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监管沙盒
icon
搜索文档
“中概股回流”推演,机遇还是挑战?!港股市场如何“来得了、接得住、发展得好”
证券时报· 2025-04-18 20:00
中概股回流背景与现状 - 截至4月18日,在美上市中概股总计390家,合计总市值超过9200亿美元 [1][2] - 前20家中概股公司市值超过7800亿美元,占比约85%,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等 [2] - 美国政府可能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采取行动,若不允许检查会计底稿将面临退市风险 [1] - 香港特区政府已指示证监会和港交所做好准备,旨在使香港成为中概股回流首选上市地 [1] 符合回流条件的公司分析 - 高盛测算显示,当前符合回流香港条件的中概股有27家,总市值为1.4万亿港元 [2] - 覆盖电商、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包括拼多多、满帮、富途等公司 [2] - 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头部公司多数已在香港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 [2] - 目前仅在美股市场上市的公司包括拼多多、亚玛芬体育、富途控股、满帮、唯品会等少数企业 [2] 适合回流的行业与企业特征 - 适合回流港股上市的行业包括互联网与科技、新能源与电动车、零售与消费 [3] - 市值在百亿美元以上的行业龙头企业适合回流 [3] - 在细分领域具备特色和竞争优势且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中等市值公司也适合回流 [3] 香港市场的准备与制度优化 - 香港自2018年推行上市制度改革,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开放同股不同权限制、接受第二上市 [4] - 2025年2月香港表示将改善审批流程,优化双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门槛,研究设立退市后场外交易机制 [4] - 优化后的制度将放宽对企业市值、行业属性及合规年限的限制 [4] - 多家中概股在港二次上市和双重上市为香港积累了经验 [7] 中概股回流对香港市场的影响 - 中概股回流将活跃市场,长期有助于吸引全球投资者关注和境内外资金流入,提升市场流动性 [5] - 回流将优化港股市场结构,提升新经济板块比重,使指数更能反映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实际情况 [5] - 2025年以来港股日均交易额超过2400亿港元,远超历史峰值 [5] - 截至4月17日,港股通累计净买入4.30万亿港元,年内成交净买入6044.61亿港元,达2024年全年的74.82% [5] 香港市场当前表现与未来定位 - 截至目前港股上市公司超过2600家,总市值接近40万亿港元 [6] - 截至4月18日,恒生指数年内上涨6.6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9.38% [6] - 成功承接中概股回流将加速香港融入"双循环"格局,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跳板并吸引海外资金配置中国资产 [6] - 这一过程或将重塑全球金融权力结构 [6] 市场面临的挑战与专家建议 - 美国市场采用"披露制"而香港更接近"核准制",需衔接好两个市场不同的监管制度 [7] - 若大批量中概股回流,港股市场资金可能承压,导致部分股票交易活跃度不足或出现供大于求局面 [8] - 专家建议设立"跨境监管沙盒",允许在特定试点范围内豁免部分规则,探索与内地及国际监管机构的互认机制 [7] - 建议推动做市商为回流中概股提供双向报价,开发挂钩中概股的期权、期货产品以提升市场深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