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水泥控股(01313) - 2018 - 年度财报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3年3月1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是华润集团所有水泥及混凝土业务的控股公司[2] - 2003年7月29日以介绍形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06年被私有化并撤销上市地位,2009年10月6日以全球发售形式重新上市[2][3] - 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982,937,817股,华润集团持有约68.72%的已发行股份[3] - 独立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13] - 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香港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606 - 08室[14] - 公司在香港联交所的股份代号为1313[14] - 公司的公司通讯官方网站为www.irasia.com/listco/hk/crcement/index.htm,公司网站为www.crcement.com[14] - 投资者关系顾问为皓天财经集团有限公司[1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及最具竞争力的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商[19] - 公司业务涵盖石灰石开采,以及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的生产、销售及分销[19] - 公司产品主要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及山西销售[19] -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修建基建工程和建造高层建筑等[19] 公司产能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95条水泥粉磨线,水泥年产能为8330万吨[19][2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45条熟料生产线,熟料年产能为6130万吨[19][2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60座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年产能为3630万立方米[19][20] - 公司在广东、广西等多地的自有生产线产能为水泥8330万吨、熟料6130万吨、混凝土3630万立方米,对应生产线数量分别为95条、45条,搅拌站数量为60座[21] - 公司通过联营及合营公司拥有79条水泥粉磨线、30条熟料生产线及20座混凝土搅拌站,总年产能为水泥6030万吨、熟料3560万吨及混凝土950万立方米[22][23] - 按股权权益,公司应占联营及合营公司的年产能分别为水泥2080万吨、熟料1160万吨及混凝土440万立方米[22][23] 公司环保举措 - 公司所有熟料生产线均配备余热发电设备,氮氧化物、颗粒物及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标准[22][23] - 公司积极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及工业危险废物项目[22][23] - 公司加强对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推动环保转型及可持续发展[22][23] 公司财务数据 - 2018年公司营业额为387.915亿港元,2017年为299.584亿港元,2016年为256.475亿港元[34] - 2018年EBITDA为137.297亿港元,2017年为74.333亿港元,2016年为48.817亿港元[34] - 2018年年度盈利为80.067亿港元,2017年为35.926亿港元,2016年为12.616亿港元[34]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79.754亿港元,2017年为36.167亿港元,2016年为13.259亿港元[34]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79港元,2017年为0.554港元,2016年为0.203港元[3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605.064亿港元,较2017年的565.266亿港元有所增长[35] - 2018年综合营业额为387.91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9.5%;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盈利为79.754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20.5%[38][40]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79港元[38][40] - 董事会建议2018年末期股息每股0.273港元(2017年:每股0.155港元),2018年中期股息每股0.275港元(2017年:每股0.115港元),全年分派股息总额每股0.548港元(2017年:每股0.27港元)[39][41][42] - 2018年借贷率为33.2%,较2017年的56.6%下降;净借贷率为0.3%,较2017年的38.6%大幅下降[35] - 2018年末每股资产净值 - 账面为5.40港元,较2017年的4.64港元增长[35] 2018年公司重大事件 - 2018年5月广东联营公司润阳智造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总面积约26,900平方米,年产能约40,000立方米[32] - 2018年5月取得广西南宁邕宁区工业用地,面积约110,000平方米,规划总面积约200,000平方米,年产能约400,000立方米[32] - 2018年6月华润集团配售及认购公司4.5亿股股份,每股9.30港元[32] - 2018年7月取得广东湛江遂溪县工业用地,面积约180,000平方米,规划总面积约210,000平方米,年产能约400,000立方米[32] - 2018年9月取得广西贵港高新区工业用地,面积约130,000平方米,年产能约200,000立方米[32] 行业宏观环境 - 2018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等)按年增长3.8%,公路水路投资2.3万亿元,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028亿元[46] - 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按年增加1.3%至17.2亿平方米,销售额增加12.2%至15.0万亿元,房地产投资按年增长9.5%至12.0万亿元[46] - 2018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8%,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约2.3万亿元,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028亿元[47] - 2018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3%至17.2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增长12.2%至15万亿元,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9.5%至12万亿元[49] - 201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为59.58%,较2017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新建改建农村公路里程同比增长9.8%至31.8万公里[50][51] - 2018年中国水泥产量约21.8亿吨,同比增长3.0%,广东、广西等多地水泥产量有不同程度增长[51][52] - 2018年全国新增14条熟料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2040万吨,广东、广西新增3条,新增产能约470万吨[51][52] 行业政策法规 - 国务院要求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严禁新增产能,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加快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54][55] - 政府对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及PM2.5浓度设定目标,重点区域相关行业采暖季错峰生产[54][56] - 2018年政府完成两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2019 - 2023年将开展第二轮[54][57] - 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进行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54][57] - 政府发布碳排放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为统一水泥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奠定基础[54][56] 公司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 - 公司致力于推动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等,实现环境友好型企业转型[64][65] - 公司自2010年加入世界水泥可持续发展倡议行动组织并担任中国区联席主席,2018年9月承办水泥窑协同处置专题活动[64] - 2018年11月公司参加“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交流会”,探讨减排固碳技术等[65] - 公司在建筑材料联合会主办的论坛上与多方专家交流大气污染防治与节能技术[65] - 公司积极推广新产品、新材料及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探索水泥智能制造及产业链延伸机会[64][65] - 2018年9月公司成功举办水泥窑协同处置特别活动,提升中国水泥行业国际影响力[66] - 2018年公司绿色发展获业界及社会认可,旗下多家子公司获多项绿色相关荣誉[67][68][69] 公司未来规划 - 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目标增长6%至6.5%[72] - “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总投资达15万亿元,较“十二五”增加约20%[72] - 2019年目标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72] - 2019年目标完成铁路投产新线6800公里,其中高铁3200公里[72] -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万公里左右,高铁约3万公里[72] - 2019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72] - 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基本形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73][75] - 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73][75] - 公司将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布局华南,打造三大能力[76] - 公司将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及新材料的研发能力[76] - 公司定位华南,将把握大湾区建设和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机遇,探索产业链上下游扩张[77] - 公司致力于发展“最低总成本、区域市场领先地位、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核心优势[77] - 公司将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材料研发,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77] - 公司将履行社会责任,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促进绿色发展[77] 公司业务变动 - 公司拟出售山西华润福龙水泥等三家附属公司72%股权及股东贷款权益,后撤销公开挂牌[84][86] - 2018年公司新增两座混凝土搅拌站,关闭两座,混凝土总年产能减少约200,000立方米,无新增熟料或水泥生产线[85][88] - 2018年公司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线利用率分别为102.9%、113.7%及39.8%,2017年分别为96.3%、111.5%及37.2%[85][89] 公司运营管理 - 2018年公司实施166项技术改造,降低能耗并提升生产运营指标及质量[90][91] - 截至2018年底公司完成106台水泥包装机技术升级改造[90][92] - 2018年公司煤炭采购总量约1050万吨,76%、21%及3%分别购自中国北方、生产基地周边地区及澳洲,煤炭生产商直接供应比例增至约79%[93] - 2018年公司在西江流域掌控船舶年运输能力约3640万吨,掌控41个中转库年中转能力约2840万吨[93] - 2018年公司一卡通智能发运系统在14个水泥生产基地推广,水泥销售移动下单应用程式在所有业务运营区域上线[93] - 2018年公司开展“品牌建设年”策略,推出品牌形象代言人“润小丰”[94][95] 公司研发情况 - 截至2018年底,华润水泥技术研发中心拥有专职人员45人,含博士4人、硕士16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96] - 2018年公司新取得专利证书29项,年底共持有专利证书139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17项[96] - 2018年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为生产基地提供3046项检测,并在多地生产基地展开优化项目[96] - 2018年公司为港珠澳大桥设计高性能海工水泥,在山西推出砌筑水泥M22.5[96][97][98] - 2018年公司开展高钙熟料、人造石材、煤炭燃烧技术等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工作[96] - 2018年公司确定15项可推广的创新项目,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途径[99] 公司销售情况 - 2018年公司综合营业额达387.91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9.5%[112] - 2018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对外销量较2017年分别增加8.8%、减少49.3%及增加5.7%[113][114] - 2018年销售的水泥产品中约71.5%为42.5或更高等级,高于2017年的67.2%[113][114] - 2018年销售的水泥产品中约38.9%以袋装销售,低于2017年的45.0%[113][114] - 2018年用于混凝土生产的内部水泥销量为290万吨,占水泥总销量的3.4%[113][114] - 2018年公司按地区划分的水泥总销量为82602千吨,营业额为31207149千港元,2017年销量为75895千吨,营业额为22861292千港元[116] - 2018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平均售价分别为每吨377.8港元、每吨328.9港元及每立方米439.7港元,较2017年分别增加25.4%、28.2%及17.0%[116] 公司成本情况 - 公司综合销售成本中,煤炭、电力、材料及其他成本2018年分别占33.4%、11.9%、32.5%及22.2%,2017年分别为33.4%、13.0%、30.9%及22.7%[119] - 2018年公司采购煤炭平均价格约为每吨751港元,较2017年的每吨707港元增加6.2%,煤炭平均发热量减少0.6%至每公斤5219千卡[119] - 2018年公司生产每吨熟料的单位煤耗由2017年的平均147.3公斤略微减少至147.2公斤,标准煤耗由2017年的平均106.9公斤减少至106.5公斤[119] - 2018年公司每吨水泥的平均电力成本由31.0港元增加0.3%至31.1港元[119] - 2018年公司就3926700000千瓦的用电享受降低电价优惠,占生产水泥产品总电耗59.4%,节省211000000港元,2017年分别为3434800000千瓦、54.7%、153700000港元[119] - 2018年公司余热发电设备发电2098600000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