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3年与2022年同期对比)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70,2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8,272千港元[5] - 同期,公司毛利为8,3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03千港元;毛利率为11.9%,2022年同期为2.5%[5][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为8,33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154千港元;净亏损与收益比率为(11.9%),2022年同期为(17.7%)[5][8] - 每股基本亏损为(1.862)港仙,2022年同期为(4.298)港仙;每股资产净值为8.3港仙,2022年同期为12.2港仙[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存为34,8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67千港元;资产总值为96,4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7,784千港元;资产净值为44,1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4,345千港元[7] - 股本回报率为(18.9%),2022年同期为(35.3%);净资本负债比率为–,2022年同期为18.8%;净现金权益比率为34.8%,2022年同期为–[8]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对外客户收益:欧洲44,600千港元和56,207千港元,亚洲23,766千港元和41,322千港元,南北美洲1,391千港元和7,287千港元,澳洲443千港元和3,456千港元[36][37]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扣除项目:存货成本61,674千港元和105,113千港元,物业等折旧106千港元和23千港元等[39][40]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1.862港仙和4.298港仙[47] - 本中期期间添置物业等费用约为零港元,2022年同期为287,000港元[50] - 公司本期收益约7020万港元,较过往相应期间约1.08272亿港元减少约35.2%[78] - 本期毛利约834万港元,较过往相应期间约270.3万港元增加约208.5%,毛利率从2.5%增至11.9%,增加9.4个百分点[79] - 本期净亏损约833.5万港元,较过往相应期间约1915.4万港元减少约56.5%[80] - 每股基本亏损为1.862港仙,较过往相应期间每股亏损4.298港仙减少约56.7%[81] - 本期间及过往相应期间,五大客户分别占集团总营业额约86%及62%[87]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在香港雇用17名员工(2022年9月30日:16名),雇用工人总数492名(2022年9月30日:589名)[97] - 本期间,集团总员工成本约为2352万港元(过往相应期间:4099.4万港元)[97] - 董事会决定不派发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1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3年9月30日与3月31日对比)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568千港元,3月31日为12,013千港元[17][18]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87,863千港元,3月31日为60,761千港元[19][20]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51,191千港元,3月31日为44,077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36,672千港元,3月31日为16,684千港元[21][22]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060千港元,3月31日为2,713千港元;资产净值为44,180千港元,3月31日为25,984千港元[24] - 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总额分别为32,786千港元和25,249千港元[5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来自中云资本贷款为3995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420千港元新增2575千港元[63][6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向林先生控制公司支付按金及预付款项为4542千港元,应付贸易账款为0千港元(3月31日为32千港元)[72][73] - 报告期内,向林先生控制公司采购19288千港元,销售原材料0千港元(过往相应期间为1370千港元),支付租金1636千港元(过往相应期间为1730千港元)[7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酬金薪金及津贴为958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25千港元,总计983千港元(过往相应期间为1020千港元)[77]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存约为3483.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887.8万港元)[90]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3667.2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1668.4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7(2023年3月31日:1.4)[90]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银行信贷合共约为8036.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5340万港元),其中约1544.7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735.2万港元)已获动用[9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净现金权益比率约为34.8%(2023年3月31日:0.4%)[92]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107.2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114.2万港元)[9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上市股份为533,154,000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445,646,000股[103] 会计政策及准则影响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财报会计政策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一致[30] - 2023年4月1日开始生效的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31] 税务情况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香港利得税按16.5%计算,两地区均因亏损未计提所得税拨备[43][44][45] 股息政策 - 董事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49] 信贷及账款情况 - 公司授出信贷期一般14至95日,主要客户最多120日[5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0至60日为5705千港元,61至120日为7488千港元,121至365日为815千港元,365日以上为3353千港元[60] 股份发行情况 - 2023年9月27日,公司配发及发行8750.8万股新股份,发行后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533154千股,面值533千港元[67][68][69] - 2023年9月27日,公司完成发行8750.8万股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250万港元[98] 业务发展计划 - 集团计划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下半年开展大数据平台及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101] 公司治理架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成员须至少举行两次会议[110][111]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114]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6] - 公告刊发日期,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8] 内部监控与管理 - 公司于2008年2月成立内部审核部,审核委员会认为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有效且充分[117] - 公司已聘用合格会计师任职财务会计部,董事会认为会计等职能资源、资历、经验等足够[118] - 公司致力于发展适合的企业管治框架,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企管守则[106][107]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全面遵守标准守则规定标准[108] 重大事项情况 - 本期间集团无重大投资、重要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122] - 2023年10月27日,全资附属公司巨智与合营公司合伙人订立协议成立厦门天洋,巨智及合伙人分别拥有51%及49% [123] - 2023年9月30日后至公告日期,无影响集团业务营运的重大事项[124] 信息披露情况 - 中期业绩公告刊登于香港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登于上述网站[125]
中国海外诺信(00464)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