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851[11]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9年8月由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富海中心2号楼1303室变更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立业路3号院2号楼1层101[12]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网址为巨潮资讯网[12]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2] - 签字会计师为金敬玉、杨美[12] - 公司子公司有思诺信安、黄骅思诺等,控股子公司为海德维尔,参股子公司是北交信通[8] - 公司西安分部为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8] 报告期相关时间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9] - 期初为2022年1月1日,期末为2022年12月31日[9] - 上年同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9] 公司业绩情况 -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17%[3] - 2022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61.84%[3] - 2022年营业收入2.93亿元,较2021年减少19.17%[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9.01万元,较2021年减少61.84%[13]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2.09万元,较2021年减少93.84%[13]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3.60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1.83%[13]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37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0.54%[13]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991.31万元、7581.48万元、4863.41万元、1.18亿元[1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27.05万元,较2021年减少34.75%[17]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17%[4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1.84%[41] - 2022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69%[4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2.0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3.84%[41] -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1.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5.64%[41][42] - 软件与信息技术行业收入2.86亿元,占比97.62%,同比下降19.95%;服务业等其他行业收入696.01万元,占比2.38%,同比增长35.25%[43] - 应答器系统产品收入1.93亿元,占比65.91%,同比下降32.73%;机车信号CPU组收入5509.35万元,占比18.81%,同比增长8.62%[43] - 2022年应答器系统营收192,995,964.35元,同比降32.73%;机车信号CPU组件营收55,093,505.71元,同比增8.62%;轨道电路读取器营收21,024,207.59元,同比增16.55%;房租及其他营收23,719,672.18元,同比增258.10%[44][46] - 2022年华北地区营收159,694,580.03元,占比54.53%,同比降31.41%;华东地区营收69,110,356.22元,占比23.60%,同比增38.88%;西南地区营收17,751,101.67元,占比6.06%,同比增361.12%[44][46] - 2022年直接销售营收292,833,349.83元,同比降19.17%[44] - 2022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销售量23,307台,同比降18.27%;生产量26,107台,同比增15.06%;库存量7,306台,同比增44.33%[46] - 2022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收231,947,813.07元,同比降30.29%[46] - 应答器系统毛利率68.76%,同比降0.90%;机车信号CPU组件毛利率87.20%,同比增3.73%;轨道电路读取器毛利率63.28%,同比增4.68%;房租及其他毛利率37.85%,同比降19.79%[46] - 华北地区毛利率66.45%,同比降1.77%;华东地区毛利率72.34%,同比降3.37%;西南地区毛利率70.57%,同比降6.22%;华中地区毛利率69.95%,同比降4.36%[46] - 已签订的应答器系统产品重大销售合同,本期确认销售收入29,829,660元,累计确认销售收入160,065,860元,回款正常[47]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2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76.11%[4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5964.2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60.67%[49] - 2022年销售费用2897.06万元,同比增长2.95%;管理费用6357.97万元,同比增长2.93%;财务费用 -109.17万元,同比增长31.15%;研发费用1.04亿元,同比增长2.49%[5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2.0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3.84%,主要因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致客户回款下降[5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0.80万元,较去年同期上涨99.17%,主要系本期进行现金管理[5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0万元,同比下降100%;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062.36万元,同比下降0.72%[5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051.0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19%[59] - 投资收益2833.1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85.0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75.83万元,占比 -20.30%;资产减值 -537.90万元,占比 -16.15%;营业外收入12.63万元,占比0.38%;营业外支出100.19万元,占比3.01%;其他收益1825.98万元,占比54.84%;信用减值损失 -295.66万元,占比 -8.88%;资产处置收益 -1.00万元,占比 -0.03%[60] - 2022年末货币资金1.5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47%,较年初比重减少1.97%;应收账款2.04亿元,占比15.00%,较年初减少0.68%;合同资产1156.91万元,占比0.85%,较年初增加0.20%;存货1.29亿元,占比9.48%,较年初增加0.84%等[62][63][64] - 报告期投资额6.96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0.84亿元,变动幅度 -35.74%[66] 业绩下滑原因 - 业绩下滑主因是终端客户需求减少、项目交付及验收进度不及预期、现金管理产品收益率下降[3] 公司业务与行业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设备的研发设计等,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4] - 公司所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前景广阔,不存在产能过剩等情形[4] - 公司所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行业[19] - 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19]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19] -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技术支持,产品包括应答器系统、机车信号CPU组件和轨道电路读取器等,均达SIL4级安全等级[21] - 应答器系统用于铁路和城轨列控系统,实现地面与车载设备点式信息传输及定位[21][22] - 机车信号CPU组件是机车信号车载设备核心,用于向司机复示地面信号并提供行车信号信息[23] - 轨道电路读取器用于接收和处理轨道电路信息并输出给后级车载设备[24] -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用于特定时速区段,有防止冒进信号、超速及辅助司机等功能[24] - 公司所处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未来新建线路市场空间广阔,早期线路有升级改造需求[26]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内容为系统设计和软硬件开发,安全分析和管理贯穿全流程[25] - 公司研发人员总数占比超50%,保障研发创新顺利进行[28] - 多个研发项目已完成,包括J·DG - G TCR产品开发、客专TCR产品项目等[50][51][52][54][5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264人,较2021年增长4.35%,研发人员数量占比51.36%[57]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1.0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5.64%,较2021年增长7.53%[57] 公司采购与生产情况 - 公司采购由计划采购部负责,原材料采购采取询价采购,外协采购依据外协厂商生产能力[25] - 公司生产采取自主与外协结合,以销定产,生产分核心板卡生产和整机生产组装[25] - 核心板卡生产通过外协焊接后公司检验并烧录软件,可直接销售或用于后续整机生产[25] - 整机生产组装主要外协,公司向外协厂商提供加载核心软件的板卡[25]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列控系统关键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26] - 中国国铁集团下设的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均装备有公司机车信号产品[26] - 公司应答器系统产品覆盖全国大部分高铁线路、动车所和几十条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线[26] - 公司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26][27][28] - 公司及相关人员主持或参与编制多部行业技术标准[26][27][28] - 公司应答器系统、机车信号产品和轨道电路读取器获国际最高级别安全等级SIL4安全评估证书[29] - 公司多名安全技术相关人员获“TÜV莱茵功能安全工程师”证书[29] 公司知识产权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现有专利145项,其中发明专利114项[33] - 公司拥有67项发明专利,均为原始取得,保护期20年[34][35] - 部分专利涉及通用式机车信号数据记录器、长作用距离有源应答器环线装置等[34] - 大容量应答器传输系统专利的专利权人包括中国铁路总公司、交大思诺等[34] - 思诺信安拥有3项发明专利,涉及数字输入输出口扩容装置等[35] - 黄骅思诺拥有2项发明专利,涉及应答器老化测试系统等[35] - 公司拥有多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如便携式BTM测试仪、新型机车信号等发明专利于20年有效期内原始取得,适用于铁路信号设备室外安装的防护机柜等实用新型专利于10年有效期内原始取得,电源等外观设计专利于10年有效期内原始取得[36][3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获得10项注册商标[3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获得国家版权局登记的软件著作权70项[38] 公司募投项目情况 - 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5.33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8374.10万元[70] - 列控产品升级及实验室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83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92亿元,投资进度102.93%,预计2023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1] - 列控产品项目承诺投资1.65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51亿元,投资进度91.62%,预计2023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1] - 公司将“公司信息化及运维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至2023年5月31日,已投入2623.19万元,进度61.53%[72] - 因西安房价波动,公司暂缓实施西安分部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4160万元,目前投入为0[72][73] - 公司将“列控产品升级及实验室建设项目”和“列控产品及配套设备生产基地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至2023年12月31日[74][75] - 2020年7月30日前,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13644.80万元,预先支付发行费用142.00万元并完成置换[77] - “列控产品升级及实验室建设项目”结项,节余募集资金1361988.88元[78] 子公司与参股公司情况 - 公司持有北京北交信通科技有限公司41.37%股权,该参股公司2022年营收10435.61万元,同比降19.97%,净利润1966.15万元,同比增176.01%[82][83] - 北京思诺信安科技有限公司为子公司,2022年营收1308.92万元,净利润294.66万元[82] - 黄骅市交大思诺科技有限公司为子公司,2022年营收3767.57万元,净利润179.22万元[82]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围绕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ATP列控系统、大数据方向进行业务拓展,延伸多元化产业链[84] - 2023年公司将加大推进新一代LKJ - 15研发投入,做好试用环节以实现成果落地应用[84] - 公司坚持综合成本最优原则,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降低物料供应风险[84] - 2023年公司将完善客户资料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调研新产品新市场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黏性[84][85] - 公司将加强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完善人才激励和培养计划[84][85] 公司面临风险及应对措施 - 公司收入存在年度和季节性波动风险,主要因
交大思诺(30085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交大思诺(300851)2023-04-2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