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春一东(600148) - 2023 Q4 - 年度财报
600148长春一东(600148)2024-04-26 13:25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为696,189,493.77元,同比增长26.43%[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0,809.50元,去年同期为-7,045,582.65元[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60,461.57元,去年同期为-19,456,117.37元[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764,352.95元,去年同期为203,920,332.61元[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71,201,178.85元,同比减少0.62%[9] - 2023年总资产为1,246,566,435.07元,同比增长17.33%[1]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047元,较2022年增长不适用[1]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14%,较2022年增长不适用[1] - 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第一季度137,488,524.95元,第二季度219,125,910.95元,第三季度161,583,810.59元,第四季度177,991,247.28元[1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第一季度-10,145,780.55元,第二季度3,048,704.00元,第三季度-4,122,972.58元,第四季度11,880,858.63元[13]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第一季度2,332,372.82元,第二季度-44,587,523.60元,第三季度146,014,097.89元,第四季度-166,523,300.06元[13]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4,921,271.07元,较2022年减少7,489,263.65元[14]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353,011.09元,较2022年减少6,991,921.01元[14]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64,499.99元,较2022年减少178,061.74元[14] - 2023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3,417.96元,较2022年增加25,024.35元[14] - 2023年度长春一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为679.73万元,同比增长201.32%[46] - 2023年度沈阳一东四环离合器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为188.08万元,同比增长29.62%[46] - 2023年度Yidong Clutch RUS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为537.03万元,同比下降1.19%[46] - 公司营业收入为696,189,493.77元,同比增长26.43%[23] - 公司营业成本为557,202,872.90元,同比增长26.62%[23] - 公司净利润为66万元[22] - 公司资产总额为124,657万元,比期初增加了17.33%[22] - 公司2024年主营收入预算为80,000万元,利润总额预算为3,000万元[49]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151] - 资本公积为89,117,475.01元[152] - 盈余公积为36,583,510.50元[152] - 未分配利润为199,491,063.11元[15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17,771,300.58元[152] - 综合收益总额为5,908,808.19元[160] - 专项储备为1,317,426.74元[160] - 本期提取专项储备为1,718,215.30元[160] - 本期使用专项储备为3,035,642.04元[160]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0,467,410.35元[160]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期初余额为331,444,558.00元[162] - 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15,568,529.10元[162] - 综合收益总额为2,488,461.40元[162] - 利润分配为12,382,691.46元[162]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为1,949,074.33元[163]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为2,646,450.57元[163] - 本期期末余额为315,876,028.90元[163] - 公司股本总额为141,516,450股[164] - 公司主要生产离合器和驾驶室液压翻转机构,主要市场为商用车和乘用车[164] - 公司经营模式以主机配套为主,售后服务市场销售为辅[164] - 公司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74]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7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7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3] - 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方实施控制的,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75] - 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时,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175]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本公司确认与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179][180] - 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将外币金额折合成人民币记账[182] - 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余额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3] - 金融资产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84][185] - 公司将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186] - 公司将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8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8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债权投资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包括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等,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9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91] - 公司终止确认金融资产的条件包括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金融资产已转移且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金融资产已转移但未保留对金融资产的控制[192]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3] - 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存货[196] - 存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支出[196] - 公司使用永续盘存制进行存货盘存[196] -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和财务担保合同等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会计处理[194] - 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在初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险,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194] - 公司对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范的交易形成的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194] - 公司对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范的交易形成的租赁应收款,选择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194] - 公司对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194] - 公司对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所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194] - 公司对金融工具减值的测试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194] - 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方法适用[200] - 共同控制的判断标准: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200] - 重大影响的判断标准: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200] 市场表现 - 公司国际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16] - 液压举升机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升至35%,稳居国内同行业第一[16] - 后市场全年重卡销量较上年增长13%[16] - 2023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17] - 2023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17] - 2023年中重卡全年需求101.8万辆,同比提升32.5%[17] - 预计2024年重卡销量将达到100万辆[47] - 预计2025年重型卡车自动挡车型渗透率达到50%[47]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实现离合器产品在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售后市场的新突破[49] - 公司将推进开发燃油、混动、电动车型的AMT变速箱传动系统软、硬件产品[49] - 公司将依托液压技术开发液压尾板,快速实现产业化[49] - 公司销售市场辐射全国,主机配套覆盖主流重卡前十企业[21] - 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卡玛斯合资建设“Yidong Cluch RUS”有限责任公司[21] - 公司液压举升机构产品备受荷兰、德国等欧洲国家主机信赖[21] 研发与创新 - 全年专利受理45项[15] - 全年开展改善项目109项,实现节创397万元,降本321万元[16] - 设备OEE从56%提升到87%[16] - 全年技术人才引进25人,社会化引进软件、仿真、标定等专业技术人才4人,招聘技术领域硕士3人,博士1人[16] - 公司新产品贡献率超过40%[21] - 公司拥有1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21] - 公司研发投入合计为39,779,271.77元[3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71%[31]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32.32%[3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7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9%[31]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拟以2023年末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含税),共分配利润4,245,493.5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42.47%[4] - 公司坚持深化改革,提升效能增效益,包括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组织运行效能、强化契约目标的科学性和挑战性[50] - 公司提升治理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开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和投资者回报[50] - 公司深入开展精益管理,建立健全各级领导人员学精益、讲精益、干精益的管理机制,结合DPS管理体系,将精益管理体系和各层级人员的职责及具体工作进行联动[50] - 公司加强目标管理,推动改善经营指标,全力抓好挖潜增效、降本增效、提质增效,以财务分析、绩效管理、精益管理方式推动指标改善[50] - 公司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立健全公司审计监督、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依法治企、合规经营等5项职能贯通融合的风险管理架构[50] - 公司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防范化解财务风险,建立健全多层次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积极运用司库信息系统“七道防线”开展监测预警和风险拦截[50] - 公司坚持强基固本,筑牢安全基石,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全面落实“聚焦基层一线”抓落实安全生产专项行动[50] - 公司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构建上下贯通、同向发力的工作体系,压紧压实政治责任,推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看齐对标”机制[50] - 公司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党建+”创建活动,落实公司“七彩党建”工作安排[50] - 公司开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