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公司收益为16.87亿港元,较2022年的26.5758亿港元下降36.52%[7] - 2023年公司外部客户收益为168,700千港元,2022年为265,758千港元,收益主要来自欧洲、亚洲、南北美洲、澳洲及非洲客户[34][35] - 本年度集团收益约168,7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36.5%[89] - 收益减少主要因俄乌冲突影响欧洲市场需求及出售集团不再产生收益[89] - 2023年南北美洲及澳洲市场收益分别增长约6.6%及41.0%,欧洲及亚洲市场收益分别减少约37.2%及41.5%[97] - 2023年及上一财年,五大客户分别占集团总收益约68.0%及72.1%[98] 毛利与亏损情况 - 本年度毛利亏损1825.1万港元,2022年毛利为1572.1万港元[8] - 本年度运营亏损4511.9万港元,2022年运营亏损1082.5万港元[9] - 本年度除税前亏损4633.6万港元,2022年除税前亏损1146.6万港元[11] - 本年度亏损4438万港元,2022年亏损1146.6万港元[11] - 2023年其他净收益为9,117千港元,2022年为12,204千港元,包括银行利息收入、取消订单补偿等多项收入[41][42]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46,336千港元,2022年为11,466千港元[47]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1,956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43][49] - 2023年公司本年度亏损计入核数师酬金68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999千港元等多项费用[52] - 2023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年内亏损为44,380千港元,2022年为11,466千港元;加权平均普通股数目均为445,646千股[58] - 本年度集团录得毛损约18,251,000港元,2022年为毛利15,721,000港元,毛利率从5.9%变为毛损率10.8%[90] - 毛损增加主因材料成本上涨及经常开支上升,如广东最低工资上调10.5%致劳动成本增加[90] - 2023年确认预付款项减值亏损约64.1万港元,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及预付款项减值亏损分别约为1.9万、260.2万及399.4万港元[91] - 2023年存货确认拨备约522.1万港元,2022年拨回拨备257.3万港元,其中滞销存货约494.5万港元[9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约4633.6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304.1%,亏损增加主因上一财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1590.4万港元[93] - 2023年亏损约4438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287.1%,每股基本亏损9.96港仙,较上一财年增加约287.5%,无股息派发[94][9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201.3万港元,2022年为1739.4万港元[15][16]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为6076.1万港元,2022年为1.63619亿港元[17][18]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负债为4407.7万港元,2022年为1.04276亿港元[19][20] - 2023年3月31日资产净值为2598.4万港元,2022年为7043.5万港元[21]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为9,488千港元,2022年为16,682千港元,主要位于亚洲[34][35] - 2023年应收贸易款项为26,433千港元,较2022年的49,563千港元减少[62] - 2023年应收贸易款项亏损拨备为1,184千港元,较2022年的503千港元增加[62] - 2023年集团持有应收票据总额为821,000港元,较2022年的1,592,000港元减少[65] - 2023年应付贸易款项为17,083千港元,较2022年的53,831千港元减少[76] - 2023年来自关联方中云资本的贷款为1,420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贷款[78]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约887.8万港元,流动资产净额约1668.4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4[101]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信贷共5340万港元,已动用约735.2万港元,一年内到期借贷及透支约735.2万港元[10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净现金权益比率约为5.9%,2022年净负债权益比率约为19.9%,增加主因银行借贷及透支减少[10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114.2万港元[107]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设计、制造和销售电子美发产品[25] 客户收益情况 - 2023年客户A、B、C、D收益分别为38,095千港元、29,507千港元、26,286千港元、4,687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89,796千港元、38,779千港元、15,096千港元、33,072千港元[38] 人员成本情况 - 2023年董事故酬金为1,040千港元,2022年为1,128千港元;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故酬金)为61,435千港元,2022年为85,162千港元[53][5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总雇员560名(2022年:776名),其中香港雇员16名(2022年:24名),雇员成本约6247.5万港元(2022年:8629万港元)[109] 股息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并无建议派付股息[59]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10] 公司会议与手续情况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3年9月12日举行[111] - 公司将在2023年9月7日至9月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12] 公司发展策略情况 - 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充满挑战,集团维持谨慎乐观态度,积极寻找欧洲以外地区新客户机遇[113]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116] 投资与收购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投资、重要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等情况[117]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认为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内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19] 董事守则遵守情况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22] 财务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及业绩公告[124]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已由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核对[125] 财务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业绩公告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126]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适时刊载于相关网站并寄发予股东[126] 股份买卖情况 - 公司股份于2023年7月3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128] - 公司已申请股份于2023年7月26日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128] 董事会组成情况 - 公告刊发日期,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0] 附属公司出售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出售附属公司Sky Ocean Group Limited,总代价72,400,000港元,净收益15,904,000港元[81]
中国海外诺信(00464)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