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最高涨超1600%!上市潮、上涨潮、出海潮!这一板块彻底火了!
证券时报· 2025-08-30 20:26
| | | | 相对发行价涨跌幅 | | --- | --- | --- | --- | | 平号 | 代码 | 名称 | 首日收盘涨跌幅 | | | | | (%) | | 1 | 2591.HK | 银诺医药-B | 206.48 | | 2 | 3858 HK | 佳鑫国际资源 | 177.84 | | 3 | 2627.HK | 中慧生物-B | 157.98 | | 4 | 9606.HK | 映恩生物-B | 116.70 | | 5 | 9887.HK | 维立志博-B | 91.71 | | 6 | 2617.HK | 药捷安康-B | 78.71 | | 7 | 9678.HK | 云知声 | 44.59 | | 8 | 2097.HK | 蜜雪集团 | 43.21 | | 9 | 2609.HK | 佰泽医疗 | 42.18 | | 10 | 6603.HK | IFBH | 42.09 | 除了已经上市的公司外,18A板块的后备上市力量也颇为丰富。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在8月20日的2025年中 期业绩会上透露,"从香港交易所推出'科企专线'以来,一共新增了50家18A和18C公司 ...
医药“暖春”悬而未决:临床需求与市场周期博弈之解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5:44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2024年末至2025年上半年生物医药行业经历显著行情上涨,估值进入恢复阶段[1] - 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增长支持行业复苏,中国医药市场表现强劲[1] - 港股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和科创板再度开放显示行业回暖迹象[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药企达成72起海外授权交易,同比增长38%,总金额达608亿美元[5] - 海外授权交易金额超过2024年全年的519亿美元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362亿美元[5] 投资与融资环境 - 一级市场仍处于寒冬期,二级市场繁荣需持续6-12个月才能带动一级市场资金回归[2] - 生物医药企业上市难度较大,融资渠道趋于多元化[3] - 活跃投资机构数量寥寥,市场全面复苏尚需时日[3] - 翰宇药业探索以"创新药研发未来收益权"为底层资产的RWA代币化试点项目[11] - RWA融资模式在海外Web3领域备受瞩目,成为新型融资工具[11] 企业竞争力与研发方向 - 中国企业"从1到10"的研发效率全球领先,得益于工程师红利和临床资源红利[6] - 中国创新者与美国的开发差距从10年缩短至3.7年[5] - 投资重点转向能参与全球竞争的"奥运品种"(best-in-class产品)[4] - 最具成药潜力的赛道集中在免疫领域及代谢与心血管领域[7] - ADC药物成为中国早期出海主要产品,后续可能出现双抗和多抗局面[9] 临床价值与市场需求 - 真正解决临床问题的企业能穿越市场周期,估值差异不影响长期价值[2] - 医保集采压力下,市场对高性价比产品需求日益迫切[4] - 细胞基因疗法(CGT)前景广阔但商业模式尚未成熟[7] - 全球医疗体系形成两种格局:欧美高举高打式和中国普惠式[10] - 人口老龄化导致医疗需求增长与资金不足的矛盾突出[4] 国际化与市场拓展 - 中国医药企业出海成为重要增长方向,东南亚和非洲成为战略重点[10] - 到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从80亿增长至97亿,非洲将贡献13亿新增人口[11] - 企业需明确服务对象,选择专注单一市场或开拓双向市场[10] - 对外授权活动迅猛增长,中国生物科技全球认可度显著提升[5] - 中国企业2019年开启出海发展之路,将涌现众多杰出人才[13] 研发投入与效率 - 跨国药企每年研发投入高达100亿美元,但高投入不保证即时回报[8] - 全球前50大制药公司2012年研发费用总计超过1000亿美元,占销售额18%[8] - 辉瑞研发投入占年销售额11.4%,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8] - 药物研发呈漏斗状,需要一定数量规模才可能取得成果[8] - 人工智能加速科学发展速度,对研发效率产生重要影响[7]
深圳再迎两只“村企”基金 | 融中投融资周报
搜狐财经· 2025-08-30 13:34
梅卡曼德完成新一轮近5亿元融资 8月26日消息,梅卡曼德日前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雄安基金、大洋电机、华创资本、中金保时捷基金、上河动量基金、南翔创投、海河基 金、河北结构调整基金、天创资本等投资。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梅卡曼德具身智能"眼脑手"全栈技术的持续进化,拓展产品线与场景应用,并进一步提升全 球商业化与客户服务能力。大洋电机作为产业投资方,双方将探索在业务场景应用、前瞻业务研发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梅卡曼德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眼脑手"全栈技术,可与多种形态的机器人深度融合,使其具备多模态感知与自主规划能力,能够快速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并执 行多样化、复杂任务,实现跨物体、跨任务、跨环境的高通用性操作。这一技术体系是推动机器人进入千行百业的关键,也是解决机器人真正"干活"这一核 心问题的基础,使机器人能够在真实生产与服务环境中稳定、高效地完成任务。 腾讯联手险企设立一支新基金 天眼查信息显示,苏州宽遇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苏州宽遇股权基金")近期成立,注册资本约224.3亿元,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 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根据天眼查股权穿透信息,苏州宽遇股权基金由 ...
进一步提升代表性 科创板指数进行三季度调样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13:34
此次样本调整后,一方面,科创宽基指数对科创板市场的代表性进一步提升。调整后,科创50指数总市 值3.1万亿元,覆盖率38.9%。科创100指数总市值1.9万亿元,覆盖率24.4%。科创50、科创100、科创 200总市值覆盖率达84.6%,较调样前提升0.5%,共同良好表征科创板大中小市值证券表现。 另一方面,科创50、科创100指数前五大成份股基本保持不变。调整数量已连续数个季度均未达到比例 限制,显示出科创板证券市值结构相对稳定。调样前后科创5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39.1%;科创100 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13.9%。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均为前三大行业。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 根据指数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调整科创50等指数样本,于2025年9月12日收 市后生效。 其中,生益电子将被调入科创50指数,埃夫特、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将被调入科创100指数。 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分别代表科创板大中小市值证券表现,三条指数共同构成上证科创板规模指 数系列。今年以来,科创板凭借技术突破和科创板"1+6"政策支持,吸引市场资金加速流入"硬科 技"的"蓝海", ...
A股,重要指数调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
证券时报· 2025-08-30 12:59
科创50指数样本调整 - 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宣布调整科创50等指数样本 于2025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1] - 生益电子将被调入科创50指数 埃夫特和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调入科创100指数[3] 指数覆盖范围及代表性 - 调整后科创50指数总市值3.1万亿元 覆盖率38.9%[3] - 科创100指数总市值1.9万亿元 覆盖率24.4%[3] - 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总市值覆盖率达84.6% 较调样前提升0.5%[3] 指数成分结构特征 - 科创5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39.1% 科创10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13.9%[3]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均为两大指数前三大行业[3] - 调整数量连续数个季度未达比例限制 显示科创板市值结构相对稳定[3] 科创板指数表现 - 今年以来科创综指上涨43.30% 科创50上涨35.63% 科创100上涨46.83% 科创200上涨54.90%[3] - 科创50指数自8月12日起14个交易日涨幅达27.78%[4] - 所有指数均创下去年9月24日以来新高[3] 指数体系发展现状 - 科创板指数数量达32条 构建了市值产业链全覆盖的指数体系[4] - 科创指数产品总规模突破3200亿元 旗舰指数科创50产品规模超1900亿元[4] - 科创50已成为境内第五大宽基指数产品和最大的单市场ETF产品[4] 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 科创板凭借技术突破和"1+6"政策支持吸引资金持续涌入[3] - "科八条"发布以来已陆续发布16条指数包括科创200指数和科创综指[4] - 指数化投资将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4]
震元生物上虞产业化基地正式投产 聚力合成生物新赛道赋能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12:56
公司项目进展 - 浙江震元上虞产业化基地于2024年8月30日正式投产 该项目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1][3] - 项目建成全国首个千吨级组氨酸生物合成产业化装置 开发左旋多巴绿色新工艺 L-茶氨酸正在推进新食品原料申请[3] - 累计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2项 获授权12项 科技成果登记4项[3] - 首期规划年产盐酸组氨酸2400吨 左旋多巴1000吨 酪氨酸1000吨等系列产品[6] 技术合作与创新 - 公司深度合作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江南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等科研机构[1][4] - 投产仪式上与多家科研团队签订合作协议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4] - 构建"需求驱动 利益共享"的科研成果转化生态 已储备十余个具市场潜力的产品[6] 政策与荣誉资质 - 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第一批47个"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浙江省仅3个 绍兴市唯一)[3][5] - 获评浙江省(第一批)示范性重大产业项目 浙江省中国特色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价值创造"典型案例[3][5] - 绍兴市政府设立超百亿元基金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构建"政策引领+资本赋能"支撑体系[4] 战略定位与影响 - 基地聚焦高端氨基酸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 以绿色工艺替代传统高污染 高能耗工艺[5] - 项目总投资超6亿元 是公司培育合成生物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项目[3][5] - 项目将助力绍兴实现"一株菌种培育一个产业 一个园区激活一座城市"的裂变式发展[5]
连发Cell子刊:杨莉莉团队开发现货型CAR-NKT细胞疗法,治疗多种实体瘤
生物世界· 2025-08-30 12:03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CAR-T 细胞疗法 ,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免疫疗法,在某些血液类肿瘤中取得了显著成功,但其临床潜力仍受到多方面限制——自体 CAR-T 细胞生产制造过程复杂 且昂贵、对占据癌症患者绝大多数的实体瘤效果不佳、可能存在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等严重副作用。 2024 年 5 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杨莉莉 团队 ( 李闫瑞德 等人为第一作者 ) 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期刊 发表论文 【1】 , 利用 造血干/祖 细胞 (HSPC) 基因编辑技术和体外无饲养层细胞培养技术,生成了用于癌症免疫疗法的 通用型 CAR-NKT 细胞 —— Allo CAR-NKT 细胞 ,其 产量高、纯度 高、稳定性强,在体内展现了强大的抗肿瘤效能,表现出有效的肿瘤定位、扩增和持久性。 近日, 杨莉莉 、 李闫瑞德 等人接连发表两篇论文, 进一步揭示了 Allo CAR-NKT 细胞在 肾癌 及 卵巢癌 中的治疗效果。 治疗肾细胞癌 2025 年 8 月 29 日 , 杨莉莉 、 李闫瑞德 等人在 Cell 子刊 Cell Reports Mdicine ...
聚势大湾区 链接长三角!广州邀沪企共拓生物医药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2:01
(原标题:聚势大湾区 链接长三角!广州邀沪企共拓生物医药新机遇)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和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地,广州拥有完备的产业生态、开放的政策体 系和广阔的应用场景。"邵静波表示,诚挚邀请长三角的生物医药企业、顶尖人才与资本力量汇聚广 州,共享大湾区发展新机遇,携手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支持,激活生物医药发展动能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领域,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从技术 研发到成果落地、从企业孵化到规模化发展,每一环都离不开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 其中,金融资本的精准滴灌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构建"多元协同、全程覆盖"的金融支持生态更 是破解产业发展痛点的关键所在。在本次路演现场,广州金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严亦斌系统介绍 了广州金控集团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全方位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与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国家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稳步增长,中国医药健康产业 发展潜力巨大。 瞄准这一战略性产业赛道,作为全球知名的"生物 ...
长沙南部融城片区16个重点项目签约 总投资192.8亿元
长沙晚报· 2025-08-30 11:27
8月29日,长沙南部融城片区招商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16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192.8亿 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出席见证。 8月29日,长沙南部融城片区招商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 现场签约的16个重点项目涵盖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领 域。其中,智链星河智能云算中心项目总投资52亿元,建设A级机房、研发中心等,算力规模可达1500P;创一芯 片电感产业基地项目计划建设以芯片电感硬核技术为核心的科创生态总部;云储斯蔚普退役电池高值循环利用项 目致力于推动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循环利用;东超科技中南区域总部将推动无介质成像技术在智慧医疗、智慧 城市等领域场景落地。 南部融城片区作为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的"主阵地""桥头堡",承担着"打造全国两型发展引领区、长株潭融合发 展核心区、长沙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战略重任。随着长株潭绿心规划优化调整、第十六届全运会申办成功等,这片 热土的开发建设驶入"快车道"。长沙奥体中心、国家医学中心等标杆项目擎动发展,大数据产业拔节生长,大健 康集群蓄势腾飞,"文化+科技"融合生态呼之欲出。 此次招商推介集中签约活动为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