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司财务业绩 - 2018年公司收入较同期增长48.1%,达21.485亿港元[12] - 2018年EBITDA较同期增长162.6%至6.426亿港元[12]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扭亏,大幅增长至2.607亿港元[12] - 2018年总资产较同期增长38.5%至82.283亿港元[12] - 公司2018年收入为21.485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1%,毛利从1.676亿港元增长至1.984亿港元[24] - 公司2018年EBITDA增长162.6%至6.426亿港元,扣除一次性收益后增长154.6%至3.741亿港元[2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大幅增长约2.731亿港元至2.607亿港元,2017年为亏损0.125亿港元[24] - 2018年公司总销气及处理量比去年同期增长898.4%至约51.25亿立方米[24] - 2018年来自附属公司销气量为533.4百万立方米,来自联营公司销气及处理量为4,586.1百万立方米,明显增幅源于京唐收购事项[124] - 2018年新增接驳管道气59,870户,累计432,401户,其中居民用户新增59,571户,累计430,165户[125] - 2018年销售给居民用户天然气气量达53.8百万立方米,销售给工商业用户天然气气量达84.4百万方[125] - 2018年接驳收入209.9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7%[125] - 2018年单点直供业务天然气气量达89.2百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61.0%[130] - 2018年加氣站业务销气量达87.0百万立方米,销售收入173.0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3%[131] - 2018年液化天然气及压缩天然气贸易及配送业务总贸易量312.0百万立方米,分部销售额917.1百万港元[132] - 2018年完成中石油京唐收购,收购后LNG接卸总量达4,498.5百万立方米[134] - 2018年公司收益由14.511亿港元增加48.1%至21.485亿港元,主要因吉林和山西项目全年贡献[143] - 2018年公司毛利由1.676亿港元增加3080万港元至1.984亿港元,分部溢利由1.061亿港元增加431.2%至5.636亿港元[144] - 2018年公司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由2.447亿港元增加至6.426亿港元[145] - 2018年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以及其他收入由1.141亿港元减少至1.004亿港元[146] - 2018年公司出售若干非核心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分别为3610万港元、2130万港元及890万港元[147] - 2018年公司行政开支由1.801亿港元增加58.1%至2.848亿港元,已制定雇员优化计划及为部分公司债券再融资以降低开支[150][151] - 2018年公司其他开支由1700万港元减少37.0%至1070万港元[152] - 融资成本从2017年全年的1.657亿港元增加至2018年全年的2.418亿港元[153] - 2018年全年所得税抵免230万港元,包括中国附属公司即期税项1570万港元及递延税项抵免1800万港元[154]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2.607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2.731亿港元[155]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等为2.816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120.5%[15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为22.774亿港元,杠杆比率为27.7%[15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18.894亿港元,流动负债为17.894亿港元,流动资产净额为1亿港元[162][163] 2018年公司重大业务事件 - 2018年6月6日,公司收购中石油京唐LNG接收站29%股权交割完成[13] - 2018年11月,公司参与中海油LNG接收站窗口期产品投标,获冬季提气窗口期[13] - 2018年12月,公司完成1200万方LNG分销,实现“海气进口”业务零突破[13]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参与京津冀及东北地区业务布局,与大股东协同发展[16] - 公司将以“小总部、大产业”为方针,优化架构人员,严控费用开支[16] - 公司未来融资渠道将持续改善,依靠商业银行低成本债务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成本[18] - 公司将继续为成为中国优秀的天然气运营商奋斗,推动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18] - 公司未来将重点布局液化天然气进口相关项目,参与上游贸易,深挖大股东项目机会,开展“降本增效”,拓宽融资管道[141][142] 中国天然气行业情况 - 2018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2803亿立方米,较2017年增长18.1%,进口天然气1250亿立方米,较2017年增长35.5%[22] - 2018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多个标志性事件取得重大突破,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2] - 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比例将从2016年的6%提升到10%,气化人口从2015年的3.3亿人提高到4.7亿人[126] - 海南省计划于2030年前实现全岛汽车清洁能源化,清洁能源装机比例将达80%[131] - 展望2019年,天然气行业将保持增长,公司预计天然气消费量稳步增长,进口天然气成供应主要增长来源[140] 公司业务增长原因 - 公司业务增长源于多元化业务结构,各业务板块均有利润增长贡献[24] - 公司城市燃气业务规模扩大,山西农村煤改气、单点直供业务盈利增加[24] 公司融资情况 - 2018年1月配售事项发行首批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5560万港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57][158] - 2018年3月配售事项发行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为1.732亿港元,用于并购天然气项目及一般营运资金[158] - 2018年公司与独立第三方就发行公司债券订立协议,本金额总计4.03亿港元[164] 公司人员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944名雇员,较2017年增加10名[165] - 洪濤自2013年10月28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在相关尽职调查工作有逾22年经验[170] - 李蔚齊自2017年2月21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在燃气相关领域有逾19年经验[170] - 支曉曄自2014年7月起任北京控股副总裁等职,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联席主席[171] - 林汕鍇自2007年3月26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证券等行业有逾30年经验[174] - 黃彪自2007年3月26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4 - 2017年为新加坡特许会计师协会资深会员[175] - 馬安馨自2014年11月3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投资等方面有逾20年经验[176] - 彭兆賢自2017年2月21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90年起于香港高等法院担任执业律师[177] - 蕭鎮暉为集团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在财务及会计方面有超20年经验[179] - 金強为集团副总经理,在燃气相关方面有超25年经验[179] - 李廣峰为集团首席运营官,曾于新奥能源任职逾10年[179]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2018年已采纳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的常规,全年遵守守则条文,但有披露的偏离事项除外[185] - 董事会负责公司事务处理,职责包括设定策略目标、建立控制框架等多项内容[186]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例会提前14日通知,会议文件提前三天或合理时间发送[189] - 若董事在事项中有重大利益冲突,将在董事会会议上放弃投票[189] - 2018年董事会会议召开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召开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召开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召开1次,股东大会召开2次[190] - 郑明杰出席2次董事会会议、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未出席股东大会[190] - 施春利于2019年2月4日辞任,未出席2018年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190][191] - 谭文健于2018年10月13日辞任,出席3次董事会会议和2次股东大会[190][191] - 董事会包括执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向新董事发就任须知并介绍业务等[1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背景不同,能力广泛,与公司等无关系,能独立判断[195] - 独立董事对策略提建设性意见,监督管理层表现,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讨董事会组成及独立董事独立性[197] - 公司为董事及行政人员安排董事及行政人员责任保险[198] - 公司联席主席郑明杰兼任行政总裁,与企业管治守则条文偏离,但公司认为有利于发展长期策略及实施业务计划[199] - 联席主席及行政总裁负责领导董事会、确保信息准确及时、与股东有效沟通等多项职责[199] - 非执行董事支晓晔初步任期2019年5月10日终止,后续每年自动续期[197] - 独立董事林汕锴、黄彪初步任期分别至2013年5月31日、2012年5月26日,后续每年自动续期[197] - 独立董事马安馨初步任期至2015年11月2日,后续每年自动续期[197] - 彭兆贤初步任期至2018年2月20日,后续每年自动续期[197] - 所有董事须根据公司细则在股东大会轮值退任及竞选连任[197]
北京燃气蓝天(06828) - 2018 - 年度财报
北京燃气蓝天(06828)2019-04-29 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