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信息
icon
搜索文档
“制造立市 文旅兴城”双轮驱动 湖南衡阳构建特色产业格局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21:37
在20日于长沙举行的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衡阳市专场上,一系列亮眼数据与发展案例 的发布,集中展示了该市近年来的建设成就。 "制造立市 文旅兴城"双轮驱动 湖南衡阳构建特色产业格局 中新网长沙10月20日电 (记者 鲁毅)"十四五"期间,作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衡阳大力实施"制造立 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形成了独具衡阳特色的发展路径,不仅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3508.5亿元 增长至2024年的4491.7亿元,还连续四年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全国数字百强城市、全国"城 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 特色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10月2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长沙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衡阳市"十四五"发展成就。中 新网记者 鲁毅 摄 多个产业集群入列"国家队" 衡阳以"制造立市"为核心战略,推动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 业集群入列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湖南省第五个入选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盐卤化工、铜铅锌材 料产业也相继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培育成效显著:衡钢集团产值从2020年88亿元增至2024年146亿元;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 ...
广东“万企进百校”吉林揽才 肇庆千亿集群靶向引才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21:33
肇庆作为广东制造的"生力军"之一,以制造业"发家、当家、兴家",已成功培育新能源汽车、金属加工 2个千亿元级以及新型储能、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4个五百亿元级产业集群,稳居全国先进制造 业百强市行列。 广东省、肇庆市的产业图景,与吉林高校在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学、软件工程等关键学科的优势 高度契合。 招聘活动采取"点面结合"的"靶向引才"策略,在吉林大学举办大型综合双选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延边 大学举办"小而美"特色专场,精准对接师范、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统筹拿出超500个事业编制岗 位,在吉林组织笔试和面试,让学子"足不出校"就能锁定心仪工作。 中新网广州10月20日电 (蔡敏婕 苏燕君)今年秋招,广东省推进"万企进百校",向全国各地的优秀高校 毕业生发出"湾区请柬"。 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日发布消息称,"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吉林 站)当天在吉林大学开场,提供超1.3万个优质岗位,年薪大部分在20万元以上,向广大优秀高校毕业生 发出"湾区请柬",为广东产业发展注入人才活力。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由教育部联合广东省委、省政府主办。记者了解到,当天,有近200家知 ...
从“制造立市”到“文旅兴城”,衡阳市交出“十四五”精彩答卷
长沙晚报· 2025-10-20 18:46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金)今天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介绍了衡阳过去五年的发展情况,展现衡阳作为省域副 中心城市的担当与成果。 衡阳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注重"打基础、利长远"。2023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省率先获批,发展智能衡器计 量、人形机器人产业也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培育百(千)亿企业,衡钢、特变电工、五矿铜业等企业产值大幅增 长,正"一企一策"扶持中核二七二等企业冲击百亿。 "十四五"期间,衡阳累计获得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等45个国省平台,出台"园区18条""衡十条""餐 饮十条"等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深耕文化生态建设,借助船山文化等深厚文化积淀,培育出"追求卓越、攻坚克 难"衡阳精神,为城市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目前,衡阳已同步启动"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随着全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推进,衡阳"稳五进三布 二"的产业发展蓝图也越发清晰。 新闻多一点 "稳五"即稳定输变电装备、盐卤化工等五大优势产业,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实力强劲,盐卤化工 有多个百亿项目,钢管及有色金属 ...
50亿,江夏科投与北京电控产投拟共同成立产业投资基金
FOFWEEKLY· 2025-10-20 18:09
来源:江夏融媒 每日|荐读 10月17日,武汉市江夏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夏科投")与北京电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电控产投")签订战略合作协 议。合作双方将紧扣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与全球信息技术产业链重构机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针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光 电子等重点产业领域,以及新技术和未来产业制高点项目,实施前瞻性布局。 据了解,合作双方将依托资本运营和投资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充分发挥资本赋能优势,在电子信息产业和泛金融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拟共同设立总 规摸50亿产业投资基金注册落地江夏。 论坛: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圆满举办:内地携手香港,共话科创时代中国力量 荐读: 重新发现香港:科创时代的新蓝图 榜单: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正式发布 热文: 今天,LP、GP都往厦门飞 ...
深圳领跑前三季度城市外贸,单月增速转负
第一财经· 2025-10-20 16:29
相比去年同期,单月降幅显著收窄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深圳外贸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一般贸易占比过半,保税物流增速较快。前三季度,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81万亿元,占同 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53.8%。同期,保税物流进出口9024.3亿元,增长8.7%,占26.8%;加工贸易进出口 6356.4亿元,增长2.1%。 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近七成,外商投资企业保持快速增势。前三季度,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2.32万 亿元,占68.9%。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268.8亿元,增长12.7%,占27.6%;国有企业进出口1176 亿元。 三是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合计占比近8成。前三季度,深圳对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2.63万亿 元,增长2.2%,占78.3%。其中,对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欧盟、韩国、日本、墨西哥进出口分别增长 8.6%、16.2%、2.4%、8.2%、17.3%、1.6%。 四是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产品出口保持良好竞争优势。前三季度,深圳出口机电产品1.54 万亿元,增长4.5%,占同期深圳出口总值的75.7%。 2024年"外贸第一城"深圳今年前三季度"守擂"成功,但单月进出 ...
广东将率先完成约200个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 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产品碳足迹互认机制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0 15:58
10月16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 案》)的有关情况。《方案》明确,到2027年基本建立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并完成200个左右产品 碳足迹核算评价。 将率先核算评估省重点产品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和。碳足迹核算的 对象包括产品、个人、家庭、机构或企业等,其中产品碳足迹反映产品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碳排放量,此 次《方案》便主要聚焦产品碳足迹。其中明确,将率先对广东的重点产品进行碳足迹核算评估,到2027 年完成20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 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交流合作处处长关绣娟介绍,这一目标主要基于广东产业特点和外贸需求 确定,优势特色产品包括电子信息、海上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纺织等,"这些产品产量 或市场占有率较高,减排贡献突出、供应链带动作用比较明显"。 在金融政策方面,将产品碳足迹列入贷款和融资主体绿色低碳水平评价指标;鼓励金融机构合理采信企 业碳足迹披露信息,并基于碳足迹信息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鼓励投资机构和评级机构将产品碳 足迹纳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 ...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安徽蚌埠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0 15:29
综合保税区设立与验收 - 安徽蚌埠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七部委联合验收,正式具备封关运行条件 [1] - 该保税区是安徽省第六个、皖北地区首个综合保税区 [1] - 联合验收组对卡口、查验场地、巡逻道路等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后,确认其符合国家规定 [3] 保税区规划与产业定位 - 蚌埠综合保税区于2024年7月28日获国务院批复设立,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 [3] - 规划建设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研发、保税服务和海关查验五大功能区 [3] - 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 发展优势与战略作用 - 封关运行后将依托蚌埠市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 [5] - 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综保区"的政策叠加优势,吸引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5] - 在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并通过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构建开放新格局 [5]
3.36万亿元,保持首位!深圳外贸韧性何来?
搜狐财经· 2025-10-20 13:49
尽管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深圳外贸仍然顶压前行,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前 三季度深圳累计进出口规模保持内地外贸城市首位,达3.36万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正增长,同比增长 0.1%。其中,出口2.04万亿元;进口1.32万亿元,增长8.4%。 深圳外贸的韧性何在?综合来看,深圳外贸大盘稳固有底气,民营企业作为主力军,通过打造品牌与产 品创新成为外贸"压舱石";进出口结构优化有朝气,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新兴产业升级,产品创新不 断、出口动能澎湃;"朋友圈"持续开拓有锐气,对东盟等贸易伙伴合作深化,贸易伙伴持续多元增长。 这些都将为下一阶段应对外部挑战,筑牢全年外贸高质量发展根基提供有力支撑。 底气稳,民营企业中军大盘稳固 外贸有底气,源于深圳外贸大盘稳固。而占市场企业总量97%的深圳民营企业,一直是稳定外贸大盘 的"主力军"、开拓市场的"排头兵"和技术创新的"探路者"。 传统行业的民营企业主动作为,凭精准定位契合海外多元需求,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实现转型突破。 产品创新是品牌出海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很多深企通过产品创新完成"华丽转身"。"我们自主研发的全 碳纱一体化成型技术,能让碳纤维结构件一次成型, ...
3.36万亿!前三季度深圳外贸继续领跑
南方都市报· 2025-10-20 13:14
一是一般贸易占比过半,保税物流增速较快。前三季度,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81万亿元,占同 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下同)53.8%。同期,保税物流进出口9024.3亿元,增长8.7%,占26.8%;加工贸 易进出口6356.4亿元,增长2.1%。 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近七成,外商投资企业保持快速增势。前三季度,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2.32万 亿元,占68.9%。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268.8亿元,增长12.7%,占27.6%;国有企业进出口1176 亿元。 三是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合计占比近8成。前三季度,深圳对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2.63万亿 元,增长2.2%,占78.3%。其中,对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欧盟、韩国、日本、墨西哥进出口分别增长 8.6%、16.2%、2.4%、8.2%、17.3%、1.6%。 南都讯 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以来深圳外贸顶压前行,前三季度累计进出口规模保持内地外贸城市首 位,达3.36万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正增长,同比(下同)增长0.1%。其中,出口2.04万亿元;进口 1.32万亿元,增长8.4%。 前三季度深圳外贸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四是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和新兴产业相 ...
这项增速全国“三连冠”,释放海南“向新力”
海南日报· 2025-10-20 09:06
邱江华 10月17日,2024年海南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 展(R&D)经费109.61亿元,比上年增加19.81亿元,增长22.1%,高于全国13.2个百分点。据悉,这项增 速位列全国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海南R&D经费投入增速连续第三年位居全国第一。"三连冠"可以充分说 明,这绝非偶然的数字波动,更不是短期政策红利催生的临时效应,而是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科 技创新活动日益活跃的体现,为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坚实、更持续的动能。 R&D经费不只是简单"花钱",而是未来竞争力的"储蓄" 要读懂这份"三连冠"成绩单的分量,首先要厘清一个关键概念:什么是R&D经费? R&D经费,是指为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创新或工艺改进,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大 领域投入的资金总和。基础研究是探索"从0到1"的原始突破,应用研究是衔接"从1到10"的技术转化, 试验发展则是实现"从10到100"的产业落地,三者共同构成了创新链条的完整闭环。 R&D经费的投入强度(R&D经费占GDP比重)与增速,反映出一个地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更预 示着其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