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总收入约为9900万港元,净亏损约为7900万港元[5] - 2020年公司毛利率从2019年的16.1%提升到38.8%[5] - 集团收入从2019财年约6080万港元增至本期约9950万港元,增加约3870万港元或63.7%[8] - 集团净亏损从2019财年约2.937亿港元减至本期约7940万港元,减少约2.143亿港元或73%[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为1.47812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减少9806.7万港元[1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资金总额约为19.38285亿港元,资产总值约为28.43044亿港元,负债总额约为9.04759亿港元[1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25.70%,2019年12月31日为48.28%[1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对光启技术投资确认公允值收益11.168亿港元,2019年公允值亏损6000万港元[15] - 2020年上半年,成都客户项目团队收到45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5030万港元)[7] - 2020年集团毛利率为38.8%,2019年为16%[124] - 2020年集团EBITDA及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增加2.18902亿港元,2019年增加1.38229亿港元[125] - 2020年末集团负债与权益比率为0.26倍,2019年为0.48倍[12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储备,但股份溢价账约23.3955亿港元可用于缴足红股方式分派[1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型智能防疫头盔销售占2020年收入的63.8%[5] - 智能防疫头盔于2020年销往海内外共41个国家和地区[5] - 警用智能头盔在2020年11月警用装备博览会获广泛好评[5] 公司人员变动 - 季春霖博士于2020年2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 - Dorian Barak先生于2020年1月31日辞任执行董事[4] - 李钊浩先生于2020年3月2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4] - 邓柯博士于2020年7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 - 刘军博士于2020年7月27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4] 公司员工构成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员工11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约占19.1%[9] 公司股份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结余为61.5692886亿股[10]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6,156,928,860股已发行股份[167]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6,156,928,860股[176] - 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0%,12个月内不得超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1%[177] - 购股计划自2012年7月31日起生效,为期10年[179] - 报告日期可发行购股总数为270,606,779股,2020年无授出其他购股[179] - 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授予股份总数不得超170,303,388股,占2014年12月10日已发行股份的5%;可向受托人配發及發行的新股总数不得超85,151,694股,占2014年12月10日已发行股份的2.5%[180] - 2020年公司未授出任何限制性股份,未就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购回或发行任何权益股份[181] 公司银行授信 - 2020年12月31日,授予集团的可用银行授信总额为3.25317亿港元,其中1.44332亿港元尚未动用[12] 公司可持续发展措施 - 报告阐述公司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汇报期内的可持续发展措施[20] 公司运营管理 - 公司每年接受1 - 2次政府现场检查[25] - 公司召开一次业绩简报会[25] - 公司建立各级工会,为雇员提供沟通平台[26] - 公司建立实验室、加强质量管理,确保生产稳定、运输畅通,并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26] - 公司与优质供应商和承包商建立合作关系[26] - 公司坚持公平竞争,与同行合作,参加行业研讨会,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26] - 公司严格遵守监管要求,及时准确地披露最新的公司资料[26] - 公司通过与持份者全面沟通,了解期望和关切,作出更明智决策[27] - 公司在ESG报告中采用重要性原则,汇报关键ESG问题和关键绩效指标[27] - 公司通过行业对标、持份者参与、验证三步评估ESG方面的重大性及重要性[28][29][30] - 汇报期内,ESG工作组由一名非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项目经理组成[33] 公司环境排放指标 - 2020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合计3.97公斤,较2019年的2.67公斤增长约48.7%;二氧化硫排放量合计1.39公斤,较2019年的1.47公斤下降约5.4%;颗粒物排放量合计0.97公斤,较2019年的0.94公斤增长约3.2%[41] - 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排放量合计47.52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19年的43.02吨增长约10.5%;范围2排放量合计128.5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19年的120.874吨增长约6.4%;总计排放量176.10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19年的163.894吨增长约7.4%[43] - 2020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0.31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2019年为0.304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43] - 2020年外购电力合计153,540千瓦 时,较2019年的144,460千瓦 时增长6.3%;汽油合计188,010千瓦 时,较2019年的175,300千瓦 时增长7.25%;能源消耗合计341,550千瓦 时,较2019年的319,760千瓦 时增长6.81%[53] - 2019年中国能源消耗密度为0.59千个千瓦 时/平方米,2020年为0.58千个千瓦 时/平方米,略有下降[53] - 2019年用水合计1,956.64立方米,2020年数据不可得[55] - 2019年中国耗水密度为3.59立方米/平方米,2020年数据不可得[55] 公司环境管理政策 - 公司制定《環境及廢棄物政策》,减少运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38] - 公司制定监察排放物程序,严格遵守相关法例及规例,汇报期无已审结排放物案件[39] - 公司空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车辆,2020年排放量增长归因于产品销售增长[40] - 公司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水管理碳足迹,采取节能政策[42]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和2主要来自汽车移动燃烧源和外购电力,2020年排放量增加因产品销量增加[42] - 公司将与清洁承包商协调,要求其在来年收集无害废弃物产生量数据[47] - 公司在配置发电机及压缩机的场所安装隔音装置降低噪音[48] - 公司制定《能源资源控制管理规范》,定期审计及检讨资源使用量[49] - 公司制定《办公室环境管理规范》政策,为雇员在办公室节约能源提供指引[50] 公司ESG工作组职责 - 公司ESG工作组负责批准公司的营运排放目标并进行ESG对标,同时进行差距分析[59] 公司应对气候变化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设定未来景象、考虑影响等步骤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的机会[60] - 公司设定到2022年外购电力降幅达15%的目标[62] - 急性实体风险方面,极端天气事件严重性和发生频率加剧,公司计划采用情境分析披露未来2°C情境下的规划[66] - 急性实体风险方面,极端天气事件或致经营成本增加,公司计划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66] - 急性实体风险方面,极端天气事件或致财务损失,公司计划将楼宇底部加高3米[66] - 长期实体风险方面,持续高温天气或使产能下降、收入减少,公司计划对设施进行改进、改造、搬迁移等[74] - 长期实体风险方面,海平面上升或使工厂需搬迁,公司计划与当地或国家政府及当地持份者就本地抵御能力合作[74] - 长期实体风险方面,持续高温天气或增加能源消耗,公司计划建立ISO 50001认证的能源管理体系并落实节能措施[74] - 技术风险方面,开发低碳节能产品及技术使资本投资和研发开支增加,公司计划投资进行节能产品创新[77] - 市场风险方面,客户考虑气候相关因素或使收入减少、经营成本增加,公司计划收紧对产品中环境有害物质的管控[77] - 声誉风险方面,无法满足客户期望或使声誉受损、收入减少,公司计划支持绿色生产[77] 公司员工相关指标 - 2019年员工性别占比中男性为69%,女性为31%;年龄组占比中30或以下为30%,31 - 40为50%,41 - 50为16%,51或以上为4%;地区占比中中国为100% [84] - 2020年员工流失率按性别划分男性为7%,女性为93%;按年龄组划分30或以下为61%,31 - 40为6%,41 - 50为8%;按地区划分中国为19%,整体为19%;2019年对应数据分别为80%、75%、97%、75%、67%、30%、79%、79% [86] - 2020年接受培训员工比例按性别划分男性为86%,女性为14%;按雇佣类别划分高层管理人员为6%,中层管理人员为18%,一般为76% [90] - 2020年男性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2.3小时,女性为2.4小时;高层管理人员为3.0小时,中层管理人员为2.7小时,一般员工为2.1小时[91] 公司雇佣政策 - 公司期望雇员及承办商互相尊重,政策涵盖薪酬、解雇等事宜,2020年无因雇佣问题遭政府惩处或涉诉 [81] - 公司明确禁止在雇佣决策中因多种特质歧视,包括招聘、培训、晋升等环节 [82] - 公司严禁一切不受欢迎行为及性骚扰,致力于维持无骚扰工作环境 [83] 公司员工健康安全 - 公司按《行为守则》及《安全政策》为雇员提供健康安全工作环境,2020年无因健康与安全问题遭政府惩处或涉诉 [87][88] - 公司为雇员提供多种在职培训,包括新雇员入职培训等,尤其注重安全培训 [89] 公司气候风险管理 - 公司采用关键指标衡量及管理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设定目标使对全球变暖影响轻微 [79] - 公司列出主要气候相关机遇,包括资源效益、能源、产品及服务、市场抵御能力等方面 [78] 公司供应商情况 - 2020年公司主要供应商在中国的数量为100家[94] 公司专利及责任情况 - 公司已提交逾828项专利申请[95] - 2020年公司无因童工及强制劳工问题遭政府惩处或涉诉情况[92] - 2020年公司无因产品责任问题遭政府惩处或涉诉情况[95] - 2020年公司无因贿赂、勒索、欺诈及洗钱问题遭政府惩处或涉诉情况[101] 公司反贪污培训 - 接受反贪污培训的董事会成员4人,培训时数8小时;高层管理人员7人,培训时数14小时;中层管理人员12人,培训时数24小时;一般员工58人,培训时数116小时;合计81人,培训时数162小时[103] 公司社区活动 - 公司制定《投入社区政策》,促使员工参与社区活动[104] - 公司于2018年5月举行开放日活动,与公众分享专业知识[105] - 公司员工为大学、学校和俱乐部作演讲,鼓励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教育和兴趣[105] 公司案件情况 - 本汇报期无有害废弃物和无害废弃物的已审结案件[106] - 无因工作关系死亡案例及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的情况[107] - 已售或已运送产品总数中因安全与健康理由须召回的百分比为0[108] - 汇报期内无有关贪污行为的已审结法律案件[108] 公司报告指标披露位置 - 环境相关指标披露在报告第12 - 22页[106][107] - 雇佣相关指标披露在报告第22 - 25页[107] - 供应链管理相关指标披露在报告第26页[108] - 产品责任相关指标披露在报告第26 - 27页[108] - 反贪污相关指标披露在报告第27页[108] - 社区投资相关指标披露在报告第28页[108] 公司管理层背景 - 刘博士2009年自美国杜克大学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2006年自中国浙江大学取得学士学位,2017年4月25日起担任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席[110] - 张博士41岁,2014年8月加入公司,2008年自英国牛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17年4月起担任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11] - 栾博士41岁,2014年8月加入公司,2010年自美国杜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15年2月至2020年6月担任MACL非执行董事[112] - 季博士40岁,2020年2月加入公司,2009年自美国杜克大学取得统计学博士学位,2019年6月起为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非职工代表监事及监事会主席[113] - 李先生31岁,2020年3月加入公司,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在香港审计、财务及会计领域拥有十年经验[114] - 黄博士47岁,2014年8月加入公司,2015年10月获委任为英国伦敦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教授[115] - 蔡先生44岁,1999年取得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士学位,2019年10月加入公司
光启科学(00439)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