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集聚与资本影响力
icon
搜索文档
31省市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广东884家居首 头部企业带动效应显著
搜狐财经· 2025-10-05 08:15
上市公司区域分布格局 - 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全国前三,分别为884家、727家和713家,体现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活跃度高、企业资本化程度深的优势 [1] - 北京市和上海市作为直辖市,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476家和449家,依托总部经济与金融中心地位位居前列 [1] - 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上市公司数量偏少,分别为10家、16家和22家,反映区域经济基础与资本市场参与度的差距 [1] 总市值与平均市值特征 - 北京市以上市公司总市值311,230亿元居全国首位,背后是大量央企和头部科技企业的支撑 [1][2] - 广东省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96,336亿元,依托庞大的企业基数形成规模优势 [1][2] - 北京市上市公司平均市值达654亿元,贵州省为614亿元,两地遥遥领先,说明上市公司整体规模大 [3] - 上海市和天津市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分别为260亿元和265亿元,体现区域内企业的整体质量较高 [3] - 吉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偏低,分别为89亿元和85亿元,反映企业平均规模偏小 [3] 龙头企业市值影响力 - 北京市、福建省、贵州省拥有超大型上市公司,其最大市值分别达到26,018亿元、18,338亿元和18,083亿元,对区域总市值拉动明显 [4] - 福建省上市公司最小市值仅1亿元,为全国最低,说明当地存在规模极小的上市公司 [4] - 海南省和青海省上市公司最小市值相对较高,分别为27亿元和25亿元,反映这些区域上市公司的市值下限更稳定 [4] 城市层级资本市场表现 - 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稳居上市公司数量与总市值前三,北京数量476家、总市值超31万亿,深圳数量424家、总市值12.8万亿,上海数量449家、总市值11.7万亿 [5][8] - 杭州市、苏州市、广州市等新一线与强二线城市表现突出,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232家、225家和154家,总市值平均值较高,如杭州146亿元、苏州114亿元 [5][8] - 福州市上市公司平均市值达269亿元,显著高于其他城市,依赖少数高市值企业 [9] - 泰州市和汕头市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偏低,分别为58亿元和68亿元,体现企业以中小型上市公司为主 [9] 区县级资本市场分化 - 海淀区、浦东新区、南山区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前三,分别为167家、158家和143家,成为上市公司最密集的核心引擎 [10][11] - 西城区和东城区总市值分别超过13万亿和6.5万亿,体现总部经济与金融产业的市值拉动效应 [10][12] - 西城区上市公司平均市值达3,172亿元,东城区为2,515亿元,福田区为644亿元,大幅领先,反映单个上市公司体量极重 [10][13] - 张家港市和奉贤区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偏低,分别为67亿元和84亿元,体现以中小型上市公司为主的规模特征 [13] 区域发展路径差异 - 海淀区和南山区走科创驱动路线,依靠大量科技企业资本化实现上市数量领先 [15] - 浦东新区和宝安区走产业集群与资本赋能路线,依托成熟产业基础孵化上市公司 [15] - 江阴市和张家港市等传统工业强区依靠制造业龙头维持上市企业数量,展现制造型发展路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