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今海国际(02225) - 2021 - 年度财报
02225今海国际(02225)2022-04-29 07:5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225,每手买卖单位为5,000股股份[7] - 公司于2017年2月1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9月29日在香港注册为非香港公司,10月17日起股份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85] - 公司经营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劳务派遣及配套服务、宿舍服务、资讯科技服务及建造配套服务、微创外科解决方案产品[185] - 公司功能货币及呈列货币为新加坡元[18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财年公司收益较去年下滑约4.7%[10] - 2021财年公司毛利减少12.4%,至约8780万新加坡元[10] - 2021财年公司收益约2140万新加坡元,较2020财年的约2250万新加坡元下跌约4.7%[14][16] - 公司毛利从2020财年约890万新加坡元减至2021财年约780万新加坡元,毛利率从约39.4%跌至约36.2%[20] - 其他收入从2020财年约320万新加坡元减至2021财年约190万新加坡元[21] - 行政开支减少约190万新加坡元,2021财年录得其他亏损约40万新加坡元,2020财年为其他收益约40万新加坡元[22] - 2021财年公司录得亏损约46万新加坡元,2020财年为溢利126万新加坡元[24] - 本年度每股亏损为0.02新加坡分,2020财年每股盈利0.10新加坡分,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0.46百万新加坡元,2020财年溢利1.26百万新加坡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3亿股[25]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260万港元,相当于约1410万新加坡元[27] - 截至2021年12月,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总计8260万港元,已动用8080万港元,未动用5880万港元[2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即期及非即期租赁负债共约190万新加坡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550万新加坡元[3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7.4%,2020年12月31日约为21.6%[3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可供支取现金的尚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527,639新加坡元,与2020年12月31日相同[3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460万新加坡元,36.9%以新加坡元计值、33.1%以人民币计值、30.0%以港元计值[34] - 2021财年,因港元兑新加坡元升值,集团产生未变现汇兑收益约0.18百万新加坡元[35] - 2021年12月31日,若干租赁负债以总账面净值约为0.22百万新加坡元的租赁资产质押作抵押,2020年12月31日为0.36百万新加坡元[36] - 2021财年和2020财年,集团资本开支分别约为0.84百万新加坡元和0.74百万新加坡元,2021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为0.5百万新加坡元,2020年12月31日无[37] - 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上市股票投资公允价值分别约为870万新加坡元和710万新加坡元[3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产负债表外交易[3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370名雇员,2020年12月31日为551名[39] - 2021财年和2020财年,集团产生的工人及员工成本分别约为1280万新加坡元和1340万新加坡元[39]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亏绌约300万新加坡元,股份溢价总和约1490万新加坡元,累计亏绌约1790万新加坡元[100] - 本年度集团捐赠合共54000新加坡元,2020财年为56000新加坡元[10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370名雇员[104] - 2021年服务收益为19,858,170新加坡元,2020年为22,471,557新加坡元;2021年产品收益为1,558,283新加坡元,2020年无产品收益数据[174] - 2021年服务成本为21,416,453新加坡元,产品销售成本为12,255,012新加坡元;2020年服务成本为22,471,557新加坡元,产品销售成本为13,616,695新加坡元[174] - 2021年毛利为 - 13,656,186新加坡元,2020年为 - 13,616,695新加坡元[174] - 2021年除税前亏损为28,187新加坡元,2020年溢利为1,425,725新加坡元[174] - 2021年所得税开支为435,460新加坡元,2020年为162,646新加坡元[174] - 2021年除税后亏损为463,647新加坡元,2020年溢利为1,263,079新加坡元[174] - 2021年其他全面收益(除税后)为146,738新加坡元,2020年为24,968新加坡元[174] - 2021年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316,909新加坡元,2020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288,047新加坡元[174] - 2021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12,022新加坡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251,625新加坡元;2020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263,079新加坡元[174] - 2021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 - 0.02新加坡分,2020年为0.10新加坡分[174]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3368.5346万新加坡元,较2020年的3941.2823万新加坡元下降14.53%[17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851.183万新加坡元,较2020年的1392.2398万新加坡元下降38.86%[176]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36.6537万新加坡元,较2020年的738.3573万新加坡元下降54.40%[181] - 2021年公司非流动租赁负债为25.4012万新加坡元,较2020年的70.8701万新加坡元下降64.16%[176] - 2021年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98.6789万新加坡元,较2020年的755.1236万新加坡元下降33.96%[176] - 2021年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873.5795万新加坡元,较2020年的713.7155万新加坡元增长22.39%[175] - 2021年公司存货为87.3637万新加坡元,2020年无存货[175] - 2021年公司保留盈利为680.2621万新加坡元,较2020年的701.4643万新加坡元下降3.02%[175] - 2021年公司非控股权益为 - 25.1073万新加坡元,2020年为0[175] - 2021年公司本年度全面收益(亏损)总额为 - 31.6909万新加坡元[178] - 2021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4.4387万新加坡元,2020年为604.2652万新加坡元[182] - 2021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80.9383万新加坡元,2020年为414.7807万新加坡元[182]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08.7233万新加坡元,年初为1860.2537万新加坡元,年末为1463.7357万新加坡元;2020年减少净额为280.6886万新加坡元,年初为2166.0275万新加坡元,年末为1860.2537万新加坡元[182] - 2021年租赁负债年初为550.3726万新加坡元,年末为186.8425万新加坡元;2020年年初为1009.0621万新加坡元,年末为550.3726万新加坡元[18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劳务派遣及配套服务收益从2020财年约1520万新加坡元减至2021财年约138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9.1%[17] - 宿舍服务收益从2020财年约590万新加坡元下跌至2021财年约480万新加坡元[18] - 2021财年建造配套服务收益较2020财年减少约30万新加坡元[18] - 资讯科技服务收益从2020财年约36万新加坡元上升至2021财年约57万新加坡元[19] - 2021财年微创外科解决方案产品收益约160万新加坡元[19] 董事变动情况 - 柴志敏先生于2022年1月31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4][6] - 杨美华女士于2022年1月3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4][6] - 蒋江雨先生于2021年8月6日辞任董事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4][6] - 王华生56岁,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2019年7月19日生效,有15年房地产行业经验[49] - 严健军56岁,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及薪酬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2019年7月19日生效,有逾24年信息技术行业经验[50] - 范一民39岁,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成员,2019年7月19日生效,有逾13年银行业及金融业经验[51] - 杨美华62岁,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成员,2022年1月31日生效,在会计及财务领域经验丰富[52] - 2022年1月31日杨美华女士获委任为董事,柴志敏先生辞任董事;2021年8月6日蒋江雨先生辞任董事[60][61][63][65][67] - 四名董事(王振飞先生、李云平先生、范一民先生及杨美华女士)将在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有意膺选连任[106] 董事会及委员会相关情况 - 董事会负责监察及监管集团业务管理和整体表现,确立价值和标准,制订业务和投资计划等[57] - 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执行董事为陈国宝(主席)、王振飞(首席执行官)[59] - 非执行董事为杨福康(副主席)、李云平、王华生,蒋江雨于2021年8月6日辞任[59]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规定,即人数须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且至少有一名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等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6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任期分别为三年及一年,杨美华女士任期为一年[61] - 本年度董事会计划每年举行4次会议,实际举行4次定期会议和1次会议[64][65] - 陈国宝、王振飞、杨福康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4;李雲平为0/4;王华生为3/4;严健军为2/4;范一民为3/4;杨美华女士为0/0;蒋江雨先生为1/1;柴志敏先生为3/4[65] - 2021年6月24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陈国宝、王振飞、杨福康、蒋江雨先生、柴志敏先生出席次数为1/1;李雲平、王华生、严健军、范一民出席次数为0/1;杨美华女士为0/0[67] - 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分别由陈国宝先生及王振飞先生担任[68] - 董事会已设立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三个董事委员会[69]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9月26日设立,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2022年3月30日举行1次会议[70][71]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各董事出席会议情况:严健军先生1/2,杨福康先生2/2,王华生先生2/2,范一民先生1/2,杨美华女士0/0,柴志敏先生1/2[72] - 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9月26日成立,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2021年11月23日举行1次会议[73]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各董事出席会议情况:陈国宝先生2/2,李云平先生0/2,严健军先生0/2,范一民先生1/2,杨美华女士0/0,柴志敏先生2/2[74] - 薪酬委员会于2017年9月26日成立,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2022年3月30日举行1次会议[75][76]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各董事出席会议情况未完整给出,但2022年3月30日会议主席及成员均出席[76] - 董事出席会议情况:严建军1/2,王振飞2/2,范一民2/2,蒋江雨1/1,柴志敏2/2[77] - 董事会负责企业管治职能,本年度已检讨企业管治守则合规性及年报披露,监管董事及高管培训发展[78] - 公司采纳提名政策,提名委员会提名董事需考虑技术、多元化等因素[79] - 各董事须根据组织章程细则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及重选,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人数)须轮值退任,且每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80][81] - 董事会有权委任董事填补临时空缺或增加成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