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华大学
icon
搜索文档
动力电池行业:中国动力电池发展历程、技术进展与前景展望
清华大学· 2024-10-07 14: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相关内容。[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电动汽车应用与安全电池 - 动力电池比能量从100Wh/kg提高到300Wh/kg,成本从大于4元/Wh下降至低于0.5元/Wh [3] - 开发长寿命智能膜电极,实现全生命周期负极电位监测,电池容量保持率达94% [39][40][41] - 提出电池热失控的顺序、乱序和同步三种特征模式,并开发气-固两相流模型进行精准模拟 [16][17] - 采用隔热+冷却方法,可调节热流,实现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组热蔓延抑制 [18][19] - 三元CTP麒麟电池系统采用高比能量三元电池,使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250Wh/kg,续航达到1000km [22][23] 人工智能革命与智能电池 - 开发基于AI模型的电动汽车电池状态估计平台2.0,实现安全预警和SOH估计 [33][36] - 建立中国电池设计软件工具链,覆盖虚拟建模、短/长期性能仿真、型号自动设计 [29] - 开发电池智能制造设备,实现PPB级别产品缺陷率、TWh级别超大规模高质量交付能力 [30][31][32] 材料体系创新与固态电池 - 2025年目标为200Wh/kg和400Wh/L,确立主体固态电解质;2030年目标为300Wh/kg和600Wh/L,优化固态电解质体系 [45][46][56] - 2030年目标为400Wh/kg和800Wh/L,发展高比容量硅碳负极;2035年目标为500Wh/kg和1000Wh/L,发展高比容量锂金属负极 [57][58][65] - 2035年目标为500Wh/kg和1000Wh/L,发展高电压高比容量富锂正极;2040年目标为700Wh/kg,发展锂硫和锂空气电池 [58][66] - 建立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CASIP),推动全固态电池技术创新 [67][68] 根据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发展历程 - 动力电池比能量从100Wh/kg提高到300Wh/kg,成本从大于4元/Wh下降至低于0.5元/Wh [3] - 动力电池经历了30年的创新周期,从1990s的锂离子电池到2000s的三元和铁锂电池,再到2010s的电池管理系统和AI大模型,最后进入2020s的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 [5] 2. 技术进展 2.1 电动汽车应用与安全电池 - 开发长寿命智能膜电极,实现全生命周期负极电位监测,电池容量保持率达94% [39][40][41] - 提出电池热失控的顺序、乱序和同步三种特征模式,并开发气-固两相流模型进行精准模拟 [16][17] - 采用隔热+冷却方法,可调节热流,实现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组热蔓延抑制 [18][19] - 三元CTP麒麟电池系统采用高比能量三元电池,使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250Wh/kg,续航达到1000km [22][23] 2.2 人工智能革命与智能电池 - 开发基于AI模型的电动汽车电池状态估计平台2.0,实现安全预警和SOH估计 [33][36] - 建立中国电池设计软件工具链,覆盖虚拟建模、短/长期性能仿真、型号自动设计 [29] - 开发电池智能制造设备,实现PPB级别产品缺陷率、TWh级别超大规模高质量交付能力 [30][31][32] 2.3 材料体系创新与固态电池 - 2025年目标为200Wh/kg和400Wh/L,确立主体固态电解质;2030年目标为300Wh/kg和600Wh/L,优化固态电解质体系 [45][46][56] - 2030年目标为400Wh/kg和800Wh/L,发展高比容量硅碳负极;2035年目标为500Wh/kg和1000Wh/L,发展高比容量锂金属负极 [57][58][65] - 2035年目标为500Wh/kg和1000Wh/L,发展高电压高比容量富锂正极;2040年目标为700Wh/kg,发展锂硫和锂空气电池 [58][66] - 建立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CASIP),推动全固态电池技术创新 [67][68] 3. 前景展望 - 高比能全固态电池与低成本、长寿命理离子电池对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同等重要 [70] - 电池回收再生、绿电比例提升等技术可以实现电池生产制造全生命周期近零排放 [71][72] - 动力电池产业向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将是中国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73]
2024中国动力电池发展历程、技术进展与前景展望报告
清华大学· 2024-09-27 1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电动汽车应用与安全电池 - 动力电池比能量从100Wh/kg提高到300Wh/kg,成本从大于4元/Wh下降至低于0.5元/Wh [3] - 开发高安全隔膜、高安全电解液等技术,提升电池本征安全性 [11][12] - 研究电池热失控全过程机理,确定热失效化学反应调控的关键靶点 [10] - 开发高安全电解液+原位固化技术,实现比能量为360Wh/kg的动力电池热失控特征温度提升49°C [12] - 提出电弧防护理论与设计方法,防止电弧触发热失控 [13][14] - 提出电池系统热失控的顺序、乱序和同步三种特征模式,指导热管理系统优化设计 [15][16] - 采用隔热+冷却方法,实现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组热蔓延抑制 [17] 人工智能革命与智能电池 - 开发基于AI模型的电动汽车电池状态估计平台2.0,实现安全预警和SOH估计 [33][36] - 开发长寿命智能膜电极,实现全生命周期负极电位监测 [37][38][39] - 开发电池智能制造设备,实现电池大规模制造技术突破 [28][29][30][31][32] - 建立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开发数字化生产工艺仿真和产线大数据分析,提升制造效率 [31] 材料体系创新与固态电池 - 重点攻关固态电解质,以200Wh/kg和400Wh/L为2025年目标,300Wh/kg和600Wh/L为2030年目标 [43][51][59] - 重点攻关高容量复合负极,以400Wh/kg和800Wh/L为2030年目标,500Wh/kg和1000Wh/L为2035年目标 [52][60] - 重点攻关高容量复合正极,以500Wh/kg和1000Wh/L为2035年目标,700Wh/kg为2040年目标 [53][61] - 建立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CASIP),推动全固态电池技术创新 [62][63]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相关内容。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2.1 电动汽车应用与安全电池 - 动力电池比能量和成本大幅提升 [3] - 开发多项电池安全技术,提升电池本征安全性 [11][12][13][14][15][16][17] 2.2 人工智能革命与智能电池 - 开发基于AI的电池状态估计平台,实现安全预警和寿命预测 [33][36] - 开发长寿命智能膜电极,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监测 [37][38][39] - 开发电池智能制造设备,提升电池大规模制造能力 [28][29][30][31][32] - 建立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库,提升数字化生产效率 [31] 2.3 材料体系创新与固态电池 - 分步推进固态电解质、复合负极和复合正极的技术创新 [43][51][52][53][59][60][61] - 建立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62][63]
2024绿氢电力系统的形态演进报告
清华大学· 2024-08-27 14: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绿氢电力系统经历了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发展过程 [80] 2)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制氢装置的大型化,制氢电源形成了专业化的细分行业 [80] 3) 风光制氢一体化的新需求促进了全新的绿氢系列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绿氢发展的核心基础 [84] 4) 未来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深入,氢发电和氢供应链技术将逐步进入电力系统,解决包括离网制氢、数据中心绿色化、电力系统降碳等一系列重大需求和挑战 [86][87] 分组1 - 小规模电制氢应用:大型发电机的冷却介质 [10][11] - 大规模电制氢应用:基于改良西门子法的多晶硅生产 [18][20][21] - 大规模制氢电源效率和电能质量提高,全系统效率提高,电源生产开始走向专业化 [28] - 多台并列运行的大标方电制氢系统,依据峰谷电分时段运行 [29] 分组2 - 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获批建设,风光外线与电网双线接入、双主变互为备用 [33][36][37] - 基于IGBT的制氢电源在低负载运行时纹波低,有利于提升制氢效率和气体纯度 [41][44][46][47] - 制氢负荷低负载运行时段多,需要优化机组启停计划 [54][55] 分组3 - 离网型绿氢电力系统需配置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储能系统,负荷优先利用风光电、其次是电化学储能、最后是氢电 [63][64] - 氢储能电力系统可以通过复用发电资产,如火电掺氨,降低电网减碳成本 [73][74] - 绿氨供应链可分为外链和内链,外链主要通过渤海湾运输到东部沿海,内链主要通过海上风电制氢制氨 [76][77][78]
短视频时代的大众文旅生活白皮书
清华大学· 2024-08-22 09:45
短视频时代的大众文旅生活 大众文旅在短视频直播平台传播的发展沿革 1. 2016-2017"萌芽"传播推广期:短视频成为最贴合用户使用习惯的传播载体,城市文旅传播者群体得到扩充,传播内容不断丰富,传播内容的分发更加智能,传播受众感知到的城市形象辨识度逐渐形成[9][10] 2. 2018-2019"网红"兴起热点期:政府搭台,民众唱戏,"网红城市"多点开花[12][13][14][15][16] 3. 2020-2022"云端"发展蓄势期:短视频直播平台嵌入文旅融合,多元符号立体呈现大众文旅,为文旅产业的复苏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18][19][20][21] 4. 2023-2024"出圈"整合联动期:大众文旅借助短视频直播平台"整活"创新,线上传播联动线下文旅发展,让"烟火气"充盈大众日常生活[22][23][24] 大众文旅生活在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传播现状 1. 传播概况:短视频让多彩世界实时被看见[27][28] 2. 地域分布:链接城市与乡村[27][28] 3. 时间分布:持续"复火"[29][30] 4. 传播主体:大众文旅共同体,讲述烟火人间事[31][32][33][34][35][36][37][38] 5. 传播内容:"4C"特征,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饮食男女"呼应全民热爱[39][40][41][42][43][44][45][46][47][48][49] 6. 传播渠道:"文旅+"常态化,赋能大众生活新体验[50][51][52][53][54] 7. 传播受众:文旅年轻化,新玩法让旅行者乐在其中[55][56][57] 短视频直播平台赋能大众文旅生活传播的新经验 1. 西安:文化传承与创新,大众常看也有常新[66][67][68][70][71][72][73] 2. 淄博:从"赶烤"到"复烤",品牌形象的转型与升级[74][75][76][77][78] 3. 哈尔滨:冰雪世界的文旅生活火热又暖心[79][80][81][83] 4. 泉州:小城"非遗+","簪花"变"繁花"[85][86][87][88] 5. 榕江:新媒体助推乡村到世界的三级跨越[89][90][91][92][93][94][95][96] 短视频直播平台催生大众文旅SPECIAL新模式 1. 拓展城市服务性(Service)[98] 2. 突显城市创新性(Pioneer)[99] 3. 强调体验情感性(Emotion)[100] 4. 展现文化内涵性(Culture)[101] 5. 体现活动趣味性(Interest)[101] 6. 展示城市亲和性(Affinity)[102] 7. 充盈城市生活性(Life)[102][103] 借助短视频直播平台对大众文旅生活的启示 1. 善用新媒介,更新大众文旅传播模式[106] 2. 遵循新规律,重塑大众文旅传播生态[107][108] 3. 挖掘新内涵,培育大众文旅传播实力[109]
传承浪潮与家族信托调查研究
清华大学· 2024-07-14 08: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本报告未提供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的核心观点 代际传承 - 我国民营企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集中传承浪潮。成功的代际传承不仅关乎个人、家庭的兴衰,更与民生福祉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9] - 传承是难度系数极高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考虑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的双重传承。[11][12] - 中国企业家群体自改革开放后成长壮大,目前正在步入首次集中传承期,传承开始时间相对较晚,传承进程主要由创富一代主导。[13] - 企业家在传承规划中需要及早进行,培养下一代对企业的兴趣与理解,以基业长青为目标,规划符合多代际传承利益的方案。[14] 家族信托 - 家族信托是超长周期、跨越代际的财富管理与传承制度,可以助力实现资产风险隔离、资产合理配置、财产分配安排、价值观传承等目标。[26][27][29][30][31] - 家族信托能够帮助建立兼具人文关怀与企业家精神的家族治理结构,成为基业长青的精神内核。[30] - 家族信托在独生子女家庭和多子女家庭中发挥不同作用,可以通过顶层设计保障传承方案的公平合理。[36][39][40] 企业家与社会 - 民营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家作为"先富群体"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58] - 企业家在财富的创造、管理和分配阶段,通过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力投资、公益慈善等方式,积极参与推动共同富裕。[58][60][61]
中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研究报告(2023)
清华大学· 2024-06-18 09: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供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中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需要全面推进[2][3] 2. 工业园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占GDP 50%、碳排放 31%,是重点领域[7] 3.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包括碳达峰试点、节能环保提升等[14][15][16][17] 4. 国家已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园区、低碳园区等多种示范试点,取得一定成效[25][26][27] 5. 但园区在资源消耗大、碳排放高、污染集中等方面仍面临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34] 6. 园区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大,亟需加强物质流管理、能源-环境基础设施共生、清洁能源转型等[27][37][43][44][45] 报告目录分析 源起与发展 1. 工业园区从滩涂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历程[5][6] 2. 工业园区在实体经济和碳减排中的重要地位[7] 政策与实践 1. 绿色发展的内涵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10][11][12] 2. 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如碳达峰试点、节能环保提升等[14][15][16][17] 3. 国家建立多种示范试点,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挑战[25][26][27][34] 成就与挑战 1.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绿色园区等取得积极成效[25][26] 2. 园区在资源消耗、碳排放、污染集中等方面仍面临较大压力[34] 3. 园区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大,亟需加强物质流管理等[27][37] 创新与愿景 1. 加强园区物质流管理是推进减污降碳的基础性工作[43] 2. 构建"一芯四核"的互馈式碳核算框架,支撑园区碳达峰碳中和[44] 3. 推动园区能源-环境基础设施共生,实现降碳减污协同[51] 4. 开展园区清洁能源转型,协同削减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52][53][54] 5. 建立可持续水管理体系,推动园区节水减排[54][55][56] 6. 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提升管理和污染防控能力[57][58][59]
中国Z世代的六类人-基于生活信念的人群画像与气候叙事最新版本
清华大学· 2024-06-14 0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供行业投资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Z世代的六类人群 1. 稳健的正统派:秉持着正统稳健的生活信念、拥护中华传统文化和等级观念、相信努力奋斗会带来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成功。[22][23][24][25][26] 2. 自我的疏离者:更加崇尚自我、个体与个性,自我效能较低,没有过高的物质欲望。[60][61][62][63][64] 3. 中庸的务实派:秉持中庸的生活信念,一边信命一边努力,反对盲从权威和森严的等级观念。[99][100][101][102][103][104] 4. 洒脱的安逸族:向往随遇而安的舒适状态,包容多元,认同个体差异,自我效能感和等级观念较低。[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 5. 热血的奋斗族:相信努力奋斗是通往美好生活的方式、期待通过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创造社会价值。[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 6. 审慎的观察者:关注自我的精神世界、着重对社会议题的反思、自我效能感低的同时宿命论较低。[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 六类人群的特征 1. 稳健的正统派:高度信任政府和专家,愿意为气候治理付出成本,关注弱势群体。[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 2. 自我的疏离者:气候风险感知水平最低,整体气候行动意愿较低,对气候政策支持度低,对各类权威主体的社会信任度较低。[69][70][71][72][73][74][75][76][77][78] 3. 中庸的务实派:认为气候行动的即时效果有限,但气候行动意愿和气候议题自我效能感偏高,支持激励型气候政策和能源技术创新。[105][106][107][108][109][110][111][112] 4. 洒脱的安逸族:气候变化不是前置议题,风险感知水平低,形成社会规范比个人行动有效,政策冷感,对气候变化未来的社会影响漠不关心。[145][146][147][148][149][150][151] 5. 热血的奋斗族:风险感知水平最高,认为对社会的影响比对个体的影响更大,气候行动意愿最高,极其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发展。[184][185][186][187][188][189] 6. 审慎的观察者:气候知识水平低,关注气候带来的社会影响,气候议题自我效能感低,关注乡村气候公正转型。[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 六类人群的媒体使用特征 1. 稳健的正统派:常驻网络娱乐视频平台,爱好使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喜欢博主的评测和分析类视频,使用最多的是传统地方媒体和专业型媒体。[26] 2. 自我的疏离者:注重视频平台,喜欢使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观看关于美食、变装、减肥等相对悠闲、娱乐的生活日常内容,也关注B站等中长视频平台的幽默搞笑、影视吐槽等up主。[62][63] 3. 中庸的务实派:追求内容契合个体兴趣点、满足娱乐需求、轻知识的习得,是网络娱乐视频平台使用时长最长的人群。[97][98] 4. 洒脱的安逸族:注重自身的价值的提升与实现,在碎片化时间会在知乎、小红书、豆瓣等平台消费知识性分享社区的内容,也通过微信公众号主动获取时政新闻。[136][137] 5. 热血的奋斗族:使用中央媒体和网络知识社区的时间在所有人群中最长,喜欢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来关注社会时事和获取权威消息,也在B站进行课余学习。[177][178] 6. 审慎的观察者:最常使用微信公众号来获取自己关注的内容生产者对严肃新闻的解读和严肃知识的介绍,同时使用小红书关注摄影类、旅行类、职场类博主。[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