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威动力(00951) - 2024 - 中期业绩
00951超威动力(00951)2024-08-29 22:0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212.36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165.39亿元[1] - 本期毛利约为人民币16.14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17.12亿元[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2.034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2.544亿元[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8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0.23元[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4.08317亿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4.07606亿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为21,236,322千元,2023年同期为16,539,103千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203,355千元,2023年同期为254,389千元[17] - 本期集团总收入约212.36亿元,2023年同期为165.39亿元[24] - 本期毛利约为16.14亿元,2023年同期为17.12亿元[24] - 整体毛利率约为7.6%,2023年同期为10.4%[2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2.034亿元,2023年同期为2.544亿元[24] - 每股基本盈利为0.18元,2023年同期为0.23元[24] - 公司本期收入约212.3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65.39亿元增加约28.4%,主要因可再生材料销售增加[39] - 公司本期毛利约16.1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7.12亿元减少约5.7%,毛利率约为7.6%(2023年同期约10.4%),主要因毛利率较低的可再生材料收入增加[40] - 公司本期其他收入约3.9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57亿元增加约148.9%,主要因本期收取的政府补助增加[41] - 公司本期分销及销售开支约4.4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4.28亿元增加约3.3%,主要因本期员工成本及运输开支增加[42] - 公司本期行政开支约3.1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3.09亿元增加约3%,主要因本期产生的顾问费及折旧开支增加[43] - 公司本期研发开支约5.5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4.97亿元增加约11.8%,主要因本期铅酸动力蓄电池及其他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开支上升[43] - 公司融资成本由2023年同期的约1.96亿元增加约17.8%至本期的约2.30亿元,主要因本期银行借贷利息费用增加[44] - 公司本期除税前利润轻微增加约0.2%至约4.08亿元(2023年同期约4.08亿元)[44] - 公司本期所得税开支减少约17.7%至约0.96亿元(2023年同期约1.16亿元),实际税率约为23.4%(2023年同期约28.5%),主要因较低税率之附属公司本期贡献更多盈利[45] - 公司本期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2.0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2.54亿元减少约20.1%[45]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人民币45.10003亿元,2023年2月28日为人民币47.5142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人民币51.57858亿元,2023年2月28日为人民币44.73315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人民币26.16059亿元,2023年2月28日为人民币15.61404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28.3255亿元,2023年2月28日为人民币35.40761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3,844,18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853,207千元[6] - 2024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2,844,46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01,298千元[6]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7,449,02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96,807千元[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742,73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42,469千元[6] - 2024年6月30日扣除呆账拨备后应收贸易账款为261605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61404千元[2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61534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82586千元[2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28.44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3.01亿元[46]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币28.33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35.41亿元[46] - 2024年6月30日净债务约为人民币26.26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1.47亿元[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21,2023年12月31日约为1.18;负债比率约为11.4%,2023年12月31日约为9.9%[46] - 2024年6月30日已质押楼宇账面价值为人民币26360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58022千元[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48] 各条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铅酸动力-电动自行车电池收入为8,596,208千元,2023年同期为7,857,739千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铅酸动力-电动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收入为4,061,933千元,2023年同期为3,709,189千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锂离子电池收入为65,459千元,2023年同期为76,545千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再生材料收入为8,512,722千元,2023年同期为4,895,630千元[11] - 铅酸动力锂电池销售收入约126.58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59.6%[29] - 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收入约85.96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40.5%[29] - 电动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销售收入约40.62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19.1%[29] - 锂离子电池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6500万元[30] 成本费用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822,520千元,2023年同期为751,919千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及摊销总额为467,331千元,2023年同期为359,980千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售出存货成本为19,622,114千元,2023年同期为14,366,105千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95,724千元,2023年同期为116,277千元[15] - 本期雇员总成本约为人民币8.23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7.52亿元[49] 股息分配相关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就本期宣派中期股息[1] - 2024年期间向本公司拥有人宣派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53港元(相当于人民币0.048元),合共58,519,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53,408,000元)[19] - 2023年同期宣派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66港元(相当于人民币0.061元),合共72,872,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67,188,000元)[19] - 公司董事会决定2024年期间不就本期支付股息[19] - 董事会决定不就本期间宣派中期股息[56] 业务经营与发展情况 - 公司铅酸动力锂电池业务维持平稳增长,在行业保持领先地位[29] - 公司锂离子电池项目获“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证书”等专业认证[30] - 公司全面启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开展回收控制体系试点工作[31] - 公司自主研发电池全生命周期物联网管理系统,实现流转全过程可视化管理[31] - 公司成立京津冀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实现区域电池生产、回收及处置利用一体化协同发展[31] - 铅酸动力锂电池更换周期为两年,替换市场庞大且需求稳固[27] - 集团研发开支约达人民币5.56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2.6%[35] - 集团连续第21年聘请甄子丹作为品牌代言人[33] - 集团举办2024超威新能源营销峰会[33] - 集团参加第20届越南国际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及零配件展[32] - 集团新品“安德烈•海姆技术指导电池”在第十六届重庆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亮相[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请逾2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36] - 集团累计获得石墨烯电池技术在铅酸电池领域应用的相关技术专利39项[35] - 集团入选工信部“首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标杆教学点”及湖州市“人才强企”十强企业[36] - 集团继续获纳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及“《财富》中国500强”等榜单[34] - 集团“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管理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案例入选浙江省绿色低碳典型案例[33] 公司治理与报告相关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先生为审核委员会主席[54]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本期间未经审核综合业绩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等并已适当披露[55] - 集团本期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由安永按相关准则进行审阅[57]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分别刊载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58]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周明明等4人,非执行董事为方建军,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港卫等3人[60] 其他情况 - 公司一般向交易记录良好的交易客户提供45至90日的信贷期,否则销售以现金进行[12]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部分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附属公司按15%优惠税率缴纳所得税[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3年同期,就每股基本盈利而言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104,127千股[1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聘用15654名员工,2023年6月30日为17973名[4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库存股份数目为零[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