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能科(002015)
![icon](https://files.reportify.cn/fe-static/_next/static/media/search.b3fd6117.png?imageMogr2/quality/75/thumbnail/64x/format/webp)
搜索文档
协鑫能科(002015) - 2024年11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1-22 16:06
公司业务战略 - 公司深耕电力行业,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号召,以源网荷储+光储充协同发展战略体系,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2] - 发电侧聚焦能源资产投资开发、运营和股权合作,形成优质资产底仓,向能源应用端延伸构建“光储充算”一体化产品矩阵,借助碳电交易打通业务链条,实现能源价值最大化,目标成为全球一流绿色能源服务商[2] 储能业务 - 储能建设场景聚焦电网侧储能与工商业储能两大场景[2] - 电网侧储能盈利点包括电力辅助服务、新能源发电强制配储及容量租赁政策收益,随着储能成本下降和现货交易政策明朗,收益率预计乐观[2] - 工商业储能注重业务协同,通过储能+充换电、储能+算力等业态联合降低成本提升收益[2] - 截至2024年9月底,独立储能项目累计备案9.14GW/17.89GWh,纳入省级电力规划项目2.35GW/4.7GWh,在多城市投运12座独立储能电站,并网投运总规模达0.7GW/1.4GWh[4]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因上年同期处置部分老旧燃煤电厂有股权处置和债权清偿收益,今年相关业务收入及收益大幅减少[3] - 与去年同期相比,煤炭等燃料价格下降使存量电厂业绩提升,新能源项目开发投建相关收入利润大幅提升,融资结构和渠道调整使财务费用下降,致扣非利润同比上升[3] - 去年收购协鑫新能源项目合并报表后,项目国补款计入应收账款致其增加,应收账款余额约50%为待发放可再生能源补贴电价款,虽账期长但信用保障高坏账风险低[4] 发电业务进展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为5,276.36MW,其中燃机热电联产2,017.14MW、光伏发电2,083.37MW、风电817.85MW、垃圾发电149MW、燃煤热电联产209MW,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57.81%[3] 综合能源服务进展 - 2024年1 - 9月,市场化交易服务电量202.68亿kWh,配电项目累计管理容量3,204MVA,浙江和四川售电市场业务开展服务用户超600家,绿电交易3.39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4.6亿kWh,辅助服务响应电量累计约1,400万kWh[4] - 全面开展碳资产管理、碳中和认证、绿电绿证交易等碳中和服务,拥有国家“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一级资质,用户侧管理容量超1,600万kVA[4] - 持续开发多种应用场景负荷聚合市场,将多种能源纳入虚拟电厂运营平台,截至2024年9月底,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约300MW,占江苏省内实际可调负荷规模比例约20%,需求响应规模约500MW,成功投运超千P算力资源并储备库存和在途算力[4] 公司未来利润增长点 - 除传统发电业务外,聚焦新能源资产投资、综合能源服务和负荷端应用等领域扩大利润增长点[6] - 新能源资产开发通过股权合作和金融产品等方式实现投资、建设、并网、出表可循环发展模式提供业绩增长点[6] - 综合能源服务方向绿电绿证、碳交易、虚拟电厂、需求侧响应等业务发展迅速,未来资产结构优化,能源应用端和服务端收入利润比重增加打造新增长曲线[6]
协鑫能科2024年三季报点评:光伏储能投运高增推动扣非业绩大幅提升
中国银河· 2024-11-17 21:54
报告投资评级 - 推荐 [5][12] 报告核心观点 - 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投运大幅增长推动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2024Q3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未来存在优化空间,报告期公司收现比128.43%,净利润现金含量246%,现金流状况良好 [4] - 聚焦清洁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光伏装机大幅增长,公司持续加强能源资产管理,提升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 [4]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5.52亿元,同比-15.70%,实现归母净利6.06亿元(扣非4.62亿元),同比-36.43%(扣非同比+60.10%),2024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28.49亿元,同比-7.98%;实现归母净利1.95亿元(扣非1.86亿元),同比+22.34%(扣非+183.74%) [3] - 报告期,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6.05%、9.33%,同比+8.54pct、-1.91pct,期间费用率15.75%,同比+3.08pct,2024Q3公司资产负债率66.27%,同比+11.57pct [4]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9.02亿元、11.07亿元、13.9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56倍、11.87倍、9.43倍 [4][13] 能源业务 - 年公司服务电量202.68亿kWh,配电项目累计管理容量3204MVA;辅助服务响应电量累计约1400万kWh;用户侧管理容量超1600万kVA,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成功投运了超千P的算力资源,同时,公司还储备了一定量的库存算力和在途算力 [1]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并网总装机容量为5976.36MW,其中:燃机热电联产2017.14MW,光伏发电2083.37MW,风电817.85MW,垃圾发电149MW,燃煤热电联产209MW,储能700MW,公司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为57.81% [4][7] - 截止2024Q3,公司户用光伏,“鑫阳光”业务新增发货33446户,共1081.62MW,新增并网32940户,共计1015.33M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建设365.26MW,新增并网199.64MW;此外,公司控股的浙江建德协鑫抽水蓄能项目装机规模2400MW,亦在稳步推进之中 [7] 储能业务 - 截止2024年9月底公司独立储能备案9.14GW/17.89GW,纳入省级电力规划的项目超过2.35GW/4.7GWh,并网投运总规模达0.7GW/1.4GWh;此外公司储备了一批优质工商业储能项目,截止7月底,累计备案超过12MW/33MWh,在建项目5MW/10.59MWh,并网投运5.25MW/17.5MWh,公司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协鑫“光储冲”一体化解决方案 [7] 算力业务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成功投运了超千P的算力资源,同时,公司还储备了一定量的库存算力和在途算力,以满足公司能源+算力协同发展的需求 [1]
协鑫能科:Q3 业绩大幅提升,新能源业务快速推进
中航证券· 2024-11-13 18: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协鑫能科的投资评级为买入[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协鑫能科Q3业绩大幅提升,新能源业务快速推进,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024Q3公司实现营收28.4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提升24.46%,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56.14%,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183.74%[1] - 公司优化资产结构,工商业分布式/户用光伏业务持续发力,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并网总装机容量为5976.36MW,相比六月底提升20.7%,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比例进一步升至57.81%,相比六月底+0.98pcts,其中主要增量来自光伏[1] - 以售电业务为基础,“光储充换算”一体化应用场景不断完善,包括储能电站、虚拟电厂、综合能源服务多元应用等方面的发展[1] - 预计公司2024 - 26年实现营收106.96亿元/118.76亿元/135.40亿元,归母净利润9.84亿元/12.27亿元/14.5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为14.0X/11.2X/9.5X[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5.52亿元,同比下降12.11%;归母净利润6.06亿元,同比下降34.57%;扣非归母净利润4.62亿元,同比增长60.10%。Q3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收入28.49亿元,同比下降3.96%;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56.14%;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183.74%[1] - 2024Q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7.18%/7.67%,分别同比+10.20/+2.71pcts[1] 资产结构与业务发展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并网总装机容量为5976.36MW,相比六月底提升20.7%,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比例进一步升至57.81%,相比六月底+0.98pcts,主要增量来自光伏。2024年前三季度,“鑫阳光”户用光伏新增发货1081.62MW,新增并网1015.33M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建设365.26MW,新增并网199.64MW[1] 能源一体化业务 - 公司以“源 - 网 - 荷 - 储”、“光 - 储 - 充 - 算”、“源网 - 售 - 用 - 云”等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造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转型升级的多元应用场景的经营模式。储能电站方面,截至24年9月底,公司独立储能项目累计备案9.14GW/17.89GWh,纳入省级电力规划的项目2.35GW/4.7GWh;虚拟电厂方面,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虚拟电厂可调节负荷规模约300MW,在江苏省内市占率约20%,需求响应规模约500MW;综合能源服务多元应用方面,2024年1 - 9月,公司市场化交易服务电量202.68亿kWh,配电项目累计管理容量3204MVA,绿电交易3.39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4.6亿kWh,辅助服务响应电量累计约1400万kWh[1]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4 - 26年实现营收106.96亿元/118.76亿元/135.40亿元,归母净利润9.84亿元/12.27亿元/14.5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为14.0X/11.2X/9.5X[3]
协鑫能科:扣非净利润高增,“电力+算力”战略稳步推进
华金证券· 2024-10-30 1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5.52亿元,同比下降15.70%;实现归母净利润6.06亿元,同比下降36.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2亿元,同比增长60.10% [1] - 2024年Q3实现营收28.49亿元,同比下降7.98%;实现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22.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183.74% [1]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加大风光储等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1] - 公司打造"光储充换售"一体化优势,在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发直流快充、换电等业务 [1] - 公司在算力布局方面加码,截至报告期末成功投运了超千P的算力资源,并储备了一定量的库存算力和在途算力 [3] 行业政策 - 202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在算力电力协同规划运行方面提出多项工作要求 [3] 财务数据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9、12.06和13.30亿元,对应EPS为0.60、0.74和0.82元,PE为13、11和10倍 [4][5] - 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10,662、11,873和13,115百万元,同比增长5.1%、11.4%和10.5% [4] - 公司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分别为22.7%、23.4%和23.9% [4] - 公司2024-2026年ROE预计分别为7.2%、8.3%和8.6% [4]
协鑫能科(002015)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5 18:48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8.49亿元,同比下降7.9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亿元,同比增长22.3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6亿元,同比增长183.7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2亿元,同比增长10.35%[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34元,同比增长24.90%[1] - 总资产为412.2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37%[1]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流动资产合计为124.51亿元,较期初增加29.1%[23]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87.71亿元,较期初增加17.9%[23]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资产总计为412.22亿元,较期初增加21.4%[23]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流动负债合计为124.65亿元,较期初增加28.8%[24]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48.53亿元,较期初增加41.1%[24]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负债合计为273.18亿元,较期初增加35.1%[24]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7.35亿元,较期初下降1.0%[24]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少数股东权益为21.70亿元,较期初增加14.8%[24]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9.05亿元,较期初增加1.1%[24]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412.22亿元,较期初增加21.4%[24] - 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75.52亿元,同比下降15.67%[26] - 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7.05亿元,同比下降28.98%[26,27]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6亿元,同比下降36.41%[27] - 2024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99亿元,同比增长0.63%[28] - 2024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95亿元,同比增长39.31%[26] - 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费用为5.73亿元,同比下降6.92%[26] - 2024年第三季度投资收益为1.34亿元,同比下降79.72%[26] - 2024年第三季度资产处置收益为0.77亿元,同比增长146.41%[26]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为-7.49亿元[27] - 2024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832元,同比下降34.98%[2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收益为1.44亿元[4] - 政府补助收入为1.60亿元[4]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0.22亿元[4]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0.72亿元[4] 资产负债变动 - 公司业务拓展,分布式光伏项目和储能电站项目大量投建并投入运营,导致固定资产增加36.51%[8] - 公司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电站业务,资本性投入增加带来的留抵税额相应增加,导致其他流动资产增加46.08%[8] - 本期业务拓展,流贷及票据融资增加,导致短期借款增加36.23%[8] - 本期业务拓展,应付供应商款项增加,导致应付账款增加40.55%[8] - 本期并购贷和项目贷增加,导致长期借款增加37.88%[8] - 本期融资租赁直租和回租业务增加,导致租赁负债和长期应付款分别增加32.36%和57.79%[8] 同比变动 - 上年同期公司优化资产结构,处置部分燃煤和燃机电厂,导致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70%和22.90%[9] - 本期收到的股权、债权转让收益有所减少,导致投资收益下降79.74%[9] - 本期对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的资本性投入增加,导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3186.70%[9] - 本期对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项目的投资加大,融资需求增加,导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447.46%[9] 现金流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40,391,645.49元和73,270,864.01元[30]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793,421,983.54元和595,713,747.43元[3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6,482,619,101.68元和6,806,036,194.23元[30]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704,491,614.15元和737,404,657.74元[30]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609,059,913.14元和453,089,506.83元[30]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742,080,304.48元和279,674,662.99元[30]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64,614,699.46元和9,966,525.51元[30]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074,462,185.07元和1,632,390,929.84元[30]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5,230,553,631.07元和1,522,352,690.16元[30]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7,894,300,071.92元和4,414,218,083.59元[30] 业务发展 - 公司独立储能项目累计备案9.14GW/17.89GWh,纳入省级电力规划的项目2.35GW/4.7GWh[14] - 公司在苏州、无锡等城市投运12座独立储能电站,并网投运总规模达0.7GW/1.4GWh[14] - 公司工商业储能项目累计备案超过15MW/38MWh,在建项目7.6MW/16MWh,并网投运5.25MW/17.5MWh[14] - 公司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约300MW,占江苏省内实际可调负荷规模比例约20%[15] - 公司需求响应规模约500MW[15] - 公司市场化交易服务电量达202.68亿kWh,配电项目累计管理容量3,204MVA,服务用户超600家[17] - 公司绿电交易3.39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4.6亿kWh,辅助服务响应电量累计约1,400万kWh[17] - 公司拥有国家"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一级资质,用户侧管理容量超1,600万kVA[17] - 公司并网总装机容量为5,976.36MW,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57.81%[18] - 公司"鑫阳光"户用光伏业务新增发货33,446户,共1,081.62MW,新增并网32,940户,共计1,015.33MW[18] - 公司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业务新增建设365.26MW,新增并网199.64MW[18] - 公司累计开发直流快充10,938枪,已投建3,201枪,上线投运1,367枪[19] - 公司在运营换电站共计52座,其中乘用车换电站主要分布在杭州、广州等城市,商用车换电站主要集中在内蒙、陕西等地区[19] - 公司成功投运了超千P的算力资源,并储备了一定量的库存算力和在途算力[17] - 公司全面开展碳资产管理、碳中和认证、绿电、绿证交易等碳中和服务[17]
协鑫能科:主业盈利能力提升,“光储充算”一体化持续发力
中航证券· 2024-09-22 22: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盈利能力提升,光储充算一体化业务持续发力 [1] - 公司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加大风光储等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力度 [1] - 公司的光储充一体化业务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在充电、换电、储能等领域持续发力 [1] - 公司在配售电、虚拟电厂、微电网等领域持续发力,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转型为绿色能源服务商 [2] - 公司成功投运了超千P算力资源,同时还储备了一定量的库存算力和在途算力,以满足公司能源+算力协同发展需求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7.03亿元,同比下降16.41%;归母净利润4.11亿元,同比下降48.72% [1] - 2024年Q2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收入22.89亿元,同比下降17.41%;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下降53.10% [1] - 公司资产处置影响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但燃料价格下降驱动主业毛利率提升 [1] 可再生能源布局 - 公司持续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网总装机容量为4950.3MW,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56.83% [1] - 公司户用光伏上半年新增发货27939户,共898.8MW,新增并网22301户,共计684.8M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建设301.7MW,新增并网111.9MW [1] 综合能源服务布局 - 公司在充电、换电、储能等领域持续发力,截至2024年7月底,公司累计开发直流快充10419枪,已投建2753枪,上线投运1168枪;换电方面,公司在运营换电站共计57座 [1] - 公司独立储能项目累计备案超过8GW/17GWh,纳入省级电力规划的项目超过2GW/4GWh;公司在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负荷中心投运12座独立储能电站,并网投运总规模达0.7GW/1.4GWh [1] - 公司还储备了一批优质的工商业储能项目,截至2024年7月底,公司工商业储能项目累计备案超过12MW/33MWh,在建项目5MW/10.59MWh,并网投运5.25MW/17.5MWh [1] 能源+算力协同 - 公司成功投运了超千P算力资源,同时还储备了一定量的库存算力和在途算力,以满足公司能源+算力协同发展需求 [2]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6年实现营收106.96亿元/118.76亿元/135.40亿元,归母净利润9.84亿元/12.27亿元/14.5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为10.7X/8.6X/7.2X,维持"买入"评级 [3] 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电动车政策变动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算力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等 [4]
协鑫能科(002015)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8 19:35
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为47.03亿元,同比下降19.77%[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1亿元,同比下降48.25%[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6亿元,同比增长23.82%[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6亿元,同比增长18.60%[12] - 总资产为391.97亿元,同比增长15.40%[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6.40亿元,同比下降1.84%[12] - 公司资产总额为3,919,676.16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40%[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163,994.72万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84%[31]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470,335.0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77%[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79.0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25%[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643.63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3.82%[31] - 营业收入为47.03亿元,同比下降19.77%[44] - 营业成本为35.10亿元,同比下降25.81%[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6亿元,同比增长18.60%[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48亿元,同比下降920.64%[4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0亿元,同比增长240.07%[44] - 电力销售收入为27.86亿元,同比下降14.16%[45] - 热力销售收入为13.52亿元,同比下降25.89%[45]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毛利率为25.36%,同比增长6.07%[46] - 电力销售的毛利率为28.92%,同比增长5.65%[46] - 热力销售的毛利率为13.74%,同比增长2.58%[46] 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41,862,386.05元,主要系股权处置收益及资产处置报废损益[1] - 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483,281.51元[1] - 公司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298.44元[1] - 公司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5,667,599.97元,主要为代扣代缴个人手续费返还及补偿款[1] - 公司不存在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形[15] 新能源与电力行业 - 公司致力于清洁能源资产管理,紧抓新能源高速发展机遇,稳步推进综合能源服务[16]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与国家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方向保持一致[16] - 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为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18] - 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为1.53亿千瓦,其中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1.28亿千瓦,占比84%[18] - 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19] - 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3%,首次超过煤电[22] - 2024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4.86亿个,同比增长13倍[24]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参与绿证市场交易的买方企业和个人主体3.9万个,同比增长4倍,交易绿证1.6亿个,同比增长6倍[24] - 全国碳市场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51亿吨,是全球覆盖排放量最大的市场[24] - 2023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量为2.12亿吨,年度成交额144.44亿元[24] - 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实现翻倍增长,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的比重超过30%[25] - 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35.2%[26] - 截至2024年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27] - 截至2024年6月,全国充电桩总量达到1024.4万台,同比增长54%,车桩比约2.4:1[27] - 公共直流桩的单枪充电功率普遍在60-150kW,占比近九成,单枪150kW以上的公共直流桩占比仅为5%[28] 公司业务发展 - 独立储能项目累计备案超过8GW/17GWh,纳入省级电力规划的项目超过2GW/4GWh[32] - 并网投运独立储能电站总规模达0.7GW/1.4GWh,其中报告期末并网投运0.35GW/0.7GWh[32] - 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约300MW,占江苏省内实际可调负荷规模比例约20%,需求响应规模约500MW[33] - 2024年1-6月,公司市场化交易服务电量131.53亿kWh,配电项目累计管理容量3,204MVA,同比增长超50%[34] - 公司绿电交易2.33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1.77亿kWh,辅助服务响应电量累计约1,400万kWh[34] - 公司并网总装机容量为4,950.3MW,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56.83%,环比增长5.08%[35] - 2024年上半年,"鑫阳光"业务新增发货27,939户,共898.81MW,新增并网22,301户,共计684.82MW[35] - 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业务新增建设301.68MW,新增并网111.87MW[35] - 截至2024年7月底,公司累计开发直流快充10,419枪(折算60kW/枪),已投建2,753枪,上线投运1,168枪[37] - 苏州阳澄国际电竞馆超充站配置47把充电枪,总装机功率2,152kW[37] - 上海川沙城丰路充电站配置84把充电枪,总装机功率6,720kW,储能设备总装机容量464kWh[37] - 截至2024年7月底,公司在运营换电站共计57座[37] - 2023年10月,公司收购协鑫新能源光伏资产规模合计583.87MW,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并表装机容量258.46MW[37]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自主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并网装机容量796.69MW,累计并网装机容量1,647.31MW[37] - 公司控股持有浙江建德协鑫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装机规模2,400MW,项目已获得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35] 投资与收购 - 报告期投资额为3,515,981,705.41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1,005,131,708.72元,变动幅度为249.80%[53] - 公司收购协鑫新能源下属13家子公司持有的36个目标公司/标的公司的全部股权,投资金额为1,004,401,100.00元,持股比例为100.00%[54] - 公司增资杭州星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金额为300,000,000.00元,持股比例为10.00%[56] - 公司收购浙江建德协鑫抽水蓄能有限公司34%股权,投资金额为79,340,000.00元,持股比例为34.00%[57] - 公司收购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股权,涉及36个目标公司,总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09,440.11万元,扣除消缺款后实际转让对价为人民币100,440.11万元,收购的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为583.87兆瓦[132] - 公司收购浙江建德协鑫抽水蓄能有限公司34%股权,交易价格为人民币7,934万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全资子公司持有标的公司85%股权[134] 资产与负债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未发生重大变化[51] - 报告期末,公司持有待售资产为95,173,364.87元,已全部出售[51]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款项融资为63,927,750.30元,较期初增加14,082,269.85元[51] - 报告期末,公司金融资产合计为74,648,922.58元,较期初减少80,269,922.74元[51] - 报告期末,公司金融负债为0.00元,与期初持平[51] 募集资金使用 - 2022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376,499.99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372,070.47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3,974.78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89,012.30万元[60] - 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7.65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7.21亿元[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对募投项目累计投入18.90亿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及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理财产品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合计为18.47亿元[62] -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已终止,原计划投资33亿元,实际投入2.90亿元[63] - 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本报告期投入235.07万元,累计投入235.07万元,进度为0.78%[63] - 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计划投资7亿元,本报告期未投入,累计投入0万元,进度为0.00%[63] - 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计划投资8亿元,本报告期未投入,累计投入0万元,进度为0.00%[63] - 信息系统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本报告期投入2,351.74万元,累计投入1.67亿元,进度为83.56%[64]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计划投资15亿元,本报告期投入0万元,累计投入1.13亿元,进度为100.00%[64]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计划投资3.02亿元,本报告期投入3.02亿元,累计投入3.02亿元,进度为99.98%[64] -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因面临车辆标准兼容性及充电网络竞争,单个换电站投资收益较低,公司严格控制风险,审慎推进,导致投资进度未达预期[64] - 公司于2024年5月21日将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人民币18亿元提前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使用期限未超过12个月[66] - 2024年5月,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66] -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除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外,其余均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66] -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已终止,变更后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8,964.58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1,187.97万元[67] - 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0,000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235.07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0.78%[67] - 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70,000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0,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0.00%[67] - 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80,000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0,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0.00%[67]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0,205.89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30,200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99.98%[67] - 信息系统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0,000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2,351.74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83.56%[67] - 公司终止了“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建设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投入“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建设项目”、“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和“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9] - “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建设项目”、“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和“新型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均处于建设期[69] - “信息系统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为研发项目,不涉及生产能力建设,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69] 子公司与合并 - 协鑫智慧能源(苏州)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364.06亿元,净资产为114.23亿元,营业收入为45.48亿元,净利润为7.60亿元[72] - 公司在报告期内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取得多家子公司,增加了电力业务,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73] - 公司在报告期内转让了多家子公司,减少了电力和蒸汽业务,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74] - 公司在报告期内注销了多家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尚未开展业务,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74] - 公司注销了31家尚未开展业务的公司,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75][76] 电力消费与政策 - 2020年至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75,110亿千瓦时、83,128亿千瓦时、86,372亿千瓦时和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10.3%、3.6%和6.7%[77] - 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拉动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77] - 2024年国内外多家机构预测中国GDP增速在4.5%-5%左右[77] - 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明确煤电机组固定成本为每年每千瓦330元,2024-2025年多数地方回收固定成本比例为30%左右,202
风口研报·行业:Robotaxi 有望为“换电模式”带来近200亿元投资空间,当前换电出租车渗透率不足17%,或为运营商解决服务次数+运营里程两大矛盾;金牌策略:短期关注政策主题和中报业绩结构亮点
财联社· 2024-07-14 20:10
Robotaxi换电模式 - Robotaxi有望为换电模式带来近200亿元投资空间[15] - 当前换电出租车渗透率不足17%仍为蓝海[14] - Robotaxi可解决换电经济性模型中的服务次数和运营里程两大核心矛盾[7] - Robotaxi的toB商业模式是换电获得规模效益的最佳途径[8,9] - 换电相较于充电在土地、电力和运营方面有优势,更适合Robotaxi场景[11,12] 金融策略 - 美联储降息交易对A股影响偏弱[17,23] - 短期可关注三中全会催化的政策主题和中报业绩结构亮点[19,20,21] - 维持三季度弱势震荡市,红利低波占优[22,24] - 全球货币宽松趋势下,推荐配置上游资源类资产[25,26,27]
协鑫能科:清洁能源主业发展稳健,“光储充算”多线并行发展
长城证券· 2024-06-13 20: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传统能源业务稳健增长,可再生能源占比快速提升,仍为公司经营收入的主要构成 [4] - 新业务发展仍处于规模放量前期,基于公司在新业务领域技术积累和大量项目储备,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公司发展第二曲线 [4]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25.64、142.65、162.31亿元,同比增长23.9%、13.5%、13.8%;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7、14.98、17.31亿元,同比增长37.2%、20.1%、15.6% [5] 公司投资评级总结 - 公司传统能源业务稳健,可再生能源占比快速提升,新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4] - 预计未来3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将保持较快增长 [5] - 维持"增持"评级 [5] 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情况 - 2023年公司利润增长主要因素包括:股权处置收益、燃料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提升、风电收入利润大幅提升、融资成本下降等 [1] - 2024年一季度,公司继续围绕"源网荷储"联动,打造以算为基,以储为核,"光储充算"一体化的数字能源业务,在新业务布局上持续加大投入 [1][2] - 公司源侧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2023年新增光伏668.02万千瓦,2024Q1新增光伏546.26万千瓦,新增风电73.95万千瓦 [1] - 公司储能业务方面,2023年完成独立储能备案项目4.5GW/9GWh,2024Q1新增1.8GW/3.6GWh,新增独立储能开工0.95GW/1.9GWh [1] - 公司充电业务方面,截至2024Q1共投建932枪直流桩、建立光储超充示范站总装机2152kW,采用全液冷超充技术;换电业务方面在运营换电场站71个 [1] - 公司在持续推动传统综合能源服务的同时,大力推进智算与能源的深度融合,2024Q1成功投运超千P的算力资源,上半年预计完成3000-5000P的规模 [2][3]
协鑫能科:主业基本盘稳固,光储充算一体化应用场景不断完善
中航证券· 2024-05-27 09: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表现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6.83亿元,同比下降5.6%。[1] - 2022年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6.80亿元,同比下降32.3%。[1] - 预计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128.19亿元,同比增长26.4%。[1] - 预计2024年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将达到12.95亿元,同比增长42.5%。[1]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2][3] - 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2][3]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1] - 公司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业务占比。[1] - 公司将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1] 财务数据分析 盈利能力 - 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15.2%,净利率为6.1%。[1] - 预计2024年公司毛利率将达到22.2%,净利率将达到10.9%。[1] 成长性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5.6%和32.3%。[1] - 预计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分别增长26.4%和42.5%。[1] 估值水平 - 2022年公司市盈率为22.4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 - 预计2024年公司市盈率将降至11.7倍,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