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额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营业额约1282万港元,2020年同期约694万港元[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入7920千港元,2020年同期1060千港元;九个月收入12815千港元,2020年同期6941千港元[8]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营业额约1282万港元(2020年约694万港元),拥有人应占溢利约458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135万港元)[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溢利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458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亏损约135万港元[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18万港元,减少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整体亏损约60.6万港元,使九个月溢利增加约458万港元[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5381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1409千港元;九个月除税前溢利4775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1349千港元[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181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1409千港元;九个月应占溢利4575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1349千港元[8]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18万港元,减省上半年亏损约60.6万港元,使前九个月拥有人应占溢利约458万港元[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股盈利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盈利0.81港仙,2020年同期亏损0.22港仙;九个月每股盈利0.71港仙,2020年同期亏损0.21港仙[8]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计算以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约457.5万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4亿股,2020年为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34.9万港元及相同股数[20]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无具潜在摊薄影响的已发行普通股,每股摊薄盈利与基本盈利相同[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权益总额 - 2020年1月1日权益总额28379千港元,2020年年度亏损2773千港元,2021年1月1日权益总额25606千港元,2021年9月30日期度溢利4575千港元,权益总额达30181千港元[9]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 - 业务活动及收益 - 公司主要活动是在香港提供金融服务,收入为提供企业金融顾问服务所得收益[14] - 因主要在香港提供金融服务取得收益,无呈报期内业务及地区分部分析[15] 财务政策相关 - 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税率为8.25%,超过部分税率为16.5%[17]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就2021年和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股息[22][32] 业务影响因素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业务受疫情影响,跨境限制影响营销和尽职调查程序[24] 业务业绩表现 - 公司自2021年第二季起业绩改善,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营业额超2020年同期,第三季度转亏为盈,完成约14个顾问相关项目[25] 股份相关 - 2021年9月30日,公司普通股总数为6.4亿股[3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李俊葦先生实益持有公司股份138,790,000股,约占21.69%[33][35] 或然负债情况 - 2021年9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31]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38] 董事证券交易操守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不比GEM上市规则规定宽松的操守守则,未发现董事违规[39]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除部分偏离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条文[40] - 公司因规模不大且有内部控制系统,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A.2.1条文[4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不设指定任期,但每三年至少轮席退任一次,偏离企业管治守则A.4.1条文[42] 公司委员会情况 - 公司成立薪酬委员会,包括执行董事李俊葦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永倫、譚景豪[43] - 公司成立提名委员会,由执行董事李俊葦任主席,成员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永倫、譚景豪[44]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永倫、譚景豪、蔡德輝组成,已审阅集团业绩报表[45] 董事会组成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李俊葦、林益慶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永倫、譚景豪、蔡德輝组成[46]
紫荆国际金融(08340) - 2021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