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时创能源[11]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时创能源,代码688429[12] 财务审计情况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2]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董事会与会议情况 - 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报告期内董事会召开11次会议,审议41项议案,董事会有9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名[107] - 2023年召开多次董事会会议,涉及选举董事长、审议报告、调整募投项目等多项议案[144][145][146][147][148] - 董事会下设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战略四个专门委员会[150]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涉及财务报告审计等内容[150]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进行第二届高管提名[150] - 报告期内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涉及薪酬确认和股权激励[150] - 报告期内战略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涉及战略配售和股权激励[150] 财务报告声明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利润分配 - 2023年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6.47亿元[5] - 拟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4.00亿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800.00万元(含税)[5] -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 公司实施现金分红需满足可分配利润为正且现金充裕、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无重大投资计划或支出等条件[159] - 重大投资计划或支出指未来十二个月内拟对外投资等累计支出超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0%[160] - 满足条件时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连续三年累计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61]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比例最低80%;有重大支出安排,最低40%;成长期有重大支出安排,最低20%[161] - 董事会制定利润分配预案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表决同意,监事会全体监事过半数表决同意,股东大会经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62] - 董事会、监事会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提出利润分配提案[162] - 股东大会审议现金分红预案前需与股东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并及时答复[163] - 每10股派息0.45元,现金分红金额18000036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10.18%[168] - 公司利润分配政策不得随意变更,调整需经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等多环节审议通过[165] - 公司至少每三年审阅一次《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可根据相关因素进行适当调整[165] - 公司应在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利润分配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情况等信息[166] - 存在股东违规占用公司资金情况,利润分配时应扣减该股东所分配的现金红利以偿还占用资金[16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3年营业收入17.31亿元,较2022年减少27.74%[1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亿元,较2022年减少39.66%[1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6亿元,较2022年减少48.72%[13]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8亿元,较2022年减少128.94%[13]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14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68.62%[13] - 2023年末总资产34.17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42.26%[13]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47元,同比减少41.9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减少51.35%[14]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60%,较上年减少15.52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39%,较上年减少15.38个百分点[14]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41%,较上年增加4.40个百分点[14]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7.7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39.6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减少48.72%[14] - 2023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1.99个百分点[15]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降低128.94%[15] - 报告期末,2023年公司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42.26%[15]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88,822.36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4,735,011.83元[1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0,624,894.19元[18]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594,031,293.38元,期末余额387,112,198.59元,当期变动 -206,919,094.79元[19] - 2023年公司营收173,059.03万元,同比下降27.74%,净利润17,690.01万元,同比下降39.66%,净资产231,425.03万元,同比增长68.62%[20] - 2023年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出货量同比增长70.7%,碱抛辅助品销量增长94.01%,切割液产品营收3019万元,增长179.91%[20] - 2023年光伏设备业务营收2.41亿,同比下降21.08%,预计2024年新建生产线规划减少或影响设备销售收入[21] - 2023年光伏电池板块营收10.71亿,同比下降38.74%,主要因产能释放、价格下跌[22] - 2023年营业收入17.31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7亿元,同比下降39.66%,期末总资产34.1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3.14亿元[74] - 2023年营业收入17.31亿元,同比下降27.74%,营业成本12.68亿元,同比下降31.06%,销售费用1810.66万元,同比增长25.53%,管理费用1.14亿元,同比增长19.16%,财务费用 -534.45万元,同比下降211.24%,研发费用1.63亿元,同比增长35.76%[75]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78亿元,同比下降128.9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45亿元,同比下降24.62%,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27亿元,同比因首发募集资金到位而增加[75][77][78] - 2023年光伏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7.19亿元,同比减少27.18%,其中光伏湿制程辅助品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29.54%,光伏设备收入2.41亿元,同比减少21.08%,光伏电池收入10.71亿元,同比减少38.74%[79] - 2023年内销主营业务收入16.24亿元,同比减少25.42%,外销主营业务收入0.96亿元,同比减少47.97%,主营业务收入下降主要因光伏电池收入下降[79] - 营业收入下降因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波动下行,四季度电池片价格快速下跌[75] - 营业成本下降因电池成本随硅料价格下降而减少[75] - 销售费用增加因销售人员和销售设备增加[76] - 研发费用增加主要系职工薪酬与实验能耗增加[76] - 光伏湿制程辅助品生产量3011.49万升、销售量2896.47万升、库存量117.4万升,同比分别增长64.45%、70.69%、37.66%;光伏设备生产量48台、销售量214台、库存量40台,同比分别下降53.85%、13.36%、80.58%;光伏电池生产量41931.60万片、销售量40239.88万片、库存量2400.44万片,同比分别增长1.41%、下降6.07%、增长374.85%[80] - 光伏行业营业成本本期为12.5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27%[8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7.7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4.83%;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2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5.52%[81][82][83] - 销售费用本期为1810.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53%;管理费用本期为1.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16%;研发费用本期为1.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76%;财务费用本期为 - 534.4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1.24%;所得税费用本期为1559.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1.91%[84][85][86][8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7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8.94%;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3.4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6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0.27亿元,上年同期为 - 1.38亿元[87][88][89] - 光伏湿制程辅助品直接材料成本本期为9675.73万元,占总成本7.68%,较上年同期增长34.28%;直接人工成本本期为679.17万元,占总成本0.54%,较上年同期增长68.18%;制造费用本期为3319.30万元,占总成本2.64%,较上年同期增长43.31%[80] - 光伏设备直接材料成本本期为1.10亿元,占总成本8.71%,较上年同期下降17.87%;直接人工成本本期为1317.81万元,占总成本1.05%,较上年同期下降5.61%;制造费用本期为1173.81万元,占总成本0.93%,较上年同期下降2.02%[80] - 光伏电池直接材料成本本期为6.25亿元,占总成本49.64%,较上年同期下降45.53%;直接人工成本本期为1.11亿元,占总成本8.84%,较上年同期下降16.78%;制造费用本期为2.25亿元,占总成本17.88%,较上年同期下降11.15%[80] - 辅料及其他直接材料成本本期为2350.62万元,占总成本1.87%,较上年同期增长144.71%;直接人工成本本期为104.54万元,占总成本0.08%,较上年同期增长326.92%;制造费用本期为183.79万元,占总成本0.15%,较上年同期下降30.26%[80] - 客户二、客户四、客户五上年度非公司前五大客户;供应商二、供应商四、供应商五上年度非公司前五大供应商[82][84]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10.68亿元,占总资产31.26%,较上期增长1011.39%,因募集资金到位[9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3.87亿元,占总资产11.33%,较上期减少34.83%,因未到期理财产品减少[90] - 应收账款期末数为2.22亿元,占总资产6.49%,较上期增长58.31%,因辅助品销售增加[90] - 单晶硅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方面,182半片为23.47%,210半片为23.44%,研发最高转换效率为26.6%[93] - 光伏电站期初持有2座,总装机容量2.37MW,期末持有4座,总装机容量4.89MW[93] - 单晶硅电池产量41931.60万片,产能利用率92.69%,在建生产线设计产能4GW,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产[94] - 电池片制造设备产量48台,在建生产线设计产能190台,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94] - 光伏辅料及系统部件产量3011.49万升,产能利用率99.39%,在建生产线设计产能3000万升,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94] - 单晶硅电池产销率95.97%,境内销售收入10.61亿元,销售毛利率10.49%,境外销售收入937.82万元,销售毛利率 - 23.93%[96] - 电池片制造设备产销率445.83%,境内销售收入2.25亿元,销售毛利率44.8%,境外销售收入1610.90万元,销售毛利率34.27%[96] - 2023年光伏电池、设备、湿制程辅助品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937.82万元、1610.90万元、6944.86万元,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3.93%、34.27%、78.29%[97] - 2023年分布式光伏电站EPC工程-电站A、C已完成,收入分别为17.65万元、4.77万元,电站B验收中,收入为0[97] 行业情况 - 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达390GW,同比增长69.57%;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216.88GW,同比增长148.12%,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超600GW [32] - 保守估计2024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达190GW,累计装机超790GW;乐观估计新增装机量达220GW,累计装机有望超820GW [32] - 全球光伏发电加权平准化度电成本从2010年的0.445美元/千瓦时降至2022年的0.049美元/千瓦时,降幅达89% [33] - 2024年N型技术路线市占率预计达79%,其中TOPCon电池市占率约70%,PERC电池市场占比将被压缩[34] - 2023年N型TOPCon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25.0%以上,2024
时创能源(688429)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