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水泥控股(01313) - 2024 - 中期业绩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103.117亿人民币,较2023年减少13.9%[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1.658亿人民币,较2023年减少70.2%[2]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24元,较2023年减少[2] - 2024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1.0311717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974578亿人民币[1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盈利为23.7887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74.7954万人民币[12]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25.6431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6.064万人民币[13]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28.4462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31.3975万人民币[14] - 2024年上半年呆坏账备抵为3.7223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7.3665万人民币[14] - 2024年上半年采矿权摊销为22.6828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3.2833万人民币[14]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为26.1066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1.3681万人民币[15] - 2024年上半年递延税项为 - 15.8399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 - 9.5266万人民币[1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16.5764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5.5953万人民币[17] - 期间综合营业额达103.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9.75亿元减少13.9%[52] - 水泥、熟料、混凝土及骨料对外销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减2.9%、+24.7%、+33.0%及+107.3%,平均售价分别增减24.0%、-28.7%、-11.9%及+3.4%[53][54] - 综合毛利为15.45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23.3%,综合毛利率为15.0%,较2023年同期减少1.8个百分点[56] - 其他收入为1.40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0.0%,销售及分销费用为2.08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3.6%[57]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为9.44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7%,占综合营业额百分比升至9.2%[58] - 公司联营公司带来亏损6520万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2310万元[59] - 合营公司盈利2410万元,去年同期为2840万元[60] - 实际税率为43.2%,去年同期为29.2%;撇除特定影响后为36.0%,去年同期为27.7%[60] - 净利润率为1.3%,较去年同期的4.4%减少3.1个百分点[61]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726.143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0.2%[2] - 2024年6月30日借贷率为38.8%,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0.2%[2] - 2024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账面为人民币6.33元,较2023年增加0.2%[2]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2.429406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6]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115597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6]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于一年内到期为5.258242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6]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254.5645万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71.9622万人民币[1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扣除呆坏账备抵)为254564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19622千元[19]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242862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78619千元[19][20]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馀和已质押银行存款中,港元177483千、人民币1454678千、美元153千[63]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17143581千元,去年底为16281438千元[64] - 2024年6月30日非人民币计值债务占总债务的12%,去年底为13%[6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53.179亿元[68] - 2024年6月30日为联营及合营公司银行贷款额度担保19.661亿元,已动用14.021亿元[69] - 2024年6月30日扩张计划未支付资本支出约46.973亿元,下半年资本支出预计28.366亿元[70] 股息与股份过户 - 董事会决议2024年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2港元,约139700000港元,2023年为每股0.041港元,约286300000港元[21] - 公司将在2024年9月16日至9月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22] - 为符合资格享有中期股息,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在2024年9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处[22]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0%至4.8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下降25.0%至4.7万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至5.3万亿元[24]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23.7%至3.8亿平方米,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1.7%至1.9亿平方米,截至6月施工面积同比减少12.0%至69.7亿平方米[24]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0.0%至8.5亿吨,广东等8省产量及同比变幅各异[25] - 2024年全国新增2条熟料生产线,合计增加年产能约340万吨,湖南新增1条增加年产能约150万吨[25] 行业政策 - 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力争5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28年底前全国力争80%完成改造[26] - 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6] - 至2025年底,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30%,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26] - 至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40%[26] - 2024 - 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建材行业提出产能产量调控等要求[27] - 2024年工信部出台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鼓励新型绿色水泥产品发展[27] 公司业务发展 - 2024年2月、3月和7月,公司分别在广东肇庆、广西贵港平南县和覃塘区新增骨料年产能约200万吨、200万吨和500万吨[2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省或自治区绿色矿山5座,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9座,省或自治区绿色矿山21座[3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建投产1座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总年产能较2023年底增加约135万立方米[3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线利用率分别为64.2%、75.6%及27.1%,2023年上半年分别为63.6%、78.9%及21.3%[3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达到GB16780规定一级能耗标杆水平的生产线21条,较2023年增加7条,产能占比从33%提升至44%[33] - 2024年,公司发挥水泥、骨料、混凝土一体化协同优势,骨料业务快速发展,业务结构优化初显成效[29] - 公司实施水泥、骨料、混凝土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设立10个产业园深化业务协同,在核心市场提升销量[29] - 公司初步完成人造石材全国布局,持续迭代升级优质石材产品获认可[2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加快骨料项目建设及投入运营,2月广东肇庆润盛石场、3月广西贵港平南县混凝土项目配套骨料生产线竣工投产,新增年产能各约200万吨 [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通过附属公司拥有的在营骨料年产能约9350万吨,通过联营公司股权权益拥有的应占骨料年产能约360万吨,全部建成后预计分别达13570万吨和1350万吨 [4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初步完成人造石材全国布局,东莞一期二线、广西来宾一期两条生产线投产,目前人造石年产能约2610万平方米 [4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签约4家战略大客户,与润楹物业等达成战略合作 [42] 公司技术与创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推广应用生料辊压机及水泥粉磨节能减碳技术,自主研发生料助剂并试验[3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广西合浦完成旋迴炉/步进炉技术装备开发及应用,推广生料辊压机及水泥粉磨节能减碳技术,开发二氧化碳原位自富集工艺流程再造技术等[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科技人才588人,专职研发人员8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人,博士18人,硕士43人[47] - 2024年6月公司启动“2024卓越工程师实践精进项目”第一期,培养64名卓越工程师[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效专利325件,其中发明专利87件,实用新型专利236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16件,新增文章投稿25篇[47] 公司运营管理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深化人造石材业务降本增效,光伏新能源高纯石英砂项目完成500吨中试线招标,湖北崇阳氧化钙项目和广西贵港钙基项目分别取得约0.84亿吨和约1.1亿吨矿权,预计2024年投产[43] - 公司推广人造石材行业ERP系统,推进人造石业务数字化建设,助力打造人造石智能制造标杆基地[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安全管理系统在多地基地上线,质量管理系统在3家基地上线,完成19家新基地信息化系统覆盖[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6家骨料和水泥基地智能物流系统推广上线,实现水泥一卡通到一码通升级[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各大区业务营销模式数字化转型项目覆盖率达100%,截至6月底电商平台累计发货量约2.2亿吨,累计注册用户约4.0万个,累计入驻承运商541家,累计入驻车辆(船)约9.6万,累计配送业务量33.4万吨[46] 公司采购与成本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煤炭采购总量约360万吨,低于2023年上半年的约460万吨,其中86%、6%、8%分别来自中国北方、集团生产基地周边地区及海外,煤炭生产商直接供应比例约88% [35] - 未来公司将保持与内地大型煤炭供应商合作,建立澳洲煤直采渠道,拓展其他煤企供应渠道,控制库存降低采购成本 [36] - 未来公司在混合材、骨料采购方面将采取拓宽渠道、开发直采、集采集效、谈判降本等策略 [36] - 水泥产品销售成本中煤炭、电力、材料及其他成本占比分别为40.5%、13.7%、17.5%及28.3%,混凝土销售成本中材料成本占70.5%[55] - 公司采购煤炭平均价格降至828元/吨,较2023年同期减少18.7%,生产每吨熟料的平均煤炭成本降至107.5元,减少21.3%[55] - 每吨水泥平均电力成本降至28.8元,减少8.0%,余热发电设备发电6.82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减少4.1%[55] 公司销售与市场拓展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广核电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等特种产品,核电水泥扩大应用至核岛穹顶,道路硅酸盐水泥应用于福州机场二期等工程 [3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合作关键用户及装修公司1200余个,举办年度品牌年庆暨合作伙伴大会 [39]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聘用17165名全职雇员,其中359名在香港工作,16806名在内地工作[48] - 公司总员工数从2023年12月31日的17939人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7165人,总员工成本约为12.84亿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13.14亿元[49] 公司融资情况 - 2024年新增中期票据10亿人民币[7] - 2024年4月22日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票面利率2.44%,期限三年[67] 宏观政策环境 - 2023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全部下达地方且基本落实到项目[72] - 2024年5月央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72]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动绿色发展[72] - 公司将聚焦“强本固基抓升级,科技创新促转型”年度管理主题[72] - 公司将深入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步伐[72]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赋能传统业务绿色化、智能化产业升级[72] 公司合规与报告 - 期间内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所载适用守则条文[73] - 期间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3] - 公司期间中期报告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74] - 公司期间中期报告将登载于联交所披露易网站及公司网站[74] 公司荣誉 - 2024年6月,公司连续两年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获评第13位,ESG表现处“五星级”水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