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咖夜酒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50万,一年仍未盈利”,第一批日咖夜酒开始关店?
36氪· 2025-07-05 10:21
行业现状 - 日咖夜酒模式从现象级走红到转型收缩,多地店铺出现转让潮,杭州、成都、贵州等地旺季挂出转让信息 [1] - 社交平台话题热度高(小红书1.4亿次浏览、抖音近3亿),但实际经营中头部品牌扩张低于预期,多停留在概念店或区域试点阶段 [14] - 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现象:线上流量火爆与线下经营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16] 经营案例 - 重庆某门店投资50万元,咖啡定价15-40元、鸡尾酒35-70元,日均流水仅为同街咖啡店一半,酒吧时段单晚仅2-3桌客群,苦撑4个月后关闭 [3][5][6] - 浙江SISILI Cafe Bar经营一年后倒闭,主因产品线过多导致咖啡品质被淹没,最终砍掉酒类回归纯咖啡业务 [8][10] - 广州Cerberus持续调整灯光氛围和吧台装饰仍无改善,社交平台获近百条整改建议但效果不佳 [11][12] 模式痛点 - 空间体验冲突:咖啡馆需明亮松弛感(暖色调),酒吧需暗调沉浸感,简单叠加导致消费者夜间新鲜感缺失 [18][20] - 双品类运营难度大:咖啡与酒水均缺乏专业特色,产品线过宽使消费者记忆模糊,22%从业者反映"两头不讨好" [22] - 伪需求陷阱:社交平台带来"快门顾客"(高峰100+人降至日常20人),35-70元高客单价难形成复购,沦为一次性生意 [24][26] 商业本质 - 初衷为提升空间效率(一份房租两份收入),但实际需重构供应链、场景和经营能力,管理难度成倍增加 [27][29] - 行业尚未出现规模化品牌,头部玩家试水谨慎,缺乏标杆效应证明模式可持续性 [14][29] - 核心矛盾在于低估"咖啡+"模式的复杂度,需同时满足专业性与场景融合,非简单物理叠加 [20][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