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约为人民币414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3510万元上升约18.1%[1] - 自动抄表及其他业务分部营业额较2023年同期上升约130.4%,至约人民币1830万元[1] - 智慧制造及工业自动化业务分部营业额较2023年同期下跌约46.9%,至约人民币1440万元[1] - 本期间风电运维业务分部营业额约为人民币880万元[1] - 本期间毛利增加约86.6%,至约人民币1530万元,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约23.4%上升至本期的37.0%[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间净亏损约为人民币2470万元,2023年同期为约人民币3290万元[1] - 本期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人民币9.66分,2023年同期为约人民币17.37分[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净亏损约人民币2470万元,净负债约为人民币5970.2万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业额为人民币41,443千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自动抄表及其他业务营业额为人民币18,265千元,业绩为 - 8,500千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智慧制造及工业自动化业务营业额为人民币14,419千元,业绩为 - 2,375千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风电场运维业务营业额为人民币8,759千元,业绩为6,327千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24,195千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营业额为41,44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5,106千元人民币[17] - 自动抄表及其他业务2024年营业额为18,26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929千元人民币;智慧制造及工业自动化业务2024年为14,41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123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1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71千元人民币;政府补助(无条件补贴+有条件补贴)2024年为1,9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07千元人民币[20] - 2024年融资成本(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开支+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4,45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616千元人民币[21] - 2024年期间亏损计算中,无形资产摊销3,056千元人民币,已售存货成本11,241千元人民币等多项成本数据[22] - 2024年所得税开支505千元人民币,2023年所得税抵免2,184千元人民币[23]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中,期间亏损为(24,700)千元人民币,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55,729千股;2023年期间亏损为(32,928)千元人民币,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89,554千股[25] - 公司本期间营业额约为人民币414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3510万元上升约18.1%[40] - 自动抄表及其他业务营业额约为183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790万元上升约130.4%,占总营业额约44.1%[41] - 智慧制造及工业自动化业务营业额约为144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2720万元下跌约46.9%,占总营业额约34.8%[42] - 风电场运维业务营业额约为880万元,占总营业额约21.1%,已与六个风电场订立长期运维服务合约,服务费总额约12.93亿元,总年度设计容量为503.5兆瓦[4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由2023年同期约3290万元减少至约2470万元[43] - 营业额从2023年同期约3510万元升至本期约4110万元,增幅约18.1%[46] - 2024年6月30日,风电运维业务与六个风电场订立长期管理合约,服务费总额约12.93亿元,年度设计容量503.5兆瓦[47] - 毛利从2023年同期约820万元增加约86.6%至本期约1530万元,毛利率从约23.4%升至约37.0%[48] - 其他收入从2023年同期约300万元减少约50.9%至本期约150万元[48] - 本期确认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约60万元,2023年同期为拨回约150万元[48]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同期约480万元增加122.1%至本期约1060万元[49]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同期约2400万元减少约33.1%至本期约1600万元[50] - 融资成本从2023年同期约960万元减少约53.7%至本期约450万元[51] - 本期所得税开支约50万元,2023年同期为抵免约220万元[52]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470万元,2023年同期约3290万元[53] - 本期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1760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1710万元[73] 资产与负债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人民币29459.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5048.8万元[4]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及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9459.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5048.8万元[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94,32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1,686千元[27] - 公司给予客户平均180日的信贷期,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6个月内账面值2024年6月30日为39,13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102千元[2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74,94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4,530千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向郭磊女士和丁志刚先生支付利息开支共648千元,2023年无此项开支[31] - 2024年6月30日向关联方借款未偿还结余为67,44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207千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董事及主要管理层成员薪酬为4,749千元,2023年同期为4,350千元[3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计息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2.61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939亿元有所增加[5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净负债资本比率约为 - 383.1%,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 - 457.7%有所改善[5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已订约但尚未产生的资本承担总额,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5000万元[5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的或然负债约为人民币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无[56] - 2024年6月30日,两家附属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作为约人民币1.093亿元借款的抵押,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87亿元略有增加[5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约人民币990万元及未来贸易应收账款权利约人民币2480万元已抵押,以取得银行贷款约人民币230万元,贸易应收账款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0万元增加,未来贸易应收账款权利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310万元减少,银行贷款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20万元减少[56]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间派发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任何股息[2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支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无)[65] 会计政策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会计政策与2023年年报一致[10] - 集团于2024年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1] - 采纳相关修订本对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的负债分类无影响[11] 收购事项 - 集团于2024年3月27日完成收购Zhongyi (BVI),开展风电管理及运营服务[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收购Zhongyi (BVI) 100%已发行股本,总代价为人民币1.1亿元[13] - 收购事项入账为资产收购,所收购资产主要为风电场运维合约[13] - 收购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10,502千元,现金代价110,000千元,或然代价(溢利保证公平值)502千元[14] - 收购事项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人民币45,503千元[14] - 公司于2024年3月27日完成对Zhongyi (BVI)全部股权的收购,总代价为人民币1.1亿元,完成后其成为间接全资附属公司[66][67] - Zhongyi收购事项最高适用百分比超过25%但低于100%,构成主要交易,已获股东特别大会通过[67] - 约600万港元拨作专业费用用于促进Zhongyi收购事项完成[72] 业务分部 - 公司有自动抄表及其他、智慧制造及工业自动化、风电场运维三个可呈报分部[15] 行业环境与市场趋势 - 电网智慧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演进,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得到发展和应用[35] - 国家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出台相关政策,电网智慧化将成未来工作目标[35] - 2024年开始未来3年,国家电网用电资讯采集系统招标全部为宽带双模通信技术产品,南方电网智慧电网用电信采集系统也将从宽带载波通信技术迭代到宽带双模通信技术[36] - 2024年国家电网电力数据采集系统招标数目约4650万个,较2023年同期同比增加约75.5%,预计对宽带双模通信模组需求量将超8000万个[37]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及网络转型,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立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及网络转型,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38] - 2016 - 2023年我国风电场运维服务市场需求年复合增长率为16.42%[39] - 未来智慧电表招标数量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带动通信模组需求增长[58] - 国家电网配电网建设投资将超1.2万亿元,占电网建设总投资的60%以上;南方电网配电网建设规划投资达3200亿元,占比48%[59] -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市场未来几年预计保持较好发展态势[61] - 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将继续健康增长[61] - 国内风机走出质保期,2015 - 2022年中国风电场运维服务支出总计高达160亿美元,运维服务市场需求释放[63] - 风机替换市场潜力大增[64] 业务发展策略 - 集团智慧制造及工业自动化业务分部利用核心技术能力探索工业自动化系统领域,尤其是石油及石化行业的维修与安全完整性系统[37] - 集团风电场运维业务分部在手专案进展顺利,跟随市场动向调整运维服务,与风电场拥有人保持紧密沟通[39] - 公司维持精益成本策略以节省营运开支,尤其在行政及研发方面[43] - 公司研发工作聚焦强化产品功能、应对客户技术需求及扩大产品组合[45] - 公司正推广宽带双模通信产品到更多网省市市场,专注该市场领域并积极参与相关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59] - 公司宽带和宽带双模通信芯片及模块应用围绕智慧配电等能源领域展开,开发智慧化系列产品提供解决方案[60] - 公司在智慧城市照明等领域进行市场拓展[61] - 公司将在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及执行中捕捉机会[61] - 公司加强石油炼制及管道建设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专业领域,开发自有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62] - 公司风电场运维合约质保期2026 - 2029年到期,正拓展新运维服务项目[64] 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守则,本期已遵守守则条文[65] - 公司采纳不比上市规则附录C3宽松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本期遵守规定标准[65] 所得款项用途 - 公司首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82亿港元,已对款项用途进行调整[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研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已动用5760万港元,未动用300万港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销售及营销已动用2220万港元,未动用290万港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偿还委托银行贷款已动用1470万港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已动用2980万港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偿还利息开支已动用3070万港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1.55亿港元,未动用320万港元[69] - 公司预计所得款项用途计划无变动,余下未动用款项预计于2024年12月31日前悉数动用[69] - 2023年6月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380万港元,截至公告日期已悉数动用[70] - 原计划用380万港元偿还未偿还债务,更新后仍为此金额且已动用[70] - 一般营运资金用途原计划1000万港元,更新后为2000万港元且已动用[70] - 员工成本原计划400万港元,更新后为800万
瑞斯康集团(01679) - 2024 - 中期业绩