第一萃取剂(水或水与低碳醇的混合溶剂)和第二萃取剂(与水不互溶但对丙交酯溶解度高的溶剂)对粗丙交酯进行萃取,随后进行闪蒸处理和精馏,最终得到丙交酯产品 [1] - 该工艺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萃取装置、第二萃取装置、闪蒸塔和精馏塔,通过先光学提纯后化学提纯的工艺耦合,有效降低了精馏提纯丙交酯设计和操作的难度,提高了产品收率和品质 [1] 公司背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注册资本为12173968.9893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26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45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40个 [2]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大连市,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注册资本为338459.08万人民币 [2] - 该公司对外投资了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172次,拥有专利信息4658条,行政许可58个 [2]
通源石油(300164)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476.6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2 06:3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 通源石油报收于5 25元 下跌4 02% 换手率15 37% 成交量89 65万手 成交金额4 7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76 65万元 占比成交额7 36%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74 68万元(0 58%) 大单净流出3201 97万元(6 78%) 中单净流出2212 47万元(4 68%) 小单净流入5689 12万元(12 05%)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报显示 公司营业总收入2 58亿元 同比增长13 21% 归属净利润78 27万元 同比减少80 38% 扣非净利润16 19万元 同比减少76 45% [1] - 流动比率2 132 速动比率1 900 资产负债率26 65% [1] 公司基本信息 - 通源石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 位于西安市 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 注册资本58845 8629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58845 8629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姚志中 [1] 商业活动与资产 - 公司对外投资1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33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32条 专利信息131条 行政许可223个 [2]
中石化取得生产催化裂化原料方法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02 03:53
公司专利动态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获得"一种生产催化裂化原料的方法"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8006363B 申请日期为2022年11月 [1] - 该专利涉及石油化工领域的催化裂化原料生产技术 可能优化现有炼油工艺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总部位于北京 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 注册资本达1217.4亿元人民币 对外投资企业263家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持有商标45项 专利5000项 行政许可40项 [1]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概况 - 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 位于大连市 专注于石油化工领域研发 [1] - 注册资本33.85亿元人民币 对外投资企业1家 [1] - 参与招投标1172次 持有专利4658项 行政许可58项 [1]
中石化取得生产中间馏分油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01 20:22
公司专利技术突破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一种生产中间馏分油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7380259B 申请日期为2022年7月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注册资本1217.39689893亿人民币 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 对外投资26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拥有商标45条 专利5000条 行政许可40个 [1]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注册资本33.845908亿人民币 主营业务为研究和试验发展 [1] - 对外投资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172次 拥有专利4658条 行政许可58个 [1]
中石化取得减压渣油生产化工原料加工方法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01 19:12
公司专利技术突破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一种减压渣油生产化工原料的加工方法"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8440730B 申请日期为2023年2月[1] - 专利技术专注于将减压渣油转化为化工原料 提升石油副产品的高附加值利用[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总部位于北京市 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 - 企业注册资本达1217.40亿元人民币[1] - 对外投资企业263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拥有商标信息45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40个[1]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企业概况 - 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 位于大连市 主营业务为研究和试验发展[1] - 企业注册资本33.85亿元人民币[1] - 对外投资企业1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1172次 专利信息4658条 行政许可58个[1] 技术研发能力体现 - 两家企业合计拥有专利数量超过9658项 体现强大的研发积累和技术储备能力[1] - 研究院虽成立时间较短(2022年成立)但已拥有4658条专利信息 显示高强度研发投入[1]
中石化取得荒煤气热量回收及煤焦油预处理催化蒸馏装置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01 18:59
公司专利技术突破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取得"荒煤气热量回收、煤焦油预处理的催化蒸馏装置和应用"专利 授权公告号为CN116059667B 申请日期为2021年10月 [1] - 专利技术涉及荒煤气热能回收与煤焦油预处理领域 通过催化蒸馏装置实现能源高效利用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总部位于北京市 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注册资本达1217.40亿元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26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持有45条商标信息 5000条专利信息及40项行政许可 [1]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企业概况 - 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 位于大连市 主营业务为研究和试验发展 注册资本33.85亿元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172次 持有4658条专利信息及58项行政许可 [1]
兴业证券:“反内卷”下 哪些细分行业已经改善?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6:33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中国正处于第三轮产能周期下行期的第四年 产能本应处于自然出清末期 但受疫情 贸易摩擦 产业基金及政府补贴等因素扰动 行业层面出现明显分化[1][2] - "反内卷"政策核心在于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通过打破"以价换量"的负向循环引导行业回归正常产能周期 其中"涨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要条件[20][21][23] - 从价格高频数据看 近一个月价格上涨较多的品种集中在黑色系 新能源产业链 有色 建材及化工等领域 显示部分行业已出现改善迹象[28][29] 产能周期分析 - 中国自1992年以来经历三轮产能周期 每轮平均时长约10年 周期反转前通常经历5年左右下行期 行业平均下行周期约5年[1] - 当前处于第三轮产能周期下行期 距前期高点已连续下行约4年 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自2021年6月开始趋势性下行至今约4年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同步走弱并在底部震荡[2] - 行业产能周期分化明显 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行时长6年 农副食品加工业下行时长8年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下行时长9年[6] 行业分化现状 - 总量层面 PPI和工业增加值同比均处底部震荡状态 PPI自2022年10月以来持续在负值区间震荡[8][23] - 供给侧状态出现明显分化 黑色金属 非金属矿物(建材)等行业产能 产量 价格均已降至低位 而电气机械(新能源) 汽车制造业等新兴行业价格指标已来到低位 但产能 产量指标仍处相对较高分位数水平[12] - 过度内卷对价格压制明显 在PPI负增长的主要行业中 今年以来PPI改善幅度居前的细分方向包括肥料 饲料 石墨 汽车整车 铁矿等[23] 价格改善行业 - 近一个月当前价格在历史中位数以下的低价商品中价格上涨较多 焦煤上涨36.6% 三氯甲烷上涨30.4% 喷吹煤上涨25.2% 多晶硅上涨23.2% 草甘膦上涨14.8% 玻璃上涨13.6% 焦炭上涨13.6% 锂精矿上涨10.7%[28][29] - 分品类看 黑色系(焦煤焦炭 钢铁等) 新能源产业链(多晶硅 锂矿) 有色(工业硅 硅锰等) 建材(玻璃) 化工(三氯甲烷 农药 聚氰胺 氯碱等)价格表现突出[28] - 部分品种年初以来涨幅显著 多晶硅上涨23.5% 草甘膦上涨21.7% 但有机硅DMC下跌63% 玻璃下跌43% 显示行业内部仍存在分化[29] 政策导向与实施路径 - 2025年4月《关于完善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防止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开展恶性竞争 探索建立重要行业标杆成本制度 7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23] - 光伏 风电行业协会要求遏制行业内低价恶性竞争之风 政策层面持续强调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设标 加强对中标结果公平性审查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23] - 实现正常产能周期有三种路径 路径一为自然出清行业量价齐升(如钢铁煤炭) 路径二通过价格小幅上涨减少补贴干预引导实际需求下行 路径三通过大幅刺激需求推动价格大幅上涨 后两种路径均以涨价为必要条件但对政策依赖度较高[15][21]
中石化取得一种重油加工工艺和加工系统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01 14:23
公司专利与技术发展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1日获得"一种重油加工工艺和加工系统"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7701303B 申请日期为2022年9月 [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 注册资本1217.40亿元人民币 专注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 注册资本33.85亿元人民币 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业务 [1] 企业运营与资产规模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6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持有商标45项 专利5000项 行政许可40项 [1]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172次 持有专利4658项 行政许可58项 [1] 行业技术研发动态 - 重油加工技术领域取得新专利突破 体现石油加工行业持续技术创新趋势 [1] - 石化行业研发机构专利储备密集 中石化体系两家公司合计持有专利超过9658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