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平台“先用后付”模式缘何惹争议?
中国经济网·2025-02-09 07:27
购物平台"先用后付"模式缘何惹争议 "一觉醒来,爷爷通过'先用后付'买了54件商品,求助是否可退。"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求助信 息,引发了大量关注。近期,"为啥莫名其妙就开了'先用后付'""'先用后付'开通容易取消难"等话题登 上热搜榜。围绕"先用后付"这种新型的支付方式,有支持者认为,它是促进消费便捷化的重要创新,能 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感;有反对者担忧,可能加剧冲动消费,对于财务管理能力较弱的群体,可能构成 潜在的消费陷阱。 "先用后付"开通容易取消难 去年"双11"促销期间,"先用后付"成为电商平台新玩法。所谓"先用后付",即允许符合条件的用户在购 物时先0元下单,收到商品时先试用体验,待点击确认收货键后再进行付款。目前,我国多家电商平台 都相继推出了该项服务。 对于为何会使用"先用后付"功能,许多消费者反映,他们并非主动选择"先用后付",而是在支付页面默 认推荐或不小心点击下开通的。有的平台甚至会更改默认支付方式,在部分商品页面弱化或隐藏添加购 物车的选项,导致原本想收藏或放入购物车的商品,变成了直接下单。 "一开始是平台给我推荐,我就想着试试,用了感觉挺方便就没有取消。"江西的刘女士表示,她并非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