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正名

搜索文档
陕西常态化抓实党的纪律建设 营造遵规守纪干事创业氛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7 08:08
党纪学习教育与监督执纪 - 陕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 把党的纪律建设融入日常教育管理监督 综合发挥纪律教育约束和保障激励作用 [3][4] - 泾阳县纪委监委将公开宣布处分决定作为警示教育重要举措 2024年通过现场宣布处分决定让畜牧产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黄晓旭等受到深刻警醒 [5] - 陕西省连续7年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 各级党委(党组)将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必修课 在主体班次中安排辅导课程 [7] 纪律执行与问责机制 - 石泉县纪委监委2024年2月抽查发现某局违规向受撤职处分的韩某某发放年终奖 立即要求整改 [9] - 商洛市纪委监委制定规范问责工作通知 严格审核各县(区)上报的问责案件 2024年及时纠正问责不到位等问题 [10] - 陕西省纪委监委2024年组织全省案件质量评查 直查52个县(区市) 组织各市互查33个县(区市) 发布典型案例和工作提示 [10][11] 受处分干部教育管理 - 阎良区关山街道纪工委通过回访教育 帮助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康桥村党支部书记赵某重拾工作信心 [3] - 灞桥区纪委监委2023年以来有5名受处分干部因表现突出被提拔 其中灞桥街道干部杨某受政务警告处分后经教育获得重用 [13] - 靖边县纪委监委召开澄清会 为被诬告的园艺技术推广中心干部张某澄清正名 消除其工作压力 [14] 差异化纪律教育 - 陕西省开展分层分类纪律教育 针对不同系统/岗位/层级/年龄干部实施差异化教育 新入职镇坪县纪委监委组宣部干部小武通过廉政谈话强化纪律意识 [6] - 镇坪县建立干部成长全周期纪律教育机制 组建宣讲团深入机关单位宣讲 2024年重点加强"关键少数"和新入职干部教育 [7] - 陕西省通过"小秦说纪"等创新形式开展教育 同时分级分类编印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 制作专题警示教育片 [8]
泰州市海陵区:为被诬陷者正名 为干事者撑腰 向诬告者亮剑
新华日报· 2025-07-02 09:09
事件概述 - 海陵区城中街道一名工作人员被网络造谣举报贪污受贿,经纪委监委核查发现事实与网帖不符 [2] - 发帖人翟某承认捏造事实以博取眼球和流量,公安机关依法对其给予治安处罚 [2] - 纪委监委迅速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对当事人进行情绪疏导,帮助其卸下思想包袱 [2] 纪委监委工作机制 - 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和打击诬告陷害工作,保护基层干部积极性 [3] - 构建"3+3"惩治诬告陷害联动处置机制,联合公安、信访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和线索互送 [3] - 对恶意诽谤、造谣诬告行为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维护公平正义 [3] 基层工作影响 - 失实举报和诬告陷害可能影响基层干部心理和生活,损害党群关系 [3] - 纪委监委通过及时澄清正名,保障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2][3]
为干事创业贡献纪检监察力量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1 08:00
纪检监察工作导向 - 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从严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作为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前提下积极作为[1] - 石嘴山市纪委监委通过打击诬告陷害、澄清正名、回访教育等措施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1] - 采取"持剑"反腐与"拿盾"护航并重策略,匡正干事导向并增强动力[1] 制度机制建设 - 出台《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若干措施》《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澄清正名办法》等制度[2] - 组建专业研判小组区分诬告陷害与错告行为,明确澄清正名流程并纳入"一把手"监督细则[2] - 2024年累计回复党风廉政意见7172人次,建立跨部门信息沟通机制规范澄清工作[2] 工作执行原则 -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通过还原事实真相做出客观评价[3] - 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注重教育转化干部并依规从宽处理认错者[3] - 对受处分干部实施"一人一策"回访教育,据实提出使用建议[3] 澄清正名实施 - 结合日常监督与个人表现精准甄别举报内容,区分故意违规与工作失误[4] - 2024年为14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采取当面告知、书面通知等多种方式消除影响[4] - 动态跟踪澄清对象表现,加强组织关怀引导其正确对待监督[4] 诬告行为查处 - 联合政法机关建立线索移送处置机制,综合考量主观动机等因素查处诬告[5] - 严格区分诬告陷害与错告,对恶意举报者严肃处理以源头预防[5] - 2024年回访207名受处分干部,加强思想引导营造良好环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