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地产三季报业绩怎么看?机构持仓如何
金融街·2024-11-08 00:26

一、涉及行业 非营金融(券商、保险)、银行、地产[1] 二、各行业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非营金融 1. 券商 - 核心观点:后续有望跑赢市场,目前将券商放在非营金融板块观点的首位[4]。 - 论据: - 上市券商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6%,降幅较中报的20%有所缩窄,单三季度同比增长42%,管理增长15%,主要受三季度股市上涨带动自营投资收益改善,但三季度债市较前两季度弱,且券商方向性自营盘一直在压降,投行、经纪、资管等手续费收入同比有压力[2]。 - 四季度经济业务有望明显改善,目前每日约两万亿交易量,Q3有几家券商期末代理买卖证券环比增长四五十,反护资金9月末已入市且10月更明显[3]。 - 个人投资者跑步入场,10月开户数据达680万(创历史第三高,第一、二高在15年二季度),个人投资者换手率高,会打开交易量上限,利好券商业绩,有望超21年牛市高点,且券商更受个人投资者青睐,在当前个人为主要增量资金背景下,券商重要性、弹性和回报率更强[5][6]。 - 推荐三类标的:聚焦个人投资者金融经纪服务(如同花顺、指南针等);传统券商里线上开户优势明显的(如国新证券、招商证券、台通证券);ETF综合优势强的(如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信证券)[7]。 2. 保险 - 核心观点:保险板块也受益于牛市,整体估值和机构持仓偏低水位,后续有望跑赢市场[4]。 - 论据: - 保险业绩大幅增长,如国寿增长174%,新华增长120%,核心原因是全市场普涨,受限公司在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了成长和股利两类风格,Q3普涨尤其是成长风格使投资收益同比增长明显,且去年基数低[3]。 - 负债端NPV增速较中报进一步扩张,人保的科兵和经济通力增长一百多,新华79%,太保38%,整体30%以上增长,主要受益于三期注入带来新单高增长,价值率有提升趋势[4]。 - 推荐弹性资产较强的新华、负债端转型较好的太保以及估值较低的中国平安[8]。 (二)银行 - 核心观点:高股息银行仍有配置性价比,复苏主线银行看好明年初估值表现[16]。 - 论据: - 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营收负1.0%微幅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1.4%,营收降幅收窄,净利润增速环比上半年有所回升,资产质量指标保持稳定(不良率1.25%)[9]。 - 盈利能力方面,收入端新利息收入受规模扩张和定价影响,规模扩张力度偏弱(受需求、首股股息整改、信贷自由数据集水分等监管要求影响),定价方面息差虽有下降压力但三季度比上半年接近企稳甚至个别银行企稳向上回升,原因是资产端银行未发过多低价贷款(地方政府金融GDP考核规则调整,银行主观意愿不需要发太多低价贷款),负债端首五股期整改使负债成本有缓释空间[10][11]。 - 中收分成代销手续费贡献和其他(主要是债券投资),代销表现疲弱(前三季度股市表现不好影响代销基金,报庆合议规则调整影响代销保险),其他中收方面小行依赖金融市场部投资,部分农商行扩大FO债账户占比在行情好时储存赋银并在三季度兑现支撑业绩,收入增速降幅环比收窄[12][13]。 - 风险资产质量对拨备体系影响,24年问题资产处理力度相较上年平稳略微减轻,不良指标逐渐改善,新形成不良基本稳定但零售端信用成本明显上涨,整体上市银行盈利表现规模净利润增速在回升[14]。 - 银行板块行情自2022年底开始,原因是增量资金(保险因会计规则调整愿意持有高股息股票、红利基金、基金经理愿意购买),银行有高股息、盈利能力稳定、分红率刚性、估值低、盘子大等属性,且经济预期和银行资产质量在今年前三季度有所修复[14][15]。 (三)地产 - 核心观点:虽然当前报表数据难看,但后续随着政策落地和结算周期平滑,负债率和结算毛利率在25年将出现拐点,看好三类标的[21]。 - 论据: - 前三季度板块营收同比负增长22%,主要因为22年开始销售增速回落,按照两年左右结算周期进入下滑周期,同时板块净利润明显下降(结算毛利率下降、房企减值增长),费用率因结算规模压缩而被动增长,结算净利率降到负三个点左右较去年首次转负[17][18][19]。 - 负债率整体稳定,20年Q3板块整体资产负债率74%左右较上年度末下降一个点左右,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69%较去年下降一个点,净负债率有小幅度上升(主要是弱房企上升,头部房企稳定),当前负债率持平状态对房企经营稳定性影响不明显[19][20]。 - 板块配置环比有改善,三季度行业配置比例1.1%,虽低于标准配置比例1.6%但比上个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部分公司持仓量提升明显(如经济集团承建发展、滨江集团、万科中央蛇口等),机构逆周期布局增加对地产板块配置,926政治局会议后政策组合拳推出,地产板块表现强势且基本面有边际改善[21][22]。 - 看好三类标的:金融强、过去两年投资强度高布局城市好的(如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绿城中国、中国海外发展等);住宅和商业地产双轮驱动且受益于地产复苏和消费促进政策的(如新生控股、龙虎集团);看好二手房交易规模和渗透率提升且能切入房地产后服务市场的(如贝壳、我爱我家)[23]。 三、其他重要内容 - 在非营金融板块中,提到了自媒体和直播带动投资热情,居民存在长期压制的资产荒背景,激发了投资者入市热情[5]。 - 在银行板块中,提到了一些农商行在今年投资行为上放大FO债账户占比的情况[13]。 - 在地产板块中,提到了25年报表端利润改善的原因是20年和21年高价地结算过去,22年土地质量较前两年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布局在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和房企)[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