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锂电(688353)
搜索文档
华盛锂电(688353)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17 18:1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预测 - 公司预计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49,000万元到51,000万元,同比减少6.67%到2.86%[3] - 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200万元到-18,000万元,同比亏损增加535.67%到652.77%[3] - 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8,200万元到-21,500万元,同比亏损增加187.39%到239.49%[3] - 公司上年同期营业收入为52,503.1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391.18万元[6] 市场与产能挑战 - 公司面临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销售价格跌幅超过销量增长[7] - 公司新增产能投产导致折旧费用增加,单位成本上涨[7]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2025年度将继续强化生产经营、技术创新、成本优化管控及市场开拓[7] - 公司积极推进各新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实现产能释放[7]
华盛锂电:电解液添加剂龙头,盈利拐点可期
东吴证券· 2024-12-25 10: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盛锂电是电解液添加剂龙头企业,预计2024年盈利拐点可期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24Q3添加剂出货3000吨以上,全年预计增长30%。预计24Q3出货3000吨以上,24Q1-Q3累计出货0.7万吨以上,预计24Q4出货环比持平,24年出货有望达近1.1万吨,同增约30% [2] - 24H2公司产能利用率70%-80%,显著好于二线。公司现有张家港一期、二期、三期以及全资子公司泰兴华盛四个生产基地,其中募投项目三期已建成投产,VC、FEC产能达1.4万吨 [2] 财务表现 - 24Q3费用环比小幅改善,资本开支同比下降明显。24Q1-3期间费用1亿元,费用率29.3%,其中Q3期间费用0.4亿元,费用率30% [3] - 24Q1-3经营性净现金流-0.9亿元,其中Q3经营性现金流-0.4亿元 [3] - 24Q1-3资本开支2.1亿元,其中Q3资本开支0.5亿元 [3] - 24Q3末存货0.8亿元,较年初-26.3% [3] - 24Q3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4Q1-3营收3.3亿元,归母净利润-1.3亿元,毛利率-20.7%,归母净利率-39.7% [4] - 24Q3营收1.3亿元,归母净利润-0.6亿元,毛利率-31.3%,归母净利率-46.1% [4] 行业分析 - 行业价格底部小幅反弹,预计25年持续出清。24Q3公司单吨亏损约2万元/吨,预计VC/FEC价格已触底,10月亘元文登产线失火背景下,行业价格已小幅反弹约0.1万元/吨 [5] - 预计25H1价格底部维持,缓慢出清。考虑需求端25-26年维持近30%增速,关停产能较难重开,且行业产能扩张周期较长,VC扩产约需一年左右,预计盈利25H2-26年有望反转 [5] 公司背景 - 华盛锂电成立于1997年,2003年进入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2022年7月13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目前公司产品主要有电子化学品及特殊有机硅两大系列,是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市场领先的供应商之一 [9] - 公司2018-2020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出货市占率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9] 产品与技术 - 添加剂成分是电解液企业的技术核心所在。电解液的核心原材料包括溶质(锂盐)、溶剂、添加剂,其中用量各占12%、84%、4%。添加剂占电解液成本的10%-30% [10] - 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包括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发出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的卤素置换工艺路线,以及在特殊有机硅领域拥有"非光气法生产异氰酸酯硅烷"技术 [23] - 2023年公司VC销量0.53万吨,同增61%,FEC销量0.27万吨,同增19% [23] 产能与布局 - 公司具备完备的前后道工序生产能力,电解液添加剂产能持续扩张。现有张家港一期、二期、三期以及全资子公司泰兴华盛四个生产基地,其中募投项目三期已建成投产,VC、FEC产能达1.4万吨 [38] - 华盛锂电计划与三美股份等合作伙伴合作,成立盛美锂电子公司(华盛锂电持股51%),布局新型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和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 [32]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考虑行业仍处周期底部,产品价格触底,过剩产能缓慢出清,下调公司2024-2025年,新增26年归母净利预期至-1.6/0.06/0.3亿元,同比-550%/+104%/+375%,25-26年对应PE为587/124倍,维持"增持"评级 [11][41]
华盛锂电(688353) - 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06
2024-12-02 17:14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4年12月2日,地点在上证路演中心 [2] - 参与人员为线上参与“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沈锦良、总经理沈鸣等 [2] 项目进展与产能情况 - 公司拥有张家港一期、二期、三期以及全资子公司泰兴华盛四个生产基地,在建项目有“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等多个项目,将推进建设进度释放产能 [3] - 随着募投项目三期建成投产,VC、FEC产品达到年产14,000吨的生产能力,其余锂电LIFSI、40,000吨/年氯代碳酸乙烯酯等产品在积极推进中 [4] 市场与价格情况 - 电解液添加剂价格处于底部区域,行业供需结构在调整中 [3] 国外市场拓展 - 公司重视国外市场开拓,产品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会积极采纳参加国外汽车相关展会等拓展建议 [3] 股价维护措施 - 二级市场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有不确定性,公司已通过股份回购,董事、高管增持等措施稳定股价,未来将加强经营管理、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沟通 [3][4] 固态锂电池产品 - 公司关注长效安全固态锂电池材料发展,着重电解质等材料设计开发,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但相关研发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不具备规模化、工业化生产能力 [4] 经营与分红情况 - 第三季度生产经营情况关注2024年10月25日披露的《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后续分红及派息计划会按规则及时披露 [5]
华盛锂电盘中涨停
证券时报网· 2024-10-25 09:52
文章核心观点 10月25日盘中科创板股华盛锂电涨停,同时介绍科创板个股涨跌情况、华盛锂电资金面和融资融券数据,以及其前三季财报情况 [1] 华盛锂电股价表现 - 10月25日盘中涨停,截至09:43,股价报23.44元,成交1.35亿元,换手率9.33%,振幅16.85% [1] 科创板个股涨跌情况 - 截至发稿,科创板上涨个股415只,涨幅在5%以上的19只,华盛锂电、大全能源、世华科技涨幅较高,分别上涨20.02%、10.74%、10.29% [1] - 下跌个股151只,安杰思、锴威特、永信至诚跌幅较大,分别下跌6.11%、5.45%、4.38% [1] 华盛锂电资金面情况 - 上一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1.28万元,近5日净流出152.41万元 [1] 华盛锂电融资融券情况 - 10月24日两融余额为7267.03万元,融资余额为7267.03万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5.75万元,增幅为0.63% [1] - 近10日两融余额合计增加959.49万元,增幅为15.21%,其间融资余额增长15.21% [1] 华盛锂电三季报情况 - 前三季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下降16.44%,实现净利润 -1.32亿元,同比下降613.54% [1]
华盛锂电(688353)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4 17:17
营收与利润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减少16.44%[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32亿元,同比减少613.54%[2]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 -0.37元/股,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0.83元/股,同比减少618.75%[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6772.06万元[2] - 年初至报告期末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568.98万元[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指标变动主要因市场竞争激烈、销售价格下降、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成本上升及计提存货跌价所致[6]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3.18亿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39.72亿元有所下降[15]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50.39亿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41.09亿元有所上升[15]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408056281亿元,2023年同期为1883.428837万元[16] - 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83元/股,2023年同期为0.16元/股[17] 研发投入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3043.31万元,同比减少11.10%[3]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3043.31万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3423.13万元有所减少[15] 资产与权益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42.17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64%[3]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5.76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09%[3] - 2024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379,263,865.16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43,917,404.12元 [11] - 2024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525,762,794.99元,2023年12月31日为80,000,000.00元 [11] - 2024年9月30日应收票据为92,419,473.05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692,627.80元 [11]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41,527,956.95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2,126,657.33元 [11] - 2024年第三季度末存货7923.82万元,较之前的1.08亿元有所减少[12] - 2024年第三季度末固定资产12.00亿元,较之前的10.90亿元有所增加[12] - 2024年第三季度末流动负债合计3.43亿元,较之前的4.47亿元有所减少[13] - 2024年第三季度末非流动负债合计2.13亿元,较之前的1.82亿元有所增加[13] - 2024年第三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36.60亿元,较之前的37.93亿元有所减少[14]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522 [8] - 张家港金农联实业有限公司持股23,539,518股,持股比例14.76% [8] - 沈锦良持股17,395,726股,持股比例10.91% [8] - 苏州敦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企业合计持股比例较高,苏州敦行价值二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7.35%,苏州敦行价值三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7.31% [8]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数为1,148,23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72% [9] - 华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期初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数量合计791,700股,比例0.50%,期末为1,218,000股,比例0.76% [10] 现金流量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228.98万元[2]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7084246914亿元,2023年同期为3.8752719474亿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6313228994亿元,2023年同期为5.0155414503亿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28.98208万元,2023年同期为-1.1402695029亿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6.3676415442亿元,2023年同期为49.5279519532亿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2.7059759776亿元,2023年同期为66.3100750498亿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383344334亿元,2023年同期为-16.7821230966亿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386万元,2023年同期为8435.5万元[19][20]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405.465994万元,2023年同期为1.2126707362亿元[20] 其他费用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分保费用623.66万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438.60万元有所增加[15] - 2024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 -248.73万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 -1910.06万元有所增加[15]
华盛锂电(688353) - 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05
2024-09-20 17:47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人员为线上参与“2024年半年度科创板新材料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2] - 活动时间为2024年9月20日,地点是上证路演中心 [2]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沈锦良、总经理沈鸣、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黄振东、财务总监任国平、独立董事黄雄 [2][3] 项目进展情况 - 子公司盛美锂电停止“第一期建设年产5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试生产及验收,进行工艺升级改造,“浙江盛美锂电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双氟代磺酰亚胺锂项目”于2024年6月4日变更备案,改造有序进行 [3] - 固态电解质研发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不具备规模化、工业化生产能力 [3] - “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一期五万吨建设按计划正常推进,具体进展关注后续公告 [3] - 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项目处在小试试制和样品测试阶段,不具备规模化、工业化生产能力 [3] 业绩相关 - 公司管理层对长期发展有信心,将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沟通,具体业绩关注定期报告 [4]
华盛锂电(688353)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2 17:32
报告审计与利润分配 - 2024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报告期内公司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预案[4] - 2024年半年度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78] 公司风险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对生产经营构成实质性影响的重大风险[3] - 公司面临原有市场份额缩水压力,添加剂销售价格同比下滑,导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下滑严重[54] - 若未来锂离子电池被其他技术路线超越,或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液,公司收入和经营业绩将受不利影响[56] - 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存在风险,可能影响公司产品竞争力、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57] - 公司生产存在安全生产风险,可能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并造成损失[59] - 公司生产会产生污染,若环保政策变化不能达标,可能被限产、停产或受处罚[59] - 若公司技术更新不及时或其他供应商研发出更好添加剂,公司产品存在被替代风险[60] - 外销收入是公司重要来源,国际环境和汇率波动可能对经营业绩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60] - 若下游行业需求增速不及预期、主要客户竞争力下降或新产品新技术使应用领域窄化,公司可能面临产能过剩风险[64] 项目定义 - 第一期建设年产5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指年产3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第一期建设年产5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线)[8] - 年产6,000吨碳酸亚乙烯酯、3,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项目、募投项目指年产6,000吨碳酸亚乙烯酯、3,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20,675吨盐酸、49,089吨次氯酸钠、7,977吨氯化钠、4,265吨氯化钾和氟化钾混合盐项目[8] - 年产40,000吨氯代碳酸乙烯酯项目指年产80,000吨氯代碳酸乙烯酯、70,360吨盐酸及164,100吨次氯酸钠项目(第一期建设年产40,000吨氯代碳酸乙烯酯生产线)[8]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87%[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252.3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68.95%[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8966.59万元[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163.51万元[1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6.35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53%[1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42.68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48%[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 -0.45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475.00%[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97%,较上年同期减少2.48个百分点[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37%,较上年同期减少0.11个百分点[15]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1809683.49美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32950.70美元等,合计17142632.61美元[17][18]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减少468.95%,主要因产品售价下降、折旧费用增加、产能利用率不足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出较去年同期减少,因本期销售回款增加[16]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475.00%,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亏损扩大,因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滑[16] - 2024年上半年费用化研发投入19,059,314.06元,较上年同期22,383,893.76元下降14.85%,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从9.48%降至9.37%,减少0.11个百分点[43]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支出总额为1905.93万元,其中在研项目支出为1880.43万元,其它费用25.5万元[46]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0338.08万元,同比下降13.8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7252.33万元,同比下降468.95%;扣非后净利润亏损8966.59万元[66] - 营业成本231881361.62元,同比增长18.70%;销售费用2255971.62元,同比下降17.18%;管理费用42381753.21元,同比增长11.83%;研发费用19059314.06元,同比下降14.85%[66] - 货币资金期末数448102791.54元,占总资产10.5%,较上年期末下降78.08%,系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所致[68] - 应收款项期末数113160580.45元,占总资产2.65%,较上年期末下降25.61%[68] - 固定资产期末数1191643934.06元,占总资产27.92%,较上年期末增长9.31%[6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1509731348.76元,占总资产35.38%,较上年期末增长1787.16%,系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所致[69] - 报告期投资额67000000元,上年同期为0,变动幅度100%[70] - 其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1509731348.7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731348.76元,本期购买金额2478200000元,出售/赎回金额1058200000元[71] - 其他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53199858.15元,本期购买金额139480430.14元,出售/赎回金额273758371.63元[71] 公司项目情况 - 公司有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负极材料项目(第一期5万吨)和新建年产500吨LiDFOB、2000吨MMDS项目[9] - 公司扩展电解液添加剂产能,募投项目三期建成后,VC、FEC产品年产达14000吨[20] - “年产6000吨碳酸亚乙烯酯,3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项目”于2024年3月底全部转固,但产能利用率不足[52] - 停止“第一期建设年产5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变更为“浙江盛美锂电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双氟代磺酰亚胺锂项目”[52] - 加快“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等自筹项目建设[52] - 公司将加快“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新建年产500吨二氟草酸硼酸锂、2,000吨甲烷二磺酸亚甲酯项目”等项目建设[54] - 子公司盛美锂电停止“第一期建设年产5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试生产及项目安全设施验收,并进行生产工艺升级改造[82] 公司产品情况 - 公司产品包括电子化学品及特殊有机硅,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多国,在电子化学品和特殊有机硅领域有技术优势[20] - 碳酸亚乙烯酯(VC)是锂电池电解液核心成膜助剂,公司2004年建立60吨/年电子级VC生产线[20] - 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用于高倍率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公司历经3年自主开发工艺,产品2008年获多项荣誉[21][22] - 双草酸硼酸锂(BOB)用于锰酸锂及镍钴锰酸锂型锂电池,公司提高其产能并研发新工艺[22] - 公司特殊有机硅产品以IPTS和TESPI为代表,用于涂料、密封胶等增强粘结力[20] - 公司专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研产销,有独立研产销体系[23][28] - 公司是VC和FEC市场领先供应商之一,与三菱化学、比亚迪等知名厂商合作[31] 公司研产销体系 - 研发按客户要求或技术趋势选品,经评审立项后开发[24] - 采购由供应链中心负责,依销售和生产计划采购,有内控和供应商评价制度[25][26] - 生产按客户合同/订单安排,历经两阶段产出电子级成品[27] - 销售分直销和经销,新客户认证后供货,部分直销采用寄售模式[27] - 客户包括比亚迪等锂电产业链厂商,终端为新能源车企[28] 行业市场情况 - 1 - 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增30.1%和32%,市场占有率35.2%[29] - 2024年上半年国内锂电池出货459GWh,同比增21%,电解液出货60万吨,同比增26%[29] - 电解液中添加剂质量占比一般在2%-10%,成本占比约10%-30%,主流添加剂VC添加比例在1%-3%左右,FEC添加比例在2%-10%左右[56] 公司研发成果 - 公司深挖降本潜力,攻克VC、FEC新流程,丰富添加剂体系[29] - 公司以两院为载体,探索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2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119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10.80%[32] - 氯代碳酸乙烯酯合成产品纯度可达98%以上,收率在80%以上[32] - 碳酸亚乙烯酯产品精制纯化收率可达90%以上,产品纯度大于99.99% [33] - 氟代碳酸乙烯酯合成产品纯度在99.9%以上,收率在90%以上[33] - 双草酸硼酸锂制备产品纯度可达99.9%以上,收率可达70%以上[33] - 异氰酸酯基烷基硅烷制备硅基氨基甲酸酯脱醇反应程度可达95%以上,反应选择性可达98%以上[33] - 甲烷二磺酸亚甲酯合成产品收率可达70%以上[33] - 新型含氟材料合成产品纯度可达99.9%以上[33] - 公司积极研发新一代电池所需添加剂或电解质前沿技术[30] - 新含氟电解质锂盐双氟代磺酰亚胺锂收率达85%以上,产品纯度可达99.5%以上,水份小于100ppm,金属杂质离子小于10ppm[34] - 二氟草酸硼酸锂新型锂素高效转化技术使锂素利用率从60%提高到85%以上[34] - 石墨负极深加工技术可有效提升石墨首次库伦效率,延长电池循环寿命等,有三项发明专利[34] - 公司开发的VC产品相关技术使碳酸亚乙烯酯合成中聚合和分解现象降低比例达50%以上[36] - 公司于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发出FEC卤素置换工艺路线,该工艺路线卤素置换反应转化率高,副产物少[37] - 公司开发的FEC配套技术中,新型非塔式分离提纯技术提高生产作业效率,降低单位产量制备能源消耗[37] - 公司采用水相法制备BOB产品,自主开发多种新工艺提高产品溶解性等指标并降低成本[38] - 公司特殊有机硅产品IPTS/TESPI工艺产品收率达90%以上,氯离子含量小于20ppm[39] - 公司特殊有机硅产品IPTS/TESPI连续高温脱醇工艺使脱醇效率从60%提升至80%以上,选择性达80%以上,产品性能从96%提升至98%以上[39] - 公司2004年建立60吨/年电子级碳酸亚乙烯酯生产线[34] - 公司子公司华赢新能源开发出有机分子嫁接技术,项目已形成批量产品进入市场推广阶段[40][41] - 华赢新能源开发出最佳工艺路线,完成新型氧化亚硅材料百公斤级生产和小批量试销售,制备出批量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并送样获积极反馈[4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知识产权120项,其中专利授权119项(发明专利77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报告期内新增实用新型专利2项[41] - 甲烷二磺酸亚甲酯研究开发预计总投资4,000,000元,本期投入3,471,688.09元,累计投入4,513,452.02元,处于小试/小批量量产阶段,目标收率达80%以上[44] - 二氟草酸硼酸锂精制工艺优化研究预计总投资2,000,000元,本期投入1,961,197.90元,处于小批量量产阶段,目标降低产品中酸度及金属离子残留,金属铁离子低于10ppm[44] - 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研究开发预计总投资1,000,000元,本期投入496,383.43元,处于小试阶段,目标反应转化率不低于90%,产品纯度达99.9%以上[44] - 1,4 - 丁烷二磺酰氯研究开发预计总投资1,000,000元,本期投入541,840.92元,处于小试阶段,目标产品纯度在95%以上[44] - 锂电池高性能粘结剂研究开发预计总投资2,000,000元,本期投入1,340,461.56元,处于小试/小批量量产阶段,目标产品性能满足行业要求[44] - 碳酸亚乙烯酯合成工艺优化研究预计总投资5,000,000元,本期投入1,750,963.58元,处于试产阶段,目标缩短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44] - 提高CEC合成中氯气利用率的研究使氯气利用率提高8%[45] - 低杂质KF合成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研究使收率提高3%以上,焦油量减少10%[45] - 高含量CEC合成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研究使收率提高3%[45] -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比容量400 - 600mAh/g以上,全电池循环寿命大于2000次[45] - 纳米硅负极材料比容量达1800mAh·g - 1以上,首次库伦效率达到或超过92%,循环寿命大于2000次,膨胀率低于12%[45] - 特殊有机硅异氰酸酯基硅烷产品收率达到90%以上[48]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905.9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37%,新申请专利18项,获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51]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9人,较上年同期的142人减少;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0.80%,较上年同期的13.22%下降[4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845.3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49.32万元减少;研发人员平均薪酬7.1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09万元降低[47] - 公司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15.97%,本科学历占比36.97%,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47.06%[47] 公司资金运作 - 回购资金总额2999.2755万元,累计
公司年报点评: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注重对投资者回报
海通证券· 2024-05-12 11:32
业绩总结 -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营收同比下降39.09%,净利润同比下降109.17%[1] - 华盛锂电公司2023年至2026年的营业总收入预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分别为525百万元、858百万元、1114百万元和1445百万元[9] - 公司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将达到1.28元,较2023年的-0.15元有显著增长[9] - 华盛锂电公司的毛利率预计将从2023年的11.3%增长至2026年的36.7%[9] - 公司预计2026年的EBITDA将达到542百万元,较2023年的-18百万元有显著增长[9] 技术研发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技术积累,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9.04%[2] - 公司通过专利布局建立技术壁垒,新申请专利18项,获得授权19项[3] 策略展望 - 公司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维持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4] 其他 - 分析师声明中指出,报告的数据和信息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独立客观,不受第三方影响[10] - 分析师负责的股票研究范围包括恒力石化、卫星化学、湘潭电化等多家公司[11] - 投资评级标准中,优于大市表示预期个股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10%以上,弱于大市表示预期个股相对基准指数涨幅低于-10%及以下[11] - 市场基准指数的比较标准中,中性表示预期行业整体回报介于基准指数整体水平-10%与10%之间[12] - 法律声明中指出,本报告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使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使用本报告内容引致的损失负责[13] -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提供的信息、材料及结论仅供特定客户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客户应考虑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15] - 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海通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再次分发[16]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16]
华盛锂电(688353) - 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04
2024-05-10 16:2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人员为线上参与“2023年度科创板电池专场业绩说明会”活动的全体投资者 [2] - 活动时间为2024年5月9日,地点是上证路演中心 [2]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沈锦良、总经理沈鸣、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黄振东、财务总监任国平、独立董事黄雄 [2][3] 股份回购计划安排 - 公司回购的股份存放于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及/或股权激励计划 [3] - 若未能在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后3年内使用完毕已回购股份,未使用部分将予以注销 [3] 产能、业绩及行业相关问题 - 2023年度主要产品VC、FEC产量分别同比上升48.44%、20.32%,销量分别同比上升60.99%、18.65%,目前生产经营正常,产能利用情况良好 [3] - 2024年公司持续专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研产销,布局新型锂盐LiFSI、LiDFOB、MMDS产线,拓展低能耗高性能石墨负极材料领域,探索新一代电池所需添加剂或电解质前沿技术 [4] - 2022年下半年开始电解液添加剂新增产能逐步释放,产能过剩背景下高成本的同质化产能将面临出清 [4] - 工信部出台的相关政策有利于引导锂电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加快落后产能出清,防止低价无序竞争,公司将加强技术创新等打造核心竞争力 [4] 负极材料项目情况 - 子公司华赢新能源自主开发有机分子嫁接技术,构建功能分子界面膜,抑制电极副反应,增强石墨负极稳定性 [5] - 该项目小批量产品已通过部分客户试用认可,进入市场推广阶段,未来将继续研发投入优化工艺和性能 [5]
华盛锂电(688353)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4 17:18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391.18万元[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59,066.50万元[5] - 2023年度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5] - 2023年度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金额为9,996,957.92元,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5]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525,031,402.36元,同比下降39.09%[16]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911,803.46元,同比下降109.17%[16]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3,329,557.74元,同比下降125.96%[16] - 公司2023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524,963,160.76元,同比下降39.10%[1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894,897.67元,同比下降143.43%[17]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728,877,571.74元,同比下降3.70%[17]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同比下降107.81%[17]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3%,同比下降22.98个百分点[17]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04%,同比增加3.30个百分点[17]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09%,主要因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主营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17]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09.17%,主要因销售收入下降及新增产能利用率不足[17]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27,878,163.34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556,433.43元[18]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39,417,754.28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2,503,672.81元[19] - 2023年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187,477,799.64元,当期变动为101,975,749.98元,对当期利润的影响为-237,922.83元[21] - 2023年度公司研发投入达到4,745.9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04%[23]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894,897.67元,同比下降143.43%[85] - 公司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6,382,749.23元,上年为-492,130,847.71元[84] - 公司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395,583.22元,同比下降101.07%[84] - 公司2023年投资收益为41,387,086.77元,同比增长343.08%[84] - 公司2023年现金分红1.1亿元,导致现金流量净额转为负数[87]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525,031,402.36元,同比下降39.09%[84]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利润为-2,391.18万元,同比减少109.17%[83] - 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为11.26%,上年为46.79%,下滑较大[78] - 公司2023年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为35,529.71万元,占流动资产的13.46%[78] - 公司2023年存货账面价值为10,754.24万元,占流动资产的4.08%[79] -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的占比约为45%,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和盈利能力影响较大[80] - 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为52,496.32万元,同比下降39.10%[89][91] - 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成本为46,582.98万元,同比增长1.57%[89][91] - 公司2023年VC产品销售收入为32,810.79万元,同比下降32.95%[92] - 公司2023年FEC产品销售收入为15,312.39万元,同比下降51.90%[92] - 公司2023年其他产品销售收入为4,373.14万元,同比下降19.39%[92] - 公司2023年国内销售额为44,157.07万元,同比下降23.34%[92] - 公司2023年国外销售额为8,339.24万元,同比下降70.83%[92] - 公司2023年直销销售额为50,417.94万元,同比下降35.88%[92] - 公司2023年经销销售额为2,078.38万元,同比下降72.54%[92]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41,417.45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8.89%[98][99][100]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13,373.4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6.63%[100][101] - 销售费用为7,356,097.18元,同比下降2.79%[101] - 管理费用为84,644,091.31元,同比增加0.19%[101] - 研发费用为47,459,240.68元,同比下降4.12%[10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894,897.67元,同比下降143.43%[10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395,583.22元,同比下降101.07%[103] - 货币资金为2,043,917,404.12元,占资产总额46.22%,同比下降28.09%[104] - 固定资产为1,090,116,780.36元,占资产总额24.65%,同比增加175.35%[104] - 长期借款为123,100,000.00元,占资产总额2.78%,同比增加64.13%[105] - 公司2023年对外股权投资总额为62,000,000元,上年同期为0元,变动幅度为100%[118] - 公司及子公司产业基金向北京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出资3,200万元及3,000万元,合计6,200万元,持有北京壹金1.9162%及1.7964%股权[118] - 公司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为7,466,000,000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7,386,000,000元,其他变动为80,000,000元[120] - 公司2023年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为85,502,049.66元,本期购买金额为442,179,635.59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340,203,885.61元,其他变动为187,477,799.64元[120] - 公司2023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总额为80,000,000元,报告期末已投资金额为24,000,000元,出资比例为30%[121] - 泰兴华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2023年总资产为44,934.56万元,净资产为37,766.80万元,净利润为1,671.96万元[122] - 苏州华赢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总资产为2,721.75万元,净资产为-429.11万元,净利润为-467.09万元[123] - 浙江盛美锂电材料有限公司2023年总资产为25,061.2万元,净资产为9,361.93万元,净利润为-1,611.92万元[123] - 湖北华盛祥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2023年总资产为25,061.2万元,净资产为9,361.93万元,净利润为-1,611.92万元[123] - 公司总资产为10,633.63万元,净资产为7,605.14万元,净利润为-182.38万元[124] - 江苏华盛联赢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资产为4,439.83万元,净资产为4,401.20万元,净利润为-198.80万元[124] - 苏州华盛南园敦行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总资产为5,242.58万元,净资产为5,242.58万元,净利润为-177.42万元[125]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不存在对生产经营构成实质性影响的重大风险[3]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华盛锂电,股票代码为688353[15]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黄晓奇、仇笑康、侯冬生[16] - 公司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签字的保荐代表人为蔡福祥、李骏,持续督导期间为2022年7月13日至2025年12月31日[16] - 公司召开了4次股东大会,审议了26项议案[145] - 董事会共召开了8次会议,审议了55项议案[145] - 监事会召开了6次监事会会议,审议了24项议案[145] - 公司控股股东不存在超越股东大会干预公司决策和经营活动的行为[146] - 公司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146] - 公司重视与投资者的沟通与交流,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146]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10项议案,包括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2023年度财务预算报告[147]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参与投资设立产业基金暨关联交易的议案[148]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11项议案,包括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议案[148] - 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4项议案,包括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议案[148] - 公司董事长沈锦良年末持股数为17,370,855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5,390,955股,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50] - 公司董事、总经理沈鸣年末持股数为5,849,228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1,815,278股,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50]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伟锋年末持股数为1,981,570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614,970股,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50]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林刚年末持股数为1,422,957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441,607股,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50]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张先林年末持股数为572,460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177,660股,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51] - 公司财务总监任国平年末持股数为72,500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22,500股,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51] - 公司监事、核心技术人员杨志勇年末持股数为38,932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12,082股,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50]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张丽亚年末持股数为81,780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25,380股,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50] - 公司董事赵家明和董事马阳光年末持股数均为0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0股[150][156] - 公司独立董事黄雄、胡博和温美琴年末持股数均为0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0股[150][157][158]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的股份在2023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67] - 沈锦良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华赢三号间接持有1,667,500股,增加517,500股[167] - 沈鸣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华赢二号间接持有3,480,000股,增加1,080,000股[167] - 李伟锋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华赢二号间接持有435,000股,增加135,000股[167] - 林刚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华赢三号间接持有435,000股,增加135,000股[167] - 杨志勇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华赢二号间接持有87,000股,增加27,000股[167] - 张丽亚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华赢二号间接持有43,500股,增加13,500股[167] - 张先林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华赢二号间接持有217,500股,增加67,500股[167] - 任国平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华赢二号间接持有145,000股,增加45,000股[167]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867.86万元[174]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23.97万元[174]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决策程序包括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出的方案,须报经董事会同意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73] -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