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为47.03亿元,同比下降19.77%[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1亿元,同比下降48.25%[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6亿元,同比增长23.82%[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6亿元,同比增长18.60%[12] - 总资产为391.97亿元,同比增长15.40%[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6.40亿元,同比下降1.84%[12] - 公司资产总额为3,919,676.16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40%[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163,994.72万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84%[31]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470,335.0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77%[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79.0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25%[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643.63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3.82%[31] - 营业收入为47.03亿元,同比下降19.77%[44] - 营业成本为35.10亿元,同比下降25.81%[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6亿元,同比增长18.60%[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48亿元,同比下降920.64%[4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0亿元,同比增长240.07%[44] - 电力销售收入为27.86亿元,同比下降14.16%[45] - 热力销售收入为13.52亿元,同比下降25.89%[45]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毛利率为25.36%,同比增长6.07%[46] - 电力销售的毛利率为28.92%,同比增长5.65%[46] - 热力销售的毛利率为13.74%,同比增长2.58%[46] 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41,862,386.05元,主要系股权处置收益及资产处置报废损益[1] - 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483,281.51元[1] - 公司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298.44元[1] - 公司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5,667,599.97元,主要为代扣代缴个人手续费返还及补偿款[1] - 公司不存在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形[15] 新能源与电力行业 - 公司致力于清洁能源资产管理,紧抓新能源高速发展机遇,稳步推进综合能源服务[16]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与国家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方向保持一致[16] - 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为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18] - 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为1.53亿千瓦,其中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1.28亿千瓦,占比84%[18] - 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19] - 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3%,首次超过煤电[22] - 2024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4.86亿个,同比增长13倍[24]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参与绿证市场交易的买方企业和个人主体3.9万个,同比增长4倍,交易绿证1.6亿个,同比增长6倍[24] - 全国碳市场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51亿吨,是全球覆盖排放量最大的市场[24] - 2023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量为2.12亿吨,年度成交额144.44亿元[24] - 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实现翻倍增长,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的比重超过30%[25] - 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35.2%[26] - 截至2024年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27] - 截至2024年6月,全国充电桩总量达到1024.4万台,同比增长54%,车桩比约2.4:1[27] - 公共直流桩的单枪充电功率普遍在60-150kW,占比近九成,单枪150kW以上的公共直流桩占比仅为5%[28] 公司业务发展 - 独立储能项目累计备案超过8GW/17GWh,纳入省级电力规划的项目超过2GW/4GWh[32] - 并网投运独立储能电站总规模达0.7GW/1.4GWh,其中报告期末并网投运0.35GW/0.7GWh[32] - 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约300MW,占江苏省内实际可调负荷规模比例约20%,需求响应规模约500MW[33] - 2024年1-6月,公司市场化交易服务电量131.53亿kWh,配电项目累计管理容量3,204MVA,同比增长超50%[34] - 公司绿电交易2.33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77亿kWh,辅助服务响应电量累计约1,400万kWh[34] - 公司并网总装机容量为4,950.3MW,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56.83%,环比增长5.08%[35] - 2024年上半年,"鑫阳光"业务新增发货27,939户,共898.81MW,新增并网22,301户,共计684.82MW[35] - 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业务新增建设301.68MW,新增并网111.87MW[35] - 截至2024年7月底,公司累计开发直流快充10,419枪(折算60kW/枪),已投建2,753枪,上线投运1,168枪[37] - 苏州阳澄国际电竞馆超充站配置47把充电枪,总装机功率2,152kW[37] - 上海川沙城丰路充电站配置84把充电枪,总装机功率6,720kW,储能设备总装机容量464kWh[37] - 截至2024年7月底,公司在运营换电站共计57座[37] - 2023年10月,公司收购协鑫新能源光伏资产规模合计583.87MW,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并表装机容量258.46MW[37]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自主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并网装机容量796.69MW,累计并网装机容量1,647.31MW[37] - 公司控股持有浙江建德协鑫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装机规模2,400MW,项目已获得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35] 投资与收购 - 报告期投资额为3,515,981,705.41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1,005,131,708.72元,变动幅度为249.80%[53] - 公司收购协鑫新能源下属13家子公司持有的36个目标公司/标的公司的全部股权,投资金额为1,004,401,100.00元,持股比例为100.00%[54] - 公司增资杭州星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金额为300,000,000.00元,持股比例为10.00%[56] - 公司收购浙江建德协鑫抽水蓄能有限公司34%股权,投资金额为79,340,000.00元,持股比例为34.00%[57] - 公司收购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股权,涉及36个目标公司,总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09,440.11万元,扣除消缺款后实际转让对价为人民币100,440.11万元,收购的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为583.87兆瓦[132] - 公司收购浙江建德协鑫抽水蓄能有限公司34%股权,交易价格为人民币7,934万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全资子公司持有标的公司85%股权[134] 资产与负债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未发生重大变化[51] - 报告期末,公司持有待售资产为95,173,364.87元,已全部出售[51]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款项融资为63,927,750.30元,较期初增加14,082,269.85元[51] - 报告期末,公司金融资产合计为74,648,922.58元,较期初减少80,269,922.74元[51] - 报告期末,公司金融负债为0.00元,与期初持平[51] 募集资金使用 - 2022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376,499.99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372,070.47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3,974.78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89,012.30万元[60] - 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7.65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7.21亿元[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对募投项目累计投入18.90亿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及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理财产品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合计为18.47亿元[62] -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已终止,原计划投资33亿元,实际投入2.90亿元[63] - 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本报告期投入235.07万元,累计投入235.07万元,进度为0.78%[63] - 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计划投资7亿元,本报告期未投入,累计投入0万元,进度为0.00%[63] - 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计划投资8亿元,本报告期未投入,累计投入0万元,进度为0.00%[63] - 信息系统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本报告期投入2,351.74万元,累计投入1.67亿元,进度为83.56%[64]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计划投资15亿元,本报告期投入0万元,累计投入1.13亿元,进度为100.00%[64]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计划投资3.02亿元,本报告期投入3.02亿元,累计投入3.02亿元,进度为99.98%[64] -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因面临车辆标准兼容性及充电网络竞争,单个换电站投资收益较低,公司严格控制风险,审慎推进,导致投资进度未达预期[64] - 公司于2024年5月21日将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人民币18亿元提前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使用期限未超过12个月[66] - 2024年5月,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66] -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除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外,其余均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66] -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已终止,变更后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8,964.58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1,187.97万元[67] - 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0,000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235.07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0.78%[67] - 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70,000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0,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0.00%[67] - 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80,000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0,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0.00%[67]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0,205.89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30,200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99.98%[67] - 信息系统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0,000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2,351.74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83.56%[67] - 公司终止了“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投入“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建设项目”、“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和“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9] - “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建设项目”、“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和“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均处于建设期[69] - “信息系统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为研发项目,不涉及生产能力建设,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69] 子公司与合并 - 协鑫智慧能源(苏州)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364.06亿元,净资产为114.23亿元,营业收入为45.48亿元,净利润为7.60亿元[72] - 公司在报告期内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取得多家子公司,增加了电力业务,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73] - 公司在报告期内转让了多家子公司,减少了电力和蒸汽业务,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74] - 公司在报告期内注销了多家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尚未开展业务,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74] - 公司注销了31家尚未开展业务的公司,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75][76] 电力消费与政策 - 2020年至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75,110亿千瓦时、83,128亿千瓦时、86,372亿千瓦时和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10.3%、3.6%和6.7%[77] - 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拉动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77] - 2024年国内外多家机构预测中国GDP增速在4.5%-5%左右[77] - 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明确煤电机组固定成本为每年每千瓦330元,2024-2025年多数地方回收固定成本比例为30%左右,202
协鑫能科(002015) - 2024 Q2 - 季度财报
协鑫能科(002015)2024-08-28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