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1,969,481.33元,同比增长41.07%[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926,410.56元,同比改善21.05%[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674,292.31元,同比下降21.05%[1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02元/股,同比改善7.32%[1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25%,同比下降4.45%[10] - 公司总资产为509,770,615.14元,同比下降11.40%[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4,575,052.77元,同比下降7.92%[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14,726.14元,其中政府补助81,432.36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75,414.14元,其他营业外支出-22,014.01元,其他非经常性损益68,518.56元[12] - 公司不存在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情况[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31,969,481.33元,同比增长41.07%[10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56,328,974.86元,同比下降1.33%[10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6,115,750.70元,同比下降25.96%[10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合计为441,486,518.28元,同比下降13.13%[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合计为68,284,096.86元,同比增长1.65%[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为177,857,664.71元,同比下降15.58%[10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合计为7,079,376.27元,同比下降41.89%[10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4,575,052.77元,同比下降7.92%[10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为258,521.39元,同比增长1303.67%[10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产总计为509,770,615.14元,同比下降11.41%[10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8,306,307.46元,同比下降21.3%[10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926,410.56元,同比下降21.1%[10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102元,同比下降7.4%[10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674,292.31元,同比下降21.1%[1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2,639.72元,同比下降0.04%[1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79,786.00元,同比增长8.0%[10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6,241,019.90元,同比增长9.3%[10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429,063.93元,同比增长231.8%[10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为-4,759,351.78元,同比下降29.8%[10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14,139.80元,同比下降93.3%[11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20,000元,现金流出小计为2,018,464.53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98,464.53元[112]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1,620,117.12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6,204,831.54元[112]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12,685.85元,现金流出小计为10,196,891.09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84,205.24元[112]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90,675,414.14元,现金流出小计为91,120,796.95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5,382.81元[113]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综合收益总额为-27,926,410.56元[114]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为620,000元[114]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为-1,053,411,412.61元[115]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综合收益总额为-35,373,745.37元[116]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为-465,695,981.90元[11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44,496,401.0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111,145.28元[118][11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31,015,221.0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111,145.28元[118][11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111,145.28元[11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10,840,738.5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823,010.60元[119][1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823,010.60元[119] 业务与技术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专注于移动应用安全技术,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移动安全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14] - 公司移动应用安全工具类产品和服务涵盖安全检测、安全加固、个人信息保护、人工服务等多个领域,用户遍及金融、运营商、政府等多个行业[14] - 公司安全检测产品采用静态检测、动态检测、个人信息检测等技术,涵盖Android、iOS、SDK、个人信息安全等多个检测系列[15] - 公司安全加固产品采用第八代All-In VMP加固技术,提供全面的移动应用加固和攻击防范工具[15] - 公司个人信息保护产品和服务套件包括个人信息安全检测平台和合规测评服务,帮助客户满足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监管要求[15] - 公司提供移动应用深度安全人工服务,涵盖攻防渗透、隐私合规测评、源代码审计、安全培训等多个领域[15] - 公司研发了API安全网关、软件供应链管理平台、RASP Web应用攻击自免疫解决方案等产品,满足复杂应用场景和高级防护需求[15] - 移动应用渠道监测平台实时监测超过800个主要应用分发渠道[16] - 移动应用安全大数据平台利用AI机器智能学习模型自动对海量数据进行规则清洗打标[16] - 源代码审计系统能够高效检测出软件源代码中的可能导致严重缺陷漏洞和系统运行异常的安全问题[16] - 移动威胁态势感知平台具备移动应用安全持续监控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各种攻击威胁、异常行为、环境风险[16] - 防人脸识别攻击解决方案涵盖运行环境攻击防护和算法攻击防护两大模块[16] - 安全开发管理平台以SDL为设计理念,构建覆盖应用开发各环节、工具统一运行调度的管理系统[16] - 移动安全管理平台提供应用检测、应用加固、态势感知、个人隐私检测、内容检测、源代码审计、EMM在内的多种安全能力[16] - 公司人脸识别测评准确度高达99.80%,有效防止静态仿冒、AI换脸等算法攻击风险[17] - 公司累计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70项、专利技术41项,技术范围涵盖移动应用安全、个人信息安全、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19] - 公司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系统可对海量数据资产进行自动化扫描和分类分级,实现数据口径统一[17] - 公司智慧车联产品包括智能行车记录仪、智能360环视、车载智慧屏等,并集成V2X、高精度定位、4G/5G通信等技术[18] - 公司物联网安全产品基于安全鉴权和加密算法研发,与运营商深度合作,实现物联网设备安全运营[18] - 公司移动应用自动化检测技术涵盖Android、iOS、H5、公众号、小程序、SDK、IOT等主流应用形态[19] - 公司小程序加固/检测技术通过自研检测沙箱识别风险,并采用多种加固技术降低被破解风险[19] - 公司合规检测能力覆盖国内最新个人隐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支持自动化遍历APP功能并监控后台行为[19] - 公司积极参与国家移动应用安全课题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积累了移动应用全生命周期安全治理经验[19] - 公司累计服务企业及开发者用户50万+,保护移动应用100万+,监测互联网应用1500万+,覆盖10亿移动终端[20] - 公司收集和存储的国内移动应用样本库超过3300万个,涵盖Android、iOS、嵌入式系统、微信小程序等多种移动应用数据[20] - 公司搭建的移动应用安全大数据平台收集Android App约441万款、iOS App约292万款、公众号约599万个、微信小程序约286万个、SDK约6000个[20] - 平台内置20余个安全检测引擎,监测到恶意应用约44万个,盗版应用约13万个,具有高危漏洞的Android应用占比监测总数的77.50%[20] - 公司旗下核心品牌“爱加密”在国内移动应用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技术优势及专业能力获得广泛认可[20] - 公司参与起草了多项行业标准,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安全加固能力评估要求与测试方法》等[22] - 公司多款产品已实现中标麒麟、银河麒麟、统信主流操作系统的全面兼容适配[22] - 公司拥有6类管理体系认证、4类能力评估认证、7项行业能力认证、10项业务支撑等行业认可[22]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可能影响业务开展[44]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行业内卷程度逐步提高[44]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难度增大[46] - 公司因虚构应收账款收回、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审慎、年报信息披露不准确等问题被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63] - 公司对黄翔、陈金海、彭瀛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63] 股东与股权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包括2022年年度报告、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权益分派预案等11项议案[47]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9]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及其实施情况[50] - 智游网安未完成2019-2021年度业绩承诺,承诺方需向公司补偿股份[55] - 部分业绩承诺方因股份质押或冻结尚未完成补偿义务,公司已发出督促函[5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57]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58]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9]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其他诉讼涉案金额1598.37万元[62]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65]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66]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67]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68] - 公司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为400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0[76] - 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智游网安股权新增限售股81,075,941股,2023年1月解除限售2,582,279股[77] - 公司于2023年6月27日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并复牌[78] - 公司控股子公司山东中安恒宁应急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省邮电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信息化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拟签约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协议有效期为三年[79] - 智游网安截至2021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应收账款净额为370,602,392.09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实际回收金额为79,780,716.69元,低于考核基础[79] - 智游网安业绩承诺期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调减4,161,092.28元[80] - 业绩承诺方合计应补偿939,474股,公司以人民币1.00元的总价定向回购应补偿股份[80] - 公司总股本由132,848,008股变更为132,380,282股[80] - 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智游网安股权新增限售股81,075,941股于2020年1月20日上市,2023年1月解除限售2,582,279股[82] - 彭瀛持有的4,356,592股限售股因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智游网安股权交易对方承诺限售[84] - 北京中关村并购母基金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的2,582,279股限售股于2023年1月20日解除限售[84] - 深圳市睿鸿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4,270,756股限售股将于2023年8月15日解除限售[84] - 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智游网安股权,涉及交易对方承诺限售股份,其中珠海横琴普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3,568,210股,郭训平持有787,486股,郑州众合网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897,136股[8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634人,深圳中农大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8.22%,持有24,206,848股[86] - 北京中关村并购母基金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6.49%,持有8,616,706股,报告期内减持2,735,900股[86] - 彭瀛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28%,持有4,356,845股,其中4,356,592股为无限售条件股份,253股为冻结股份[87] - 深圳市睿鸿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21%,持有4,270,756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87] - 张加强持股比例为2.92%,持有3,874,911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87] - 珠海横琴普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2.69%,持有3,568,210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87] - 魏巍持股比例为1.73%,持有2,294,025股,报告期内增持1,809,400股[87] - 董泽清持股比例为1.52%,持有2,024,700股,报告期内增持2,024,700股[87] - 魏娟意持股比例为1.23%,持有1,633,044股,报告期内减持237,600股[87] 会计与财务处理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日购买方为取得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负债及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相关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38] - 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或有对价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入合并成本[138]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小于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8][139] - 购买方取得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后12个月内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商誉,商誉不足冲减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0]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需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并分别进行会计处理[141]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控制权发生变化时需重新评估[143] - 子公司与公司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时,按公司会计政策进行调整,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145] - 子公司股东权益及当期净损益中不属于公司的部分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及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146] -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时,需区分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149]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公司对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50][15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持有的期限短(一般为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54] - 外币货币性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即期汇率折算,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在资本化期间内予以资本化[15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或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57] - 境外经营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报表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股东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158]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根据类别不同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62] - 债务工具的分类和后续计量取决于公司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及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16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司管理此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为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与基本借贷安排相一致[16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司管理此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为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为目标[167] - 权益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但公司管理层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除外[169
国华网安(000004)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