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8.18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7.369亿人民币增加1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3.505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164亿人民币增加10.8%[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纯利为8790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7230万人民币增加21.6%[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08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0.07元人民币增加14.3%[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817,973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736,911千元,同比增长约10.99%[10][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业绩为350,493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316,427千元,同比增长约10.77%[10][1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21,323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90,412千元,同比增长约34.19%[10][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94,955,000元,2023年为77,001,000元[18] - 公司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7.369亿元增至报告期内8.18亿元,增幅11% [50] - 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3.164亿元增至报告期内3.505亿元,增幅10.8% [52] - 期内溢利从2023年6个月的7230万元增至报告期的8790万元,增幅21.6%,纯利率从9.8%增至10.7%[58]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72948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4.23976亿人民币[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0.40666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1.06929亿人民币[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2259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4.4269亿人民币[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7.18076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6.64239亿人民币[3] - 2024年6月30日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11.91024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0.88215亿人民币[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1.25402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0.17767亿人民币[5]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为149,00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9,221千元[21] - 2024年6月30日总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5.6639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38575亿元[2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已收票据人民币68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675.7万元[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2.0749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3823亿元[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底的1.144亿元增至2024年6月底的1.451亿元[59] - 存货结余从2023年底的4.179亿元减至2024年6月底的3.234亿元,降幅22.6%[6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底的5.386亿元增至2024年6月底的5.666亿元,增幅5.2%,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100.9天减至97.5天[6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底的3.382亿元减至2024年6月底的2.075亿元,降幅38.7%,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从123.6天减至90.7天[62] - 银行借贷总额从2023年底的6000万元增至2024年6月底的6910万元,资产负债率从3.9%增至4.6%,银行借贷实际利率介乎3.0%至5.0%[63]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医药产品收益为427,675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339,096千元,同比增长约26.12%[12]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医疗设备及供应品收益为390,298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397,815千元,同比下降约1.90%[12] - 2024年上半年透过提供管道管理服务销售的产品(爱尔康)收益为141,828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134,240千元,同比增长约5.65%[12] - 2024年上半年透过提供综合性营销、推广及管道管理服务销售的医药产品收益为248,470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204,856千元,同比增长约21.29%[12] - 2024年上半年透过提供综合性营销、推广及管道管理服务销售的医疗设备及供应品收益为427,675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397,815千元,同比增长约7.51%[12] - 报告期内,通过综合性服务销售的药品收益为2.485亿人民币,较去年增加21.3%,占集团报告期内收益30.4%[33] - 心血管内科产品再宁平销售收入高速正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35] - 公司通过提供综合性营销、推广及管道管理服务销售的医疗器械收益为4.277亿人民币[35] - 爱尔康系列眼科药品报告期内收益为1.418亿人民币,较去年增加5.7%,占集团收益17.3%[37] - 药品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2.049亿元增至报告期内2.485亿元,增幅21.3% [50] - 医疗器械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3.978亿元增至报告期内4.277亿元,增幅7.5% [50] 公司成本及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总员工成本为34,979千元,2023年为40,607千元[16]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9,409千元,2023年为668千元[16]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本期为33,447千元,2023年为18,152千元[17] - 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4.205亿元增至报告期内4.675亿元,增幅11.2% [51] - 药品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7720万元减至报告期内6600万元,降幅14.4% [51] - 医疗器械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2.165亿元增至报告期内2.684亿元,增幅24% [51] - 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4850万元减至报告期内3570万元,降幅26.5% [53]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2.171亿元减至报告期内1.833亿元,降幅15.6% [54] - 行政开支从2023年6个月的5400万元增至报告期的7030万元,增幅30.3%,占收益百分比从7.3%增至8.6%[55] - 融资成本从2023年6个月的130万元减至报告期的80万元,降幅40.2%[56]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6个月的1820万元增至报告期的3340万元,增幅84.3%,实际所得税率从20.1%增至27.6%[57] 公司股息及投资相关情况 - 2024年中期期间宣派及派付的股息总额为26,263,000元,2023年为51,456,000元[20] - 2024年中期期末后拟派中期股息约55,150,000元,2023年为27,636,000元[20] - 董事会决议以每股0.048港元,总金额6035.7万港元派2024年中期股息,预期派息日为11月15日[67] - 公司对NovaBay普通股的股本投资占比从2023年12月31日的1.39%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0.31%[22] - 上海基金2024年6月30日已收取股东出资人民币1.49亿元(2023年:1.55亿元),公司注资人民币1490万元(2023年12月31日:1550万元),占比10%[22] - 嘉兴基金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已收取股东出资人民币1.51亿元,公司注资人民币1000万元,占比6.62%[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向任何被投资公司进行达到或超过本公司总资产价值5%的投资[43] - 2020年1月,公司通过子公司向韩国DMAX公司投资300万美元,持有其25%已发行股份[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对上海誉瀚的投资确认为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金额为人民币3373万元,持有其10%的股本权益[45]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对上海誉瀚的基金投资录得未变现亏损为人民币63万元,获得权益分配为人民币6万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对嘉兴誉瀚的投资确认为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金额为人民币791万元,持有其6.62%的股本权益[45] 公司业务背景及政策环境 - 公司于2013年2月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同年11月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7] - 集团致力于引入国际先进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械,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有广泛销售网络[32] - 中国2024年对部分抗癌、罕见病药物及原料实施零关税政策,简化进口新药审批流程[32] - 国内带量采购政策推进药品联盟采购机制建设,完善药品流通功能,提升流通能级[31] - 2024年国内医疗改革政策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30] -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2024年上半年GDP达61.683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0%[30] - 2023年同期相关药物采购量下降,部分省份产品准入时间延长,开发窗口变窄[34] - 集团产品组合涵盖眼科、镇痛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医药产品和眼科、齿科等领域的医疗器械产品[33] - 集团药品收益相比2023年同期回升,重要产品戴芬销量大幅回暖[34] - 中国药品及医疗器械审批政策改革,有助于加快境外产品上市进程[38] - 公司坚持从海外寻求潜力产品,优化产品组合[38] - 公司把握医改机遇,引进高质量医药产品,提升竞争力[39] - 公司深度挖掘产品市场潜力,提高市场覆盖率[39] - 公司利用营销网络和推广能力,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39] 公司治理及报告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守则条文[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各董事均遵守标准守则所载规定标准及行为守则[70]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张长海先生(主席)及张虹先生,一名非执行董事胡明非女士[7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采纳的会计原则及实务,对公司会计处理方式无异议[71] - 公司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核数师已进行若干协定程序,业绩于2024年8月28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发[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2] - 自报告期结束后至公告披露之日,无对集团有重大影响的事项[7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将适时刊登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73] - 公告日期,李新洲先生、杨悦文先生及张权先生为执行董事[73] - 公告日期,胡明非女士为非执行董事,张虹先生、赖展枢先生及张长海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3] 其他业务相关情况 - 结构性银行存款最低年度回报率为1.25% - 1.66%,预期年度总回报率最高为2.6% - 3.25%[26] - 公司本中期期间偿还银行借贷人民币5397.1万元(2023年6月30日:2885.5万元),筹借银行借贷人民币6314万元(2023年6月30日:9002.3万元)[29] - 除人民币10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零)银行借贷无抵押外,人民币5914万元(2023年12月31日:5997.1万元)银行借贷以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抵押[29] - 公司以固定利率计息的借贷实际利息介乎每年3.00% - 5.00%(2023年12月31日:1.45% - 3.95%)[29] - 2019年公司通过重庆乾锋制药取得重庆荣昌区2019 - RC - 1 - 03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面积38,972平方米,出让价599.88万元,项目规划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46]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已收股息为34,427千元,2023年为2,184千元[13]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为2,743千元,2023年为226千元[15] - 2024年中期集团收购家具及设备等支付约4,080,000元,2023年为24,909,000元[21] - 2023年12月,重庆先锋收购Q3医疗知识产权,近期获900万人民币现金融资[36] - 报告期内,通过综合性服务销售的药品毛利为1.824亿人民币,较去年增加42.9
上海先锋控股(01345)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