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欧洲纯电动汽车销售低迷,但车企因欧盟收紧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而难以削减销售计划,这一政策可能削弱欧盟区域内汽车产业,有利于中国专业EV厂商,欧盟和汽车巨头在理想与现实间摇摆 [1][2][4] 欧盟政策情况 - 自2025年起,欧盟收紧区域内销售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目前标准为每公里排放107克以下,将减少12%调整为94克以下,按新车整体平均值计算 [2] - 大型汽车厂商需将不排放二氧化碳的EV销售比例从2023年的16%提高至28% [2] - 若到2025年底未达标准,大型汽车企业需根据排放量和销量支付罚款,估算罚款总额每年达100亿欧元 [2] - 欧盟将于2026年评估和验证环境政策进展,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2024年9月要求提前一年验证并出台短期救济措施 [3] 欧洲车企情况 销售计划与目标 - 很多企业未下调欧洲EV销售计划,丰田2024年9月下调全球EV销售计划3成,但维持欧洲市场EV在新车销量中占2成的目标 [1] - 大众停止德国国内两家工厂汽车生产,但低价小型车等EV投放计划无明显改变 [2] 应对态度 - 大众、雷诺等呼吁本国政府放宽标准,德国总理朔尔茨2024年11月表示不应对企业处以罚款 [3] - 宝马总裁奥利弗·齐普策对放宽标准持消极态度,宝马将按计划2025年销售新款EV系列,2028年与丰田推出燃料电池车 [3] 市场情况 欧洲市场 - 欧洲EV需求受德国等停止购车补贴影响陷入低迷,2024年31个主要国家EV销量199万3102辆,比2023年减少1% [2] - 欧洲大型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苦战,业绩恶化,在欧洲想下调EV销量目标通过汽油车赚钱会面临罚款 [2] 排放配额机制 - 车企可从专业EV厂商购买多余排放配额减少罚款,丰田等考虑向特斯拉支付费用 [4] - 欧洲专业EV厂商多为比亚迪等中国企业,欧盟对中国产EV征额外关税,购买排放配额可能抵消关税效果 [4]
EV不振仍维持销售计划,车企在欧洲陷两难
日经中文网·2025-01-24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