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慧辰(688500) - 2024 Q2 - 季度财报
688500*ST慧辰(688500)2024-08-28 17:01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7]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4]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4] -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实质承诺[4]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4]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4]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4] 股票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自2024年6月11日起由"*ST慧辰"变更为"慧辰股份",股票代码为688500 [13][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为175,629,569.1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90% [1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36,028,043.82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 - 14,054,712.93元 [1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41,161,610.84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 - 20,635,378.08元 [1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7,266,090.13元,上年同期为 - 10,812,828.50元 [1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58,416,128.90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48% [1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105,137,742.74元,较上年度末减少8.01% [1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 - 0.491元/股,上年同期调整后为 - 0.192元/股 [15]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4.64%,较上年同期减少3.16个百分点 [15]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67%,较上年同期增加2.20个百分点 [15]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等金额为400,224.42元,除套期保值业务外金融资产和负债损益为4,582,863.53元[17] - 除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153,280.66元,所得税影响额为 - 1,002,801.59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133,567.02元[18]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20,496,412.06元,上年同期数为21,286,844.38元,变化幅度为-3.71%[34]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20,496,412.06元,上年同期数为21,286,844.38元,变化幅度为-3.71%[3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11.67%,上年同期为9.47%,增加2.20个百分点[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7,562.96万元,同比下降21.90%,归母净利润为 - 3,602.80万元[5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049.6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1.67%[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62.9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90%[53][55]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 - 3,602.8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4,116.16万元[55] - 营业成本本期数为124,749,291.07元,上年同期数为155,936,435.79元,变动比例 - 20.00%[55] - 销售费用本期数为54,244,396.63元,上年同期数为55,702,732.04元,变动比例 - 2.62%[55] - 管理费用本期数为27,502,370.92元,上年同期数为27,328,018.56元,变动比例0.64%[55] - 研发费用本期数为20,496,412.06元,上年同期数为21,286,844.38元,变动比例 - 3.71%[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 47,266,090.13元,上年同期数为 - 10,812,828.50元[5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4亿元,较上年同期4.38亿元下降73.99%[56] - 应收票据上年期末数为186.83万元,占总资产0.16%,本期较上年期末变动-100%[57]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为403.75万元,占总资产0.37%,较上年期末680.84万元下降40.70%[57] - 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131.97万元,占总资产1.02%,较上年期末842.36万元增长34.38%[57] - 预收账款上年期末数为1000万元,占总资产0.83%,本期较上年期末变动-100%[57] -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期末数为1667.66万元,占总资产1.51%,较上年期末2643.01万元下降36.90%[57] - 其他综合收益本期为124.87万元,占比0.11%,较上年26.73万元增长367.09%[58] - 境外资产为2338.84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12%[58] - 报告期投资额为1001万元,较上年同期1800.51万元下降44.40%[61]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从事基于数据分析方法论和技术提供数据调研/分析一体化服务等业务,定位商业大中型客户和政府及公共服务机构客户[18] - 公司业务产品服务有专业数据分析服务、数字化营销软件产品/SaaS与行业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三种交付模式[18] - 三种交付模式都需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一体化能力[20] - 数据采集环节不同模式有不同的数据获取方式[20] - 数据处理环节有在客户方私有云平台或公司内部大数据处理平台两种实施方式[20] - 数据分析环节基于公司核心业务场景专用模型生成结果,需核心技术支撑[20] - 数据应用环节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多种应用形式,服务不同类型客户和业务[20][21] - 公司主要为企业、政府机构提供基于多维度数据的业务分析一体化服务等,生产围绕数据获取、融合、分析和应用进行[22] - 公司对外采购包括数据分析服务所需数据与非数据类内容,采购流程分数据服务类和非数据服务类[23] -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方式销售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通过进入采购名册、参与竞标获取业务合同[23] - 公司产品和技术研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产品管理团队和产品开发团队结合的模式自主研发[24] - 公司通过向企业级客户销售基于数据的业务分析服务等产品与服务实现盈利[24] - 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及关键因素在报告期内保持稳定,无重大变化[24] 行业情况 - 公司所处行业为数据分析行业,属于互联网数据服务细分领域[25] - 数据分析行业早期服务集中在大型企业专业场景,如今各行业对数据加工应用需求广泛[25] - 2020年4月数据被确认为重要生产要素,2022年12月国务院发布相关意见,中国进入数据要素市场快速发展阶段[25] - 数据分析行业技术门槛包括专业数据分析算法模型和专业技术体系[25] - 到2026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26] - 到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在总算力中的占比将提升至35%[26] - 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30] - 到2026年,超80%的企业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API或模型,或在生产环境中部署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30] 公司核心技术 - 公司目前共有4项核心技术,分别是商业消费服务数据化分析技术、个性化用户分析与智能应用技术、业务运营效能分析与应用优化技术和生态环保的数据化分析与治理技术[31] - 4项核心技术包含21项核心技术子项[31] 公司研发成果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1项,截至2024年6月30日,拥有发明专利17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06项[33] - 公司自研多个AI算法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发布“融合算力管理服务平台”“慧AI”等产品[21] - 公司2024年已研发完成基于AIGC的行业性生成类大模型核心算法并申报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47] - 公司研发出大量行业智能化数据分析技术和垂直领域专有数据模型,形成相关数字化应用软硬件/行业解决方案[47] - 2023年以来公司基于自主AIGC技术与资源优势研发多个大模型,并于2024年通过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48]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马亮和王驰2023年主持研发公司自主行业性AIGC生成类大模型算法[48] - 公司从2012年开始推进专业分析模型与数据科学技术综合驱动的数据业务服务模式[48] - 2018年以来公司加快了AI技术的融合[48] - 2023年公司基于数据积累与技术优势研发行业性AIGC生成大模型技术,并对自身分析产品进行AI化重构改造[48] - 2023年以来“XMfactory体验工厂”等产品推出与应用落地[48] - 公司已获得实质生成大模型技术能力,并通过国家网信办的算法备案[50] - 公司研发推出基于AIGC的商业分析产品,在现有数据分析SaaS产品升级引入AIGC能力[50] - 公司研发出新的面向企业AIGC应用场景的Agent应用平台 - 慧AI,预计下半年推广[50] - 公司延展研发相关AI能力中台系列产品,储备智能算力基础设施[50][51] - 公司与中科信控、棱镜数聚达成战略合作,打造“融合算力管理服务平台”[51] - 2024年公司再获多项荣誉,包括入选2023数据要素生态服务商TOP30榜单等[51] - 公司生成大模型与分析应用产品已在内部与行业客户业务服务场景试用[51] 公司研发项目投入 - 面向数字孪生的场景化数据中台预计总投资规模2,550,000.00元,本期投入1,007,550.40元,累计投入2,195,978.56元[37] - 营销链路商业智能产品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5,629,666.10元,本期投入2,093,024.55元,累计投入12,958,603.37元[37] - 用户智能管理预计总投资规模6,787,597.61元,本期投入1,210,638.56元,累计投入5,728,895.25元[37] - 营销AI核心技术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7,400,000.00元,本期投入1,133,475.21元,累计投入3,856,992.05元[38] - 企业运营管理预计总投资规模12,100,000.00元,本期投入2,376,056.51元,累计投入7,657,631.73元[38] - 面向数字孪生的场景化数据中台于2024年6月底结项,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营销AI核心技术研发获得2项软件著作权,1项正在申请中[37][38] - 多领域数智化洞察运营技术产品研发投入503万美元,已投入52.96万美元,累计投入250.12万美元[39] - 基于AIGC的行业智能生成模型技术研发投入1140万美元,已投入411.06万美元,累计投入1086.17万美元,于2024年6月底结项,获2项软件著作权和3项大模型相关内容合成算法[40] - 农业数字化智能技术产品研发二期投入950万美元,已投入109.68万美元,累计投入296.22万美元[40][41] - 商业圈层地图智能产品研发投入1788万美元,已投入133.97万美元,累计投入137.10万美元[41] - 基于消费品行业的个性化页面配置运营研发投入755.3万美元,已投入192.22万美元,累计投入192.22万美元[41] - 分析平台V2.0完成UI改版升级、功能优化,接入慧AI智能应用平台,独立供应商SaaS系统研发完成[39] - 多领域数智化洞察运营技术产品研发中,商业消费者AIGC洞察/运营分析平台新增AI文案和DATAGPT功能,DATAGPT部分功能重点升级[39] - 商业地理数据智能化产品慧域智能洞察平台完成测试并上线,有2项软件著作权正在申请[40] - 农业数字化智能技术产品研发二期围绕平台与智能设备集成采集数据迭代优化平台功能,获1项软件著作权[41] - 基于消费品行业的个性化页面配置运营已基本完成素材库、分级页面配置以及排版布置三大模块研发[41] - 银企产业金融联动平台预算320万美元,已投入108.14万美元[43] - 烟草货源投放智能分析平台预算301万美元,已投入97.92万美元[43] - 企业AI应用支撑平台研发预算2746.5万美元,已投入164.62万美元[43] - 公司研发项目合计预算1.295亿美元,已投入2052.63万美元,累计投入5572.31万美元[44] 研发人员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上年同期111人降至本期77人,占比从17.40%降至14.50%[4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上年同期1909.23万元降至本期1426.87万元,平均薪酬从14.69万元升至17.10万元[45]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13人,占比16.88%;本科53人,占比68.83%;大专11人,占比14.29%[45] - 研发人员年龄30岁以下23人,占比29.87%;30 - 40岁44人,占比57.14%;40岁以上10人,占比12.99%[46]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为保持发展势头,需在AI驱动的新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持续进行人员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