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盛锂电(688353) - 2024 Q2 - 季度财报
688353华盛锂电(688353)2024-08-22 17:32

报告审计与利润分配 - 2024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报告期内公司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预案[4] - 2024年半年度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78] 公司风险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对生产经营构成实质性影响的重大风险[3] - 公司面临原有市场份额缩水压力,添加剂销售价格同比下滑,导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下滑严重[54] - 若未来锂离子电池被其他技术路线超越,或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液,公司收入和经营业绩将受不利影响[56] - 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存在风险,可能影响公司产品竞争力、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57] - 公司生产存在安全生产风险,可能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并造成损失[59] - 公司生产会产生污染,若环保政策变化不能达标,可能被限产、停产或受处罚[59] - 若公司技术更新不及时或其他供应商研发出更好添加剂,公司产品存在被替代风险[60] - 外销收入是公司重要来源,国际环境和汇率波动可能对经营业绩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60] - 若下游行业需求增速不及预期、主要客户竞争力下降或新产品新技术使应用领域窄化,公司可能面临产能过剩风险[64] 项目定义 - 第一期建设年产5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指年产3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第一期建设年产5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线)[8] - 年产6,000吨碳酸亚乙烯酯、3,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项目、募投项目指年产6,000吨碳酸亚乙烯酯、3,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20,675吨盐酸、49,089吨次氯酸钠、7,977吨氯化钠、4,265吨氯化钾和氟化钾混合盐项目[8] - 年产40,000吨氯代碳酸乙烯酯项目指年产80,000吨氯代碳酸乙烯酯、70,360吨盐酸及164,100吨次氯酸钠项目(第一期建设年产40,000吨氯代碳酸乙烯酯生产线)[8]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87%[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252.3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68.95%[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8966.59万元[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163.51万元[1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6.35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53%[1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42.68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48%[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 -0.45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475.00%[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97%,较上年同期减少2.48个百分点[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37%,较上年同期减少0.11个百分点[15]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1809683.49美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32950.70美元等,合计17142632.61美元[17][18]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减少468.95%,主要因产品售价下降、折旧费用增加、产能利用率不足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出较去年同期减少,因本期销售回款增加[16]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475.00%,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亏损扩大,因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滑[16] - 2024年上半年费用化研发投入19,059,314.06元,较上年同期22,383,893.76元下降14.85%,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从9.48%降至9.37%,减少0.11个百分点[43]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支出总额为1905.93万元,其中在研项目支出为1880.43万元,其它费用25.5万元[46]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0338.08万元,同比下降13.8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7252.33万元,同比下降468.95%;扣非后净利润亏损8966.59万元[66] - 营业成本231881361.62元,同比增长18.70%;销售费用2255971.62元,同比下降17.18%;管理费用42381753.21元,同比增长11.83%;研发费用19059314.06元,同比下降14.85%[66] - 货币资金期末数448102791.54元,占总资产10.5%,较上年期末下降78.08%,系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所致[68] - 应收款项期末数113160580.45元,占总资产2.65%,较上年期末下降25.61%[68] - 固定资产期末数1191643934.06元,占总资产27.92%,较上年期末增长9.31%[6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1509731348.76元,占总资产35.38%,较上年期末增长1787.16%,系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所致[69] - 报告期投资额67000000元,上年同期为0,变动幅度100%[70] - 其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1509731348.7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731348.76元,本期购买金额2478200000元,出售/赎回金额1058200000元[71] - 其他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53199858.15元,本期购买金额139480430.14元,出售/赎回金额273758371.63元[71] 公司项目情况 - 公司有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负极材料项目(第一期5万吨)和新建年产500吨LiDFOB、2000吨MMDS项目[9] - 公司扩展电解液添加剂产能,募投项目三期建成后,VC、FEC产品年产达14000吨[20] - “年产6000吨碳酸亚乙烯酯,3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项目”于2024年3月底全部转固,但产能利用率不足[52] - 停止“第一期建设年产5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变更为“浙江盛美锂电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双氟代磺酰亚胺锂项目”[52] - 加快“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等自筹项目建设[52] - 公司将加快“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新建年产500吨二氟草酸硼酸锂、2,000吨甲烷二磺酸亚甲酯项目”等项目建设[54] - 子公司盛美锂电停止“第一期建设年产5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试生产及项目安全设施验收,并进行生产工艺升级改造[82] 公司产品情况 - 公司产品包括电子化学品及特殊有机硅,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多国,在电子化学品和特殊有机硅领域有技术优势[20] - 碳酸亚乙烯酯(VC)是锂电池电解液核心成膜助剂,公司2004年建立60吨/年电子级VC生产线[20] - 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用于高倍率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公司历经3年自主开发工艺,产品2008年获多项荣誉[21][22] - 双草酸硼酸锂(BOB)用于锰酸锂及镍钴锰酸锂型锂电池,公司提高其产能并研发新工艺[22] - 公司特殊有机硅产品以IPTS和TESPI为代表,用于涂料、密封胶等增强粘结力[20] - 公司专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研产销,有独立研产销体系[23][28] - 公司是VC和FEC市场领先供应商之一,与三菱化学、比亚迪等知名厂商合作[31] 公司研产销体系 - 研发按客户要求或技术趋势选品,经评审立项后开发[24] - 采购由供应链中心负责,依销售和生产计划采购,有内控和供应商评价制度[25][26] - 生产按客户合同/订单安排,历经两阶段产出电子级成品[27] - 销售分直销和经销,新客户认证后供货,部分直销采用寄售模式[27] - 客户包括比亚迪等锂电产业链厂商,终端为新能源车企[28] 行业市场情况 - 1 - 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增30.1%和32%,市场占有率35.2%[29] - 2024年上半年国内锂电池出货459GWh,同比增21%,电解液出货60万吨,同比增26%[29] - 电解液中添加剂质量占比一般在2%-10%,成本占比约10%-30%,主流添加剂VC添加比例在1%-3%左右,FEC添加比例在2%-10%左右[56] 公司研发成果 - 公司深挖降本潜力,攻克VC、FEC新流程,丰富添加剂体系[29] - 公司以两院为载体,探索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2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119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10.80%[32] - 氯代碳酸乙烯酯合成产品纯度可达98%以上,收率在80%以上[32] - 碳酸亚乙烯酯产品精制纯化收率可达90%以上,产品纯度大于99.99% [33] - 氟代碳酸乙烯酯合成产品纯度在99.9%以上,收率在90%以上[33] - 双草酸硼酸锂制备产品纯度可达99.9%以上,收率可达70%以上[33] - 异氰酸酯基烷基硅烷制备硅基氨基甲酸酯脱醇反应程度可达95%以上,反应选择性可达98%以上[33] - 甲烷二磺酸亚甲酯合成产品收率可达70%以上[33] - 新型含氟材料合成产品纯度可达99.9%以上[33] - 公司积极研发新一代电池所需添加剂或电解质前沿技术[30] - 新含氟电解质锂盐双氟代磺酰亚胺锂收率达85%以上,产品纯度可达99.5%以上,水份小于100ppm,金属杂质离子小于10ppm[34] - 二氟草酸硼酸锂新型锂素高效转化技术使锂素利用率从60%提高到85%以上[34] - 石墨负极深加工技术可有效提升石墨首次库伦效率,延长电池循环寿命等,有三项发明专利[34] - 公司开发的VC产品相关技术使碳酸亚乙烯酯合成中聚合和分解现象降低比例达50%以上[36] - 公司于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发出FEC卤素置换工艺路线,该工艺路线卤素置换反应转化率高,副产物少[37] - 公司开发的FEC配套技术中,新型非塔式分离提纯技术提高生产作业效率,降低单位产量制备能源消耗[37] - 公司采用水相法制备BOB产品,自主开发多种新工艺提高产品溶解性等指标并降低成本[38] - 公司特殊有机硅产品IPTS/TESPI工艺产品收率达90%以上,氯离子含量小于20ppm[39] - 公司特殊有机硅产品IPTS/TESPI连续高温脱醇工艺使脱醇效率从60%提升至80%以上,选择性达80%以上,产品性能从96%提升至98%以上[39] - 公司2004年建立60吨/年电子级碳酸亚乙烯酯生产线[34] - 公司子公司华赢新能源开发出有机分子嫁接技术,项目已形成批量产品进入市场推广阶段[40][41] - 华赢新能源开发出最佳工艺路线,完成新型氧化亚硅材料百公斤级生产和小批量试销售,制备出批量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并送样获积极反馈[4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知识产权120项,其中专利授权119项(发明专利77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报告期内新增实用新型专利2项[41] - 甲烷二磺酸亚甲酯研究开发预计总投资4,000,000元,本期投入3,471,688.09元,累计投入4,513,452.02元,处于小试/小批量量产阶段,目标收率达80%以上[44] - 二氟草酸硼酸锂精制工艺优化研究预计总投资2,000,000元,本期投入1,961,197.90元,处于小批量量产阶段,目标降低产品中酸度及金属离子残留,金属铁离子低于10ppm[44] - 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研究开发预计总投资1,000,000元,本期投入496,383.43元,处于小试阶段,目标反应转化率不低于90%,产品纯度达99.9%以上[44] - 1,4 - 丁烷二磺酰氯研究开发预计总投资1,000,000元,本期投入541,840.92元,处于小试阶段,目标产品纯度在95%以上[44] - 锂电池高性能粘结剂研究开发预计总投资2,000,000元,本期投入1,340,461.56元,处于小试/小批量量产阶段,目标产品性能满足行业要求[44] - 碳酸亚乙烯酯合成工艺优化研究预计总投资5,000,000元,本期投入1,750,963.58元,处于试产阶段,目标缩短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44] - 提高CEC合成中氯气利用率的研究使氯气利用率提高8%[45] - 低杂质KF合成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研究使收率提高3%以上,焦油量减少10%[45] - 高含量CEC合成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研究使收率提高3%[45] -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比容量400 - 600mAh/g以上,全电池循环寿命大于2000次[45] - 纳米硅负极材料比容量达1800mAh·g - 1以上,首次库伦效率达到或超过92%,循环寿命大于2000次,膨胀率低于12%[45] - 特殊有机硅异氰酸酯基硅烷产品收率达到90%以上[48]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905.9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37%,新申请专利18项,获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51]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9人,较上年同期的142人减少;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0.80%,较上年同期的13.22%下降[4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845.3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49.32万元减少;研发人员平均薪酬7.1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09万元降低[47] - 公司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15.97%,本科学历占比36.97%,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47.06%[47] 公司资金运作 - 回购资金总额2999.2755万元,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