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982,937,817股,其中华润集团持有约68.72%的股份[3] - 公司于2009年10月6日以全球发售形式重新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3] - 公司为华润集团所有水泥及混凝土业务的控股公司[2] - 公司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606-08室[11] - 公司的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7] - 公司的独立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10] - 公司的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54楼[11] - 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顾问为皓天财经集团有限公司[11] - 公司的官方网站为www.crcement.com,投资者关系网站为www.irasia.com/listco/hk/crcement/index.htm[11] 产能与生产线 - 公司经营97条水泥粉磨线和46条熟料生产线,水泥和熟料的年产能分别为8530万吨和6270万吨[19] - 公司拥有60座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年产能为3600万立方米[19] - 广东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24条,年产能为2250万吨[21] - 广西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37条,年产能为3320万吨[21] - 福建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14条,年产能为1010万吨[21] - 海南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5条,年产能为440万吨[21] - 云南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7条,年产能为510万吨[21] - 贵州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4条,年产能为400万吨[21] - 山西省水泥生产线数量为6条,年产能为600万吨[21] - 公司通过联营及合营公司拥有75条水泥粉磨线、28条熟料生产线及19座混凝土搅拌站,总年产能为水泥6030万吨、熟料3420万吨及混凝土890万立方米[22][23] - 公司应占的年产能分别为水泥2040万吨、熟料1120万吨及混凝土410万立方米[22][23] - 公司所有水泥生产基地均配备余热发电设备,氮氧化物、颗粒物及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均优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23][24] - 公司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取得一块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地,面积约45,500平方米,设计年产能约50,000立方米[29] - 公司在广西来宾市工业园区高新产业集聚园取得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地,面积约153,000平方米,设计年产能约200,000立方米[29] - 公司在贵州安顺市投产一条年产能约140万吨的熟料生产线及两条总年产能约200万吨的水泥粉磨线[29]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华润水泥(上思)有限公司竞得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讲鱼山石灰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6500万吨,规划年产能约500万吨[29] - 公司2020年新增一条年产能约140万吨的熟料生产线和两条总年产能约200万吨的水泥粉磨线[85][86] - 公司2020年新增一座混凝土搅拌站,关闭两座,混凝土总年产能较2019年底减少约90万立方米[85][86] - 公司2020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线的利用率分别为101.1%、112.6%和37.5%,较2019年略有下降[8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0年综合营业额为40,086.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9%[33][37] - 公司2020年综合盈利为8,959.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0%[33][37] - 公司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283港元[33][37] - 公司2020年总资产为68,532.5百万港元,较2019年增长12.0%[34] - 公司2020年借贷率为13.8%,较2019年下降5.1个百分点[34] - 公司2020年每股资产净值为7.11港元,较2019年增长18.3%[34] - 公司2020年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4港元,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0.615港元[38][40] - 公司2020年综合营业额达40,086,900,000港元,同比增长2.9%[136] - 公司2020年综合毛利为156.36亿港元,同比下降0.1%,综合毛利率为39.0%,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150][151] - 公司2020年其他收入为7.306亿港元,同比增长21.1%[152][153] - 公司2020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17.961亿港元,同比下降9.6%,占综合营业额的4.5%[154] - 公司2020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31.934亿港元,同比增长37.1%,占综合营业额的8.0%[155][156] - 公司2020年汇兑收益为1.036亿港元,相比2019年汇兑亏损3,650万港元[157][158] - 公司2020年联营公司贡献盈利4.255亿港元,同比增长30.2%[159] - 公司2020年净利率为22.5%,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162] 市场与销售 -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公路、地铁、桥梁、机场、港口、水坝、水电站及核电站等[19] - 2020年公司水泥销量为87,274千吨,同比增长5.8%,平均售价为每吨372.0港元,同比增长0.4%[137][141] - 2020年公司熟料销量为3,551千吨,同比下降21.0%,平均售价为每吨300.7港元,同比下降6.6%[137][141] - 2020年公司混凝土销量为13,385千立方米,同比下降5.8%,平均售价为每立方米489.8港元,同比增长0.7%[137][141] - 2020年公司水泥产品中,81.0%为42.5或更高等级,较2019年的76.9%有所提升[138] - 2020年公司水泥销售中,33.2%以袋装销售,较2019年的35.6%有所下降[138] - 2020年公司水泥销售成本中,煤炭、电力、材料及其他成本分别占34.4%、14.0%、24.8%和26.8%[145] - 2020年公司煤炭采购平均价格为每吨641港元,较2019年的673港元下降4.8%[145] - 2020年公司每吨水泥的平均电力成本为29.3港元,较2019年的29.9港元下降2.0%[145] - 2020年公司余热发电设备发电2,090,400,000千瓦时,占所需电耗的32.2%,节省成本约1,000,900,000港元[145] - 2020年公司煤炭采购平均价格为641港元/吨,同比下降4.8%,单位煤耗降至141.3 kg/吨熟料,标准煤耗降至104.4 kg/吨熟料,煤炭成本同比下降7.4%至90.6港元/吨熟料[147] - 2020年公司电力成本下降2.0%至29.3港元/吨水泥,电力消耗改善至72.2 kwh/吨水泥,余热发电量达2,090.4百万kwh,占总电力需求的32.2%,节约成本约10.009亿港元[148] - 2020年公司维修及保养成本为10.92亿港元,同比下降0.6%[149]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所有水泥生产基地均配备余热发电设备,氮氧化物、颗粒物及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均优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23][24] - 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被列入广西和福建的绿色制造名单[67][68] - 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获得环保奖项,包括“中银香港企业环保领先大奖2019”和“香港绿色企业大奖2020”[69] - 华润水泥(武宣)有限公司及华润水泥(金沙)有限公司的矿山通过中国自然资源部2020年度绿色矿山遴选[71] - 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获《彭博商业周刊》颁发的“ESG领先企业大奖2020”之“领先企业奖”(市值200亿港元以上)及“领先环保项目奖”(云南鹤庆绿色矿山项目)[71] - 公司2020年通过推广高效节能风机、磁悬浮高速离心鼓风机技术等,降低电耗和水耗[90][92] - 公司2020年余热发电设备发电2,090,400,000千瓦时,占所需电耗的32.2%,节省成本约1,000,900,000港元[145] - 公司2020年电力成本下降2.0%至29.3港元/吨水泥,电力消耗改善至72.2 kwh/吨水泥,余热发电量达2,090.4百万kwh,占总电力需求的32.2%,节约成本约10.009亿港元[148] - 公司2020年维修及保养成本为10.92亿港元,同比下降0.6%[149] 战略与合作 - 公司2020年收购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58.8%股份,代价为256,070,700元人民币[31] - 公司2020年获得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石灰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61,000,000吨[30] - 公司2020年获得广东封开县花岗岩矿采矿权,资源储量约425,000,000吨[30] - 公司新竞得六个骨料矿山采矿权,资源储量合计约9.22亿吨,规划年产能合计约5100万吨[60][62] - 公司新取得位于广东江门市、广西来宾市及百色市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用地,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年产能合计约45万立方米[63][64] - 公司取得海南昌江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许可,设计年处置建筑垃圾约25万吨,配套混凝土年产能约30万立方米,机制砂及碎石年产能合计约115万吨[65] - 公司与中信控股、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等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汽车零配件行业及建筑材料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数字化平台[66] - 公司“华润水泥5G工业互联网千万级商用项目”获得第三届“绽放杯”一等奖[66] - 公司2020年与中信控股、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等共同设立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推动汽车零配件和建筑材料行业的智能制造[128] - 公司2020年发布《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创新管理办法》,成立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委员会,推动全员创新[134] - 公司将持续寻求与国内外领先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机会,推动中国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79] 行业与政策 - 2020年中国GDP同比增长2.3%至101.6万亿元人民币,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至51.9万亿元人民币[41][42] - 2020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0.9%,公路水路投资同比增长10.4%至2.6万亿元人民币,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6%至7819亿元人民币[41][42] - 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6%至17.6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增长8.7%至17.4万亿元人民币,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7.0%至14.1万亿元人民币[44][45] - 2020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6%至23.8亿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及山西的水泥产量分别为1.7亿吨、1.2亿吨、9700万吨、1840万吨、1.3亿吨、1.1亿吨及5390万吨[45][47] - 2020年全国新增26条熟料生产线,新增熟料年产能3940万吨,广东新增1条熟料生产线,新增熟料年产能310万吨,广西新增4条熟料生产线,新增熟料年产能560万吨[48][49] - 中国政府对水泥行业实施严格的产能置换政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水泥熟料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比例为2:1,非重点区域为1.5:1[50] - 中国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政策要求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错峰生产,北方地区主要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其他地区在春节、酷暑伏天、雨季和重大活动期间开展错峰生产[50] - 中国水泥行业最严格标准企业的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51] - 中国政府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推动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制定达峰行动方案[53] - 中国政府计划到2023年推选6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立50个建材行业智能工厂,打造20个数字矿山[55] - 中国政府目标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制砂石供应保障体系,年产量1000万吨及以上的超大型机制砂石企业产能占比达到40%[56] - 中国政府目标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57] - 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5%,占新建建筑面积约13.4%[58] - 2021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目标铁路投产新线3,700公里左右,目标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72] - 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目标到2025年达到4,700公里,到2035年达5,700公里,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74] - 近期规划建设总里程约775公里,总投资约人民币4,741亿元[74] - 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目标到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约15,000公里[74] 社会责任与治理 - 公司成立了“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指导委员会”,由总裁担任主任,负责领导、推进和决策社会责任战略方向[193][194] - 公司EHS组织体系执行“三级管控”原则,包括总部、大区和基地的EHS组织机构,并签署《EHS承诺书》或《EHS责任书》[193][195] - 公司定期组织董事及相关员工进行社会责任内部培训,并积极参与第三方咨询机构举办的环境、社会及管治研讨会[188][192] - 公司审计部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研判来年及中长期可能面临的全局性、系统性风险,并向总裁和审核委员会汇报[196][198]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包括信息发布、专题汇报、股东会议、公益活动等,及时披露业绩和相关动态[197][199] - 公司2020年环境及社会责任报告涵盖了97条水泥粉磨线、46条熟料生产线和60个混凝土搅拌站[190] - 公司董事会层面参与了重要性议题分析、风险管理报告和环境及社会责任报告的审阅[196][198] - 公司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和行业创新,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运营,从股东、员工、客户等利益相关方角度出发[191][193] - 公司严格实施国家政策,坚持安全生产并推动绿色发展[200] - 公司加强职业健康防护,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并提供就业机会[200] - 公司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业绩及资产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200] - 公司规范董事局建设,完善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200] - 公司关注环境及社会影响,完善相关信息披露及沟通[200] - 公司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建立合规管理体系[200] - 公司全方位保障产品质量,建立健全客户服务体系[200] - 公司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鼓励产品和技术的创新[200] 物流与运输 - 公司2020年通过优化物流运输措施,如开展物流运输招标、组织双向物流等,降低物流成本[96] - 公司2020年在西江流域的年运输能力约3630万吨,巩固了在广东市场的主导地位[96] - 2020年公司沿西江的年运输能力约为3630万吨,确保了业务的稳定物流能力[99] - 公司控制了35个筒仓码头,年产能约为3430万吨,主要位于珠三角地区[99] 创新与技术 - 公司技术研发中心2020年为水泥生产基地提供1,495项检测,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煤耗和电耗[131] - 公司智能卡智能发运系统已在25个水泥生产基地上线,提升发运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126] - 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成5个业务流程的全自动化处理,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126] - 公司研发的预制构件快速脱模早强晶核剂产品于2020年6月投产并销售,已在东莞、深圳多家建筑工程公司使用[133] - 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拥有51名专职人员,包括4名博士和21名硕士,其中3名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30] - 公司与西门子合作的首个智能制造试点项目于2020年7月上线,实现5G信号全覆盖[124] - 公司2020年与中信控股、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等共同设立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推动汽车零配件和建筑材料行业的智能制造[128] - 公司2020年发布《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创新管理办法》,成立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委员会,推动全员创新[134] 资本与融资 -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的银行贷款为33亿港元,均为无抵押贷款[166] -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的浮动利率贷款为33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贷款分别为2.233亿港元和43.538亿港元[167] - 公司于2016年获批在中国发行总额不超过90亿元人民币的中期票据和45亿元人民币的短期融资券,并于2016年9月5日完成发行30亿元人民币的中期票据,票面利率为3.50%,期限为五年[168] -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的非人民币计值债务占总债务的48%,2019年12月31日为42%[170] -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向联营公司提供的银行贷款
华润水泥控股(01313)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