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诬告陷害

搜索文档
泰州市海陵区:为被诬陷者正名 为干事者撑腰 向诬告者亮剑
新华日报· 2025-07-02 09:09
事件概述 - 海陵区城中街道一名工作人员被网络造谣举报贪污受贿,经纪委监委核查发现事实与网帖不符 [2] - 发帖人翟某承认捏造事实以博取眼球和流量,公安机关依法对其给予治安处罚 [2] - 纪委监委迅速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对当事人进行情绪疏导,帮助其卸下思想包袱 [2] 纪委监委工作机制 - 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和打击诬告陷害工作,保护基层干部积极性 [3] - 构建"3+3"惩治诬告陷害联动处置机制,联合公安、信访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和线索互送 [3] - 对恶意诽谤、造谣诬告行为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维护公平正义 [3] 基层工作影响 - 失实举报和诬告陷害可能影响基层干部心理和生活,损害党群关系 [3] - 纪委监委通过及时澄清正名,保障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2][3]
为干事创业贡献纪检监察力量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1 08:00
纪检监察工作导向 - 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从严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作为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前提下积极作为[1] - 石嘴山市纪委监委通过打击诬告陷害、澄清正名、回访教育等措施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1] - 采取"持剑"反腐与"拿盾"护航并重策略,匡正干事导向并增强动力[1] 制度机制建设 - 出台《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若干措施》《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澄清正名办法》等制度[2] - 组建专业研判小组区分诬告陷害与错告行为,明确澄清正名流程并纳入"一把手"监督细则[2] - 2024年累计回复党风廉政意见7172人次,建立跨部门信息沟通机制规范澄清工作[2] 工作执行原则 -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通过还原事实真相做出客观评价[3] - 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注重教育转化干部并依规从宽处理认错者[3] - 对受处分干部实施"一人一策"回访教育,据实提出使用建议[3] 澄清正名实施 - 结合日常监督与个人表现精准甄别举报内容,区分故意违规与工作失误[4] - 2024年为14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采取当面告知、书面通知等多种方式消除影响[4] - 动态跟踪澄清对象表现,加强组织关怀引导其正确对待监督[4] 诬告行为查处 - 联合政法机关建立线索移送处置机制,综合考量主观动机等因素查处诬告[5] - 严格区分诬告陷害与错告,对恶意举报者严肃处理以源头预防[5] - 2024年回访207名受处分干部,加强思想引导营造良好环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