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启科学(00439) - 2024 - 中期业绩
00439光启科学(00439)2024-08-30 17: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32,02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3,461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7,5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673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营业亏损2,80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078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5,22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099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85港仙,2023年同期为1.48港仙[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1,489,26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77,875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342,21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0,375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1,559,88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93,847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271,59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4,403千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71,18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142,179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量及确认的金融资产总计835,06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9,600千港元[16] - 来自中国外部客户的收入2024年上半年为32,028千港元,2023年为33,461千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中国非流动资产为611,4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3,756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534千港元,2023年为892千港元,其中政府补助分别为39千港元和58千港元,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分别为927千港元和759千港元,杂项收入分别为568千港元和75千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2,247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2,908千港元,其中汇兑收益净额分别为453千港元和亏损2,432千港元,出售投资物业收益为11,809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收益[23] - 2024年上半年营业亏损相关成本中,销售成本为24,489千港元,薪金等福利为7,368千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4,887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28,788千港元、5,808千港元、351千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亏损为5,226千港元,2023年为9,099千港元[28]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615,693千股[28]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总计449,11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5,478千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上市股本证券为829,71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4,119千港元[3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45,29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3,040千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82,70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876千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0至90日为49,0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289千港元[3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为62,59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164千港元[32][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完成中诚欣股份配发,该结余入账为对联营公司的投资[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香港以外地区非上市股本证券账面值为535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81千港元[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贷总额为1.0203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5499亿港元,年利率约6.00厘至7.00厘[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6.399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1827亿港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收入约3200万港元,同比微降4.3%;期内净亏损约520万港元,同比收窄42.6%[43] - 公司出售投资性物业确认相关收益约1180万港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47名雇员,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8名增加19名[46]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615,692,886股普通股[49] - 于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馀为1.32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252亿港元[49] - 于2024年6月30日,集团股东资金总额约为15.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94亿港元增加约0.66亿港元;资产总值约为18.3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28亿港元增加约0.03亿港元;负债总额约为2.7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4亿港元减少约0.62亿港元[50] - 于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贷总额约为1.0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55亿港元减少约0.135亿港元,其中约0.214亿港元及0.806亿港元将分别在一年内及一年后偿还,按浮动利率每年6.00%至7.00%计息[5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44,693,660股光启技术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约2.07%,股份账面价值约8.29715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45.3%(2023年12月31日为39.6%)[5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销售人工智能覆盖系统及相关产品收入2,506千港元,2023年为32,183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销售穿戴式智能头盔收入256千港元,2023年为399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销售金属构件类产品收入29,266千港元,2023年为879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总计32,028千港元,2023年为33,461千港元[19] 财务报表编制及准则应用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按特定准则和规定编制,应与2023年年度财务报表一并阅读[8] - 2024年1月1日开始的报告期间,集团首次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影响[11] - 部分已颁布准则2025年1月1日对集团生效,部分生效日期待定,影响待评估[12] 集团业务构成及地区经营 - 集团业务构成单一可报告分类,无分类进一步分析[18] - 集团在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两个主要地区经营业务[20]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香港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拨备;中国企业所得税一般税率25%,部分公司按15%缴纳[25][26] 股息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均无支付、宣派或建议派付股息[27] - 董事会决定本期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无)[48] 股份合并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月31日完成股份合并,每10股合为1股[29] - 2024年1月31日公司进行股份合并,每10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合并为1股面值0.1港元普通股[38] - 2024年1月31日股份合并生效,每1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已发行及未发行普通股合并为1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49] 投资及出售情况 - 2023年公司为收购一家联营公司和一项投资物业支付按金分别为49,329千港元和30,343千港元,2024年6月30日无此按金[35] - 2023年公司与中诚欣订立协议,以4500万元人民币配发其扩大股本30%权益,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预付4930万港元认购按金[35] - 2023年,公司以500万元现金投资非上市实体,若被投资对象2024年5月10日前未达收入目标,卖方将回购股份,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达成目标,公司正磋商回购安排[36] - 2023年12月16日公司决定出售投资物业,以6.03亿港元出售,2023年12月31日已收3.01亿港元垫款,2024年1月完成出售[37] - 2015年3月25日公司与光启技术订立认购协议,以3亿人民币(约3.45亿港元)认购42,075,736股新股份,2017年2月13日完成认购,持有光启技术约3.2%已发行普通股,投资分类为14.197亿港元可供出售投资[55] - 2016年度公司确认光启技术股份认购权首次确认收益10.211亿港元及公允价值变动亏损2.299亿港元,2017年2月13日确认公允价值收益6.164亿港元[55] - 2021年1月20日至2月8日公司出售15,245,891股光启技术股份,总代价约3.85718亿元人民币,平均售价约25.30元人民币,确认公允价值收益约5752.7万港元[56] - 2022年光启技术宣派股息,公司收取约7598万元人民币(相当于8819万港元)[56] - 2023年2月9日至7月24日公司出售11,589,200股光启技术股份,总代价约2.02625亿元人民币,平均售价约17.48元人民币,确认公允价值收益约593.3万港元[56] 抵押情况 - 于2024年6月30日,6640万港元的使用权资产及4.375亿港元的在建工程被用作集团银行借贷的抵押;84.8万港元的银行存款被用作建设工程及服务合约的抵押[52] 或有负债情况 - 于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有负债[53] 风险管理情况 - 回顾期内,集团定期检讨风险及信贷监控制度,自去年年结日后,风险管理政策并无重大变动[54]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4年8月11日刘若鹏博士辞任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继续担任执行董事,张洋洋博士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61] - 2024年8月9日张洋洋博士辞任光启技术董事[62] 库存股份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持有库存股份,期间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63] 业绩审核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均信纳[65] 业务拓展方向 - 公司将高端工装业务作为新核心业务拓展方向,已形成一定规模团队和设备,初步具备量产能力[44] - 公司人工智能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扩展,聚焦现有产品和解决方案升级迭代,智能工业及检测业务为拓展方向[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